APP下载

幼儿音乐故事编演中的词曲创编

2017-05-21闫晓明

成功 2017年12期
关键词:洋娃娃课例小熊

闫晓明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0

一、引言

随着幼儿音乐故事编演这种新型艺术教学形式在幼儿教育专业艺术课程教学中逐渐融入,幼教专业的学生学习艺术课程的兴趣越来越高,同学们都想编演出优秀的幼儿音乐故事。那么,什么样的幼儿音乐故事才算是优秀的呢?毋庸置疑,所谓音乐故事,音乐仍是其中的精髓。那么,幼儿音乐故事中都需要创编出什么样的音乐呢?下面笔者用一节幼教专业课例《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进行展示。

二、课例展示与分析

儿歌《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故事情节创编: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洋娃娃来到一座美丽的花园游玩,看到五颜六色的花朵,她开心极了。洋娃娃把最漂亮的一朵鲜花摘下来呆在自己的头上,高兴地跳起来舞。这时正在巡逻的小熊护卫长走了过来,他严肃地对洋娃娃说,花园里的花朵是园丁们辛辛苦苦培育的,不能随便采摘。听了小熊的话,洋娃娃羞愧地低下了头向小熊认错,流下来后悔的眼泪。小熊拉着洋娃娃的手说,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不哭了,大家都会原谅你的,现在我邀请你跳支舞好吗?于是洋娃娃和小熊一起在美丽的花园里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一)旋律不变,根据情节需要创编新歌词

课例呈现:幼儿音乐故事《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开场,钢琴弹奏儿歌的主旋律,洋娃娃蹦蹦跳跳上场,然后用儿歌的主旋律加入新歌词用表演唱的形式进行自我介绍同时采花儿并戴在头上:我是一个聪明活泼善良美丽的洋娃娃,春天来到天气晴朗我到花园来玩耍。花园里呀万紫千红到处开满鲜艳的花,我要采一朵戴在头上多么漂亮哈哈哈。

课例分析:幼儿音乐故事中的音乐是以故事角色的表演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在音乐故事的开始,音乐要强调和突出主题旋律;另外,原儿歌的主旋律节奏欢快,旋律平稳,与洋娃娃的形象和性格一致,因此不建议创编出新的旋律,而直接使用原有旋律。歌词创编时,首先歌词的选择要符合故事情节和角色的性格特点;第二,歌词的整体结构要与儿歌原有旋律的节奏保持整体一致;第三,每一句歌词每个字的选择要适于演唱,尽量不要过于拗口的字词;另外,每一句的结尾字能押韵最好。

(二)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把儿歌原有旋律进行部分改编

课例呈现:钢琴弹奏儿歌的主旋律(速度比洋娃娃出场慢一些),小熊踏着节奏出场(一副巡视的样子),前奏结束后开始自我介绍(自我介绍是歌曲的前两句,仍是儿歌前两句的主旋律不变,只是根据歌词节奏稍有调整):我是一只憨厚可爱、正直勇敢的小灰熊,我的职责是守护花园我对待工作很忠诚。歌曲的第三、四句旋律在儿歌原有旋律的基础上发生了变化:

课例分析:小熊的演唱前两句是自我介绍,为突出音乐的主线,所以旋律除了速度放慢一些来展示小熊的形象和性格、动作特征外,谱子不会发生变化。但是小熊演唱的第三句,从歌词上可以看出,小熊意外看到花朵被人采摘时心情发生了变化,并在第四句做出来下一步行动的决定。若此时再使用原有旋律搭配新歌词显然已经不能够充分表达小熊这种明显的情绪变化,因此,笔者在儿歌原有旋律的基础上,把第三四句旋律进行了改编,使旋律比原来起伏性更大,更加突出小熊的情绪变化。

(三)根据歌词内容的需要,以儿歌原有旋律为基础进行旋律整体改编

课例呈现:洋娃娃和小熊从两侧上场,小熊看到洋娃娃头上戴的花,知道了花是洋娃娃采的,两人对白,小熊对洋娃娃进行批评教育,洋娃娃认识到错误并要和小熊一起守护花园。前奏起,二人对唱:

课例分析:此处是整个音乐故事的高潮点,为了充分展示两个角色从心理到行为强烈变化、与新歌词的情绪起伏保持高度一致,须创编出全新的旋律。

(四)根据故事内容或场景的需要,创编全新的背景音乐

课例呈现:洋娃娃小熊跳起双人舞,小动物们都围了上来,跳起舞蹈。

最后,大家共同表演唱儿歌《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主旋律和原歌词,故事表演结束。

课例分析:音乐故事此处表现的是欢快的、隆重的集体舞蹈场面,不需要唱。显然,儿歌原有旋律以及在原旋律基础上创编的表演唱旋律都不能满足故事场景的要求,因此,此处须创作出与儿歌旋律风格相同但内容全新的幼儿舞蹈乐曲作为场景的背景音乐,以此来烘托欢快的情绪和集体舞蹈场面。

三、结语

通过对幼教专业音乐课《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课例展示与分析,我们能够看到,幼儿音乐故事编演中的词曲创编在课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词曲创编,同学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作曲能力和文学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猜你喜欢

洋娃娃课例小熊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课例
我是洋娃娃
小熊
可爱的小熊
只是“看起来很美”——由课例《蒹葭》引发的反思
三十六计第九计:隔岸观火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洋娃娃挂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