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牙克石市巴林地区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特征
2017-05-20冶北北
冶北北
【摘 要】内蒙古牙克石市巴林地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通过在牙克石地区开展1:1万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对样品中的Au、Ag、Cu、Pb、Zn、As、Sb、Hg、Mo共计9种元素进行分析,总结了该地区以上9种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为进一步地球化学异常的圈定、成矿靶区的预测提供了资料。
【关键词】牙克石市;地球化学分布特征
0 前言
研究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牙克石市巴林地区境内。属于大兴安岭山地、谷地和山麓丘陵区。大兴安岭山脉纵贯牙克石市东部,山势高而坡缓,河流密集而河谷宽广。通过对该区开展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成果的整理,结合该区域的地质背景,从元素地球化学参数特征及异常特征分析入手,圈出与之对应的主要异常区,根据异常特征探讨在本区开展地质找矿的前景。
1 研究区地质概况
研究区位于我国东北部第三隆起带大兴安岭隆起带,岩浆活动频繁,主要构造线方向呈北东向、北北东方向和东西向。区内地层分布广泛,主要地层从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到新生界均有出露,尤以中生界出露广泛。区内侵入岩广泛,以华力西晚期酸性中深成侵入岩似斑状花岗岩岩组、白岗质花岗岩岩组为主,次为燕山早期花岗斑岩岩组,另外出露有华力西中期辉长岩岩组、印支或燕山早期花岗闪长岩岩组、燕山晚期斑岩岩组。图幅内火山活动频繁,具有多期次、多旋回等特点,形成不同的火山岩。
2 研究区地球化学特征
2.1 地球化学参数特征
依据全国地球化学景观区划分方案,研究区处于森林沼泽一级景观区。由于森林沼泽的景观特点和排出风积物的干扰而选用-4~+20目的采样粒级,样品分析,處理结果见表1。
结合对比我国森林沼泽景观水系沉积物平均值(迟清华,2007),Au、Pb在研究区的平均值较高,其富集系数>1.4。研究区内As、Sb、Zn的平均值与区域均值大体相同,其富集系数在1.0~1.6之间。Ag、Cu的平均值偏低,其富集系数>0.6。其中Hg、Mo元素的平均值显著偏低,富集系数<0.5。对比研究区元素均值和元素中值,可以发现全区各元素的均值普遍略大于元素中值甚至近一致,可知元素在局部富集的可能性较大。通过对元素的变异系数研究发现,研究区内各元素变异系数普遍小于1,属于低背景值区段,而其中Au、Pb元素的变异系数较高,致矿系数接近1,后期富集叠加特征较明显,显示了较好的成矿效果。综合研究区的地质特点及矿床类型,可以确定Pb为该地区的主要成矿元素。
2.2 单元素异常特征
经过对研究区所获的各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的研究发现(见表2):Pb、Zn元素的高含量区具有一定的规模,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北部及东部地区,其它地区低含量区与背景场相间分布;Cu、As、Sb、Hg、Au的高含量区在研究区的西部零星分布,其中Cu、As、Sb的高含量区面积较小,Au的一小部分在其它地区零星分布,Hg的低含量区在研究区的西南部及东部亦有零星分布,其余与背景场相间分布;Ag、Mo的高含量区少量分布在研究区的中东部地区,其低含量区集中分布在研究区的西部。上述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反映出元素自身的地球化学区域分布规律,这与研究区广泛分布的花岗岩岩组有密切关系。同时与研究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及后期热液作用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
表2 研究区单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表
2.3 相关性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研究区内元素的相关性和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元素的组合特征,我们采用相关系数法(R型聚类分析)对研究区的9种元素进行分析。并在相关系数0.34的置信区间内将9中元素分为4个簇群As、Sb、Cu、Pb、Mo、Ag;Zn;Hg;Au。区内As和Sb元素的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为0.657,在高含量区分布基本吻合,但无比较大的浓集中心;其次为Pb、Mo,相关系数为0.531;Cu、As的相关系数为0.488;Ag、Pb的相关系数为0.471,两者与Zn元素在东部两处高含量分布区基本吻合,并有较明显的浓集中心,说明三种元素有一定相关性,互为伴生;Cu、Mo元素在测区内分布无明显规律,与其他元素相关性亦差。而Zn、Hg、Au与其他元素的相关性较差,尤其是Au元素,Au元素趋于独立分布,反映了后期热液作用控制对Au的影响。这与区内分布的燕山早期花岗斑岩岩组的中细粒花斑岩、花岗岩、花岗闪长斑岩有密切关系。
3 结论
与全国森林沼泽同等景观条件平均值相比,研究区各成矿元素平均值处在地球化学低背景区段,但Pb、Au等成矿元素变异系数较大,致矿系数较高,Pb元素局部富集明显。Pb、Zn、Ag的相关性较好,套合明显,形成中低温热液型硫化物矿床的可能性较(下转第121页)(上接第125页)大,As、Sb为指示元素。研究区内岩浆活动强烈,受主构造控制影响,研究区整体所处位置为成矿较有利部位。
【参考文献】
[1]郭志娟,孔牧,张华,杨帆,徐仁廷,王成文,王乔林,宋云涛,韩伟.适合地球化学勘查的景观划分研究[J].物探与化探,2015,v.3901:12-15.
[2]迟清华,鄢明才.应用地球化学元素丰度数据手册[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101-105.
[责任编辑:朱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