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学校德育课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
2017-05-19姚朝辉
姚朝辉
【摘要】提高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水平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这一工作是保证当下社会与时代不断发展的必然条件,同时对于各中等职业学校而言德育工作水平的提高也是面对教育挑战和紧抓教育机遇从而为社会提供素质技工人才的主要渠道。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对于教学提出的创新型要求,因此,通过本文对于德育课教学的方法创新性思考与实践性教学,使当下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得到全面的提高。
【关键词】技工学校 德育课 教学 改革 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041-02
在最近的几年中,技工学校的德育教育渐渐涌现出来下列问题:授课内容偏离了实践性的标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不相符合;教学的方法太过于墨守成规、俗套陈旧;用于德育工作水平和德育素质的评价体系过于简单,评价标准单一,注重量而不注重质量,注重结果而不看重过程。因此,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需要从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两方面入手,既要保证内容具有时代特点,切于实践,又要追求方法创新;同时,教学的主体质量要具备较高的素质和教学水平,同时要有德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技工学校德育课的改革
1.根据新大纲调整德育课程教学内容
我校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积极改革德育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德育教学的授课老师应按照新教学大纲,放弃传统的照本宣科,紧密联系实际应用以及市场需要进行系统的模块优化与整合。同时,加强德育课教师之间的学科交流,积极寻求最为有效的教学模式,通过定时的例行交流会集思广益,针对课程的设计方面进行研讨,从而能够将德育课程起到良好的素质提升的效果,形成与综合素质课程的灵活配合。
注重优化实践研究。针对德育课的教学水平的评价标准需要有所创新。这有助于直接检测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是德育工作在课堂实践创新中的重要一部分,充分显示了德育课的教学特色与吸引力。
2.调整教学新思路,将德育教学模块专题化
在对传统的德育课程进行优化升级以后,根据德育课程教学的新大纲和新目标,以往的学科体系内容被系统化形成新的系列模块,将过去零散的内容整合为较强逻辑性的系统化的专题,以这种新改良之后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实现德育教学工作提高和优化的最终目标。
在模块专题化教学方面,需要授课教师以统一德育课程大纲作为标准的课程目标,将教材看作是自我教学提升的资源,紧密结合现实中的实践,使其与学生的生活相贴切,同時突出其重点性,对于课程的内容能够灵活的调整,从而使得课程的进行地高效有序。
3.坚持教学以人为本,合理化学生素质观念,从学生个人条件出发
教师在进行德育授课时,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从学生为出发点,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天性,不必全方面的追求优秀,在教学过程中,每个阶段的活动都要强调其重点和目标,时刻观察学生对于课程进度的吸收程度,从而能够滚动式地不断调整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从而取得真正的实际效果。
此项课程的授课过程中需要避免以往的单一讲授方式,而是将故事与案例灵活地穿插其中,对于学生活动,应给予其适度的自由管理空间,组成学习活动小组,互相评价的方式,同时采取各种小组的活动方法等等。按照正常的精力保持时间,学生大约能够坚持10到15分钟,所以,教师在安排课堂授课环节的时长也需要相应的保持在这一时间范围内。
4.模仿成功的教学案例,汲取教学核心原则
首先,对于课程对象所要达成的目标需要准确掌握,也就是需要了解技工学生在其学习活动中的真实能力,从而做出系统的教学活动安排,定制活动目标,这些目标的定制,需要满足稍稍超出学生的基本能力所能达到的水平。在这一水平上,学生能够利用其基本的努力达成教学活动的目标并且获得满足和自豪感,从而保证其参与和学习的积极性。第二,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够获得真实的活动体验,体验其获得活动成功的具体过程,从而提升学生对于自我素质的认知和信心,为其在后续的德育教学活动中继续充满信心和激情。第三,按照阶梯式的递进方式指导学生活动,也就是教师在设定活动的目标时应该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的原则,相应的活动呈现出合理的层次性,活动逐步推进,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有较强的预见性,在每个过程中尽力将活动中能够产生的阻碍的次数降低到最小,从而保证学生的活动成果走向成功。第四,需要及时进行活动的效果评价,首先应该确立科学的衡量标准,杜绝评价的随意性,从而使得学生易于进行互相评价和自我管理。第五,时常对学生的行动给予肯定和赞美,既要实事求是又要给予鼓励,从而推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技工院校进行德育创新过程中应明确的问题
1.确立创新教育思维,引导职业学校德育教学
在实践过程中,实践的有意识性和目的性是一切行为的源头,因此在进行德育教学创新时,需要有创新型思维和理论作为先导。
2.保证教学的引导质量,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
学校应该尽力打造一支专业,责任感强以及具有创新性思维的教师队伍,在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是这项工程的伟大工程师,从源头的设计到实践中的具体指导,都离不开教师的每一步行动。因此教师需要具备坚定的意志和良好的态度去完成这项德育教育工程。
3.确立教育创新主体,确保实现德育目标
德育的主体在于教师为指导,学生为参与主体,这是德育创新的必要条件,也是营造精神文明与全民素质的重要渠道。
4.将创新成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德育教学基础中的良好成果需要在创新教育中保留,那些被证实为有效的做法应该被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同时在创新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进行定期的成果巩固,同时不忘总结和系统化的整合,使实践中的成功模式形成制度化的规范,好的创新点可以逐步形成理论,从而不断加强德育创新教学的科学性和理论性。
三、结语
技工学生的德育精神和水平的提高主要是通过课程设计中的德育课来实现。在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德育水平的教学中,需从三个方面来衡量教学的目标完成程度,即效果、效率和效益。德育教育直接关乎着人才素质,所谓做人先立德,因此加强技工学校德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光伟.技工学校专业课教学方法探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6期
[2]马明骏.对构建技工学校全新课程体系的思考[J].职业,2011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