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论视野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目标的设定
2017-05-19陶勇
陶勇
【摘要】当前,学前教育教学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目标的设定。而在建构主义理论视野之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目标的设定应当注重提升学生的专业教学能力,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本文从建构主义理论视野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目标的设定的角度出发,简要分析了建构主义教学的主要观点,同时在其基础之上总结得出建构主义理论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目标设定方面所给出的启示,从而制定出以能力提升为主的学前教学专业教学目标,为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提升,推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 学前教育 专业教学 目标设定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006-02
在我国各阶段的教学当中,学前教育作为幼儿学习的启蒙阶段,不仅是要教会学生一些生活常识,同时对学生人生今后的发展也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所以,学校及家长多对学前教育的教师能力及素质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模式也应当进行一定的改革,根据当前学前教育的实质要求来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同时,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目标的相关设定还应在建构主义理论的事业之下来进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以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为主,从而有效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水平,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另外,在建构主义理论视野下进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目标的设定,也能够有效的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位置,践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有效改善学前教育专业当前存在的“教学方法和程序单一僵化、学生参与教学的形式化和表面化、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等问题,从而教会学生更多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保证学前教育专业质量提升的同时,也有利于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建构主义教学的主要观点
1.不同的建构主义分支所持有的重要共识
从起源上讲,建构主义产生于17世纪,是一个哲学思想流派,兴起的时间是在20世纪,从欧美地区开始发展,之后迅速的破击到各个科学领域。在当时,教育学科领域所受到的建构主义的影响非常大,甚至还引起了一场教育心理学中的革命,被称为“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从建构主义的理论源头来讲,其不同理论源头发展来的建构主义对教学持有不同的知道观点,但是其中也有许多的相同点。不同的建构主义理论分支所持有的重要共识主要包括:一、复杂的学习环境和真实的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二、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强调社会协商和相互作用的重要性;三、教学内容是相同的,但是学习方法却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应当尝试采用的不同的方法去学习知识;四、学习是一个理解的过程,所以,学生除了要记忆所学的知识,还应当自觉的去理解并且自行建构适用于自身的具体方式;五,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也就是當前所提倡的“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这些共识对于指导教学科学领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注重强调以上重要共识。
2.建构主义的相关观点
除此之外,美国的学者乔纳森针对教学设计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几点见解:首先,在进行专业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专业教学的目标和目的应当是相互协商,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不是生硬的强加于专业教学中的;其次,在进行专业教学的教学任务安排与内容分析的过程中,两者不应过多的集中在最开始所制定的,单一的学习线路,而是应当去探索更多的学习线路,制定多种多样的教学任务,丰富教学内容;再次,专业教学的目标设定更多的是要结合实际情况的需求和相关制度的要求,而非预先设定的教学策略;最后,在进行教学评估的过程中,应当更多的做到客观、真实,这样的学习评估才是准确的。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建构主义理论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目标设定的启示
结合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其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目标设定的启示包括以下四点:一、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注重营造复杂的学习环境并且制定真实的学习任务;二、注重培养并提升学生的交往合作、积极探究、主动表达、自觉反思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三、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学习情况来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且完成学习目标;四、将教学目标融入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1.强调“复杂学习环境和真实学习任务”
“复杂学习环境和真实学习任务”是建构主义理论体系所强调的主要观点之一,其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同样适用。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复杂的学习环境和真实的学习任务能够有效培养并且提升学生在理论学习及实际过程中分析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学生在今后的学前教育过程中能够高效迅速的解决实际问题,保证对幼儿的学前教学质量。所以,在建构主义理论视野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目标的设定,首先就是要注重营造复杂的学习环境和结合实际情况来制定真实的学习任务。同时,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来看,教学目标的设定应当做到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三者的有机统一。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在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充分应用自身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来提升自身能力,从而解决实际问题,而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责任心,培养学生的教育责任感。所以,从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三者有机统一的角度来讲,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目标的设定,则应当主要围绕学生能力的提升,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培养学生对自身以及对其将来所要从事的学前教育事业的情感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将三者整合,切实的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
2.提升学生交往合作、积极探究、主动表达、自觉反思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未来多从事的职业来看,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将成为幼儿教师。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其自身必须具备较强的交往合作、积极探究、主动表达、自觉反思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所以,在建构主义理论视野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目标的设定应当注重对学生该方面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提升。同时,在专业课程的设置方面,也可以适当的增设一些相关的理论课程,并且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够自觉的参与到专业课程的教学当中,由此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
3.指导学生自行制定学习目标并按时完成
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认为,学习者只有在清楚认识自身学习目标并且按时达成目标,获得预期的学习成果的情况之下,这样的学习才是成功的学习,能够有效保证学习效率并且提示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采取适当的方式,积极的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具体的学习情况来制定适合于自身能力提升的学习目标。将这一教学内容加入到学前教育教学目标的设定之中,有助于切实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建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并且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将这一教学目标融入其中,通过多种方式来吸纳学生的具体想法,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适当指导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当然,在制定完成学习目标之后,教师也应当监督学生按时完成学习目标,这样才能获得预期的学习成果,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制定的不同的学习目标,将其进行大致的分组,让学习小组之间,小组成员之间,来进行相互监督,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堂测验来对学生近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从而得知学生是否真的获得了学习成果,达成自己设定的学习目标。
4.将教学目标融入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认为,教学目标的设定并不是依照预期的教学内容而存在的,而是应当融入到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来进行设定并且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建构主义理论视野下所设定的学前教育教学目标是以能力为本的,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应当注重采取有效方式将其教学目标融入其中。具体来讲,将以能力为本的教学目标融入到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具体的实践性学习活动;二、按照对应的教学目标的难度水平,由低到高安排实践性学习活动;三、以教学目标为指标开展以学为主体的即时性教学评价。实践性教学的设计,首先是要建立起以能力为本的教学目标体系,然后按照不同的教学目标,来进行不同层次的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划分,这样才能够有效加强实践性教学的目的性,重点提高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同时,教学目标的难度不同,所设计的实践性教学也会有所不同,这样的话,学生所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实践性学习的难度也会有所不同,就能够保证在教学目标难度逐渐提升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达到循序渐进的效果,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另外,对于学生的教学评价,也应当以具体的教学目标为指标,在完成某一教学目标时,教师应当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即时性的教学评价,也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互评,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及记忆,同时也能让学生更清楚的知道自身的有點及存在的不足,对自己能够有更正确的认知和更准确的定位,更加便于学生对之后学习计划的安排和将来的发展。
三、建构主义视野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目标的设定
结合建构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来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目标的设定应当做到以能力为本,在这样的大前提之下,同时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可以将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目标分为两个类别,而在这两种类别的教学目标之中,也可以根据其具体的核心要素,将其分为三个层次。
按照幼儿教师的地位、权利与义务来进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目标设定,可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层次一,识记幼儿教师的地位、权利和义务的文本信息,其核心要素是要识记知识。层次二,理解幼儿教师的地位、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和要求,其核心要素是分析问题;层次三,自觉应用幼儿教师的地位、权利和义务的知识知道具体行为,规范自身行为,其核心要素是解决问题。按照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与专业发展来进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目标设定,也可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层次一,熟记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内容和培养途径,其核心要素是识记知识;层次而,理解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内容和培养途径的含义及具体要求,其核心要素是分析问题;层次三,掌握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方法,也就是应用相关知识制定自身专业发展规划,其核心要素是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建构主义理论视野下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目标进行科学的设定,同时,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也可以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做到因地制宜,这样才能够保证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目标的设定更加符合实际的教学情况,从而更加有效的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幼儿教师人才,从而保证学前教育的质量。
四、结语
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应当只是一味地根据教学内容来进行设定,同时也应当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进行具体的设定。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目标的设定也同样如此。在建构主义的理论观点下,认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应当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同时也要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及其思想情感的认知。在这样的视野下,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目标设定就应当做到以能力为主,同时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来进行具体的设定。当然,学生能力的提升并不只是在专业方面的能力,而是包括人际交流,问题分析,创新创造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所以在进行教学目标设定时,学校及教师应当从各方面进行思考,从而制定更加科学的教学目标,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个性化的发展。这样的话,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幼儿教师,同时对于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高文. 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J]. 外国教育资料,1999(1).
[2] 皮连生. 教育心理学(第三版)[M] .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 张桂春. 激进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