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肾通络汤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ET表达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2017-05-19曲安龙
曲安龙
河南省洛阳市第二中医院骨伤科(洛阳 471003)
益肾通络汤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ET表达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曲安龙
河南省洛阳市第二中医院骨伤科(洛阳 471003)
目的:观察益肾通络汤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内皮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临床观察病例,依据随机字表法分为西药组与中药组,分别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及自拟益肾通络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内皮素水平、脊髓功能变化情况,评估临床疗效,并分析观察指标相关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ET水平与脊髓功能状态均显著改善且中药组优于西药组,组内、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临床治愈率53.33%,总有效率93.33%;西药组临床治愈率18.23%,总有效率71.67%;中药组临床疗效整体优于西药组(P<0.01)。临床疗效、脊髓功能与ET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中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西药组(P<0.01)。结论:益肾通络汤治疗本病疗效理想,用药安全,可有效降低内皮素表达水平。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指颈椎部发生的退行病理改变所导致的脊髓受压性缺血而诱发的患处神经功能损伤,可出现典型性的临床体征与症状[1-3]。本病的致病机理为颈椎发生退行性病理变化,由于脊髓外部出现的软组织与周围骨性压迫,使脊髓神经功能受损,并形成解剖结构的位置改变。本院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总结以往用药经验自拟益肾通络汤对CSM患者进行治疗,并于治疗期间对患者的内皮素(ET)水平进行监测,现将研究过程与相关数据整合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之间采取保守治疗的CSM患者中择取120例纳入本次临床观察,以随机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西药组与中药组,每组中各纳入60例患者。西药组中男26例,女34例;年龄36~73岁,平均(59.26±10.69)岁。中药中男25例,女35例;年龄35~75岁,平均(59.32±10.71)岁。两组临床资料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可比性,P>0.05。全部纳入病例均符合《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脊髓型颈椎病的相关诊断标准[4]。经本院医学影像学诊断,均具有颈部脊髓损伤的临床特征。全部纳入病例中均排除脊髓、蛛网膜及神经系统病变或肿瘤患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
2 治疗疗法 西药组给予地塞米松( 国药准字H12020122)3 mg,维生素B1( 国药准字H32024387)10 mg,维生素B2( 国药准字H11021501)10 mg,口服,1次/d;持续三周后将地塞米松用量减至1.5 mg,其它不变;有胃炎疾病史者加用胃舒平( 国药准字H11021497)2片口服,2次/d;以8周为1疗程。
中药组给予自拟益肾通络汤进行治疗,主方组成:白芍、葛根各30 g,桂枝、地龙、续断、杜仲、炙甘草各10 g,瘀血显著者加桃仁、赤芍各10 g,疼痛显著者加威灵仙10 g,蜈蚣2条,恶风者加羌活、防风各10 g;以水煎服, 1剂/d,分早晚两次温服。以8周为1疗程。
3 观察指标 ET水平检测:全部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结束后检测ET 水平。于清晨抽取患者3 ml空腹静脉血样,置入离心机于4℃条件下以3000r/s速度离心10 min,分离出血浆待检,检测时再次离心取上清液以放射免疫法检测ET水平。使用东亚技术研究所出品的专用试剂盒,按说明步骤检测。正常参考值为(93.67±11.80) pg/ml。
4 疗效标准 治疗1疗程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以《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之相关标准评估临床疗效[5]。以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为临床治愈;以症状与体征显著改善,功能基本正常为显效;以症状与体征有所改善,功能有所恢复为有效;以症状、体征及功能均无改善或有加剧为无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ET变化水平。以脊髓功能40分法评估两组患者的颈椎脊髓功能状态[6]。脊髓功能评分得分越高表明功能状态越好。分析临床疗效、脊髓功能与ET水平的相关性。统计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其中计量资料采取独立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对比以Mann Whitney U秩和检验,等级相关性采取Spearman检验,计量资料相关性采取Pearson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ET水平与脊髓功能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ET水平与脊髓功能状态均显著改善,治疗后中药组优于西药组,组内与治疗后组间对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ET水平与脊髓功能统计对比表
注:组间对比,★P<0.05,组内对比,☆P<0.05
2 临床疗效比较 中药组临床疗效整体优于西药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见表2。
表2 临床疗效评估对比表[例(%)]
注:Z=-4.841,P<0.01
3 安全性与相关性比较 临床疗效与ET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928,P<0.01),表明临床疗效越好ET水平越低;脊髓功能与ET呈显著负相关(r=-0.976,P<0.01),表明脊髓功能越好ET水平越低。中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2/60),西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33%(23/60),中药组显著低于西药组,具有统计学差异(χ2=22.282,P<0.01)。
讨 论
脊髓型颈椎病是临床上一种十分常见的颈椎疾病类型,约占颈椎病总数的10%至15%,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当中[7]。ET广泛分布于人体当中,具有强效收缩血管的功能,作用时间较长,并对剂量具有较强依赖。ET是目前临床认识当中功能最强的内源性收缩血管的肽类物质。ET的受体拮抗物质对于早期脊髓损伤具有保护功效。ET受体拮抗剂能够不完全逆转ET对于颈椎神经造成的损伤,但效果并不明确尚无法达到临床治疗要求。而中药在诸多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可经由降低ET表达而起到保护损伤治疗疾病的作用,特别是具有活血及补肾功效的中药制剂,有待于进一步临床研究。随着相关研究与临床实践的不断进步与完善,必将提高本病的治疗效果。
中医学理论认为本病属于“骨痹”、“项强”以及“血痹”等范畴。主要是由于积劳成疾,外邪入体,损肝伤肾而致督脉损伤羸弱,督脉为全身阳经之源,肾生精髓,肝藏血而血养骨,肝肾与督脉受损则成本病。因此中医认为本病的治疗应以温养督脉,化瘀通络及益肾养肝为主。本次研究中我院以上述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表现,以自拟益肾通络方进行治疗,疗效理想。主方中以白芍为主药,具有缓解颈部肌群痉挛的作用;葛根主治项背强痛,增加肾脏血液流量,促进代谢,提高肝脏细胞的再生能力;续断、杜促具有明确的补肾功效;地龙可起到活血通络、开阻除痹的作用,诸药共用能够缓解患处肌肉痉挛,改善血供,从根本上解决颈椎脊髓缺血症状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根据患者的个体症状加减用药能够提高治疗的针对性。通过对临床数据的分析可知,ET与临床疗效及脊髓功能均具有显著负相关性。而中药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并且能够通过降低ET表达水平起到缓解颈椎脊髓神经损伤,从根本上治疗疾病的作用。
总之,本院总结以往临床经验自拟益肾通络汤对于脊髓型颈椎病具有确切疗效,并且用药安全性,可有效降低ET表达水平,建议CSM的保守治疗中借鉴应用。
[1] 章家福,刘洪波,钟 涔,等.中医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31(1):353-354.
[2] 杨 龙,姚 敏,孙悦礼,等.脊髓型颈椎病的循证治疗研究现状[J].世界中医药,2015,10(11):1796-1801.
[3] 白正发,张霄辉.颈椎后路全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伴后纵韧带骨化32例疗效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5,44(9):1232-1235.
[4] 朱 栋,施 杞,王拥军,等.调和气血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双向队列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3,26(5):1067-1073.
[5] 高军伟,周临东.中医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3,35(3):239-240.
[6] 温鑫柱.脊髓型颈椎病围手术期血瘀证证候评分变化及相关因素的观察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
[7] 蒋国民.整脊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6例[J].陕西中医,2014,35(1):29-31.
(收稿:2016-11-29)
颈椎病/中西医结合疗法 内皮素 @益肾通络汤
R274.9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7.05.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