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初中数学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7-05-19吴鑑文
吴鑑文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数学知识,还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习惯,激发学生持久学习兴趣。本文通过创设情境教学活动,和探究性练习设计,以此激发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进一步学习、探究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基本技能。让学生自主、独立发现学习中存在问题和实践,从而获得相关知识技能的发展,以此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
1、预习阶段探究问题设计。为更好地阐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本文采用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等边三角形》课程时,笔者首先拿出一个等边三角形模型问学生:“谁能求出这个三角形模型的各边长度和对应角度大小关系?”并且学生告知学生这个三角形模型一遍为6cm,其中一个锐角为50°。学生为求证角度与边长之间关系,大部分学生按照教师手中三角形模型绘制全等三角形,在绘制过程中思考绘制需要多少条件。教师根据学生绘制情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将两个三角形全等绘制出[1]。用问题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吸引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对知识及问题好奇和探索性,以此引导学生进一步自主探究学习。
二、探究性练习的设计
除了在教学活动中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还能在课堂练习当中设计一些探究性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课堂学习及课后题型思考练习当中,能够巩固原有知识,拓展新的知识层面,提高对理论概念知识的运用水平,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在问题和课后练习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根据即时教学情况,设定新颖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首先是将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内容进一步扩展和延伸,在课前从多方面收集相关资料和生活中案例,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在课堂中及课后进一步了解数学知识,拓宽知识层面,为深化研究数学知识点提供丰富依据。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采用“激发学习源动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反馈评价”的课堂模式,往常课堂教学活动主要由教师主导,教师制定学习目标、安排学习内容、讲解学习内容,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或者简单思考所学知识。学生能够掌握的数学技能处于低层,对相应数学学习方法和手段掌握较少,学生潜能也没有得到开发[3]。教师将学生变作课堂学习主体,教师则辅助学生进行一切学习活动。在教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可能从教学活动和题型练习中或多或少得到一定的数学技能和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学习能力。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方法并纠正其学习习惯,实现学习能力培养。而“激发学习动机,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获得准确学习效果反馈”。
根据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将题型中文字和图形进行对比和变化,将数学问题更直观、灵活地展示到学生眼前,让其加入到数学问题的辩证当中,引导学生对数学课题研究当中的奥妙,提高初中数学课堂学习中自主探究的能力。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手段,引导学生从观察模仿教师或优秀学生对数学课题进行探究和独立思考,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从灌输式走向创造性学习,促使学生更加自律。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班级探讨当中,体会探究中的乐趣,多与小组或教师进行交流合作,培养学生数学课题自主探究意识[4]。进而实现学生个性化、创新化提高,使得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三、结语
由此可知,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在知识教授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笑.探讨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学周刊,2015,25:84-85.
[2] 郭峰.學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命题——哈佛大学的经验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8,01:60-64.
[3] 徐华.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4,33:80-81.
[4] 张英良.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2: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