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胡振玉的普法“三字经”

2017-05-19王铸栋通讯员苏之彦王鼎明

21世纪 2017年5期
关键词:三字经普法法治

见习记者/王铸栋 通讯员/苏之彦 王鼎明

胡振玉的普法“三字经”

见习记者/王铸栋 通讯员/苏之彦 王鼎明

“六五”普法工作中,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司法局长胡振玉在普法工作中勇于开拓、积极创新,总结提炼出普法“三字经”,运用于普法实践,使得栾城区普法工作取得很大成绩。

栾城区被评为石家庄市“六五”普法先进县(市)区,有四个单位被评为石家庄市“六五”普法先进单位,多名同志被评为先进个人,胡振玉本人因普法工作“有功”,被中宣部、司法部授予“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

在“普”字上开局

2011年是“六五”普法开局之年,也是胡振玉担任栾城区“普法办”主任初始之年。上任伊始,胡振玉在走访调研中就得出一个结论: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首先在“普”字上狠下功夫,才能写就普法工作大文章。于是,胡振玉就如何使全区普法工作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发展、维护稳定,如何在推动中心工作中开展普法工作,主动向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主管领导汇报了自己的想法、思路,赢得了领导重视和支持,更给了胡振玉“尚方宝剑”:区委、区政府将普法工作纳入全区目标管理体制,与经济社会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结合栾城区实际,不仅制定了《栾城区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栾城区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工作制度》、《关于健全完善“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制度,而且区“普法办”还要雷打不动地定期组织普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汇报,开展督查,排队通报。考核后进的,对“一把手”要有个“说法”。机制调动积极性。大家在实践中逐渐尝到了普法工作与经济工作两个轮子齐跑同转的“甜头”,栾城区国税局、地税局、教育局等一批先进典型也由此“脱颖而出”。

在“精”字上创新

在基层一线,胡振玉有个最深的体会:当前,基层对法律知识的渴求不是淡了,而是越来越浓了;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像一日三餐一样不可或缺了。对此,胡振玉感到欣慰的同时,也感到普法工作不仅要“一沉到底”,更得垒起“小灶”,实行分类指导,实现“精准普法”,让基层感觉普法工作就像田里下的及时雨,确实“管用,够用”,这才是普法工作的关键点,这才能让普法工作有新意、有新貌、有突破。

栾城区司法局干部为群众发放法治宣传材料

“基层需要什么,我们就精准、及时地送去什么。”胡振玉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栾城区装备制造和医药产业两大基地在建设中遇到不少拆迁赔偿问题,上上下下对此都很关注,胡振玉就带领司法局的同志深入到基地周边农村,开展征地拆迁法制宣传;考虑到建筑工地的工人缺乏对劳动法、劳动安全法的了解,他就带领律师到工地开展法制宣传;鉴于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涉众型案件多发,他就组织栾城区“普法大讲堂”,及时把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知难而退不是性格,迎难而上方显本色。”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栾城区排查出一批信访隐患,胡振玉主动请缨,承担起23件涉宅基地、责任田积案化解任务,组织乡镇包案领导、司法所长、村干部听取汇报、深入到户了解情况,全天候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依法提出合理解决的新办法。通过胡振玉精心排难,先后化解积案8件,引导5件进入诉讼程序,其他案件也得到有效稳控。

“当然,要使普法宣传有的放矢,入心入脑,工作还需要再精细一些、实用一些。”胡振玉的“招数”是:组织全区律师针对社会热难点问题和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典型案例制作“以案释法”节目,在栾城区电视台创办《法治栾城》栏目,每周一、周三黄金时间播放二次;选购200集群众喜闻乐见的法制栏目剧,在区电视台定期播放。栏目开播,颇受群众欢迎。经常是栏目剧一到开播点儿,很多家庭都约好似地“钉”在电视机前,该栏目也一直保持着很高的收视率;还在《栾城报道》上开辟“普法专栏”,定期刊登法律知识;利用“广播村村通”工程,定时播放《农村法律知识讲座》,宣传农村政策法规;在每周一次的彩色周末文艺演出中也刻意融入法律常识有奖竞答,实现寓教于乐。此外,利用手机“掌上栾城”平台,及时发布普法信息,运用网络、微信等新媒体开展普法宣传自然也成了胡振玉普法工作的新模式、新抓手。

在“融”字上推进

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国家法治建设的一项重大课题。这为胡振玉这位不甘人后的基层司法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探索和实践空间。胡振玉发现,要建设法治文化,必须让法治理念、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内化于心,首先必须注重抓基层、打基础,让普法工作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为此,胡振玉带领一支由22名专业人员组成的普法宣讲团、160名勤奋敬业的村居法律顾问和520名法制宣传志愿者队伍,以“法律八进”开展为契机,以“法治创建”活动为载体,通过组织法律大讲堂、律师团现场咨询、法律顾问全覆盖等形式,做到了把法律送上门、把服务送上门、把援助送上门,坚持不懈地推进基层法治文化建设。几年来,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在城区、乡镇、农村等场所建立法治公园4个、法治广场2个、法治书屋40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村村建立了法治文化一条街、法治文化宣传墙,真正让法治理念与乡风民俗、村规民约融合到一起,让法治观念逐步融于心、化于行。

一路走来,胡振玉同志凭着对普法工作执著的追求和热爱,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汗水和智慧。拂面春风好借力,正是扬帆起航时。2017年,随着“七五”普法的全面启动,胡振玉又开始围绕园区发展、重点项目建设等全区中心工作和群众法律需求,积极谋划寻求法治宣传教育的着力点,以实现普法工作更大的作为,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栾城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猜你喜欢

三字经普法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朗朗韵味话经典
普法
普法
普法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