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长素及铁剂治疗血液透析并发症
2017-05-18谢政
谢政
【中图分类号】R69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4-0-02
血液透析是临床中常见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方法,但在治疗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心律失常、胸闷、乏力、肌肉痉挛、心悸及低血压等并发症,对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生活质量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本研究中随机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血液透析并发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目的在于探究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长素及铁剂应用在血液透析并发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现对研究结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血液透析并发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全部患者都知情同意,且在血透中都发生了心律失常、胸闷、乏力、肌肉痉挛、心悸及低血压等并发症。全部患者依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有46例患者。观察组中,有21例女性,25例男性,患者年龄为35-72岁,平均年龄为(48.5±3.3)岁。而对照组中,有28例女性,18例男性,患者年龄为34-76岁,平均年龄为(48.2±3.5)岁。2组患者的性别与年龄等基本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液治疗原因主要包含梗阻性肾病、多囊肾病、糖尿病肾病、慢性间质性肾炎、高血压肾病以及慢性肾小球肾炎等。
1.2 方法
对照组选择重组人促红细胞生长素联合铁剂方法治疗,选择100-150IU/kg重组人促红细胞生长素实施静脉注射,其中持续治疗剂量为50-75IU/kg,根据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血红蛋白变化速度、血红蛋白水平以及临床情况等因素适当的调整注射剂量。同时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补充1-2个疗程铁剂,每个疗程的使用剂量为1000mg,待贫血症状明显改善以后改成每次透析时静脉给予100-200mg鐵剂,待贫血症状达标以后改成口服铁剂,每天200mg,坚持治疗12个星期。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前提下选择左卡尼汀治疗,在每次透析结束前静脉滴注左卡尼汀,选择1g左卡尼汀溶解在20mL生理盐水中实施静脉滴注,坚持治疗12个星期[1]。
1.3 疗效判定标准
对2组血液透析并发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一般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3个等级。其中,显效:患者心律失常、胸闷、乏力、肌肉痉挛、心悸及低血压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且血压趋于稳定;有效:患者心律失常、胸闷、乏力、肌肉痉挛、心悸及低血压等症状有所好转,在血液透析治疗后会偶尔出现不适感,但均在半天内自动缓解;无效:患者病情没有明显改善[2]。其中总有效率等于有效率与显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6.0统计学软件包实施统计学处理,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不同时点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若P<0.05,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3.91%,而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的比对照组高(P<0.05)。
3.讨论
血液透析是一种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脏替代疗法,具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此类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后往往会出现心律失常、胸闷、乏力、肌肉痉挛、心悸及低血压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3]。其中,重组人促红细胞生长素是临床中治疗血液透析并发症的首选药物,其具有着提高运动耐量、改善肌肉功能、促进红细胞生成以及改善患者脂质代谢紊乱与肌肉痉挛等症状的效果。而铁剂可以特异性的结合人体肠道中的硫化氢,由此提高患者体内血红蛋白与铁蛋白的水平,从而实现改善透析并发症的效果。左卡尼汀遇到脂肪酸会出现氧化分解反应,由此为人体细胞提供更加充足的能量,从而实现改善血液透析并发症的效果。除此之外,左卡尼汀还可以减少心绞痛发生率、提高心脏收缩功能,且保护心肌细胞。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3.91%,而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的比对照组高(P<0.05)。
结语:
总而言之,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长素及铁剂应用在血液透析并发症治疗中具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与血液指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劬,吕玉凤,董海燕.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治疗维持性血透肾性贫血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1,12 (04): 36-38.
[2]杨世霞,徐进,李建省,丁文君.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长素及铁剂治疗血液透析并发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0(02):40-41.
[3]魏群,刘勇,李焕明.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患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18(02):263-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