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文化在欧洲历史上的境遇

2017-05-18陈华文

检察风云 2017年9期
关键词:欧洲人丝绸瓷器

陈华文

在古代,由于交通技术的落后,加上路途遥远的客观原因,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互动,远没有今天这么频繁,但这不等于西方与东方之间就处于隔离状态。古代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进程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只是在多大程度上对西方产生了影响,这也许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道得明的。

时间太漫长了,很多见证中西方文化交融、交会的承载体,湮没在历史的深处,这为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带来了诸多不便。《中国风:遗失在西方800年的中国元素》一书,通过欧洲现存的丝绸、瓷器、绘画、家具、建筑等具有中国元素的实物,为我们“打捞”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欧洲历史上鲜为人知的中国风

本书作者休·昂纳是英国当代著名的艺术史家,今年已经90岁的他,年轻时毕业于剑桥圣凯萨琳学院。除了本书之外,他与约翰·弗莱明合著的《世界艺术史》,被国际学术界认为是阐述最为完整的艺术史通史。

《中国风:遗失在西方800年的中国元素》由神州幻象、中国风之开端、巴洛克式中国风、洛可可式中国风、英国式洛可可中国风、中英式花园等八个章节组成。书中,作者以史学家的严谨、文学家的细腻笔触、艺术家的敏感,梳理了西方文化领域中国风的兴起、兴盛及其衰落、流变的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

所谓中国风,就是潮流、风潮的代名词。如果不是阅读本书,我们很难想象,在欧洲大陆的历史上,在不算短的时期里,曾真真切切地刮过“中国风”。

欧洲刮过的中国风,发端于11世纪,得到了马可·波罗、圣鄂多立克等曾游历中国的冒险家们、传教士们的有力助推,经几个世纪的发展后,从17世纪开始全面渗透到了欧洲人生活的各个层面,如日用物品、家居装饰、园林建筑等。上至王公贵胄,下至商贾乡绅,都对所谓的中国风尚趋之若鹜。中国风直接形塑了西方时尚史上著名的洛可可风格。

18世纪中叶时中国风达到顶峰,直到19世纪才日渐回落、消退。华托、布歇、皮耶芒、齐彭代尔、钱伯斯、瑞普顿等著名的艺术家、设计大师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工匠所创造出的众多中式建筑、艺术品和工艺品,为后人记录和保存了中国风席卷欧洲大陆的深刻痕迹。

诚如作者在书中所言,在漫长的古代岁月,在欧洲人的心目中,中国仅仅是一个想象中的地方:文明程度高、生活富裕、社会安宁。欧洲刮起的中国风,本质上讲是一种欧洲风格,这也表明:欧洲人对一个在距离上遥远、心理上神秘的古老国度的理想化的认识和理解。谁是第一个把中国化的文化元素带到欧洲的中国人?也许是一个人,也许是一群人,也许是一代一代默默无闻的商客,这些都是无从考证的。马可·波罗也好,利玛窦也罢,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先行者,被历史幸运地记住,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他们抵达中国之前,还有一些欧洲人也来过中国……

丝绸与瓷器何以成为“座上客”

一般而言,商贸之间的往来,往往会促使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历史上,丝绸作为中国独有的织品,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汉朝时,丝绸之路将中国、西亚、欧洲乃至非洲连接起来。制作中国丝绸的生丝和技术,转经叙利亚、波斯等地,随即进入罗马帝国。丝绸作为一种薄纱,色泽艳丽、面料通透而华美,上至皇帝、下至平民,都格外喜欢。欧洲人把穿戴丝绸作为一种荣耀,这应该是欧洲第一次刮起了中国风。当时罗马人这样说道:中国人“制作图案精美的服饰,其颜色就像田野中的花,而其精细程度则可与蜘蛛网相媲美”。这表明,当时的欧洲不仅以穿戴丝绸作为时尚,甚至连中国的图案也很是欣赏。

到了14世纪,法国的织工们在织物当中,忙着模仿中国的图案。起初,他们精确地模仿出吐火的龙、欢快的狮子和凤凰。自汉朝以来,这些动物就蹦蹦跳跳地出现在中国织物上,而欧洲人迷恋上它们,已经是几百年之后的事情。中国的丝绸及其图案,在欧洲人看来之所以具有魅力,大概是这具有浓郁的异国情调,代表着正在传播的故事中所讲述的那个神奇的东方。中国风尚的图案,在欧洲美术作品也得到了再现。如《圣厄休拉和她的少女》这幅画,画中女性圣徒所穿的长袍,綴满了凤凰图案。很显然,这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毕竟凤凰是中国传说中一种独有的神鸟。

欧洲不仅刮过丝绸中国风,还刮过瓷器中国风。瓷器是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欧洲人对瓷器的喜爱程度丝毫不亚于中国人。一个最有说服力的例子,就是意大利著名画家贝利尼和提香在15世纪之初合作绘制的杰作《诸神之宴》。画面中,女神、男神手里都端着中国明朝样式的青花瓷碗。这些瓷碗,居于画幅的中心位置,十分抢眼。这幅传世的世界名画,无形中也流露出中国风当时在欧洲的流行程度。16世纪时,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瓷器,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当时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为了讨好情妇莫内斯潘夫人,于1670年至1671年之间,他命令工匠依据中国瓷器的造型和色泽,专门在凡尔赛的园林中修建了一个小小的开心屋——特列安农瓷屋。整个瓷屋的外墙和屋顶,放满了瓷罐和各式花瓶,而屋内的装饰,也都源自中国装饰元素。这一方面表明法国人对中国瓷器的偏好,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法国宫廷的中国风是何等的盛行。遗憾的是,特列安农瓷屋并没有留存下来,毕竟瓷器是易碎品。

文艺复兴之前,欧洲人完全掌握了瓷器的生产工艺,然而瓷器上没有中国青花图案,被认为这种瓷器是没有欣赏价值。本书第三章“巴洛克中国风”中写道,17世纪后期,德国的陶工们在瓷器生产中,以模仿中国风格为荣耀。由于瓷器中国风的流行,催生了一些专门的瓷器收藏者。柏林夏洛滕堡宫的陶瓷室,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从本书中收录的照片上看:整个屋子里,从地板到屋顶的全部墙面上,摆满了青花瓷器,大的、小的、高的、矮的各种瓷器整齐有序的摆放着,就如同一个瓷器王国。书中收录的多幅插图中不难看出,中国元素的瓷器,遍布整个欧洲大陆。

文化影响力与复兴之路紧密相连

和丝绸、瓷器一样,对于中国各种传说、故事、神话乃至生活日常,欧洲人也抱有强烈的好奇之心。伏尔泰是法国著名思想家,他对于中国文化也充满各种想象,创作了剧本《中国孤儿》,并于1775年首次公演。原剧本是情节曲折血腥的复仇故事,但是伏尔泰的改编,赋予剧本哲学层面的思考,旨在“以戏剧形式阐释孔子之道”。事实上,《中国孤儿》中的哲学思想,一半源于孔子,还有一半源于亚里士多德。剧中的背景,采用了时髦的中国场景,演员身穿地道的中国服装。此外,巴黎同一时期的芭蕾舞剧《中国节》、舞台剧《儒雅的中国人在法国》等等,演出后也赢得满堂喝彩。

在艺术领域,欧洲的画家们也津津乐道地描绘中国题材的作品。华托的《中国神灵》《中国皇帝》、布歇的《中国集市》《中国花园》《结伴钓鱼的中国人》,用西洋绘画中的光影、色彩、立体再现的手法,逼真地描绘出中国人的生活和精神状态。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画家皮耶芒的中国题材系列装饰画,不仅画面的构图是中国独有的散点透视,其表现手法也类似水墨画的手法。其中一幅画中,杂技演员正在做着高难度的平衡动作,而画中的演员闲情自若、仙风道骨。他的系列装饰画,如果不作文字注解,也许会被误以为出自中国画家之手。他的画中之人物、树木、花卉、山水,彰显出一股强烈中国传统绘画之灵气。在园林、建筑创作领域,欧洲的设计师和匠人们,也纷纷借鉴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型和布局,如现存于巴黎巴加泰勒公园的凉亭、瑞典哈加花园中的亭台、丹麦弗雷德里克包花园内的小桥、德国慕尼黑失去的中式宝塔等等,都在用心地模仿中国园林建筑独有的美感和神韵。

工业革命之后,欧洲经济与社会发生猛烈的变革,机器化大生产的模式,解构了原来缓慢的生活节奏。另外,为了寻找工业生产原材料和商品倾销地,欧洲诸国不断向美洲、亚洲拓展殖民市场。1848年,以中国茶叶贸易逆差矛盾为导火索,中英之间发生了一场鸦片战争。其结果是中国割地赔款,国门被迫向西方敞开,大国颜面和威望扫地。此后,一波一波的欧洲人深入中国腹地,他们发现中国其实到处都是贫穷和愚昧,和原本想象的中国存在不小的心理落差。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中国其发展速度远被欧洲甩在后边,中国风在欧洲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

阅读此书不难发现:欧洲社会和文化领域刮过中国风的时代,也是中国国力在世界上强盛的时代。近现代以来,欧洲走向强盛,其思想与文化向外输出也极为强劲。面对从欧洲大陆涌入的思想文化,从晚清到“五四”运动前夕,我国知识界曾经出现过两种极端的论战,并深深地影响中国现当代文化的发展走向。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其GDP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我们不仅要传承并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还要加足马力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当一个国家的文化在世界上产生深刻影响之时,其复兴之路也就指日可待了。

猜你喜欢

欧洲人丝绸瓷器
瓷器中的文人雅趣
遥望“丝绸路”
路上丝绸
比例原则在欧洲人权法院诽谤判例中的适用
商标权属于人权?——从欧洲人权法院判例谈起
2008年至2016年4月罐类瓷器成交TOP20
丝绸情调
漆与艺——一种欧洲人的视角
“洪州窑”瓷器赏与鉴
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