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
2017-05-18于伟英
于伟英
[摘要]积极开展环境教育、强化公民环保意识的必要性已然成为当前各国共识。教师可通过加强课堂教学渗透、开展课外活动、开发校本课程等途径渗透对学生的环境教育。
[关键词]环境教育;环保意识;高中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0009201
积极开展环境教育、强化公民环保意识的必要性已然成为当前各国共识。我国高中地理教材以人类与环境关系为核心,系统介绍了地理环境基础知识。正是该学科的知识架构及特殊教育功能,使其在新时期的环境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探讨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路径。
一、 加强课堂教学渗透
课堂教学是实现环境教育渗透的主要路径。在高中地理教材中包含诸多环境教育内容,其中有些地理知识就属于生态环境知识。所以,教师自身要先吃透地理教材,利用好教材,每堂课的教学设计都必须全面考虑环境教育目标,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有关内容,以便课堂教学中所渗透的环境教育内容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
比如,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先给学生展示一幅“地球出汗了”的图片,使学生更为直观、形象地认识到当前全球变暖的情况。然后,给学生看关于气候变暖对地球的影响的图片或者电影片段,比如《后天》、《变暖的地球》等,再指导学生结合学过的地理知识开展主题讨论,譬如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为因素。同时,分小组进行“全球变暖利弊”的课堂辩论,让学生在思辨中更为全面、深刻地认识全球气候变暖的严重后果。最后,让学生扮演环保组织成员、伐木商人、政府领导等角色,从各自角色角度去讨论采取何种措施、方法控制全球变暖,减小温室效应。教师可采取直观教学法、合作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全面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强化环保意识,逐步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二、 重视开展课外活动
环境教育不仅要渗透于课内,还应寓于课外。高中地理教师可定期组织班级学生参加环境教育相关的课外活动,比如“垃圾分类回收”实践活动,让学生逐步形成“垃圾也是宝”的理念。又如“节约水、电、粮” 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节约意识。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尽量购买绿色环保产品,支持环保产业发展,不用或少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出行坐公交车、自行车,少坐家用轿车,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最终使学生通过日常生活,切身感受到环境及环保问题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此外,还可组织学生成立环境小组,对空气质量、水污染等进行实验检测活动。还可利用“国际湿地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等纪念日,组织学生进行丰富多样的专题实践活动,比如在“世界水日”开展“节约点滴用水”活动,让学生深入认识水资源的重要性,并明确当前水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节水意识,引导其形成良好的用水习惯。通过形式丰富、主题多样的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鼓励他们主动向身边的同学、朋友宣传环保知识,让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营造社会环保氛围,让环保深入到每个人的内心。
三、 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高中学校最具特色的教学资源,特别是地理课程,每个学校均有其独特的地理资源及校本课程资源,且蕴含着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教师可通过寒暑假或周末引导和组织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針对性调查,再撰写有关调查报告。在每学期结束前,教师提前制定和公布本地区环境调研课题,让学生自己进行选择,学生可独立调查,也可和同学组成小组合作调查。调研课题必须具备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比如,调查家乡的自然能源的分布及开发利用情况,收集其合理及不合理开发的实际案例,发现严重污染环境的产业或项目;调查本地区人口总量及变化情况,并分析区域人口变化对区域环境产生的影响;调查本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及利用情况,明确土地开发和自然气候变化的内在关系;调查本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对策;调查本地区的生物资源分布及物种情况,明确物种变化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通过实践调查,可有效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增长见识,接受环境教育,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总而言之,在环境问题突出的今天,应重视和强化对高中生的环境教育,而地理教学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渗透路径,高中地理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实现环境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朱正威.环境教育教师指导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王冰清.浅谈当前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2(40).
(责任编辑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