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嗽一号灌肠佐治 小儿哮喘40例临床观察

2017-05-18王丛礼洪丽军程春华赵成彬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4期
关键词:牡丹江市中医医院灌肠

王丛礼 洪丽军 王 芳 程春华 赵成彬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医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灌肠疗法·

宁嗽一号灌肠佐治 小儿哮喘40例临床观察

王丛礼 洪丽军 王 芳 程春华 赵成彬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医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小儿哮喘;宁嗽一号;灌肠

哮喘是儿童时期临床常见病,其特点是反复发作,严重威胁儿童身心健康。西医治疗主要选用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等药物,均有较多的副作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医医院采用宁嗽一号灌肠佐治小儿哮喘40例,具有较好的疗效,而且方法简便,易于操作,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80例患儿均来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牡丹江市中医医院儿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1~6岁,平均3.5岁;病程1.2~3.6年,平均2.4年。对照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1.2~6.4岁,平均3.8岁;病程0.8~3.8年,平均2.3年。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①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8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1]。②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医哮病痰阻气壅证型[2-3]。

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诊断标准。②年龄1~6岁,病情分级属轻、中度者。③患儿家属同意本研究方案,依从性高。

治疗方法

所需物品准备:①医用恒温箱。②宁嗽一号。③石蜡棉球。④20 mL注射器、头皮针软管、一次性手套等。具体操作方法:将宁嗽一号用恒温箱加热至38℃,按年龄抽取药液,戴一次性手套,令患儿排空大小便,取左侧卧位,将臀部垫高约10 cm,用液状石蜡润滑软管及患儿肛周皮肤,将软管缓慢插入肛管4~6 cm,将药液缓缓推入直肠,缓慢拔出软管,药液保留到次日早晨,利于药液吸收。

观察组:吸入信必可都保(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每吸160 μg/4.5 μg,60 吸),每次1吸,每日2次。宁嗽一号药物组成:紫苏子15 g,莱菔子15 g,白芥子15 g,炙麻黄12 g,射干15 g,桔梗15 g,半夏12 g,茯苓15 g,陈皮12 g,甘草10 g(药液由牡丹江市中医医院制剂室统一煎制成100 mL,真空塑封包装冷藏备用)。1~2岁每次10~20 mL,3~6岁每次20~30 mL。每日2次直肠保留灌肠。

对照组:采用信必可都保(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每吸160 μg/4.5 μg,60 吸),每次1吸,每日2次。

治疗期间忌生冷油腻、发物及刺激性食物。两组均治疗7 d为1个疗程。

治疗结果

1.疗效标准

(1)哮喘程度控制:①完全控制:有日间症状2次或2次以下/周,无日间活动(包括运动)受限,无夜间症状或者因哮喘憋醒,需缓解剂/急救治疗2次或2次以下/周,肺功能正常或者接近正常,无哮喘急性加重。②部分控制:任意1周内,有日间症状2次以上/周,任意1次活动受限,任意1次夜间症状/夜间觉醒,需缓解剂/急救治疗2次以上/周,肺功能<80%预计值或个人的最佳值,哮喘急性加重1次或1次以上/年。③未控制:任意1周内出现部分控制的哮喘3种或3种以上特征,任意1周内出现1次以上恶化。

(2)疗效评定标准[2]: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为标准。治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70%≤证候积分减少<95%。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30%≤证候积分减少<70%。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

2.结果

(1)哮喘控制程度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完全控制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经7 d治疗后哮喘控制程度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儿在总有效率方面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经7 d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讨论

中医学认为“痰”是哮喘发生后脏腑失调的病理产物,又是哮喘再次发作的启动因子。哮喘发作时多系“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肺管挛急狭窄,通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引动停积之痰,而致痰鸣如吼,气息喘促。哮喘发作时以痰阻气壅证为主,寒与热俱不明显,胸满喘息,坐不得卧,痰涎壅盛,喉如曳锯,咳痰黏腻难出,舌苔厚浊,脉滑实,称为痰哮,为痰阻气壅证。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脾虚则生痰。“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之标在肺,痰之本在脾,脾虚纳运无权,导致食停痰生,痰盛壅肺,肺失宣降,故见咳嗽喘息、痰涎壅盛。故治疗本病当以止咳平喘、健脾化痰为首要法则。方中紫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白芥子温肺利气,化痰散结;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半夏燥湿化痰;茯苓健脾利湿;陈皮理气燥湿;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使肺气得充,脾气健旺,痰浊自消,痰降气顺,咳喘气逆、胸膈满闷诸症自解,共奏止咳平喘、健脾化痰之功。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3):177-185.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3]吴勉华,王新月.中医内科学[M].9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2016-05-05)

猜你喜欢

牡丹江市中医医院灌肠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医院
重庆市二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评估
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牡丹江市气象因子与PM2.5浓度影响通径分析
开塞露联合温盐水滴注灌肠法在脑卒中便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服务人民 奉献社会——牡丹江市肿瘤医院发展纪实
灌肠缓解便秘是否合适?
“灌肠” 治疗有副作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