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微”族词的意义生成研究

2017-05-17黄小艳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新语新词概念

黄小艳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6)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微”族词的意义生成研究

黄小艳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6)

自2009年微博登陆中国以来,以“微博”为原型词形成的“微”族词(“微+X”)甚是流行。以网络流行用语“微”族词为研究对象,以对广西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的调查为研究基础,分析了“微”族词的传播特点及使用情况,最后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对“微”族词的意义建构过程进行探讨,揭示了人们理解新词新语意义时的心理运作机制。一方面论证了“微”族词的传播特点及使用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对这一语言现象的认知分析为新词新语的意义成因和理解提供理论进路。

“微”族词; 传播特点; 概念整合; 意义生成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交新媒介“微博”的出现及流行,越来越多的事物被冠以“微”之名,从“微博”“微信”到“微电影”“微旅行”“微访谈”等。自从2009年“微博”登陆中国以来,“微+X”格式迅速在网络上流行,形成了一个新词家族——“微”族词。网络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人们步入了“微时代”,“微小说”“微新闻”“微公益”“微表情”等新词不断涌出,对“微”族词的研究,也提上了日程。

彭晓、陈萌对“微”族词的语义演变及语用因素和价值等进行分析,认为“微”族词语义演进使其语义越来越实、越来越广,从语用特征来看也符合现代社会语言交际的经济原则,影响因素众多[1-2]。由此可以看出,语言词汇反映社会生活,新词新语更是社会发展变化的风向标。韩凝将“微”族词的发展和演变与文化联系起来,认为新词语的发现、观察和研究其实是对时代文化律动的把握,发现“微”词族是新媒体时代文化心理的真实写照,具有时代性、典型性和代表性[3]。鞠扬、何婷认为,“微”过渡为强势模因,经过模因复制与传播,从而形成“微”族词[4]。综上所述,“微”族词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但以上研究大多停留在对其语义及语用特征的静态描写上,其次是从文化、模因论等角度分析,很少有人对其认知机制进行解释性研究,更缺乏实际调查数据的支撑。田兴璐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将“微+X”看作一个构式,并尝试将“去范畴化、隐转喻、构式压制”整合成DMC模型,用以阐释该构式的认知机制[5]。其研究成果对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学术基础并起到了非常好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以分析“微”族词的传播特点和使用情况为基础,从认知语言学视角,运用概念整合理论来探讨“微”族词的意义生成过程,以期能为其他流行新词新语研究提供参阅价值。

1 概念整合理论概述

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or Conceptual Integration),其雏形为“心理空间理论”,是在心理空间与概念隐喻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由Fauconnier和Turner共同提出。“概念合成”指的是心理空间的合成。1997年,Fauconnier发表《思维与语言中的映射》[6],提出“四空间”模型,揭示了语义生成和解释的过程。“四空间”包括输入空间1(Input I)、输入空间2(Input II)、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合成空间(Blend)。这四个心理空间通过投射链彼此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概念整合网(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类属空间向两个输入空间投射两者共有的结构和抽象信息,两个输入空间进行部分有选择性地跨空间互相映射,之后再映射到合成空间。在合成空间中,通过“组合”(Composition)、“完善”(Completion)和“扩展”(Elaboration)三个认知运作过程,形成“层创结构”(Emergent Structure)。简而言之,概念整合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空间中的部分结构整合为合成空间中带有层创特性的一个结构。这四个心理空间的网络链关系如图1所示。

2 调查情况及“微”族词传播特点的分析

2017年2月至3月期间,笔者对广西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及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30份,回收有效问卷94份,其中,男生37人,女生57人。

图1 心理空间的网络链关系图

问卷设计:本文的重点考察对象为“微+X”结构的“微”族词,所以根据收集的“微”族词,随机挑选其中30个“微”族词进行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答卷可以发现:①大学生使用人群的年龄段:主要分布在18~30岁之间;②是否使用微博:使用>没使用;③是否微博爱好者:是>否;④使用的社交网络工具:微信>QQ>微博>其他;⑤使用微博的途径:网络熟知>朋友介绍>其他;⑥遇到“微”族词时联想到的义项:两者都有>微博>微小、少量、程度低>两者都无。

通过对问卷进行统计与分析,针对网络流行用语“微”族词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使用情况,得出“微”族词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的主要特点如下:

1)“微”族词传播无性别和地域之分,倾向于90后。根据调查问卷,从性别上看,男性受访者占39.36%,女性受访者占60.64%,虽然男性所占比例高于女性,但不分性别,都对“微”族词有一定的了解和使用;从年龄上看,18~25岁大学生所占比例最大,可以看出“90后”大学生对“微”族词的知晓度和使用度更高,这个年龄层次的人对微博等网络媒介最为熟悉,因此对网络流行用语掌握程度最大;从居住地来看,虽然都是广西师范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但知晓和使用“微”族词的人却是来自全国各地,没有只出现在某个城市或地区,而已经遍布各大省份,湖北与湖南所占比例最大,其他各省份次之。“微”族词知晓和使用情况地区分布图见图2。

2)大学生群体对于网络流行用语“微”族词的知晓和使用程度依照以下顺序依次递减:微博使用者→非微博使用者→微博爱好者→非微博爱好者。

图2 “微”族词知晓和使用情况地区分布图

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如下:首先,根据调查,发现18~25岁的大学生都使用一定的网络社交工具,微信、QQ的使用最多,微博等其他媒介次之,通过这些网络媒介,他们几乎都对这些“微”族词有一定的了解或使用。其中,接触并使用微博的学生对较为流行的“微课堂”“微支付”“微文化”等词都有所了解,表明他们知晓“微”族词的数量更多,程度更高,而不使用微博的人对一些流行于网络上的“微”族词也并不知晓,如“微淘”“微慈善”等,这说明“微”族词的传播很大程度上是以微博等网络媒介为基础的。其次,根据调查统计表格,“是否是微博爱好者”是一个分水岭,对随机抽取的30个“微”族词语进行了问卷调查,请被调查者根据自身情况填写对词语的知晓和使用情况,其中,使用微博的人有83人,占88.3%;微博爱好者有51人,占54.2%。问卷提供了“1.很熟,经常用;2.一般熟,偶尔用;3.不太熟,很少用;4.不熟,几乎没用过;5.完全不熟,没用过”五个级别供选择,经过统计,两组人对这些词语的平均可识别词数呈现出一定的差异,见表1。

表1 微博爱好者和非爱好者“微”族词识别情况对比表

根据表1可知,总体来说,微博爱好者平均知晓且使用过的词数占30%,不知晓且没用过的词数占23.3%;而非微博爱好者平均知晓且使用过的词数只占16.7%,不知晓且没用过的词数却占40%。可以说明,“微”族词这一新兴词类是否被接受和使用,对某一特定人群是否有吸引力,是以人对世界的认知为前提的,与对微博使用与否及爱好与否有直接的关系。

3)“微”族词的传播与其是否与日常生活相关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在进行调查的30个“微”族词当中,“微支付”“微信”“微小说”“微表情”等词的熟识度和使用较高。不难发现,该类词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都是在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词语。而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或者不常用的“微”族词语的知晓度和使用率则呈现出普遍偏低的状态,如“微骚客”“微域名”等,见表2。

表2 “微”族词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与否对其识别度的影响情况对比表(各选取两个代表词)

人数很熟,经常用一般熟,偶尔用不太熟,很少用不熟,几乎没用过完全不熟,没用过微信669739占百分比70.2%9.6%7.4%3.2%9.6%微支付2126181711占百分比22.3%27.7%19.2%18.1%11.7%微骚客45102946占百分比4.3%5.3%10.6%30.9%48.9%微域名34132945占百分比3.2%4.3%13.8%30.8%47.9%

根据表2可知,总体看来,与日常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微”族词的被识别度和使用率较高,其中,按熟识度前三个等级,“微信”占87.2%,“微支付”占69.2%,平均占78.2%;而与日常生活联系较为疏远的“微”族词的知晓度和使用率所占比例较低,“微骚客”只占20.2%,“微域名”只占21.3%,平均只占20.75%。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显著,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词语的熟识度的平均比例要高出57.45%。其次,根据“微”族词是否被熟知和使用的五个评测等级的顺序来看,“微信”和“微支付”从“很熟,经常用”到“完全不熟,没用过”所占比例几乎都呈现出依次递减的规律;而“微骚客”和“微域名”则完全呈现出依次递增的规律,并且递增幅度较大。因此可以说明,“微”族词这一新兴词类是否被熟知和使用,在特定人群中是否具有较高普及性,是与其跟日常生活的联系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的,表明语言是需要被使用而被熟知的活的语言,这跟人在生活经验中形成的认知是联系密切的。

3 认知视角下“微”族词的意义生成

意义的产生和存在并不仅仅是语法的、结构的、某些规约的,产生意义的形式也不一定是可见的、有形的,意义可以是体验的、超越可见及语法结构形式的意义出现在概念整合过程中的新创结构所产生的新创意义,体现了意义的流变性及生成性[7]。邱雪玫和李葆嘉总结出“微”族词中“微”的三个新生义项:一是[+事物][+微博],表示与微博直接相关。如:“微客”“微民”等,指微博的使用人。二是[+方式][+凭借微博],“微”转指凭借微博,如:“微党课”“微访谈”等。三是[+形态][+超少/超小],这里取原微义的义项[+形态][+小/少],如:“微创伤”“微支付”等[8]。笔者认为,这三个新生义项中,第一种和第二种可以合并为一种,即[+万事万物][+微博相关],表示与微博相关的人、事或物。任何一种表达方式都要经历从语言本身到概念生成的过程。以上文中总结出的“微”的两个义项为基础,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运用概念整合理论,每类选取一个案例进行其意义生成分析。

1)“微党课”的概念整合。在整合网络中,四空间共享的组织框架是包括“行为者”“事件”和“方式”在内的一个事件框架,这一共享框架是跨空间映射的基础。在输入空间元素向合成空间投射的过程中,对应元素都合并成了一个元素。至此概念整合的组合过程就完成了。接着通过完善,将人们相关的背景知识激活,并填充到合成空间组合好的结构中。最后通过扩展,合成空间中便产生了层创结构:人们在微博上(凭借微博这种方式)进行党课教育活动这个事件。详见图3。

图3 “微党课”的整合过程

2)“微创伤”的概念整合。“微”在表示“微型”义时侧重的是“体积/规模小”,根据人类的基本认知经验,数量小的事物通常表现为体积或规模小,两者之间具有某种相似性,于是通过隐喻,表示“体积或规模小”的“微”有了指称“数量小”的用法,在此基础上又推衍出“花销小”的意义。而“微”引申出“时间小”“程度轻”等意义也是通过隐喻来实现的[9]。“微”和“创伤”分别来自两个不同的域,此处“微”即指细小、数量小或程度轻的意思,“创伤”即对人体会造成伤害或痛苦,类比性将“微妙”和“创伤”两个域连通起来,两个概念域内的信息通过映射压缩进入合成空间进行整合加工,最终生成新创意义: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低、恢复快、痛苦少等。其整合网络如图4。

图4 “微创伤”的整合过程

从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一般的合成仅仅是两个不同输入空间的信息通过激活,整合层创出新的意义,比如“微支付”。通过解构,可以利用已有的表达方式构建出复杂的整合网络,如“微党课”这类短语是两个概念(空间信息)的整合。据此,也可以尝试构建出其他新词新语等流行用语的整合网络,如“各种+X”构式的新词“各种不舒服”,通过整合形成新的层创意义:不舒服的原因有很多或身体很多部位感觉不舒服。

4 结束语

当代社会,科技迅猛发展,“微”族词在大众中的传播主要依赖于网络媒介,但语言单位形式之间的整合会产生新的意义,因此,知晓和使用社会新词离不开人类的认知。“微”族词这种新词的概念之间的整合是人结合心智体验而自动产生的。这也就恰好证明了人类为什么能够理解和创造大量的新词新语,只是人们直接拿来用,而没有过多地去考虑词汇背后意义生成的机理。这些新创意义是非形式、非表征的,是被人们感知体会的,但不能说它们不存在[10]。利用概念整合网络分析“微”族词,将人们理解“微”族词意义时的心理活动这一动态的认知过程呈现出来。从分析中不难发现,当人们在理解“微”族词时,认知活动就贯穿始终,而概念整合网络以及分析图表能清晰地了解人们理解“微”族词时的相关心理活动,让抽象的认知活动有了理论依据。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微”族词的意义生成机制进行探讨,有助于理解新词新语的生成,预测更多新的语言现象,对语言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 彭晓.基于原型词的重新分析与类推——以“微X”词族为样本的个案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68-71.

[2] 陈萌.“微时代”背景下的社会流行用语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5-6.

[3] 韩凝,朱雄军.“微X”新词的文化透视[A].HongKong Education Society. Proceedings of 201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 Business Innovation(ICMIBI2013V16)[C].HongKong Education Society,2013(6):1-2.

[4] 鞠扬,何婷.从模因论角度看“微XX”强势模因[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S2):122-123.

[5] 田兴璐.基于DMC模型的汉语新词语“微X”构式研究[D].重庆:四川外国语大学,2016:4-6.

[6] Gilles Fauconnier. 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149-187.

[7] 王正元.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12-115.

[8] 邱雪玫,李葆嘉.“微”词族的形成轨迹及语义演变[J].语言文字应用,2015(1):37-45.

[9] 陈杰.流行结构“微X”的生成过程及其模式特点[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26-29.

[10] 刘甜甜.“微”族词意义生成的概念整合研究[J].海外英语,2012(8):279-280.

[责任编辑:缪宁陵]

On the Meaning Generation of " Micro+X"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HUANG Xiaoyan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6, China)

Since the microblogging landed in China in 2009, the "micro+ X" structure formed by "microblogging" as prototype is very popular. This study aims to make an analysis of communi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use situation of "micro+X" structure, with the network buzzwords "micro+X" structure as the object and based on an investig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postgraduates i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Then, it explores the mean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micro+X" stru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reveals the psychological operation mechanism when people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It, on the one hand, demonstrates the communi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use of the new words, on the other hand, provides a theoretical approach to the mean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new words through the cognitive analysis of this linguistic phenomenon.Key words:"micro+X" structure; communication characteristics; conceptual integration; meaning generation

2017-03-06

黄小艳(1991-),女,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

H 136

A

1672-2434(2017)02-0042-04

猜你喜欢

新语新词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幾樣概念店
学林新语
《微群新词》选刊之十四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贺年新语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新语初绽
Research on Micro-blog New Word Recognition Based on SVM
解读习近平两会新语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