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西地区2型糖尿病患病情况调查

2017-05-17仙占琪王世宏张淑兰章耀华宁英远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年龄组流行病学患病率

仙占琪,杨 梅,王世宏,张淑兰,张 琦,章耀华,刘 静,宁英远

(1.甘肃省陇西县第二人民医院,甘肃 陇西 748000;2.定西市人民医院,甘肃 定西 743000;3.甘肃省人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4.渭源县人民医院,甘肃 渭源 748200;5.兰州市糖尿病肾病专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定西地区2型糖尿病患病情况调查

仙占琪1,杨 梅1,王世宏1,张淑兰2,张 琦3,章耀华4,刘 静3,宁英远5

(1.甘肃省陇西县第二人民医院,甘肃 陇西 748000;2.定西市人民医院,甘肃 定西 743000;3.甘肃省人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4.渭源县人民医院,甘肃 渭源 748200;5.兰州市糖尿病肾病专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目的 对定西地区城乡居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了解2型糖尿病(T2DM)、糖调节异常(IGR)患病率及其分布特征,并与发达地区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定西市城、乡社区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居民T2DM、糖耐量减低(IGT)和空腹血糖受损(IFG)患病率分别为8.9%、6.9%和9.1%。超重、肥胖人群T2DM患病率为11.5%和16.0%,IGT患病率为9.0%和11.8%,IFG患病率为12.6%和18.9%,明显高于体质指数正常人群;高血压人群T2DM患病率为17.3%、IGT患病率为11.0%、IFG患病率为17.8%,明显高于血压正常人群(均P<0.01);男性T2MD、IGT和IFG患病率分别为9.1%、6.4%和9.1%,女性分别为8.6%、7.4%和9.1%,男女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城市居民T2MD、IGT、IFG患病率分别为9.9%、6.5%和11.7%,农村居民分别为7.5%、7.4%和6.4%,标化后城乡间T2MD和IGT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IFG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占50.3%,其中农村占69.6%,明显高于城市(38.9%)(P<0. 01)。结论 定西地区2型糖尿病患病率正迅速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并呈快速增长趋势,明显高于国内部分城市及地区,尤其是农村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增速明显,应注重农村地区早期2型糖尿病筛查及糖尿病防治知识普及。

糖尿病;患病率;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受损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改变,如体力活动减少、不良饮食习惯形成以及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等,导致糖尿病(DM)患病率逐年快速上升[1]。WHO公布的数据显示,糖尿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第三位重大疾病。糖尿病发病率高,并发症多,疗程长,治疗费用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糖尿病防治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刻不容缓的任务。

定西是全国贫困地区,既往对该地区糖尿病患病情况的大范围调查研究未见报道。为了解目前定西地区城乡居民2型糖尿病(T2DM)、糖调节异常(IGR)情况,为糖尿病三级预防及实施社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我们对定西地区常住人口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对所选5个社区、5个村15岁以上居住5年及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调查分析。排除1型糖尿病、急慢性疾病、继发性糖尿病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和3个月内使用过激素等影响糖脂代谢药物者。

1.2 方法

1.2.1 抽样方法 参照《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2]《中国糖尿病流行特点的研究调查抽样方案》[3]及《中国糖尿病流行特点现场调查方法》[4]中的样本量确定、抽样方法。被选中抽样群中,凡符合条件的均列为被调查者(共2116人),登记性别、年龄并列出名单。调查前两个月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于调查前一周对本次研究的目的及意义进行宣传,提高社区居民知晓率和应答率。

1.2.2 调查内容(1)问卷调查:除基本情况外,详细询问生活方式(吸烟、饮酒、饮食、体育锻炼等),糖尿病家族史和其他疾病史等。(2)体格检查: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使用校正过的器械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和血压等。受试者休息5min后测量3个坐位血压值,测量前30min避免吸烟、饮酒、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避免运动。测量两次身高、体重(着薄内衣、脱鞋测体重及身高)。测量呼气末脐上1cm处腰围,在臀部最大处测臀围。(3)实验室检查:抽取隔夜空腹血5ml(禁食不足10h者不能采血)检测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等生化指标。除有糖尿病病史者外,所有调查对象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

1.2.3 诊断标准 肥胖和超重采用《中国成人体质指数分类的推荐意见》中的标准,超重:24.0kg/m2≤BMI≤27.9kg/m2,肥胖:BMI≥28.0kg/m2。腰围(WC)采用国际糖尿病联盟2004年建议的中心性肥胖诊断标准:男性>90cm,女性>80cm[5]。糖尿病和糖调节异常(IGR)采用1999年WHO提出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诊断标准与分类标准,高血压采用1999年WHO提出的诊断标准。

1.2.4 质量控制及统计学处理 医学专业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后参与调查。聘请外部质控组并抽取5%的被调查者进行入户复查。调查资料用Epidata软件双人两遍录入,计算总体和各年龄组糖尿病患病率,分别计算男性、女性以及城区、农村人群的标准化患病率(标化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研究人群的一般特征、性别以及地区间患病率差异采用卡方检验,相关趋势分析采用趋势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共有2116人参加本次调查,其中1703人(男性799人,女性904人)按要求完成调查,应答率为80.5%。由于本次调查样本量大、抽样方案设计合理,失访人群特征与研究人群基本一致,故调查基本能反映定西地区糖尿病发病情况。不同性别调查对象,年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腰臀围比、收缩压、舒张压、餐后血糖、饮酒、吸烟、文化程度、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体质指数和空腹血糖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一般资料(±s)

表1 调查对象一般资料(±s)

项目 男 女P年龄(岁)身高(cm)体重(kg)体质指数(kg/m2)腰围(cm)臀围(cm)腰臀围比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空腹血糖(mmol/L)餐后血糖(mmol/L)饮酒[n(%)]不饮酒饮酒戒酒吸烟[n(%)]不吸烟吸烟戒烟文化程度[n(%)]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学及以上高密度脂蛋白(mmol/L)总胆固醇(mmol/L)甘油三酯(mmol/L)47.38±15.81 168.06±6.70 67.28±10.55 23.49±3.35 81.60±15.81 93.48±7.23 0.87±0.06 123.44±18.24 79.94±11.10 5.32±1.49 5.80±2.77 447(55.9)341(42.7)11(1.4)257(32.2)479(59.9)63(7.9)34(4.3)142(17.8)241(30.2)278(34.8)104(13.0)1.46±0.46 4.64±1.04 1.59±1.26 49.18±13.81 158.17±6.16 58.25±9.06 23.74±3.56 77.03±9.58 93.17±7.43 0.82±0.07 121.21±19.66 76.34±10.61 5.08±1.44 5.85±2.51<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889(98.3)14(1.6)1(0.1)898(99.3)4(0.4)2(0.2)<0.05<0.05 164(18.1)201(22.2)271(30.0)212(23.5)56(6.2)1.34±0.38 4.46±1.04 1.43±1.10<0.05<0.05<0.05

2.2 超重、肥胖以及高血压人群T2DM、IGR、IFG患病情况

本次调查中,研究对象肥胖率为11.0%(187/1703),超重率为34.1%(581/1703),如按WHO1998年标准进行年龄标化后,肥胖患病率为5.0%,超重患病率为29.6%。超重、肥胖人群T2DM患病率为11.5%(67/581)和16.0%(30/187),IGT患病率为9.0%(52/581)和11.8%(22/187),IFG患病率为12.6%(73/581)和19.3%(36/187),明显高于体质指数正常人群(分别为5.3%、4.6%、4.8%,均P<0.01)。T2DM和IGR患病率随BMI、WC及WHR增加呈明显上升趋势(均P<0.01)。被调查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3.7%(404/1703),高血压人群T2DM患病率为17.3%(70/404)、IGT患病率为10.9%(44/404)、IFG患病率为17.8%(72/404),明显高于血压正常人群(分别为5.9%、5.6%、6.2%,均P<0.01)。

2.3 不同年龄、性别人群T2DM、IGR、IFG患病率的城乡分布

本次调查共检出T2DM151例,患病率8.9%(151/1703)。IGR135例,患病率7.9%(135/1703),其中IGT患者118例,患病率6.9%(118/1703);IFG患者17例,患病率1.0%(17/1703)。男性T2DM患病率为9.1%(73/799),IGR患病率7.4%(59/799),其中IGT和IFG患病率分别为6.4%(51/799)和1.0%(8/799)。女性 T2DM患病率为 8.6%(78/904),IGR患病率为 8.4%(76/904),其中IGT和IFG患病率分别为7.4%(67/904)和1.0%(9/904),见表2。男性和女性2型糖尿病、IGT患病率的峰值均位于65岁及以上年龄组。男性IFG患病率峰值位于55~64岁年龄组,女性IFG患病率峰值位于65岁及以上年龄组。T2DM、IGT和IFG患病率在男女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T2DM、IGT和IFG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明显上升趋势(P<0.01)。

城市居民T2DM患病率为9.9%(95/956),标化率6.5%,IGR患病率为7.7%(74/956),标化率5.7%,其中IGT和IFG患病率分别为6.5%(62/956)和11.4%(12/956),标化率4.9%、7.3%。城市男性和女性T2DM、IGT患病率的峰值均位于65岁及以上年龄组,男性IFG患病率峰值位于55~64岁年龄组,女性IFG患病率峰值位于65岁及以上年龄组(见表3)。城市居民T2DM患病率在男女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IGT和IFG患病率在男女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农村居民T2DM患病率为7.5%(56/747),标化率3.8%,IGR患病率为8.2%(61/747),标化率6.1%,其中IGT和IFG患病率分别为7.4%(56/747)和6.4%(5/747),标化率5.4%和6.4%;农村男性和女性T2DM、IGT患病率的峰值均位于65岁及以上年龄组,男性IFG患病率峰值位于25~34岁年龄组,女性IFG患病率峰值位于45~54年龄组(见表4)。农村居民IGT患病率在男女之间差异有显著(P<0.05),2型糖尿病和IFG患病率在男女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城乡居民2型糖尿病和IGT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IFG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

表2 不同年龄、性别人群T2DM、IGT和IFG患病情况[n(%)]

表3 不同性别城市居民T2DM、IGT和IFG患病率的年龄分布[n(%)]

表4 不同性别农村居民T2DM、IGT和IFG患病率的年龄分布[n(%)]

2.4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比例

本次调查共检出2型糖尿病患者151例,其中新诊断糖尿病患者76例(50.3%),既往2型糖尿病患者75例(49.7%)。农村居民中2型糖尿病患者共56例,其中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39例(69.6%);城市居民2型糖尿病患者95例,其中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37例(38.9%);农村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比例高于城市(P<0.01)。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共73例,其中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38例(52.1%);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78例,其中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38例(48.7%);男女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农村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集中在45~54岁年龄组(76.5%),城市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集中在15~44年龄组(50.0%),见表5。

表5 糖尿病患者中新诊断2型糖尿病情况(n)

3 讨论

本调查是定西地区目前进行的一次最大规模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8.9%(标化率6.2%)。相关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甘肃省白银市糖尿病患病率为4.26%[5],2013年南宁市糖尿病患病率为2.63%[6],2013年重庆市区糖尿病患病率为4.09%[7],2014年内蒙古族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5.71%[8],2012年杭州市余杭区5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2.15%[9],2010年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10]。定西属于国家重点规划的“三西建设”地区,经济水平落后,但该地区糖尿病患病率处于快速增长期,已经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远超国内部分城市和地区水平。研究发现,超重、肥胖人群和高血压人群2型糖尿病、IGR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这与国内外其他研究一致[10,11~13]。城市居民2型糖尿病和IGR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居民。缺乏运动,高脂、高钠、少水果、少蔬菜饮食以及工作压力增加,是与城市化相关的生活方式因素,也可能导致城市与农村居民2型糖尿病、IGR患病率差异显著。尽管生活方式的差异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其如何造成2型糖尿病和IGR患病率的区域性差异仍不清楚。本次调查中,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比例为50.3%,与国内外研究类似[12~14],人群中近半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普查前未被诊断,说明该地区居民对糖尿病认识不够,应加强糖尿病健康教育,使糖尿病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从而减少或延缓并发症发生发展。农村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比例为69.6%,城市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比例为38.9%,农村高于城市(P<0.01),二者之间的差异可能是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保健意识和医疗条件不同引起的,故应重点加强农村糖尿病筛查工作和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居民预防保健意识。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农村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比例最高的在45~54岁年龄组(76.5%),城市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比例最高的在15~44岁年龄组(50.0%),城市居民中2型糖尿病患者呈年轻化趋势。究其原因,可能是城市居民工作生活方式改变、快餐文化、年轻一代工作压力大及缺乏运动所致。应加强对城市年轻人的宣传教育,提高其糖尿病知晓率及自我保健意识。目前已确认,IGR是正常和糖尿病之间的过渡状态,IGR患者是糖尿病高危人群,IGT是IGR中最多见的糖代谢异常。有资料显示,在自然人群和IGR人群中,糖尿病年患病率分别为11.55%及61.97%,后者是前者的4倍[15]。本次研究显示,定西地区居民IGR患病率为7.9%,其中IGT患病率为6.9%,IFG患病率为1.0%,故应加强对IFG患病人群的管理,避免IFG向糖尿病转化,以达到控制糖尿病患病率的目的。本研究填补了定西地区在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方面的空白,为该地区医疗机构今后开展糖尿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为当地卫生部门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不足之处是样本量不够大,调查中没有对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进行观察,我们将在后续工作中加以完善。

[1]LingC,GroopL.Epigenetics:amolecularlinkbetweenenvironmental factorsandtype2diabetes[J].Diabetes,2009(58):2718-2725.

[2]向红丁.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3(1):58-61.

[3]刘尊永,王克安,富振英,等.中国糖尿病流行特点调查抽样方案[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6(2):73-75.

[4]刘尊永,冯晋光,白锦,等.中国糖尿病流行特点现场调查方法[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6(2):76-78.

[5]孟作龙,胡增军,张艳丽,等.甘肃白银地区成人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10):910-912.

[6]邓小敏,唐丽丽,陆斌,等.南宁市健康体检人群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6(3):38-40.

[7]王午喜,屈宗杰,朱爱冬,等.重庆市区10932名普通居民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26):3149-3150.

[8]刘海萍,刘耀辉,孟帮柱,等.我国内蒙古族糖尿病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4,29(4):467-469.

[9]刘海生,刘青,况瑜天.杭州余杭区5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2,24(6):702-704.

[10]如何看待最新的中国糖尿病患病率数据[J].糖尿病天地:临床,2014,8(8):364-366.

[11]杨泽.中国中老年人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410-413.

[12]PapazoglouN,ManesC,ChatzimitrotanousP,etal.EpidemiologyofdiabetesmellitusintheelderlyinNorthernGreece:apopulationstudy[J].DiabetMed,1995(12):397-400.

[13]EdwardW,Gregg-BetsyL,CadwelL,etal.Trendsintheprevalence andratioofdiagnosedtoundiagnoseddiabetesaccordingtoobesitylevels intheUS[J].DiabetesCare,2004(27):2806-2812.

[14]GlumerC,JorgensenT,BorchJohnsenK.Prevalencesofdiabetesand impairedglucoseregulationinaDanishpopulation[J].DiabetesCare,2003(26):2335-2340.

[15]贾伟平,潘洁敏,陈蕾,等.空腹血糖受损切点变化与糖尿病及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关系[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4(20):392-395.

R587.1

A

1671-1246(2017)09-0130-04

甘肃省科技厅立项甘肃省糖尿病流行病学现况调查子项目之一“甘肃省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对策”(GSWST2012-23)

猜你喜欢

年龄组流行病学患病率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羊细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措施
鹅副黏病毒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控
猪李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对广东省成年男子BMI指数的分析
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