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2017-05-17

求知导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养老模式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

摘 要: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文章从社会、家庭和个人三个层次出发,分析社会支持、养老模式和社会参与度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所起的影响作用以及相应的作用机制,最后提出我们应该从社会、家庭和个人三个层次实现共同合作,来提高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

关键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养老模式;社会参与度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寿命延长,老龄化问题也不断加剧。2011年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为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按照联合国的标准,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便表示该地区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我 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问 题已经凸现。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健 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子女的生活和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整个社会的安定和繁荣,由此可知,老年人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是指个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认知性评价和情感性评价。主观幸福感包括生活满意度和情感体验两个基本成分,前者是从总体上对个人生活满意程度做出的判断;后者包括积极情感 (兴奋、满足等)和消极情感(紧张、痛苦等)(袁云,2010)。主观幸福感是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预测源,我们可以通过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来大致推测其心理健康程度。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若干因素会影响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比如性别、受教育程度、经济来源、婚姻状况、文化程度、配偶状况、月收入水平、身体健康状况等。其中有些因素很难被人为地大幅度改善,如性别、文化程度等;另一些因素则可以通过人为干预加以改善,进而可以利用它们来帮助提高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本研究将探讨那些可以被人为干预的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如社会支持、养老模式和社会参与积极性等。

二、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有效预测因素和干预因素(鲍谧清,阮海莹,2014)。社会支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客观支持,包括提供物质上的帮助和服务,它与主体感受相对立;另一种是主观支持,是主体体验到的情感支持,包括感受到被他人尊重、理解以及对周围世界的满意度,与主观感受紧密相关(吴捷,2008)。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无论是客观支持、主观支持还是对支持的利用程度,都会对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及作用(鲍谧清,阮海莹,2014)。

社會支持在老年人的生活中要首先表现为老年人的生活有基本保障,在生活有保障之后,社会支持还体现在社区的关怀解决生活问题时能够获得的社会帮助以及社会对老人的尊重与体谅等方面。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较为全面的养老保障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制度、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高龄津贴制度和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丁建定,2014)。社区也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功能多样、形式丰富的社区服务,比如娱乐健身活动、医疗保健服务,而且这些服务无论在服务质量方面还是在服务队伍建设方面都有了明显进步。

研究者采用两种模型解释社会支持的作用机制——主效果模型和缓冲器模型(吴捷,2008)。社会支持的主效果模型认为社会支持具有普遍的裨益作用,只要增加社会支持,必然导致个体健康状态的提升。社会支持的缓冲器模型认为,社会支持仅仅在应激条件下对身心健康起作用,作为缓冲器的社会支持缓冲了压力事件对身心状况的消极影响,可维持个体的正常身心健康水平(吴捷,2008)。由此可见,社会支持可以通过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和缓冲心理压力,来增加积极的情绪体验,减少消极的情绪体验。此外,老年人还会将社会支持视为自我价值的体现,认为他们获得的社会支持是因为自己年轻时对国家、工作和家庭做出的贡献,因此社会支持还会增强老年人的自尊和自信,提高他们生活的活力与动力。

三、养老模式

目前,我国城市老年人主要的养老模式大致分为三种: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家庭养老指由家庭成员提供养老资源的养老模式;机构养老指以养老机构为主导,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照顾的社会化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指政府和社会依托社区,以社区为单位为居家生活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等多方面的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刘丽,钟宁,2015)。

家庭养老可以提供较多的亲子支持,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但是随着生活压力加大,子女照顾陪伴父母的时间减少,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冲击。机构养老模式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看护,但是由于离开熟悉的家庭,进入陌生的养老机构,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将会减少,老年人会失去家庭归属感,影响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居家养老可以使老年人在熟悉的家庭和社区中安享晚年,既可以利用丰富的社区养老资源,享受更加专业的服务,又可以保证老人和子女的情感交流,有利于维持和促进老年人的积极情感,提高主观幸福感。

四、社会参与度

社会参与指个体参与广泛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关系的程度。社会参与包括人际交往、劳动参与、闲暇活动和社会互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活动主要分为认知活动、身体活动、社会活动三种类型。如参加老年大学学习、参加体育锻炼、参与社区活动等。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程度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显著相关,社会活动参与频率越高,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也就越高。

社会参与程度可能从生理、社会和心理三个方面对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起到影响作用。在生理上,已有研究表明,晚年期的社会参与和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高水平的社会参与有利于维持身体机能,降低死亡率。积极的社会参与还有助于老年人在新的社会角色中适应社会,保持与外界的沟通,不与社会脱节。根据自己的能力,积极参与活动有利于发现自己的价值,提升自我效能感;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还有利于增强社会归属感,摆脱离退休后的失落感;还可以延缓记忆丧失和知觉下降的速度,并且降低痴呆患病风险,有助于保护老年人的认知功能。

五、结论

世界卫生组织于1990年就提出“健康老龄化”和“科学为健康老龄化服务”的宏伟目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根本保证,而提升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步。社会支持、养老模式、社会参与程度都是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而且可以人为地对其改善。提高老年人的生活主观幸福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因而需要社会、家庭和个人三方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鲍谧清,阮海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9).

[2]丁建定.中国养老保障制度整合与体系完善[J].中国行政管理,2014(7).

[3]刘 丽,钟 宁.“新常态”下我国养老模式探析[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4):49-52.

[4]吴 捷.老年人社会支持、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8(4):984-986.

[5]袁 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对策[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2):38-41.

猜你喜欢

养老模式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
温州“老人公寓”养老模式的经验特征
我国互助养老的实践现状及其反思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局何解
民办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相关研究
档案工作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照护负担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引导城市消费对接旅游消费的异地养老模式探索
社会支持与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关系
西藏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