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微机构养老信息化服务供给模型构建

2017-05-16刘满成陈兆明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居家养老机构

刘满成,陈兆明

(淮阴工学院 商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社区微机构养老信息化服务供给模型构建

刘满成,陈兆明

(淮阴工学院 商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通过文献研究找到智慧养老领域存在的缺口,采用理论分析、问卷调查方法,归纳出社区嵌入型微机构养老信息化服务需要提供的内容;根据服务内容构建微机构养老信息化服务供给模型;最后指出未来进一步需要研究的方向。

智慧养老;信息化服务;嵌入型微机构

0 引言

在全球范围内,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人口老龄化逐渐成为普遍趋势。于此同步,中国人口老龄化也随之加剧,老年人的养老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当今,解决好老年群体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必须重视的问题。我国目前三种基本养老模式分别是: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每种模式各有其优势,各自也有显著的缺陷。最符合中国老年人心理需求和观念的养老方式是传统的居家养老,该方式不适合现代化发展的需要;社区养老具有家庭和机构养老的优势,适应了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该模式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层次不高,专业性缺乏,从业人员素质和养老服务需求不匹配,老人安全保障欠缺,精神慰藉服务难以实现等问题;比较而言机构养老服务较为完整和专业,老年人养老环境改善较好,但是也存在供需矛盾突出,机构投资成本高,亲情缺失等问题,在实践中时间作用有限,仅为养老服务体系的补充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养老服务的格局亦在不断变化着。传统的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三者的服务范围和对象在进行着调整,三种不同的养老模式满足着不同的养老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年人群体对养老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和差异化。面对老年人群体多元化和差异化的养老需求,呼吁更能够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养老模式出现。老年人生活的主要空间是社区,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转变。

1 国内外研究文献回顾

已有文献关于老年人健康问题、老龄化导致的社会养老问题方面研究比较多,本文仅就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研究中和老年人相关的文献进行归纳:①适合老年人的信息技术/信息系统产品研究。许多国家和地区就老年人和残疾人建立了管理的信息系统,这些系统能够给老年人和残障人士在养老金管理、居家护理服务和政策支持方面提供帮助(Golden , A.G ,et al.,2010;沈晨,2008)[1-2]。②适合老年用户的人机交互研究。通过对老年用户的人机交互特点进行研究,认为造成老年用户和计算机交互障碍的主要原因是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和背景知识(Gregor,et al.,2007)[3],另外,界面设计是否符合老年用户使用也是原因之一。(朱文卫,2006;毛晓欧,2007)[4-5]。③老年用户接受和使用信息技术/信息系统产品的影响因素研究。影响老年用户采纳新技术的影响因素研究文献较多(Welsh,et al.,2009)[6],其中部分学者对老年用户使用电子政务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Phang,et al.,2006)[7]。④老年用户网络应用研究。老年用户网民因其绝对的数量、增长的速度、发展的潜力成为互联网发展不能忽视的受众群体(季尚尚,2009)[8]。老年用户可以采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来满足日常生活需求以及与家人和社会群体进行网络沟通(Carl,Lubna,2008)[9]。

通过以上对老年人信息化服务相关研究现状的针对性回顾,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针对老年人行为特征和需求的一般性研究多,针对社区嵌入型养老微机构信息化服务供给研究很少,仅有的研究也偏重于定性的分析,缺乏基于实证数据的定量检验。

(2)针对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不同服务类型的区别、以及每种类型的服务内容和模式的研究较多,但是专门针对社区嵌入型养老微机构信息化服务内容、模式的研究非常少。

(3)从开发的角度讨论适合老年人的IT/IS产品以及人机界面的研究逐渐增多,然而有关社区居家老年人信息化服务采纳和持续使用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很少,有待学术界深入研究。

以上三个研究得不够或研究比较少的方面正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究的理论问题。本文主要探讨社区嵌入型养老微机构信息化服务供给模型构建问题。

2 社区嵌入型微机构模式下养老服务内容

针对当前传统养老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社区居家养老实践,提出了社区嵌入式微机构养老模式。这是一种投入和规模比较小的养老模式,二三十张床位,四五百平方米的空间即可构成一个微机构。这种微机构就建立在社区内部,借助社区的环境,让老年人不离开熟悉的社区环境,一样能体验到质量高、专业化强的机构养老护理服务和养老设施,属于典型的“嵌入型”养老机构。

微机构尽管也称作机构,它和传统养老机构相比较,其内涵有较大的突破性和差异性。从手段上说,微机构依托的是现代信息及通信技术,机构通过网络远程获取养老护理需要的全部数据信息,在机构覆盖的服务辖区内,把专业化的介护、OT、PT、老年心理干预等护理服务直接延续到老年用户非常熟悉的社区环境内。从构建初衷而言,主要目标是让老年用户在生活过的社区内就能享受到各种养老服务,对失能失智的老年人的护理尤其有意义。具体来说,社区嵌入型微机构的服务内容如下。

2.1 以亲情为主的家庭文化建设

构建微机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对老年人健康安全保障是基本要求,同时让老年人还要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生活过的舒心愉快,颐养天年。以前的许多机构初衷都会带着这样的目标,实际操作下来在文化观念上总是难以摆脱传统养老院的束缚和影响。社区嵌入型微机构在建立之初就摒弃了传统养老机构的运行模式,且服务对象不但针对老年人,而且还要把自己打造成社区服务的聚集场所,提供对老人服务的同时,也把老人的子女考虑在内,甚至考虑“社区养老+学后托管”服务一体化整合机构。为了让老年人在机构内感觉到家庭的氛围,机构首先从室内设计装潢到服务管理,把握好每一个细节,把家庭这个概念放在首位考虑,尽量营造一个安全舒适、温馨和谐的服务生活环境。其次,将老人和护理员构建为家庭成员角色,都成为“家”中的重要成员。机构的管理人员和护理员根据入住老人的脾气性格,进行科学组合,让志趣相投的老人相处一室,使他们在微机构中有存在感,感受到家庭成员的快乐。以老人为中心是机构工作人员一致的工作理念。再者,老人的亲属可以通过微机构更多地了解老人,更好地和老人交流,从而建立良好的老人与小辈之间的关系。同时,老人的亲属还可以在微机构学到更多的护理知识。而传统的为养老服务中心只能为老人提供简单的吃住照料,不能满足老人的情感需求。微机构应该成为家庭情感的纽带,让老人和他们的子女都喜欢。

2.2 以专业化服务为主的点线面结合建设

微机构一般可提供喘息服务、日间照料、居家康复护理和家庭照料等类型的服务,其服务的范围为社区有效服务半径范围内,服务的对象为有照护需求的失智失能老人,其目标是坚持以“老人为中心”的理念,建立全方位、综合性、居家-社区-机构结合的服务模式。其具体的实施程序是通过对有照护需求的老人进行专业评估,制定照护计划,制定合理的一站式的服务方案。微机构的所有服务都应坚持结果导向原则,并且应将微机构的资源充分利用,培训老人亲属的护理能力,从而为老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在一天中根据照护计划分别实施不同服务类型:例如,喘息服务:一般时间在15~45天,主要满足子女短期外出、大病出院、照护节奏调整等需求,为有照护需求居家服务对象提供短期寄养。喘息服务的寄养时间可通过价格杠杆进行调节,以避免喘息过长情况出现。喘息服务期间,微机构中的老人可以得到包括饮食起居、健康检查、康复锻炼等方面的悉心照料。日间照料:一般时间为每周提供1~2天的日间照料,主要是为居家服务对象提供康复、娱乐、助浴、社交等服务,这样可以让这些老人在自己熟悉的社区里活动,便于与其他老人交流,在交流中增加对美好生活追求欲望。居家康护:这种类型服务时间为全天24小时,主要提供包括夜间服务在内的投送居家康复护理服务,具体形式主要包括上门助浴、心理辅导、作业疗法、物理疗法以及褥疮处理(浅表皮) 等康复和介护服务。这种服务是以微机构为派遣基地,通过微机构的科学安排,确定有照护需求居家服务对象的具体服务内容。家庭照料:主要服务内容为培训有照护需求居家服务对象的子女家属,培训内容包括自我保护、情绪管理、介护康复和健康养生等,其目的是提高老人家属护理技术,正确进行压力释放管理。

2.3 智能化养老服务体系构建

智能化养老服务体系构建需要依托现代科技手段的支撑。利用先进的ICT技术,微机构可以对机构内的服务状态进行全程可视化监控,实时监控失能失智老年人的生活状态。ICT技术可以使我们便利地获取老人的生命体征、安全状态、活动能力和服务状态等方面的数据,同时也可以从老人照护需求评估开始就进行监控,对服务的全程包括目标的设定、计划、实施、质控、验收、评价和支付的所有流程进行科学管理,从而做到对发生在机构内部或是老人家中的服务进行全程监控,以保证服务质量。同时,智能手机APP软件的推出,使得微机构可以及时退出老人的受服务状态、健康状态、安全信息,子女可以及时地了解老人的动态,更好地参与到父母的晚年生活,增加彼此的感情。APP软件的推出让信息无障碍同步分享, 实现了护理人员、子女和管理者之间“信息对称”。微机构项目作为养老服务项目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在前期要投入基础设施建设,采用公建民营的形式,交由专业的社会组织运营。该项目可以通过“政府推动、价格亲民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推进。微机构模式如能应用成功,将大大缓解养老床位紧张的窘境。据测算,微机构的投入只是兴建同量床位数养老机构十分之一左右,但却能服务更多的老人。同时,由于老人无需分摊前期硬件投入费用,只需根据照护需求评估结果得出的照护计划服务包来支付费用,因此入住的成本得到了大大降低。

3 微机构养老信息化服务供给模型构建

针对老年人的需求,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规定我国养老事业要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1999年我国又提出“老有所教”指导思想。“六个老有”已经成为老年人研究的专有词汇,并成为了我国老龄工作的目标。另外,一个关键词汇“积极老龄化”是在“健康老龄化”的基础上提出的,体现了国内外广泛认同的“老年人是资源”的观点。该观点鼓励有技术、有经验的老年人继续参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此外,我国还大力宣传“六十而立”和“老年是人生的第二个青春”等老年理论。

根据“六个老有”指导思想,结合微机构养老服务内容,针对老年人养老信息化服务需求问题设计了问卷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68份。根据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资料,构建了微机构养老信息化服务供给模型如图1所示。微机构养老信息化服务供给模型的主体分别包含老年用户、社区工作者(包括社区服务提供人员和社区管理人员)、系统管理员等角色,包括“六个老有”的服务模块、老年人相关应用模块和系统管理模块等部分。在图1中,我们把“六个老有”指导思想服务模块进行划分,形成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教/学(合为1个子系统)、老有所为五个子系统,社区老年人通过获得这些子系统的服务,分别实现著名学者马斯洛提出的人的五个需求层次理论中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到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其中老有所为子系统将会发掘和利用老年人的知识和经验资源,体现“积极老龄化”的思路。

老年人相关应用模块包括老年人呼叫中心、家庭报警系统、微机构老年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微机构及社区义工管理系统、管理数据上报系统等,微机构工作者通过这些系统对社区老年人信息进行接入、维护和及时更新。系统管理模块包括系统监控、日志管理、数据备份、安全设置、资源管理、权限管理等部分,为系统管理员维护系统以及管理用户提供了工作平台。

图1 微机构养老信息化服务供给模型图

在“六个老有”服务、老年人相关应用和系统管理等模块的基础之上,微机构老年人信息化服务工作平台通过外部接口程序可以调用由社区以外的其他服务系统提供的服务。这些外部系统包括:上级主管部门、老龄工作委员会、兄弟社区、医疗机构、老年服务企业等。社区老年用户可以通过这些外部系统实现纵向和横向的联系,使获得的信息化服务更为便利。

4 结语

鉴于传统养老模式难以适应老年人不断增长的养老需求,提出社区嵌入型微机构养老模式。针对该模式整理归纳了其服务内容,根据“六个老有”服务宗旨设计调查问卷,调查了老年人对信息化服务内容的需求情况,最终构建了微机构养老信息化服务供给模型。

然而,模型中服务“六个老有”模块的子系统到底包括哪些更具体更细化的功能?老年人相关应用模块中的子系统到底包括哪些更具体更细化的功能?与外部系统的接口如何进行统一设计?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和设计。

[1] Golden, A.G., Roos, B.A. and Silverman, M.A. Home and Community-Based Medicaid Options for Dependent Older Floridian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2010(2):371-376.

[2] 沈晨.信息技术在美国政府应对人口老龄化中的应用[J].电子政务,2008 (6):121-125.

[3] Gregor, P. and Dickinson A. Cognitive Difficulties and Access to Information Systems: An Interaction Design Perspective[J].Universal Acces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2007(4):395-400

[4] 朱文卫.基于老龄化社会的计算机通用设计[D].南昌:南昌大学,2006.

[5] 毛晓欧.以目标为导向的老年人IT产品用户研究与设计[J].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7.

[6] Welsh, J. S., Alijani G. S. and Smith K. Senior Citizens and the Digital Divide[J].Proceedings of the Academy of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Sciences,2009(1):82-85.

[7] Phang C.W., Sutanto, J., Kankanhalli, A., Yan, L., Tan, B.C.Y. and Teo, H.H. Senior Citizens'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Systems: A study in the Context of E-Government Services[J].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2006(4):555-569.

[8] 季尚尚.北京地区老年网民网络媒体接触研究[J].广告大观:理论版,2009(3):76-90.

[9] Carl, T. and Lubna, D. The Future of Homecare Systems in the Context of the Ubiquitous Web and Its Related Mobile Technologies[C].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ervasive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Assistive Environments,2008.

(责任编辑:蒋 华)

Research on Building the Supply Model of Informationization Service for Senior Citizen Care in Community-Embedded Micro institutions

LIU Man-cheng, CHEN Zhao-ming

(School of Business,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uai'an Jiangsu 223001, China)

This paper tries to find 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 the gaps in the field of intelligent senior citizen care. With its combination of theoretical analyses and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the paper sums up the informationization services for senior citizen care in community-embedded micro institu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which the supply model may be built. Finally, it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intelligent senior citizen care; informationization service; embedded micro institutions

2016-09-01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5SJB704);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16BSH133);江苏省博士后科研基金资助项目(1402105C);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资助

刘满成(1974-),男,安徽六安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D669.6

A

1009-7961(2017)02-0078-04

猜你喜欢

居家养老机构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微生高的往事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