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托斯蒂艺术歌曲在演唱时的处理

2017-05-16潘柯翰

大观 2017年3期
关键词:演唱艺术歌曲

潘柯翰

摘要:托斯蒂艺术歌曲既有意大利民歌的热情奔放,又具有爱情诗歌体裁的浪漫曲情结;既有抒情流畅的一面,又有着激情戏剧的一面。这些作品被大部分的艺术歌曲教材所采用,且不只被采用一首。因此为提高声乐教学的效果,重视托斯蒂艺术歌曲的演唱以及研究托斯蒂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都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可以从托斯蒂艺术歌曲的节奏性、抒情性和戏剧性三个方面来研究分析托斯蒂艺术歌曲的作品处理。

关键词:托斯蒂;艺术歌曲;演唱;作品处理

一、节奏性律动性较强的作品处理

托斯蒂的许多作品都具有较强的律动性。这些较强的律动表现在托斯蒂善用的切分音、附点等节奏型,伴奏的重拍与演唱部分重拍相互交错等方面。且这些律动性较强的作品中多会出现转调的情况。如作品《玛莱卡莱》、《小夜曲》、《夏夜的月亮》等等。由于律动性节奏性较强这些作品在学习和演唱起来显得略有难度,下面我们列举作品《玛莱卡莱》进行分析。

《玛莱卡莱》使用托斯蒂惯用的单二曲式,第一部分为d小调,旋律优美自然,生动拥有活力,表达主人公对玛莱卡莱海岸景色的迷恋。这个部分的节奏虽然是轻快的,可是基于小调的旋律部分,所以歌者要带有抒情优雅的气质来进行演唱。正是這种抒情和优雅恰巧呼应诗词的主题,真切的演唱出主人公对景色的迷恋。进入作品的第二部分,转入同主音D大调,旋律的色彩变得明亮,充满生机。此时的歌词也从对景色的描写转入对美丽姑娘卡露里的热情赞美。这个部分的演唱需要充满热情充满生机,要唱出主人公对心上人的爱慕和赞美。一小段明朗的情感倾诉之后,随之音乐又转回略带忧伤的d小调。在其后出现歌曲速度的放慢,略带拖腔的旋律显得缠绵,有种哭泣的伤感。采用了拿波里歌曲的特性音——增二度音,作品在更具有拿波里音乐特征的同时,使得音乐情绪变得复杂,演唱者要以失落的悲伤感来进行演唱。

二、抒情性歌唱性较强的作品处理

托斯蒂的很多作品选用的诗词,都是以爱情作为吟咏的主题,抒发主人公或忧郁,或失落和伤感。这些作品既带有意大利传统民歌的风格,又具有较强的抒情性。下面我们就列举分析这些抒情作品的演唱处理。

《理想佳人》是托斯蒂最为人们熟知的作品之一,是声乐学习中的经典曲目。作品旋律优美,诗歌本身的流畅与旋律的流动性浑然一体。这首作品的钢琴伴奏托斯蒂采用了通篇的三连音,为歌曲营造了一个流畅舒缓的音乐效果,对心爱的姑娘缓缓道来。

作品为A大调,4/4拍。前奏是三连音的深沉吟唱,歌唱部分从第五小节以弱起的形式进入。歌唱部分的中低声区经常用到保持音记号,用以使歌者强调语气,演唱的过程中要保持实值,可是强调但不可夸张。作品第一乐段,先是将心中的理想佳人比作光芒,比作彩虹;一再的强调“我追随你”,表示对佳人的痴迷。例如第一句“我追随你,宛如宁静的彩虹,在天空画出轨迹。”,美丽抒情的诗句。演唱者必须以舒缓,柔和,连贯的声音才可以演绎出作品流畅抒情的意境。第一句出现了两个三连音,虽然作品的节奏较抒情自由,可是歌唱速度的二度演绎,不可以改变作品的原本节奏。不可将歌曲的三连音演唱成为前十六或后十六的节奏型。第二段作品从第一段的内心倾诉发展到了呼唤,呼唤爱人早日归来。在第二段的开头部分中低声区使用了很多的表情几号,例如pp、atempo,此处演唱者要较比第一段更加柔和深沉,柔情绵绵的表现出忧伤、疑惑、思恋希望等等交织的情绪。作品第34—36小节含蓄的情绪在此爆发,将作品推向高潮,“你用灿烂的微笑把我心照耀,宛如绚丽的朝霞”仿佛是得到了爱人的回应。此处要以扎实的气息控制来表现出主人公含蓄而渴望的情感宣泄。“Unanovellaurora宛如绚丽的朝霞”唱出了全曲的最高音,托斯蒂将此处设置了两种演唱方式,一个是唱高音升F,一个可以唱高音A,可是无论选择如何演唱都不会损失歌者对作品的演绎。这样的设置为高音不方面的声乐初学者开了一扇窗。

《理想佳人》这首作品没有戏剧的冲突,没有很多的人物矛盾所要表达。它要求的是一种娓娓道来的抒情和流畅,演唱者一定要力求声音的平稳、连贯、朴实、自然,音色要力求柔和清晰。演唱的语气感要力求平和真实,沉闷的音色或者换气的过于自由都会影响和破坏作品的流畅性。

三、戏剧性风格较强作品的处理

托斯蒂的艺术歌曲以抒情性见长,多是以爱情为主题的浪漫曲,也有一些戏剧性较强的作品,这种戏剧性主要体现在对矛盾冲突的营造上,矛盾营造过程中显示出不同的情绪刻画与对比,在此基础上深刻揭示出人物复杂的内心情感。

《黎明破晓》是托斯蒂为数不多的具有戏剧性的艺术歌曲之一,作品创作于1907年,由噶勃里埃莱旦农巧作词。

作品抒发了歌者对黎明到来的惆怅和对黑夜的依恋,旋律流畅,音乐自始至终充满张力。该曲的器乐声部多呈现出为托斯蒂惯用的三连音节奏型,急促而富有律动性的旋律为乐曲增添了一份紧张。歌曲第二小节人声声部进入,谱面标记为“ConAnima”即“带有情感,有灵魂的”。该表情记号提示演唱者“黎明从黑夜的阴影中破晓而出,也驱走了我对黑夜的快乐和爱情”的歌唱意境。演唱部分首句在高音区展开,且标有渐强的处理记号,使得歌曲开篇便充满戏剧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的演唱不应是愤怒激昂的,而应是充满张力、情绪饱满的演唱,演唱时音量和力度应当加以控制,不宜过强。紧接着“天意要将你驱走,踪迹难寻”要通过渐强的处理将歌唱的声线拉开,在“DiviamorDalCielViSgom”处保持旋律流畅进行的同时,应做一个渐强和渐慢的处理,突出作品的情感冲突,同时表达歌者对“可爱的星星”的依恋。

作品第二乐段开篇时的“啊,黑夜将我拥抱,在你母亲般的怀抱里”,同样要以渐强和充满张力的音乐表现运用到歌唱中去,演唱起来应兼具流畅性和表现力,以突出对黑夜的依恋。旋律线条为充满激情、逐步上行的形态,在旋律上行的同时,歌唱的情绪也应该逐渐达到高潮,因而越发需要充满激情的演唱。值得注意的是,“Cresc”是第二段出现最多的表情记号,旋律的重音和长音也多停留在高音上,这就使得作品更加具有戏剧性。在第二段结尾处唱到“从我短暂的幻梦中升起不朽的太阳”,达到了作品的最高潮部分,需要以“ff”的力度来进行演唱。由于旋律逐步上行,且情绪逐渐激昂,长音和重音也多在换声区演唱,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更加需要演唱者保持气息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在表现戏剧情绪的同时,应该注意保持声音线条和气息支持的稳定性。

猜你喜欢

演唱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写作初探
艺术歌曲演唱的技巧探究
高中“艺术歌曲”教学之漫谈
陇东民歌演唱特征探究
传统民歌中方言演唱的重要性阐释
宋词演唱走入课堂之初体验
声乐教学略见
演唱者要善于发现美创造美
20世纪初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风格
对我国艺术歌曲演唱技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