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广播节目的“人文关怀”
2017-05-16李卓
李卓
[关键词]广播节目;人文关怀;实现途径
随着时代的发展,广播曾经让人敬畏,甚至是膜拜的时代已被现今的高科技所影响,我一直觉得,“匣子”的比喻很是贴切。“匣子”就是封闭,一种另一层意义上的“暗箱”。广播里,传播者在发送着信息,听众在接受着信息,这一送一接,实际上听众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只能“听”而没有反馈或其它的余地,没有交流的空间。于是,新时期的广播节目,更多注重了受众的听觉感受和心理接受程度,笔者将这一过程称之为“人文关怀”。
那么何为人文关怀呢?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一句话,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
那么,广播的“人文关怀”又将如何体现?还应该从声音、内容还有现实社会背景等多方面因素去提升新时期广播节目的“情感空间”。
回顾广播的发展史,最初人们从收音机里听到乐曲和人声,都会感到特别惊诧:这声音从哪里来,成为一种不可知。后来,人们也不去过多思考这些问题,只是知道这声音一响,说明权威的发布。当然,听众也可以打破自己的被动局面干脆抛弃这个“匣子”。但是,从中发现,广播似乎还有个例外;就象我们被精彩恐怖片惊吓得双手捂住耳朵和眼睛还不忘留点指缝瞟上一眼一样,神秘的氛围一旦形成,印入脑海,就不是那么轻易就可以剔除的。我们是否可以从正面去看这样一种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一些高新产业的不断发展,使得卫星信号的传播让电视银屏更加丰富多彩,同时加密频道的增多让观众有种不知看那个好了的感觉,再加上“网络”的普及,好似广播“一统天下”的时代有了过失。但从另一个侧面看,同处在一个改革的时代,同生存在一个科技发展的空间,是不是也都有水长船高的道理。有些人由此来低估广播的现实效用,恐怕也缺乏细致的斟酌。廉颇老矣,雄姿难敌当年,但依然不失为一名英勇武将。这个世界很多东西不是说能替代就能替代,只不过是跷跷板一样,一时这头高,一时这头低。别忘了,想当年广播是那个时候的一种时尚;固定栏目的固定音乐,也成为一种“报时器”;一些优秀歌曲能够真正脍炙人口,除了电影,广播该记上一大功;古典音乐也是“破天荒”地走下圣坛,嵌入大众文化生活;而特别应该提及的是,“嗒滴嗒,嗒滴嗒…… 小朋友,小喇叭开始广播啦……”亲脆的声音,恐怕不止伴随一代人成长。
广播人要办好具有人文关怀特点的广播节目,就要有强烈的市场竞争意识。以企业为例:有些企业在经受了冲击的考验之后,把危机变成了转机,使其更富有竞争力,在危机中求生存,谋发展。企业成功的奥秘在于它没有顶牛式的对抗,而是以他人意想不到的方式独辟蹊径。
广播的载体要有针对性和表意的明了性,广播节目是给听众听的,听众能不能听出兴趣来,从中受到感悟、得到心理愉悦和满足,这都充分体现在节目的人文关怀性。诠释受众的心理,紧扣时代和受众的“脉搏”,是关系媒体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在媒体品种越来越丰富多样的今天、在受众群体越来越分散的今天,广播能否立锥之地的保证。《星夜漫谈》栏目,在这方面就办出了特色;它以关爱生活、关爱情感、关爱生命为主题,以帮助一个人、培养一个人、教会一个人为宗旨。站在媒体的角度不失人情人性,进行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位置思考受众正在承受和经历的一切;紧紧围绕受众的身心健康和人格的个体联系所展开。
节目内容是将文学性很强的畅谈人生的随笔贯穿于心理减压、心理咨询等各个小栏目之间,使节目具有很强的赏析性。再加上节目的亲切感,使整个节目本身就成为心理减压的一剂良药。
让忙碌的现代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个可以小憩的天地。在这里,可以找到为你排忧解难的朋友,可以找到茫然无措时为你点拨人生的朋友,可以找到遭遇坎坷时安慰人生痛楚的朋友。
关于广播,通常的看法是:听众对节目起着鉴赏、检验的作用,听众在欣赏节目的同时还会对它进行再创作。无论何种创作都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它的心理内驱力是什么呢?说法很不一致。严肃的伦理学家认为:那是一种对社会的责任心,是一种教人为善的热情。严谨的哲学家认为:那是一种对人生、自然的好奇心,一种格物致知的愿望。极端的心理学家认为:那是一种受到压抑的欲望的升华和变形,一种隐藏在潜意识的黑暗王国里的原始本能。由此看来,创作的内驱力是一个极端复杂的问题。在我看来,创作实在还是出于作者内心的一种渴望,一种思想感情的抒发,一种与人展开对话、与人进行情感交流的需要。这样就产生了两种力:作者与听众。力的作用總是相互的,在这过程中,作者选择了听众,听众无疑也在引导着节目与创作意识的流向。这种流向能否源远流长,取决于内在的驱动力,即欣赏的潜能。
创作与欣赏,从主观方面来说,都是多种心理功能的协同作用。当然,欣赏中包含着审美,审美是欣赏的重要内容,但又不完全是审美,在欣赏的过程中,并不是只有审美这样一种单纯的心理状态,而是聆听、享受美感、认识思考、分析、评价、回味等交替出现。欣赏是人心理需求的一个方面,任何人都具备程度不同的欣赏愿望和能力。欣赏陶冶心灵,是心灵对艺术的间接参与。创作与欣赏是一个对应的辩证关系,若排掉欣赏的一方,就达不到整体的和谐与完整的统一。
所以说,进入新时期,广播节目的“人文关怀”至关重要。
(编辑/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