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强化师生互动的有效对策
2017-05-16邓玲玲
邓玲玲
【摘 要】数学学科作为基础课程之一,学校与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数学学科的重要性,全面贯彻与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理念,在课堂中强化师生互动,能够彰显教师对于课堂的把控能力,带领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不做课堂的“旁观者”,这才能达到提升学生的素养的目的,提高数学课堂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强化;师生互动
1.前言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师生互动已经被广大师生所认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广泛运用,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效的师生互动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将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凸现出来,这能够提升学生在课堂的地位,使其参与到课堂中去,提高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
2.目前初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问题
2.1形式单一
师生互动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互动双方中的一方时,学生可以以学生全体、学生小组、学生个体三种身份出现。师生互动可以是教师与单个学生互动、教师与学习小组互动、教师与全体学生互动,也可以是学生小组与学生小组、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目前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比较多的师生互动是教师与学生全体、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互动,而教师与学生小组、学生个体与个体、学生小组与学生小组之间的互动较少,形式比较单一。
2.2内容单调
师生间的互动一般包括认知互动和情感互动。课堂教学通过认知获得知识、丰富技能、形成情感、提高智慧、完善人格。目前课堂教学多以知识掌握为主要目标,重视认知互动。由于无法直接检测的原因,许多教师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看成是可有可无的目标,因而课堂上缺乏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2.3深度缺乏
许多课堂互动徒具形式,无实质内容,教师的课堂提问没有思考价值和实质内容。如问“三角形内角和是不是等于180”这种常识性的问题是在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不能只需要运用死记硬背的知识就能解决。这种互动缺乏教师对学生的深入启发,也缺乏学生对教师问题的深入思考,这种互动很难提高学生数学思维水平和培养良好数学素养。
3.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
3.1转变角色意识,为课堂教学有效互动提供保证
新课标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而不是过分关注教师如何“教”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师角色,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实现师生间、生生间的平等互动,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激发者、學习能力的培养者、个性张扬的促进者。如在学习《一次函数的图象》时,教师提出,根据几个点可以画出一次函数图象,并让学生思考后相互交流。有学生说可以通过三个点来确认一次函数的图象,老师先肯定了他的想法,说三个点是一定可以确认图象的,有没有不同的答案。通过大家讨论和实际作图,发现知道两个点就可以确认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而原理是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老师又问,一次函数中k的值大小会使图象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这次老师分了不同的组,让两个组相互讨论,最后根据大家的补充和完善,得出当k越大时,越靠近Y轴,当k越小时,越靠近X轴。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自己的思路,通过自己的讨论和思考,得出正确的答案。
3.2优化教学程序,拓展有效互动的空间
3.2.1设计合作学习,增加互动途径
合作学习是课堂互动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增加生生互动的途径。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教师要尽量利用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个性不同进行异质分组。小组讨论时,教师要深入各组内,参与学生学习,从中发现学生思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相互交流的方法。在学生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制定小组合作学习的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要求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达到个人目标,更主要的是要帮助组员实现个人目标以及实现小组目标。在学习《二次函数》时,老师先让提问抛物线在生活中出现在哪些情况下,学生相互讨论补充完善。在解决了这个问题以后,老师让学生们相互合作,讨论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特点以及各个函数下k值的变化对图象所起的影响。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认清楚了各个函数的图像特点以及灵活的运用。
3.3掌握倾听艺术,将有效互动领向深处
在课堂教学中,倾听似乎是学生的事,教师娓娓道来,学生细细倾听。但事实上,倾听别人发言、理解别人的意图是与人产生互动的前提。对于课堂上有学生没有耐心听别人发言,一定要帮助纠正,告知学生倾听别人发言的时候,就是理解别人的时候,也是把别人与自己比较、对照的时候,只有倾听、思考、理解后的互动才能从别人处学到更多的东西。如在学习《估算》时,有学生提问,数学讲究的是实事求是,例如1/3+0.6,即使无限接近也不能等于1。但是在估算的情况下是可能等于1的,估算的意义是什么。老师先表扬了这位同学的提问,接着说估算在生活中运用十分广泛,比如教材中的梯子问题,在实际搭梯子中,是不可能去测量梯子的高度的,所以就只能进行估算,我们学习估算是为了适应生活实际的需要,这是因为数学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但是这并不等于数学的思维和过程是不严谨的,估算的范围仅仅适用于极小范围的数学课题和实验中。通过倾听学生的问题,并进行解惑,能够更好的让学生们理解学好数学的意义所在。
结束语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师生互动,不仅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还符合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特点。强化师生互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积极性,还能够令师生关系更加融洽,这对课堂效果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都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参考文献】
[1]陈宇.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形成[J].学周刊B版,2014(3):138-138
[2]陈华英.提高初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有效性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4):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