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标本溶血干扰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2017-05-15蒋金海
蒋金海
(江西省九江县中医院检验科,江西 九江 332100)
血液标本溶血干扰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蒋金海
(江西省九江县中医院检验科,江西 九江 332100)
目的研究血液标本溶血干扰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接收的59例体检患者为例,分析其血标本,对血液标本溶液中的尿素氮、肌酸肌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总蛋白、尿酸等一共十二项生化指标值进行检测,并分析其结果。结果发生溶血后,患者大多数生化检验指标与发生溶血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标本溶液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不良影响,会降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所以需要尽可能减少血液标本的溶血现象,进行更加规范的操作,在每个环节都应该严格把关。
血液标本;溶血;生化检验结果;影响
在血液标本生化检验的过程中需要经历多个阶段,如血液样本采集、样本运送和分离,在任何一个环节中红细胞遭受到破坏,使得胞内的物质进入到血清中,血清会呈现出红色,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溶血现象[1-2]。血液标本发生溶血现象会对生化检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标本发生溶血不仅包含患者自身的因素,还包含操作或者存放过程中出现问题等,比如医护人员在抽血的过程中试管不干净、抽血速度过快等。血液标本一旦发生溶血现象就无法对患者真实的身体情况进行反映,医师更是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更得不到有效治疗[3-4]。因此想要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必须要减少血液标本溶血现象。本次研究以在本院接受体检的59例患者为例,进行血液标本溶血干扰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过程和结果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接收的59例体检患者,分析其血标本。女28例,男31例;年龄28~57岁,平均年龄为34.1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知情;无相应的传染类疾病患者;无心脑血管疾病。排除标准:患有导致血沉增快或者导致溶血现象疾病的患者;患有传染类疾病的患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等。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需要空腹抽取6 mL的静脉血,将抽取到的血液分别放在两支肝素抗凝管中。1支采用自然分离的方法,5 min之后以1 200转/min将其离心10 min左右;1支则是采用人工方法进行溶血处理,离心10 min,将分离后的溶血血清收集,备用。监测仪器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按照生化检验中的十二项标准,检查所有患者的血液样本。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9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予以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血液样本溶血前后生化指标中的DBIL、TBIL、ALT、AST、LDH、CK、TP相关指标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r、UA、ALB、TG、BUN溶血前后指标变化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所有患者血液标本溶血前后生化分析结果(±s)
表1 所有患者血液标本溶血前后生化分析结果(±s)
注:与溶血前比较,aP<0.05
生化指标DBIL(μmol/L) TBIL(μmol/L) ALT AST LDH CK TP BUN ALB TG(μmol/L) UA(μmol/L) Cr(μmol/L)溶血前3.4±1.1 10.3±3.7 21.8±1.6 25.0±7.8 218.2±49.9 29.9±5.8 69.6±6.8 4.8±1.2 41.9±6.2 0.8±0.2 284.9±68.8 50.1±13.3溶血后11.5±5.7a29.9±7.7a40.1±5.1a46.1±12.1a200.1±40.1a41.9±4.9a76.9±11.4a4.7±1.1 46.1±9.3 0.7±0.2 391.4±81.9 50.3±12.8
3 讨论
关于血液标本溶血干扰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不少学者都进行了相应的研究,而且所得到的数据都表明血液标本溶血会影响生化检验的准确性[5-8]。本次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结论的正确性。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于后期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起到重要作用,所以必须要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9-12]。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会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比如:(1)大部分医院采用真空管采集血液,忽略了真空管压过大的现象,导致血液进入真空管之后发生碰撞,导致细胞破裂;(2)试管质量存在问题,不少试管在制造过程中没有处理好内壁,进而导致血细胞破裂;(3)相关的采血用具不合格,在采集血液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器具不合格,甚至也会因为某些产品的聚合不完全具备了一定的毒性,进而导致血液标本发生溶血现象;(4)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检验人员在分离过程中使用破裂的玻璃用具盛放血液标本,或者在分离的过程中速度过快进而导致溶血现象的发生。(5)护理人员在采集血液过程中出现不规范行为,进而导致溶血现象的发生。比如护理人员在采集血液的过程中将止血带扎的过于紧或者时间过长等,使得采血的过程中负压过大,将血液从注射剂注射到试管的过程中,血液中的红细胞由于受到外力而发生溶血现象[13-15]。
针对血液标本溶血现象的发生,需要从各个环节入手减少此种现象的发生。具体需要做到:(1)护理人员需要掌握正确科学的采集方法,针对不同的人群选择应用不同的采集血液方式,比如针对婴幼儿患者需要选择应用股静脉或者是颈外静脉,避免由于选择过细的静脉进而造成采集血液遇到困难,更不应该在患者输液管位置采集血液。如果遇到情况较为复杂的患者不应该将止血带时间扎的过久,也不要反复拍打穿刺的部位,防止溶血现象的发生[16-18]。常规的血液采集需要热敷穿刺的部位,等到患者血管充盈之后在进行一系列的采血工作。(2)严格按照操作流程,不管是采集血液标本还是运送包含后期的检验都应该严格遵循相关的制度规范,减少溶血现象发生;(3)标本需要妥善保存,当血液标本在送到检验科检验后,相关的检验人员要放在室温下进行保存,防止血液标本出现溶血现象。(4)采集和检验血液样本的设备要使其质量得到相关保证。首先也需要规范药品、器材的进货渠道,确保其来源可靠,使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得到保障,减少患者在整个过程中遇到不必要的麻烦和问题,另外在血液样本采集、运送和检验的过程中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认真检验使用仪器的质量,最终得出结果时要将溶血现象考虑在内[19]。
在本次研究中,对59例患者进行血液样本溶血检验,由检验结果来看,溶血后,血液样本中生化检验的DBIL、TBIL、ALT、AST、LDH、CK、ALB、BUN等相关指标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另外几项指标,比如Cr、UA、ALB、TG等溶血前后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血液标本溶液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不良影响,会降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所以需要尽可能减少血液标本的溶血现象,进行更加规范的操作,在每个环节都应该严格把关。
[1]李凤兰.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J].淮海医药,2016,34(3):323-324.
[2]蔺志强.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5):14-15.
[3]刘凤玲,沈容华,董兰梅等.血液标本采集方式等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6,3(11):62-63.
[4]黄飞.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及纠正[J].科技展望, 2016,26(32):268.
[5]谢跃,刘一亚.标本溶血对18项常规生化指标检验结果的影响[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5,36(1):33-35.
[6]陈东华.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的准确性干扰及纠正性回归分析[J].医学信息,2016,29(29):118-119.
[7]阿吉.定量测定标本溶血对18项常规生化指标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原因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4):168-169.
[8]郭昀燕.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14):2010-2011.
[9]高小文,孙安平,陈建华等.不同的标本保存条件、溶血情况对髓过氧化物酶检测的影响[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4,21(4):435-438.
[10]王世宏.临床血液标本状态对检验结果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1):54-55.
[11]李国成.标本溶血对全血细胞计数检测影响的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7):4049-4049.
[12]张勇军,郭越文.标本溶血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0):1239-1240.
[13]徐建新.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及纠正探析[J].大家健康,2013,7(3):44-44.
[14]沈燕.观察溶血现象在生化检验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5):665-666.
[15]李明宏.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2):221-222.
[16]张永青.有效降低临床血液标本检验误差的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学术版),2013,13(3):321.
[17]刘学琦.溶血对检测标本生化项目结果的影响[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22(6):24-26.
[18]张秀丽.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2,8(8):89-90.
[19]Lowe G,Stike R,Pollack M et al.Nursing blood specimen collection techniques and hemolysis rates in an emergency department:analysis of venipuncture versus intravenous catheter collection techniques.[J].Journal of emergency nursing:JEN: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Nurses Association,2008,34(1):26-32.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4.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