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可溶性P选择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2017-05-15张玲

当代医学 2017年14期
关键词:可溶性冠心病糖尿病

张玲

(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老年病科,山东 菏泽 274030)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可溶性P选择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张玲

(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老年病科,山东 菏泽 27403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可溶性P选择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病情分为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各81例,并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常规体检的8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对3组受检者可溶性P选择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并分析其意义。结果经检测2型糖尿病组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可溶性P选择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可溶性P选择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也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组(P<0.05),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可溶性P选择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r=0.264,P<0.05)。结论可溶性P选择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两者可作为2型糖尿病病变的检测指标。

2型糖尿病;冠心病;可溶性P选择素;超敏C反应蛋白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习惯及社会坏境的改变,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长,尤其是2型糖尿病,在糖尿病患者中占有相当大比例。有研究发现[1],2型糖尿病的发病和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慢性炎症以及线粒体功能损伤等因素有关,同时2型糖尿病患者多伴有肥胖、高血压、脂代谢障碍等,这也是导致心血管病变发生的重要因素。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变是引起患者伤残、死亡的主要原因,超过50%的糖尿病患者以内心血管病变导致死亡,这需要我们对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变患者给予更多关注[2]。P选择素与C反应蛋白在糖尿病病发心血管并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可溶性P选择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进行深入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5年8月在本院诊治的16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病情分为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各81例,并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常规体检的8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糖尿病组男51例,女30例;年龄44~72岁,平均年龄(56.7±2.2)岁;排除心脑血管病变患者。糖尿病伴冠心病组男50例,女31例;年龄43~70岁,平均年龄(56.4±3.0)岁。健康对照组男49例,女32例;年龄41~70岁,平均年龄(56.5±2.5)岁;排除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病等。3组患者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依从性好,可按要求配合完成研究,排除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排除精神系统病变患者,排除近一周经抗凝及溶栓治疗患者。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糖尿病诊断标准[3]糖尿病症状明显,主要包括三多(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视力模糊、以及皮肤瘙痒等代谢紊乱,同时随机血糖≥11.1 mmol/L,或空腹血糖≥7.0 mmol/L,或OGTT2 h血糖≥11.1 mmol/L。

1.2.2 冠心病诊断标准[4](1)根据心电图检查及心肌酶谱变化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或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2)心电图检查确诊为心肌缺血;(3)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可见冠状动脉狭窄≥50%并伴心肌缺血或心绞痛发作史。符合上述任意一条即可确诊为冠心病。

1.3 研究方法 所有受检者均于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3 mL,常温凝固20分钟后高速离心,留取血清于-50℃环境中保存,应用ELISA法对受检者可溶性P选择素进行检测,试剂盒由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严格按照操作说明进行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应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试剂盒由温州伊利康生物技术公司提供,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Beckman CX9)检测。比较3组受检者可溶性P选择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作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检测指标比较 经检测2型糖尿病组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可溶性P选择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可溶性P选择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也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受检者可溶性P选择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soluble P-selectin and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in three groups

2.2 单因素相关分析 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可溶性P选择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r=0.264,P<0.05)。

2.3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以冠心病作为应变量,可溶性P选择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作为变量,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对变量进行筛选,进入方程的变量有可溶性P选择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回归系数分别为0.316、0.288(P<0.05)。

3 讨论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生活方式改变,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渐加重流行趋势,且逐渐年轻化,同时世界范围内糖尿病人数也是每年递增,患病率上升已成为全球共同的普遍现象。根据目前的统计显示[5],在发展中以及比较落后的国家地区,糖尿病人数占大多数,而且在未来20年内,还将占有更大比例,这种进行性加重趋势我国也十分严重,给患者、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均带来沉重负担。在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可达到95%甚至以上,是糖尿病病变的主要类型,且起病隐匿,病变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变发展,可并发多种全身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特别是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变的发生,在增加患者痛苦的同时,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及预后不良的首要原因,目前有统计结果显示,50%左右的糖尿病患者因心血管并发症导致死亡[6-7]。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生率较普通人群高2~4倍,且范围更广、年龄更早、病变更严重、预后更差,因此对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变的研究以及预防、治疗目前已引起广泛关注。

近年的研究发现[8],2型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慢性炎症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炎症理论被广泛提出并研究。可溶性P选择素主要在被激活的血小板及内皮细胞进行表达,是血小板活化的一种特征性标志物[9]。可溶性P选择素也是一种粘附分子,在炎性反应初期是炎性反应细胞向损伤部位聚集的重要信号,其可通过对靶细胞功能状态改变或活化靶细胞,介导单核、中性粒等细胞以及血小板、内皮细胞的黏附作用,这也是机体一系列炎性反应的初始启动,并有效维持炎症状态,同时其与免疫损伤、血栓形成密切相关[10]。C反应蛋白源于肝脏,是白细胞介素-6调控的急性时相蛋白,对调节感染、加强吞噬细胞活性、激活补体、刺激单核细胞表面组织因子表达,同时还可在免疫反应中进行直接参与,引起更多组织损伤[11]。C反应蛋白水平在炎性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敏感反映机体炎症程度及组织免疫损伤程度,同时也是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的标志物[12]。血管炎性反应、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恶性循环过程,这也是糖尿病冠心病病发的重要组成。可溶性P选择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对外周血可溶性P选择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对糖尿病患者病情判断以及预防、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院的研究结果中可见,2型糖尿病组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可溶性P选择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这说明2型糖尿病患者在未发生血管病变时即有炎症发生,炎症反应参与糖尿病病变的整个过程;而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可溶性P选择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组(P<0.05),这说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相较于单纯糖尿病P选择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异常表达更为显著,对启动并推动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可溶性P选择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r=0.264,P<0.05),这说明两者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也说明控制炎症有可能是预防、治疗糖尿病病发血管病变的方向[1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进入方程的变量有可溶性P选择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说明这两项指标是糖尿病患者诱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可溶性P选择素,对其影响程度最大,是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标志物。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过度炎性反应,主要表现为超敏C反应蛋白和可溶性P选择素的异常增高,尤其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该表现更为显著,且超敏C反应蛋白和可溶性P选择素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可溶性P选择素激活炎症反应,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发生,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心血管病变发生的危险预测因子,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P选择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并提早进行干预十分必要。

[1]孙晓军,杨文东,马庆海.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可溶性P选择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116-117.

[2]秦晓东,魏芳晶.血清抵抗素、可溶性P-选择素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88):17-20.

[3]闫庆凯,邓宜鹂,方慧,等.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γ谷氨酰胺转移酶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36(15):1610-1613.

[4]何燕,杨莉,杨文慧,等.64层双源螺旋CT结合血清学标志物评价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斑块的稳定性[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35(6):76-80.

[5]薛雄强,蔡兰云,唐镜明,等.曲美他嗪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4,20(21):139-140.

[6]黄忠英.抗血小板药物在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14,20(30):28-29.

[7]丁慧,张正银,罗瑞萍,等.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及超敏CRP含量的研究[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5,22(6):483-486.

[8]丁林,吕肖锋,张星光,等.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波动、内皮脂肪酶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4,12(8):33-36.

[9]王芳,赵学礼.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P-选择素、血小板活化因子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J].北京医学,2010,32(1):60-61.

[10]陈攀.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与kruppel样因子4,可溶性p选择素,超敏C反应蛋白关系的研究[J].泸州医学院,2012,12(32):1033-1034.

[11]李荣春,钟莉.成都市城乡结合部人群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超敏C反应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相关性的研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9(2):74-76.

[12]陶琼.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的临床意义[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27(14):220.

[13]黄敏,黄俊,段微,等.罗苏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炎性因子水平、调控因子活性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5,19(2):191-193.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soluble P selection and 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correlation studies

Zhang Ling
(Geriatrics of Hospital of Heze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Heze,Shandong,274030,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soluble P selection and the correlation of 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Methodsretrospective analysis 16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divided into diabetes and diabetic coronary heart disease group,81 cases each,and USES the same period in our hospital for regular physical examination of 81 cases of healthy physical examination as the healthy control group,the three groups of subjects soluble P selection and 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test,and analyze its significance.Resultstested group and type 2 diabetes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group of soluble P selection and 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healthy controls(P<0.05),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group of soluble P selection and 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level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type 2 diabetes group(P<0.05),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soluble P selection and 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r=0.264,P<0.05).Conclusionsoluble P selection and 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process,the two can be used as detection indicator of lesions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ype 2 diabetes;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Soluble P selection;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4.004

猜你喜欢

可溶性冠心病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鲜地龙可溶性蛋白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可溶性Jagged1对大鼠静脉桥狭窄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