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毒宁针与炎琥宁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7-05-15朱润来
朱润来
(周口市郸城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河南 周口 477150)
热毒宁针与炎琥宁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朱润来
(周口市郸城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河南 周口 477150)
目的探讨热毒宁针与炎琥宁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上呼吸道感染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炎琥宁针治疗,观察组采用热毒宁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3 d退热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 d退热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于炎琥宁针治疗,热毒宁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具有更高疗效,可减轻临床症状,治疗安全性高,促进患者康复。
热毒宁针;炎琥宁针;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
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呼吸内科疾病[1]。目前对此类疾病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需给予患者抗病毒药物、抗生素等,但治疗效果一般。在目前抗生素使用率显著提高、耐药株逐渐增加的情况下,使常规药物的治疗效果逐渐降低[2]。此外,部分医师不重视病原学诊断,而过度依赖使用超广谱抗菌药物,导致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效果降低。而有研究表明[3],采用热毒宁治疗可有效提高疗效。为进一步论证上述结论,在本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给予热毒宁治疗,对比炎琥宁的疗效,结果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男21例,女21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33.5±5.2)岁;病程0.2~3 d,平均病程(1.6±0.7)d;临床表现:发热42例、咳嗽18例、鼻塞流涕23例、扁桃体肿大11例、咽充血20例;观察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19~69岁,平均年龄(34.7± 6.0)岁;病程0.4~3 d,平均病程(1.3±0.6)d;临床表现:发热42例、咳嗽17例、鼻塞流涕22例、扁桃体肿大10例、咽充血18例。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均通过临床症状、生命体征、胸部X线检查和细菌学检查确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病程<3 d,未接受过抗病毒药物治疗;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就诊前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伴随心、肝、肾和血液系统等严重疾病者;贫血者;营养不良者。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入院后进行常规治疗,主要包括止咳、抗生素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炎琥宁注射液(广东先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1009)10 mg/kg溶入5%葡萄糖溶液进行静脉滴注,1次/d,治疗3~5 d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江苏康缘弘道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50217)0.6 mL/kg溶入5%葡萄糖溶液进行静脉滴注,1次/d,治疗3~5 d为1个疗程。
1.3 疗效评价标准 (1)显效[4]:患者治疗3 d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体温恢复正常;(2)有效:患者治疗5 d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体温有所恢复;(3)无效:患者治疗5 d后临床症状无任何好转甚至加重,体温未恢复。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统计两组治疗3d退热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2.2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 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s,d)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s,d)
注:与对照组相比,aP<0.05
项目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n=42)2.2±1.5a3.0±1.2a5.1±1.3a对照组(n=42)5.6±2.2 6.0±0.9 9.9±2.2
2.3 治疗3 d退热率 观察组治疗3 d后35例退热,退热率为83.33%(35/42);对照组治疗3 d后24例退热,退热率为59.52%(2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不良反应 观察组出现1例恶心呕吐、1例腹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2/42);对照组出现1例恶心呕吐、1例腹痛、2例白细胞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4/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大部分是因为病毒感染而引发,流感、腺病毒、冠状病毒以及鼻病毒等为常见感染病毒[5]。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急性咽炎、感冒、低热、喷嚏、鼻塞以及急性扁桃体炎等。而引发患者机体呼吸道局部防御机能下降的因素主要有淋雨、受凉、气候变化等,上述因素容易促进已在上呼吸道存在或从外界入侵的病毒或细菌不断繁殖,最终引发疾病[6]。目前对此类患者主要需给予药物治疗,但在上呼吸道受感染后,其黏膜抵抗力显著降低,而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也会随之下降,所以常规皮质激素对于病原菌并无显著抑制效果,并且随着细菌、病毒耐药性的不断提升,使得常规药物治疗效果越来越低。
在中医医学理论中将上呼吸道感染归属于“感冒”、“伤风”等范畴,致病原因主要为机体正气不足且外感邪气[7]。鼻为肺之开窍,所以患者症状主要为流涕、鼻塞、恶风以及发热等,可将此病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夹湿感冒,其中发病率最高为风寒感冒。对此类患者的治疗需以清热、解表为主。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治疗3 d退热率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相比于炎琥宁,热毒宁更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缩短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加快患者机体恢复。其原因主要为炎琥宁是由穿心莲提取物经过现代工艺提取制成,其具有杀菌抗病毒、抗炎、解热等效果。炎琥宁能够对早期毛细血管通透性过高与炎性渗出、水肿起到显著抑制效果;而热毒宁的主要成分是从金银花、青蒿以及栀子中提取。金银花具有疏散风寒、清热解毒的作用,可有效消灭细菌、病毒;青蒿具有退虚热、解毒的功效;栀子中含有熊果酸,其具有镇痛、抗感染的效果。此外,热毒宁对于甲型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等均具有较好杀菌效果,相比于炎琥宁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两组患者出现的恶性、呕吐、白细胞降低等不良反应症状较轻,并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与陈懿[8]等研究结果相似。说明炎琥宁与热毒宁均具有较高安全性。
综上所述,相比于炎琥宁针治疗,热毒宁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具有更高疗效,且可减轻临床症状,治疗安全性高,促进患者康复。
[1]扎西翁姆,王波,杨晓敏.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4):92,103.
[2]齐宏伟.炎琥宁与利巴韦林联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236.
[3]徐艳玲,薛云丽,张会红,等.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随机对照双盲试验[J].中医杂志,2015,56(8): 676-679.
[4]樊翠琳.热毒宁及病毒唑对缩短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的效果比较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17):2607-2609.
[5]张伟,郭梦倩.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成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42例临床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9):1545-1546.
[6]董传斌,苟红华,李智进.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盐酸戊乙奎醚全身麻醉对呼吸系统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 (4):1012-1014.
[7]欧阳绍基,姚榕威,徐学江,等.炎琥宁配合微波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所致急性外耳道炎中的临床应用[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6):835-837.
[8]陈懿,徐世鄂.炎琥宁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2):293-294.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4.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