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救中心117例脑出血患者发病时间分析

2017-05-15朱生旭

当代医学 2017年14期
关键词:时间段发病率季节

朱生旭

(甘肃省金昌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甘肃 金昌 737100)

急救中心117例脑出血患者发病时间分析

朱生旭

(甘肃省金昌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甘肃 金昌 737100)

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发病时间规律,为疾病预防、提高疾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17例脑出血患者,发病时间根据患者自诉或家属代诉的临床症状确定,将每天分为4个时间段,即00.00~06.00、06:00~12:00、12:00~18:00、18:00~00:00;观察周一至周日每天00:00~24:00内脑出血发患者例数;将一年分为4个时段:即1~3月、4~6月、7~9月,10~12月,统计脑出血在不同时间、月份、一周内的发病率。结果117例脑出血患者每天4个时间段发病情况:06:00~12:00是发病的高峰期,而午夜0:00脑出血6:00则发病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17例脑出血患者一周中以周一、周五、周六、周日为发病高峰;脑出血患者在气温较低时更易发病,本组117例脑出血患者中,1~3月、10~12月比4~6月、7~9月期间发病率显著要高(P<0.05)。结论脑出血常发生于寒冷的季节,一周中周一、周五、周六、周日的发病率较高,1 d中常发生于早晨清醒状况,因此,在寒冷的季节及气候突变时,应注意对血压的控制,平常保持情绪稳定,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维持血压稳定,以有效预防脑出血的发生。

急救中心;发病时间;脑出血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发病急,病情发展快,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等特点,好发于老年人群,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出血的发病率逐渐趋化年轻化。诸多学者经研究指出[1],脑出血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时间规律,脑出血常发生于早晨清醒状态和寒冷的冬季,这与血压的昼夜性和季节性变化有关。因而,探讨脑出血发病时间的规律性,对脑出血的预防、降低其病死率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本院急救中心近年来接收的部分脑出血患者进行资料回顾性分析,探讨脑出血发病时间规律,现作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本院急救中心接收的脑出血患者117例,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扫描证实,出血部位有:基底节区64例,脑干11例,脑叶32例,脑室内7例,多发3例,其中高血压性脑出血58例,继发性出血44例,原因不明者15例。所有患者发病时间明确。入选的117例脑出血患者中,女52例,男65例,年龄46~76岁,平均年龄(58.9±6.5)岁,其中46~60岁患者38例,61~70岁52例,70~76岁27例。

1.2 方法 (1)发病时间根据患者自诉或家属代诉的临床症状确定,如呕吐、头痛、意识状态改变等。将每天分为4个时间段:A段00.00~06.00为深夜;B段06:00~12:00为早上;C段12:00~18:00为下午;D段18:00~00:00为晚上。统计个时间段的发患者例数。(2)周发病时间分布:观察周一至周日每天00:00~24:00内脑出血发患者例数;(3)年发病时间段分布:将一年分为4个时段:即1~3月、4~6月、7~9月,10~12月。统计一年4个时间段脑出血发病情况及所占百分比。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及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昼夜发病时间分布情况分析 117例脑出血患者每天4个时间段发病情况:脑出血患者均有明确的时间变化规律,其中06:00~12:00是发病的高峰期,而午夜0:00~6:00则发病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昼夜发病时间分布情况

2.2 周发病时间分布情况 117例脑出血患者周发病时间分布:一周中以周一、周五、周六、日为发病高峰。见表2。

表2 周发病时间分布情况

2.3 年发病时间分布 脑出血患者在气温较低时更易发病,本组117例脑出血患者中,1~3月、10~12月比4~6月、7~9月期间发病率显著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临床关于脑出血发病时间规律结论并不一致,其原因可能与临床研究环境、研究方法及统计学处理等因素有关。多数文献报道[2],清晨清醒后数小时脑出血的发病率明显上升,而有学者亦认为有第二个发病高峰。从本研究中发现,脑出血患者有明显的时间规律,午夜0:00~6:00则发病率较低,06:00~12:00是发病的高峰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原因是早晨起床后,某些重要生理功能的变化如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致使动脉血压升高,使脑组织局部血管压力过大,致动脉破裂而引起出血。研究指出[3],年龄低于50岁的年轻脑出血患者,其发病时间往往在午夜0: 00~6:00,但其原因尚需进一步研究。国外有报道称[4],一周中星期一脑出血发患者数相对升高。本研究中,周一、周五、周六、周日的脑出血发病率较一周中其他时间要高,考虑与从休息转为工作,身心压力较大,同时休息日家人、亲友团聚,或兴奋或生气,情绪较不稳定,且休息日多有外出旅游,或有较多的家务劳动,而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均可诱发脑出血。

表3 年发病时间分布

有文献报道[5],脑出血常在冬季发病,也有学者认为脑出血发病与季节变化无相关性。也有研究结果表明[6],脑出血的发病与日照时间、气压、湿度等因素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组117例脑出血患者中,1~3月、10~12月比4~6月、7~9月期间发病率显著要高(P<0.05),考虑是由于温度的变冷而导致脑出血的发病率增加,与文献报道一致[7-9]。温度诱发脑出血的机制为:温度较低的环境下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周围血管收缩,导致动脉血压增高。长期冷刺激可导致脑内深穿支动脉壁纤维氧坏死,小动脉瘤或微夹层动脉瘤形成,若此时血压骤然增高,可诱发动脉瘤直接破裂或血液自血管壁渗出,血液进入脑组织形成血肿,另外低温环境下可引起远端血管痉挛,使小血管缺氧,形成血栓、斑点状出血,出血融合成片而发生较大出血。因此人们在脑出血的发病有时间规律,在疾病的高发时间、高发季节,要加强防范,要加强医学气象监测和预报,在季节交替和冬季大幅度降温时,高血压患者、老年人等脑出血高发人群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有效控制好血压,减少血压波动,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情绪波动,保持愉快心情,以降低脑出血发病率。

综上所述,脑出血常发生于寒冷的季节,主要是由于低气温对血压的影响,一周中周一、周五、周六、周日的发病率较高,主要是由于情绪的波动、工作压力的增加等所致,1 d中常发生于早晨清醒状况,是与血压不断升高及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有关,因此,在寒冷的季节及气候突变时,应注意对血压的控制,平常保持情绪稳定,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维持血压稳定,以有效预防脑出血的发生。

[1]王昆,李浩,刘文科,等.四川成都地区脑出血发病的时间流行病学特点[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1,27(8):759-763.

[2]陶峰,何嫱,张备,等.不同介入时机康复对脑出血患者手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6):501-504.

[3]曹云刚,韩钊,王小同,等.脑出血发病昼夜变化规律与卒中传统危险因素的关系[J].温州医学院学报,2011,41(4):311-314,320.

[4]王焕宇,王宏,勾俊龙,等.脑出血后血糖异常升高的临床特点及意义[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1,18(2):86-88.

[5]韩冬梅.脑出血后血糖异常升高的发病规律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7):114-115.

[6]范小璇,赵晓平,张毅,等.自发性脑出血发病与季节变化的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10): 1215-1216.

[7]徐丹,田葱,李惠,等.气象因素对开封地区农村居民脑出血发病影响的调查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 (11):1800-1801.

[8]张冬惠,王绍谦,葛燕萍,等.开封市气象因素与脑卒中发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4): 398-400.

[9]杨文娟,王振才.脑卒中发病率的季节特性及年龄变化趋势[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9):1123-1125.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4.028

猜你喜欢

时间段发病率季节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夏天晒太阳防病要注意时间段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我喜欢的季节7
季节蠕变
季节的变换
发朋友圈没人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花的季节
宫内节育器与宫颈糜烂发病率的临床研究
不同时间段颅骨修补对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