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常遇问题及如何合理用药分析

2017-05-15高嘉蔓

当代医学 2017年14期
关键词:不合理内科心血管

高嘉蔓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干部疗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基于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常遇问题及如何合理用药分析

高嘉蔓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干部疗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目的研究分析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以及合理用药的控制方式。方法随机选取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1 200例,并从中筛选出存在用药问题的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分析在心血管内科中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并探讨分析提高用药合理性的有效方法。结果本研究所选取的1 200例患者中共筛查出存在用药问题的患者的有108例,其发生率为9%。结论采当前医院心血管内科中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较为突出,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临床上应该提高重视力度、加强用药质量监管、降低用药不合理现象的发生率。

心血管内科;用药合理性;常见问题

心血管内科是医院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科室,主要收治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心血管内科[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变,从而导致各种心血管内科相关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成为影响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疾病类型[2]。在心血管内科疾病的治疗中,根据相关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其临床治疗方法也极为复杂,其用药情况通常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为了探讨分析心血管内科用药不合理的具体情况以及相关改善措施,本文选取了本院疾病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分析,现将具体分析情况做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1 200例。1 200例患者中,冠心病272例、高血压343例、心律失常311例、慢性心衰120例、心绞痛154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涉及到的单一疾病患者为386例,存在两种甚至是多种疾病合并的患者为814例。在这1 20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中男893例,女307例。患者年龄33~92岁患者的平均年龄(51.45±9.07)岁。相关心血管内科病程6个月~21年,平均病程(6.45±4.82)年。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对于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 收集本研究所随机抽选的1 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筛查其中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根据所收集的相关患者的详细临床资料、结合笔者的长期工作经验以及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探讨分析当下心血管内科中用药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情况。并结合相关知识,必要时再查阅相关文献研究资料,探讨分析降低心血管内科中用药不合理现象的有效措施。

2 结果

本文所选取的1 20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中,总共筛查出存在用药问题的患者的有108例,患者的用药不合理现象的总发生率为9%。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按照其类型构成比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分别为用法用量的不合理、临床诊断和用药的不相符、用药忽视相关禁忌症、配伍不合理、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等。其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的详细分布情况如下表1所示。

表1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分布情况

3 讨论

3.1 相关常见用药不合理现象发生情况分析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同时生活环境也在不断发生改变,相关综合因素导致了当下人们心血管内科发生率高,严重影响现代人,特别是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心血管内科患者一般主要是采用药物治疗方式进行保守治疗[3]。但近年来由于临床药物使用不当带来各种不良事件的情况时有发生。心血管相关疾病临床用药不当不仅会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还有能导致患者病情恶化或出现相关严重的并发症,从而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4]。

心血管内科的发病原因以及治疗理念均各不相同,需选用相关的治疗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同时心血管内科中很多药物具有较强的副作用,和多种禁忌证,若医生没有意识到患者在患有某种心血管疾病的同时也可能会同时并发其他疾病或忽略患者个别体质差异,在用药时没有进行多方的考量及谨慎的选择,可能会导致引起患者相关药物的应用不合理,进而可能产生相关严重的并发症或其他严重的疾病后果[5]。比如在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时,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但这类药物的药物副作用较大,临床应用中容易产生相关并发症。而对于心力衰竭患者的正确治疗方法为先应用强心剂、利尿剂进行治疗,待病情缓解后再应用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另外在临床上有很多医生在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治疗时,为了尽快稳定患者病情,通常会在常规药量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加大剂量,这种用药不合理现象也会加重药物对患者的副作用,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药物不良反应,同时也会增加患者的抗药性。如多巴胺丁胺等一些β类受体激动剂在使用过量后,可能导致患者发生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心悸、胸痛、心绞痛等、心率失常等一系列不良反应,严重者可能还会威胁患者生命。同时在心血管类疾病的治疗中常需要配合多种不同功效的药物进行联合治疗,在选择药物配伍时,常有部分药物在与一些特定药物联合应用时或应用时机不正确时均有可能会对药物的吸收产生影响,同时两种药物之间也可能会相互发生反应,导致一些毒性物质的产生,从而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且可能会产生一些较为严重的药物毒性作用,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比如,心血管内科中常用药物卡托普利在与含钾类药物的应用中可能会引起血钾过高的显现,与前列腺合成制剂如吲哚美辛合用会减轻药物药效,与利尿药其他扩充血管类药物合用会降低血压,可能会引起低血压。除此之外,一些药物具有部分的特性,对于儿童、老人、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不宜适用,或部分药物有用药时间的特殊性,其用药频次、服用时机等都会对疗效以及副作用产生较大的影响[6]。如对于培朵利类药物,在空腹服用时,药物的吸收率可达到70%,但餐后服用时,其吸收率会降至30%左右,所以此类药物的最佳用药时机应该为餐前1小时。

3.2 降低心血管内科用药不合理发生率的措施分析 总体来说,心血管内科药物治疗的复杂性高,药物使用的禁忌、用法、用法、不良反应以及其他特殊性等都较多。医护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各种药物的药理特性和针对病症,在相关患者进行用药治疗时应该明确患者的疾病情况、既往病史、过敏史、合并症等相关情况,必须采用合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医院应该提高对医生相关知识了解和能力的培训,让医生对心血管内科的常用药物的相关性能和禁忌症有明确的了解。同时医院应该制定相关药物用法用量的规范化管理规定,严禁违规加大相关药物剂量、随意配伍药物、忽视药物的禁忌症等相关用药不合理的事件的发生。同时应该设立专人加大对心疾病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防范各种药物应用不合理情况发生。加强用药指导,对患者实施适当的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合理应用药物的重要性,详细为患者介绍每种药物的用法用量和具体的用药时间,并在详细介绍后为患者在每种药物的包装上写明用法用量和具体用药时间,以免患者因记忆力下降等原因而忘记。

[1]张子媛.心血管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调查[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5):127-128.

[2]凌大文.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4):3211-3212.

[3]代德勇.探析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常遇问题及如何合理用药[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4(7):11-12.

[4]薛华.论心血管内科的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9):265-266.

[5]章耀华.论心血管内科的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4(20):80-82.

[6]赵玥,郑敏.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z1):176-177.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4.027

猜你喜欢

不合理内科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PBL与CTM在中医内科教学中联合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