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预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喉显微手术麻醉的临床研究

2017-05-15李灿刘艳萍

当代医学 2017年14期
关键词:雷米右旋咪啶

李灿,刘艳萍

(河南省永城市人民医院,河南 永城 476600)

观察预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喉显微手术麻醉的临床研究

李灿,刘艳萍

(河南省永城市人民医院,河南 永城 476600)

目的分析预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喉显微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实施喉显微手术治疗的7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右旋美托咪啶组和雷米芬太尼组,各38例。仅给予右旋美托咪啶组患者预注右旋美托咪啶,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右旋美托咪啶组患者麻醉后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变情况显著优于雷米芬太尼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旋美托咪啶组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1.58%)明显低于雷米芬太尼组(55.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喉显微手术麻醉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

右旋美托咪啶;喉显微手术;麻醉;临床效果

喉显微手术是指在显微镜下经喉窥镜应用显微手术器械施行的喉部手术,具有视野清晰、疗效好、精度高、适应证广、损伤小的优点。通常因为复杂度较低,因此手术时间相比比较短,但由于部位特殊性,手术过程中对视野的清晰度和麻醉深度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案至关重要[1]。本文旨在分析预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喉显微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特选取实施喉显微手术治疗的76例患者进行了分组实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4月~2015年10月实施喉显微手术治疗的76例患者,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随机将患者分为右旋美托咪啶组和雷米芬太尼组,各38例。右旋美托咪啶组中男23例,女15例,患者年龄19~66岁,平均年龄(43.59±11.26)岁,其中有3例患者为声带白斑,有22例为声带息肉,6例声带小结,另外7例为乳头状瘤;雷米芬太尼组中男24例,女14例,患者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44.63±11.42)岁,其中有4例患者为声带白斑,有20例为声带息肉,7例声带小结,另外7例为乳头状瘤,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原发疾病等临床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颈椎病无法后仰;颞颌关节强直,张口困难;严重心肺功能不全。

1.2 方法 术前6 h禁止喝水进食。麻醉前半个小时为所有患者肌肉注射0.5 mg阿托品,在开展手术之际为患者开放上肢静脉通道,并为患者静注复方乳酸钠,在诱导前10 min为右旋美托嘧啶组患者静注右旋美托咪啶,剂量为0.6μg/kg,使用方法为:利用生理盐水将200μg/mL右旋美托咪啶原液稀释为50 mL药剂,并在10 min之内完成静脉推注,雷米芬太尼组患者则不予注射。严格按照规范为患者去氮之后实施氧气支持,右旋美托嘧啶组静脉输注静注0.5μg/kg雷米芬太尼和2.0 mg/kg丙泊酚,雷米芬太尼组患者则静脉输注1.0μg/kg米非司酮、1.5 mg/kg琥珀胆碱。患者意识消失之后经口腔插入喉镜,挑起会厌,暴露声门,连接支撑架、喉镜,安装手术显微镜及助手镜,调节物镜焦距为375~400 mm,显微镜放大倍数为8~10倍。然后进行手术操作。手术结束移开显微镜,撤出喉镜,病人清醒后拔出气管插管。手术过程中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合理追加丙泊酚进行麻醉维持,如果患者出现声带反应则追加琥珀胆碱,剂量为0.5 mg/kg,如果患者的心率低于50次/min,则为患者追加阿托品,剂量为0.5 mg,如果患者的平均动脉压低于基础值的30%,则可以追加麻黄碱,剂量为10 mg,同时可依据患者的症状重复给药,完成手术之后常规为患者静注地塞米松,剂量为5 mg。患者术后3 d左右即可出院。

1.3 效果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插管时(T1)、置入喉镜时(T2)、拔管5 min后(T3)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2]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血参数变化情况 右旋美托咪啶组患者麻醉后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变情况显著优于雷米芬太尼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比情况(±s)

表1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比情况(±s)

项目MAP(mmHg)HR(次/min)时间T0 T1 T2 T3 T0 T1 T2 T3右旋美托咪啶组(n=38)71±4 79±4 78±4 78±4 73±4 74±4 73±3 75±3雷米芬太尼组(n=38)85±5 87±5 87±6 91±5 85±5 84±5 77±4 91±6t值13.4781 7.7018 7.6937 12.5154 11.5526 9.6272 4.9315 14.7030P值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右旋美托咪啶组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例数为12例,雷米芬太尼组不良反应例数为21例。右旋美托咪啶组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1.58%)明显低于雷米芬太尼组(55.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对比情况

3 讨论

喉显微手术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手术类型,虽然该类手术的操作复杂度不高,但对手术麻醉的要求较高,传统的麻醉方式主要为雷米芬太尼以及丙泊酚,这种麻醉方式具有麻醉效果快、可获得理想的麻醉后恢复效果,在麻醉后药物也不会在体内沉积等诸多优势,同时,这两种药物同时使用的时候虽然能增强麻醉效果,也会增加麻醉后的不良反应,尤其是较强的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并发症,还可能引起切口内出血等,因此,如何采取一种安全性更高的麻醉方案至关重要[3-5]。

近年来临床上逐步引入了预注右旋美托嘧啶的麻醉方式,该药物属于一类α2肾上腺素能受体类激动药剂,具有镇静作用。缓慢静脉输注时可见右旋美托嘧啶对α2-肾上腺素受体具有选择性作用,在较高剂量下快速静脉注射或缓慢静脉输注时对α1和α2-受体产生作用。临床研究表明,在麻醉诱导之前为患者预先输注右旋美托嘧啶能够产生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同时可对交感神经活动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该种药物与可乐定比较,与α2受体的亲和力超过八倍,应用后可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尤其是能够显著提高麻醉的安全性,不会对患者的心率、血压等体征产生明显的影响[6-8]。预先输注右旋美托嘧啶还能有效减少麻醉剂剂量,增强血液动力学的稳定性,减少心肌局部缺血的发生。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右旋美托咪啶组患者麻醉后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变情况显著优于雷米芬太尼组(P<0.05)。右旋美托咪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患者雷米芬太尼组(P<0.05),由此证实了预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喉显微手术麻醉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总而言之,预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喉显微手术麻醉效果快,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及应用。

[1]尚宇,康万军,李悦,等.预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喉显微手术麻醉的临床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5):385-387.

[2]孟立新.预注右旋美托咪啶在喉显微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J].健康必读,2013,12(7):16.

[3]尹妙妙.预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喉显微手术麻醉的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2015,28(22):259-260.

[4]李成涛.预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喉显微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4(12):2735-2736.

[5]孙磊.预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喉显微手术麻醉的临床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5,26(18):29.

[6]刘海江,曹辉,温佐强,等.喉显镜手术中预注右旋美托咪啶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3,14(32):56-57.

[7]刘晓波,杨希革,李新白,等.静脉麻醉诱导期预注右旋美托咪啶置入喉罩时丙泊酚最佳靶控输注浓度[A]//2012第二届全球华人麻醉大会第五届全国青年麻醉学科医师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33(27):178.

[8]陈永喜,朱跃坤,张霞,等.预注右旋美托咪啶对芬太尼呛咳反应的影响[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5,29(5):79-81.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4.025

猜你喜欢

雷米右旋咪啶
第一个穿越大瀑布的人
第一个穿越大瀑布的人
复制爱因斯坦
浅谈自然界的左右旋现象
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鼾症手术中的应用
右美托咪啶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肠镜下治疗的效果观察
右美托咪啶辅助在改善全麻病人麻醉后寒战中的作用
右美托咪啶在ICU镇静作用的临床效果分析
右旋美托咪定静脉泵注治疗麻醉诱导后阴茎勃起的效果分析
右旋美托咪啶增强局麻药对坐骨神经的阻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