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院药物致住院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68例的回顾性调查

2017-05-15周璇李艳玲

实用医药杂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喹诺酮心脑血管氧氟沙星

周璇,李艳玲

某院药物致住院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68例的回顾性调查

周璇,李艳玲

药物;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但药物在发挥治疗效果的同时,又存在一定危害性,可对患者造成一定损伤,甚至引发死亡[1]。有研究指出,药物所引发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与其他部位的不良反应存在一定差异,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通常具有难以判定或区分等特征[2,3],因此在临床诊断中极易将其判定为基础疾病的常见并发症,最终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对药物引发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规律、影响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做以下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取2012年6月—2015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各科室记录的有关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168份报告。其中男79例,女89例;年龄6~71岁,平均(38.14±3.25)岁。该研究经该院伦理协会审核同意。

1.2 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调查法,对168份不良反应报告中导致患者发生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药物、不良反应表现、不良反应基本情况分布、基础病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信息进行计算分析,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诱发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药物分布抗感染药物、心脑血管药物及中成药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病率较高的三种类型(P<0.05),分别为40.48%、20.24%、16.67%。详见表1。

2.2 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性别及年龄分布男性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58.33%高于女性的41.67%,并且年龄>60岁的患者中发生率最高,为52.98%,其次是年龄在18~60岁之间的患者,为37.50%,在年龄<18岁的患者中发生率最低,仅为9.52%。168例中,男98例(58.33%),女70例(41.67%);<18岁者16例(9.52%),18~60岁者63例(37.50%),>60岁者89例(52.98%),P<0.05。

2.3 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基础病分布在168例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患者中,基础病主要为呼吸道感染、术后抗感染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精神分裂症及失眠(P<0.05)。详见表2。

表1 诱发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药物分布分析(n=168)

表2 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基础病分布(n=168)

3 讨论

在该研究选取的168份报告中,引发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三种主要药物分别为抗感染药物、心脑血管药物及中成药。有研究指出[5,6],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药物使用频次密切相关,因此从该研究结果可以得知,抗感染药物、心脑血管药物及中成药在临床治疗中使用率较高。由诱发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药物分布表可知,氟喹诺酮类药物引发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概率较高,主要是氟喹诺酮类药物效果显著、作用范围广泛,并且氟喹诺酮类药物种类较多,使其使用率较高所致。氟喹诺酮类药物46.0%~60.0%以原形经尿液排出体外,而老年人肾功能下降严重,仅为青壮年人群的50.0%左右,因此对该药物的排放量明显减少,导致药物大量积聚在患者体内,最终引发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7]。所以老年患者应根据病情及自身体质适量减少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剂量。此外,氟喹诺酮类药物中含有氟原子成分,具有极强的脂溶性,可轻松穿透血脑屏障,其中的哌嗪环结构与GABA受体拮抗药极其相似,两种成分均可增加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程度[2,8]。由此可以得知,脑动脉硬化及癫痫病史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此类药物。

研究结果显示,男性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58.33%高于女性的41.67%,其原因可能为男性具有抽烟史、酗酒史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在年龄>60岁的患者中发生率最高,为52.98%,其次是年龄在18~60岁之间的患者,为37.50%,在年龄<18岁的患者中发生率最低,仅为9.52%,主要是因老年患者各个重要脏器功能逐渐退化,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低下所致。此外,在诱发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药物中,中成药所占比例高达16.67%。由此可以得知,中成药虽具有安全性高、药效舒缓等特征,但随着这类药使用频率的增加,诱发中枢神经系统等不良反应的概率也在不断增高。中药注射剂成分较为复杂,并且在临床治疗中运用时间较短,这些均是导致中药引发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率较高的原因。部分医院为保证中药注射剂质量,将稳定剂、增溶剂及赋形剂等成分加入其中,也是引发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之一。与现代西医药物相比,中药在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面有自身优势,但其应用不能套用化学药物的模式,应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原则进行治疗,将患者机体与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等征象结合用药[9,10]。

此外,不良反应与药物自身药理特征具有一定相关性,如喹诺酮类药物自身具有一定脂溶性,其能轻易透过血脑屏障到达脑组织,对中枢神经GABA受体的暴露进行抑制,导致GABA无法结合于对应受体,进而导致中枢神经抑制过程减弱,表现为兴奋性增强,使患者出现精神或神经症状。此外,喹诺酮类药物中,左氧氟沙星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可能是因左氧氟沙星应用较广泛等。左氧氟沙星在喹诺酮结构中6位引入氟原子,提高了自身脂溶性及组织细胞穿透性,并且其结构上具有适度脂溶性N-甲基哌嗪环,导致其能轻易穿透血脑屏障。

结合以上论述内容可知,为确保患者可经济、合理、安全的用药治疗,应在用药时遵循以下原则:(1)针对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缺陷及老年患者应尽量减少药物剂量,同时还应适当延长用药间隔;(2)减少注射药物使用量及使用频率;(3)采用中药治疗时严格遵循”辨证施治“之原则;(4)给药时对患者过敏史及既往用药史等基本信息进行明确;(5)尽量减少联合用药频率,必须经联合用药治疗时,应严格注意各个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综上所述,抗感染药物、心脑血管药物是引发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主要药物,老年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且呼吸道感染、接受术后抗感染治疗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是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多发人群。

[1]潘祺琦,罗璨.老年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5,14(04):253-257.

[2]Salmen A,Gold R,Chan A.Management of disease-modifying treatments in neurological autoimmune disease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J].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Immunology,2014,176(2):135-148.

[3]Alba MA,Espígol-Frigolé G,Prieto-González S,et al.Central Nervous System Vasculitis:Still More Questions than Answers[J].Current Neuropharmacology,2011,9(3):437-448.

[4]陈娟茹.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长托宁)和硫酸阿托品7例不良反应事件报告[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9):4385-4387.

[5]魏大更.医院西药不良反应的临床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2):149-150.

[6]韦凤,胡稀,陈剑波.65例头孢吡肟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文献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3,10(03):150-153.

[7]邹涛.喹诺酮类药物合理用药及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1):163-164.

[8]范玉美,李凫坚,吴俐敏.含环丝氨酸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引起精神神经等不良反应观察[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4,7(3):230-234.

[9]王利霞.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例分析[J].中国药事,2014,28(3):320-322.

[10]刘艳波,周龙洋,吕礼安.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病例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5,18(2):202-205.

[2016-09-21收稿,2016-10-20修回][本文编辑:刘一洋]

R969.3

B

10.14172/j.issn1671-4008.2017.05.026

450000河南郑州,解放军153医院药剂科(周璇,李艳玲)

猜你喜欢

喹诺酮心脑血管氧氟沙星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注意五大误区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
无氟喹诺酮:奈诺沙星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左氧氟沙星致癫痫持续状态1例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