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部新兵入伍训练阶段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特点
2017-05-15张亮黄昌林左新成
张亮,黄昌林,左新成
某部新兵入伍训练阶段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特点
张亮,黄昌林*,左新成
训练伤;新训士兵;军事训练
随着周边军事局势变化,我军战备水平不断提高,训练科目不断革新,兵源素质发生改变,近年来我军训练伤发生情况发生较大变化,尤其是新兵入伍训练阶段训练伤发生呈现新的特点[1]。为了解2015年、2016年新兵入伍训练过程中训练伤发生情况,掌握训练伤发生的新特点,为预防训练伤提供依据,提高入伍新训阶段训练效率,为新兵顺利度过新训提供保障,笔者对某部陆军全训旅团级建制单位进行抽样调查,分析两个年度新兵运动系统训练伤发生情况,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某部陆军全训旅团级建制单位,以2015、2016年度新兵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度新兵8165名,2016年度新兵8794名,均为男性,年龄17~24岁,平均20.2岁。研究对象均按照我军现行训练考核大纲计划统一规定科目进行训练[2],同时排除由其他疾病等非军事训练伤因素造成的停训人员。
1.2 方法由全军军事训练伤研究所委派专科医师,于2015年、2016年入伍训练阶段对抽样部队分期随队调查,严格按照《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WSB38-2001)中所规定的诊断标准[3],根据伤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综合诊断。进行综合诊断,登记所有入伍训练阶段军事训练伤病历资料及相关数据,有关表格由研究所统一设计发放,由专科医师按照《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
1.3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损伤类型例数与其余类型总损伤例数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15年度参训新兵8165名,在9周入伍训练中发生骨关节损伤304例,软组织损伤545例,器官损伤106例,共发生训练伤955例,发生率11.2%。2016年度参加全训新兵8794名,发生骨关节训练伤302例,软组织损伤548例,器官损伤100例,共发生训练伤950例,发生率10.8%。两年度相比,器官损伤占训练伤比率降低(P<0.05),骨关节损伤及软组织损伤占总损伤例数构成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2015年与2016年军事训练伤发生对比
2016年度同2015年度相比,膝关节损伤、急性骨折、关节扭伤、关节脱位等急性损伤的发生率构成比降低(P<0.05),疲劳性骨折、下腰痛、膝关节滑膜炎、末端病等疲劳性损伤的构成比升高(P<0.05),见表2。
现地调查中发现,2015年、2016年因军事训练伤需暂停训练的分别为813名、773名,在影响训练的损伤中,应力性骨损伤再次成为重要因素。应力性骨损伤发生部位为胫骨(28.1%),跖骨(32.7%),股骨(18.0%),肱骨(13.9%),距骨(5.3%),耻骨(1.1%),以跖骨最为多见。
入伍训练阶段训练伤发生时间呈双高峰现象,除第1和第9周外,军事训练伤均有大量发生,在第4到第5,第6到8周维持在较高水平,符合训练强度的时间变化。见图1。
表2 停训新兵的损伤分布情况
图1 2015与2016年度训练伤发生时间分布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部队重视新训过程中的健康保护,总结了很多防治训练伤的新方法,入伍训练阶段训练伤从2009年后逐渐呈下降趋势。但新兵训练伤骨关节损伤发生率连续两年占据首位,因此骨关节疾病,特别是应力性骨折仍然是新兵训练伤预防的重中之重[4]。
该次调查发现2016年度同2015年度相比,入伍训练阶段训练伤总发生率有所下降,尤其是急性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是因为部队各级对训练安全比较重视,在训练过程中采取了预防急性损伤的安全措施,降低了高对抗性竞技比赛在辅助训练中所占的比例[5]。本次调查中发现胫骨、股骨等长骨占骨应力性损伤构成比下降,足跖骨应力性骨损伤构成比上升,分析其原因有:2015年、2016年入伍的新兵既往体育训练史较往年较大改变,由于近年我军大学生士兵和非农户籍兵源上升,入伍前经常从事运动的新兵数量降低,入伍后不能适应部队运动量的突然增大;入伍前新兵经常着厚底减震作用佳的运动鞋活动,入伍后配发的作训鞋不能满足在硬质水泥地面上的活动需求,易造成足弓附近骨损伤[6];新兵兵源的心理状态发生变化,不良的心理状态易导致新兵在训练中动作僵硬,不协调,造成跖骨骨损伤;部队降低了新兵长距离越野跑等大强度训练科目比例,增加了踏步、齐步等队列训练科目所占训练科目的比例,以上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疲劳性跖骨损伤构成比率增加。
在调查中发现,新兵应力性骨损伤发生率远高于最终形成显性骨折的发生率,原因是部队应用循环训练法、加强对新兵的训练健康保护等措施,使疲劳性骨损伤的新兵得到恢复,安全度过应力性骨塑形改建期,降低了显性骨折的发病率[7]。
调查中发现新兵入伍训练阶段器官损伤的发生率较往年有所下降,尤其是头面部意外损伤的发生率下降,调查中发现的器官损伤主要是运动后血红蛋白尿等过劳性疾病,短暂休息后可继续投入训练。
从训练伤发生时间及规律上看,新兵入伍训练军事训练伤发生高峰在3~5周,主要因为在短暂的适应性训练和条令学习后,该时间段军体训练全面进入高峰期,训练伤也随之增加,其后逐渐呈下降趋势,6~8周时新兵经过前期高强度训练机体进入疲劳期,且面临下连前考核,训练伤也随之出现第二次高峰[8]。
经分析研究,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严格执行《军事训练健康保护规定》,实施科学训练方法,强调实施“强化循环训练法”,同时强调入伍训练期间心理知识教育与指导,以增强新兵心理抗应激及适应能力[9],提高各组织器官的抵抗能力,降低军事训练伤的发病率;(2)加强军队相关肌肉力量训练的器具及健身设施建设,全面加强体能素质的锻炼,科学安排训练科目,加强医学监督力度,改变部队长期单纯依靠长短跑进行耐力,力量训练的现状;(3)定期对部队进行军事训练伤防治知识教育,严格执行《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在新兵训练前加强饮水保障,建议新兵训练前和训练中补充水分,提高肾脏器官抗损伤能力[10];(4)加强对新兵入伍时训练伤的防治教育和技能指导,重点进行骨关节疾病的预防教育,同时循序渐进增加训练强度,训练中穿插膝关节稳定性训练,减少关节损伤和应力性骨折的发生率,提高新兵的机体运动系统组织功能结构塑形改建和适应能力。
[1]黄昌林,张莉,薛刚.《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的编制应用研究及意义[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4,29(4):291.
[2]黄文砚,杨杰,杨飞.军事训练伤预防控制的训练学思考[J].人民军医,2014(3):158.
[3]黄昌林,张莉,薛刚.新兵入伍训练阶段军事训练伤的流行病学特点[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2,27(12):1112.
[4]黄昌林.军事训练伤防治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09-110.
[5]黄昌林,王前进,王帅.2009、2010年度军事训练伤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与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2,1:59-61.
[6]田浩,伍敏.1284例军事训练伤病例调查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2):152-153.
[7]赵洪梅,甘露,张荣莲,等.军事训练中踝关节扭伤的防治[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6(S1):189.
[8]Shrestha M,Combest T,Fonda SJ.Effect of an accelerometer on body weight and fitness in overweight and obeseactive duty soldiers[J].Mil Med,2016,178(1):82-87.
[9]曹兴刚,姜文.军校新学员心理疲劳与军事训练伤相关性研究[J].人民军医,2015,10:36.
[10]Kang SH,Yang JS,Cho YJ.Military Rank and the symptoms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in young Koreansoldiers[J].World Neurosurg,2016,1(18):22.
[2016-11-26收稿,2016-12-23修回][本文编辑:吴蓉]
R821.3
B
10.14172/j.issn1671-4008.2017.05.002
471000河南洛阳,解放军150医院全军军事训练伤研究所(张亮,黄昌林,左新成)
黄昌林,Email:huangchanglin1945@263.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