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景观可持续场地评估体系的探究与启示

2017-05-15浩,

关键词:景观评估体系

张 浩, 伍 蕾

(安徽工程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美国景观可持续场地评估体系的探究与启示

张 浩, 伍 蕾

(安徽工程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美国景观可持续场地评估体系对美国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与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首先对美国景观可持续场地评估体系第二版本(SITES v2)的内容进行分析,探讨其指导原则、主要评分内容与评分等级;然后指出SITES v2在场地可持续性管理、动物多样性以及场地经济可行性方面评估内容的不足;最后结合我国现有的与可持续场地评估相关的内容和前述美国景观可持续场地评估体系的可取之处,提出未来国内评估体系的侧重点,以期为本土化的评估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可持续场地评估体系;可持续性;风景园林;生态系统服务

一、引 言

全球各大城市在应对城市发展,尤其是城市建设行业方面,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思路[1-2]。目前,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土地利用规划等学科领域都有所体现[3-4]。著名学者牛文元(2012)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应以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维护和提高城市生态承载力和社会承受能力为最高宗旨,以社会、经济和环境最佳综合效益为指导思想、原则和最终目标[2]。也有学者提出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载体,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需要从学科、理论、哲学等层面来构建自身的框架体系[5]。景观建设是城市建设的一部分,景观可持续场地建设需要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体系下,形成自身的可持续场地理论,景观可持续场地应当以环境、社会和经济三者互相的平衡点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美国在风景园林场地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建树,2005年伯德约翰逊夫人野花中心与美国风景园林师学会合作,开展了可持续场地行动计划(The Sustainable Sites InitiativeTM,简称“SITES”),提出美国景观可持续场地评估体系[6]。2009年美国风景园林师学会出台了景观可持续场地评估体系的第一版本(SITES v1),与此同时此评估体系已经纳入美国能源与环境设计指南(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简称LEED);2014年,景观可持续场地评估体系第二版本(SITES v2)出台,该版本对第一版本进行了完善,对原有评估内容进行了更加细致地分类与扩充。景观可持续场地评估体系主要从环境友好、社会公平和经济可行的角度出发,对景观场地进行可持续性评估,美国风景园林师学会通过评选可持续性能优良的景观场地,推广其景观设计、施工、管理中的优点,扩大可持续理念在景观设计行业的影响力[7]。部分国内学者已经对SITES进行了研究,但大部分文献介绍的仅是SITES v1的基本内容,包括评分体系、评分准则[8-9]等。因此,本文拟通过分析美国的SITES v2,并总结借鉴国内的相关场地设计标准,提出国内景观可持续场地评估体系构建应注意的侧重点,以期能为本土化评估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二、美国景观可持续场地评估体系概述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利益的发展观念,应该贯穿于景观项目的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过程中。场地的可持续发展是场地内外的环境友好、社会公平以及经济可行三者融合的产物,是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建设的重要融合与发展[10]。可持续场地又是一种健康的功能性的景观场所,可以为不同的场地使用者提供更多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场地评估体系适用于新的建设用地以及改造项目,范围包括城市开放空间、道路广场、公园绿地、生态保护区等[7,11]。

1.美国景观可持续场地评估体系的指导原则

可持续场地倡导具备生态系统服务的土地开发与管理方式,其目标是土地开发的实践活动能够将自然系统与人工建成系统良好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可持续的土地开发活动。因此可持续场地制定了包括 10 个方面的指导原则[7,11]。主要为:措施没有危害、提供预警原则、设计融入自然和人文理念、使用层级决策机制法用于保存保护与更新、提供可再生系统、支持动态的过程、系统的思考、合作与开放包容、维持领导层和研究调查的公正、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场地评估体系指导原则为场地的有效评估提供了保障。

2.美国景观可持续场地评估体系的主要内容

2014年修订的SITES V2版本的评价体系将评价标准划分为十项,分别在场地选择、场地前期的评估与规划、水资源、土壤和植被、材料选择、人类健康福祉、场地建造、运行与维护、教育与绩效追踪、技术创新与示范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评分标准,每个评分由必备条件和评分项组成。必备条件是参与评分的必要因素,不参与评分;根据满足每个评价因子下不同的评分点进行记分;十项评分等级总分为200分(见下页表1)。对于二级评分点的详细内容可以参考相关文章[6,12-14],本文不作赘述。

我们对整个评分体系的分值分布进行分析后发现,该体系对于土壤植被、材料、人类健康、水资源等方面关注的重点较多。其中对材料评分值占到45分,居最高;土壤和植被的评分值占40分;对人类健康福祉、水资源的评分值仅次其后,由此可见在评价过程中更注重的是材料的选择以及土壤植被的使用。总体分析显示:当前的SITES v2评估体系,从物质要素出发,更加关注材料使用、土壤植被这类与场地建造密切相关的物质要素;其次是人类活动的幸福健康,关注场地的可持续性是否给居民带来社会幸福感。通过对现有实证案例[7,15]的研究发现:大部分案例的可持续性主要体现在对水体、土壤和植被、材料、人类幸福健康四大方面,人类幸福健康作为评分的重要因子,在方案设计与实施过程积极落实了此项因素。城市灰地的设计与改造是可持续场地项目的研究重点区域。

SITES v2评分体系也有一定的规则方法以及“门槛”。其总分为200分,包含66个评分细则,其中18个为必备条件,48个为普通评分项。只有待评价的景观工程项目满足18个必备条件之后,才能进行可持续评估;依据最终的评分等级与认证分为4个级别。例如,某景观工程项目参与可持续场地的评估,满足必备条件之后进行评价,其最终评分总计100分,按照评分等级,该工程项目场地评级为3星金级。具体星级评分表如下表2所示。

表1 2014年美国景观可持续场地评估体系(SITES v2)主要框架内容

表2 SITES v2评级认证标准

三、美国景观可持续场地评估体系的不足

美国2014年的SITES v2相比较2009年的SITES v1评估体系内容有一定改进,合并了相似评估指标,补充了可持续场地评估的具体技术策略等,最终形成了以环境良好、社会和经济可行评估准则为基础的SITES v2评估体系。SITES v2从选址、水环境、土壤与植被、材料等方面对景观场地进行可持续性评估,已经在众多评估案例中得到了实践应用。但是有必要指出的是,虽然其评估体系有明确的评分指标和较为完整的框架,但是其评价内容与当前景观理论前沿和景观实践发展趋势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1.评估体系中管理与维护策略所占比重较少

在景观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项目后期的运营、管理与维护过程是全生命周期的重要阶段。大量的实践案例证明,优秀的设计作品,不仅具备合理的规划设计思路、精确的施工建造技术手段,更需要后期有效的管理与维护[16,17]。在现有的SITES v2的评分体系中的第八部分内容是操作与管理,其指标总分为22分,占总分体系200分的 11%,由此可见,管理与维护可持续场地的评估标准内容所占比例不高,需要增加其比重。对于一个可持续场地而言,一旦设计理念落地完成,其后期管理与维护尤其关键,例如:定期清理植物落叶,用作堆肥;清扫水中落叶、垃圾,以防止水系统管道、沟渠堵塞;合理控制场地内部的灯光,节约用电;定期对破旧与损坏的基础设施进行修理;安排适宜的后勤服务人员对场地进行管理,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等。因此景观场地建设后的有效管理与维护是场地能够有效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2.评价标准中涉及动物因素内容较少

SITES v2评估体系以生态服务系统为核心内容。生态服务系统能够发挥生态服务系统功能作用,此功能能维持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支持系统,维持生命物质的生物地化循环与水文循环,维持生物物种与遗传多样性,净化环境,维持大气化学的平衡与稳定。因而对于风景园林场地,生物多样性发挥重要的作用,而其中动物因素对于场地也至关重要,诸如鸟类、昆虫、青蛙等对土壤的蠕动作用、对花粉的传播功能、对食物链的维持作用等。而SITES v2中对生物多样性并没有单独论述,只有在第四部分中介绍到生物量的内容,其他章节对于植物因素的介绍较多,但对动物多样性的评分体系较少。因而健康而活力的景观场地同样需要更加关注场地的动物多样性,例如:为鸟类建立一定的栖息地;完善水域生态体系,对鱼类的生活环境建立缓冲区;在森林公园中建立动物生存的核心地带;减少场地的农药化肥使用,降低对青蛙、昆虫的影响等。因此,SITES v2评估标准内容中需要进一步增加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尤其是动物多样性的评估标准。

3.评估体系中的经济可行性的评估内容分散、生态服务系统内容偏多

SITES v2的核心内容以环境友好、社会公平以及经济可行性为指导原则,可持续场地需要为居民提供更多的健康景观和富有活力的空间,提高幸福指数。经济的可行性是对可持续场地的经济效益与经济成本进行评估,然而在整个评估体系中并没有单独出现对经济内容的评估,而是将经济内容分散到部分章节、部分评估分值点,并且关于经济评估的内容没有详细论述。因此SITES v2需要单独介绍经济可行性方面的评估准则,例如:对场地可持续性建立过程中和后期管理的人力资本投入;对建设过程中的材料费用,如每平方单位的硬质景观、软质景观的费用消耗等;建设过程与管理过程的节约经济举措以及节约费用等,进而形成一个节约费用与措施的等级标准,为经济方面的评估提供依据。

SITES v2中对生态服务系统方面评估内容过多,其中选址、水体、材料、植被、土壤等都是围绕环境友好准则开展评估的,对社会公平、经济可行性方面的评估内容偏少。而可持续发展理论不仅关注的物质资源的可持续性,更关注人类文化、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态度、健康幸福等的精神层面的可持续性,因此我们建议SITES v2加强对社会公平、经济可行性方面内容的补充,以使评估体系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四、建立我国景观可持续场地评估体系的思考

1.国内部分设计规范中有关可持续场地设计的内容

在当前国内大力推行低碳园林、生态景观的形势下,一套适合国内的景观可持续场地评估标准有助于推动生态景观的定量化发展。但中国当前尚没有一套完整独立的景观可持续场地评估体系标准,因此梳理国内部分设计规范中有关可持续场地设计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首先,国内《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中对可持续场地设计进行了说明。《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是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进行制定的[18-22],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地位作用相当于美国的LEED,因此《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其中有部分可持续场地建设的指导原则。总结其特点,主要从项目选址、绿化植被、水体、建筑、材料、运营维护等内容出发,进行可持续场地建设。部分内容相对详细,例如在材料方面提出建议:充分利用旧建筑改造;回收废弃固体材料,二次利用;硬质地面多采用透水砖,场地内部透水面积40%以上等指标体系。这些具体的指标内容对国内的景观可持续场地评估体系的建立有一定借鉴作用。

其次,国内部分城市实施的《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也涉及相关可持续场地设计内容。景观场地是城市建设的重要领域,而且水体环境的改善与建设是景观环境的重要因素,海绵城市策略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23-25]。通过梳理《武汉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我们总结其中与可持续场地相关的内容,包括城市绿地与广场、城市水系中海绵性设计策略;其细节技术内容主要包括透水铺砖、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带、渗井、渗管、水体、蓄水池、植草沟、植被缓冲带、绿色屋顶、城市水系等方面的技术细则,例如透水砖方面,新建公园、改建公园、防护绿地和城市广场铺装透水率分别不低于55%、40%、60%、45%等要求。

从以上两个规范来看:前者具备一定的室外环境、场地设计相关内容,内容整体性强,但主要从物质层面角度进行评述,并且其重要内容是整体性概述,没有更加细致的景观场地评估方式,对可持续场地的评估不够细致。后者中各项景观要素的海绵性设计技术十分细致,针对水体要素做了大量的指标体系,但是海绵城市其关注的还是场地内部的水体调蓄、排放、净化等;同时其没有考虑到水体的生态系统,水体中的生物多样性以及水体景观的观赏性。

2.美国景观可持续场地评估体系的优势与劣势

美国景观可持续场地评估体系是世界风景园林行业中最早建立的较为完整的可持续场地评估体系,前文介绍了其评分框架、指导原则以及评分等级等方面内容,对其优劣势的进一步分析总结如下。

此评估体系的优势在于:第一,评价体系框架相对完整。其主要由环境友好、社会公平以及经济可行三方面组成,具体评估内容包含场地选择、场地前期的评估与规划、水资源、土壤和植被、材料选择、人类健康福祉、场地建造、运行与维护、教育与绩效追踪、技术创新与示范等细节内容。尤其在人文关怀、社会公平方面的指标内容,加强了景观的公众参与性以及景观的社会学作用。第二,评估内容结合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不断更新。美国的景观可持续场地评估体系,结合实践案例与评估经验、理论创新与技术手段发展、国家行业规范三大方面,逐步更新评价内容,为整个行业发展提供了动态信息。第三,评估体系中设置“门槛”。具体是指待评估案例达到一定的指标标准后才能进行评估,这种做法一方面遏制随意参评、暗箱操作评估的行为出现,也同时刺激了景观建设过程中施工方、设计方、业主等对项目质量的严格把控,在项目初始,就可以确定本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预期估计其等级标准。

此评估体系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对于景观项目后期运营管理方面的评估内容不足。丰富的后期管理运营方面的评估内容,可以使维护管理标准在项目初始就引起设计人员、施工团队的重视。第二,评估体系中对动物因素评价的内容欠缺。当前评估体系对动物设计较少,景观场地中的生物多样性,不仅仅包括植物、微生物多样性,动物多样性尤其重要。第三,项目经济可行性的评估内容分散。建议单独设置一个章节,独立完整分析项目经济评价,例如同种类型项目,一般的造价达到什么价格,才能算作是经济节约类型。

3.建立国内景观可持续场地评估体系的启示

目前,国内尚没有一套完整独立的景观可持续场地评估体系,因此可以依托美国现有的景观可持续场地评估体系框架,以国内设计规范中关于可持续场地设计的内容为参考依据,建立国内的可持续场地评估体系,实现本土地域化的评估体系标准。相关标准建立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建议我国的评估体系可以以美国现有的景观可持续场地评估框架为基础,同时将其中不符合我国的地域特点、技术规范等内容清除,以建立一套适合我国风景园林行业发展需求的框架体系。其次,我国的评估体系需要结合国内现有的《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等类似场地评估的行业细则,从宏观上把控评估体系的评估内容,使其评估内容全面;同时要挖掘我国评估体系的深度与广度,评估内容需要结合景观场地有针对性地展开,具备一定的侧重点。然后,我国的评估体系需要从微观上完善评估细则与技术指标,以达到国内的施工工艺与技术水准。例如针对景观场地中的水资源可持续性评估,可以明确指出植草沟、生物滞留的生态处理方式;驳岸坡度指标;旱溪宽度与深度尺寸等内容。 完善具体细节技术层面的内容,使得评估内容更加详细。再次,我国的评估体系需要更加关注场地建设之后的可持续运营与管理,在设计与营造过程中注重动物的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景观项目的可持续运营与管理决定了场地在建成后的发展趋势,管理与维护是后期发展的核心内涵。生物多样性中的动物多样性是重要方面,良好的生态性是动物在景观场地中健康生存的必备条件。最后,评估体系需要进一步明确场地的经济可持续性需要,以使居民在可持续场地中获得社会活动的幸福感。项目的经济条件是决定场地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强调低碳与生态的景观发展的当下,制定一套适合国内的景观可持续场地评估标准有助于推动生态景观的定量化发展。景观可持续场地评估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推动风景园林行业中可持续场地的评估,使得景观场地更加健康而生态地发展,有助于美好人居环境的建设。

[1] 蒋伟. 《我们共同的未来》简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1988(1):46-47.

[2] 牛文元.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2(3):280-289.

[3] 贾秉玺, 孙明.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可持续景观设计[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10(3):29-31.

[4] 俞孔坚, 李迪华. 可持续景观[J]. 城市环境设计, 2007(01):7-12.

[5] 李松志, 董观志.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对规划实践的指导[J].城市问题, 2006(7):14-20.

[6] 张善峰, 宋彦, 王琳. 为了未来的景观设计:美国“可持续场地倡议”的研究现状与启示[J]. 生态经济, 2015(6):28-35.

[7] The Sustainable Sites Initiative SITES. SITES Rating System and Scorecard[EB/OL]. (2016-05-10)[2016-09-29].http://go.usgbc.org/SITES-Rating-System-and-Scorecard-Registration.html.

[8] 贾培义, 郭湧. 美国可持续场地评估体系SITES V2版与V1版对比分析研究[J]. 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 2014(4):66-71.

[9] 戴代新, 齐承雯. 美国可持续风景园林设计案例与启示[J]. 中国城市林业, 2015(1):33-37.

[10] MEG CALKINS. The Sustainable Sites Handbook :A Complete Guide to the Principles, Strategies, and Best Practices for Sustainable Landscapes[M].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2011.

[11] The Sustainable Sites Initiative SITES. SITES®is the most comprehensive system for developing sustainable landscapes[EB/OL]. (2016-05-10)[2016-09-29].http://www.sustainablesites.org/.

[12] 戴代新. 场地可持续性设计行动计划SITES引介[J]. 华中建筑, 2014(12):12-17.

[13] 弗雷德里克·斯坦纳, 达尼埃尔·皮耶拉农齐, 曹越, 等. 可持续场地倡议——城市景观的新前景[J]. 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 2014(4):30-39.

[14] 叶雪, 董荔冰. 美国可持续场地评价系统及其应用研究[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15] The Sustainable Sites Initiative SITES. SITES Certifies 12 New Projects[EB/OL]. (2016-05-10)[2016-09-29].http://www.sustainablesites.org/sites-certifies-12-new-projects.

[16] MEG CALKINS. Materials for Sustainable Sites: A Complete Guide to the Evaluation, Selection, and Use of Sustainable Construction Materials[M].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2008.

[17] ANN MARIE VANDERZANDEN TWC. Sustainable Landscape Management: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M].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2010.

[18]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连载(之三)[J]. 建设科技, 2008(Z1):196-199.

[19]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连载(之一)[J]. 建设科技, 2007(23):36-43.

[20] 汪维, 安宇, 韩继红.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要点[J]. 建设科技, 2007(22):14-15.

[21] 宋凌, 林波荣.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及评价原则[J]. 建设科技, 2009(14):16-17.

[22]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连载(之二)[J]. 建设科技, 2007(24):64-71.

[23] 杜建东. 《武汉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试行)》公开征求意见[J].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2015(4):51.

[24] 余凤生. 城市绿地海绵化建设问题的思考[J]. 园林, 2015(9):40-43.

[25] 凌子健, 翟国方, 何仲禹.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综述[C]//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5.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5.

(责任编辑 谢媛媛)

Research and Inspiration of American SITES Rating System

ZHANG Hao, WU Lei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u 241000, China)

The Sustainable Sites Initiative(SITES) rating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actice and researc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landscap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guidelines, main rating content and levels of SITES v2 rating system, and explores the insufficiency of SITES v2 rating system in regard to the sustainability of sites management, economic feasibility of sites and diversity of animal. Finally, in view of the domestic relevant assessment rules and technical guidance as well as the advantages in the SITES, the key points of the assessment system in our country are pointed out,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localization of the assessment system.

Sustainable Sites Initiative(SITES) rating system; sustainability; landscape architecture; ecosystem service

2016-10-10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C1459);安徽工程大学青年科研基金(2016YQ36)

张 浩(1989-),男,湖北黄冈人,助教。

TU984.11

A

1008-3634(2017)02-0107-06

猜你喜欢

景观评估体系
景观别墅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火山塑造景观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评估依据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EMA完成对尼美舒利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