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真情境”促进学生的道德养成
2017-05-15端木旖玲
【摘要】品德教学需要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因此,教学时教师应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真实情境。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学生才能获得真实的认识、体验、感悟,才能自然而然地生发道德情感,规范道德行为。
【关键词】品德教学;情境;道德养成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7-0050-02
【作者简介】端木旖玲,江苏省常熟市实验小学(江苏常熟,215500)教师,一级教师。
什么是真实的学习情境?肖川教授认为,真实的学习情境“具有明确适当的学习任务”“学习者有学习的意向”“有丰富的、高品质的学习资源”。心理学研究认为,儿童道德情感的产生是自身经历与情感的结合,而这种结合必须在同时发生的过程中完成。品德教学必须与儿童的生活相联系。因此,教学时,教师需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并将儿童的真实生活链接到品德课堂中,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验、认识、感悟和行动,并让其道德情感自然地生发。
一、在活跃的思维场中显示真义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参与情境的过程,是一个基于情境而展开的过程,即学习发生在情境之中。品德课程旨在培养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一个合格的公民,首先要会思考,而有效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触景生思”。下文,笔者以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二下《我长大了》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让学生“触景生思”。
1.真调查——我长大了吗?
调查是品德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但在实践中,由于调查目标不明确,调查过程缺乏科学性,调查结果不能有效利用等因素,使得调查往往流于形式,成了“伪调查”。本课教学前,笔者让学生采用自己的方式证明自己已经长大,并做好记录,然后在课堂上整合调查的结果。
提问:你用什么方法来证明自己长大了?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我来试小组:找到小时候穿的衣裤、帽子、鞋袜等,上台试一试。
我来算小组:对比出生时和现在的身高、体重,算一算长大长高了多少。
我来做小组:制作一张学做家务的清单,罗列自己会做的家务。
我来学小组:展示小组成员在学习方面的特长,如口算、说故事、说英语等。
我来演小组:小组成员进行才艺展示。
我调查小组:调查学生的上学情况、课堂表现、用餐自治等。
有效的调查应注重任务驱动,应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建立最初的道德认知,继而在课堂上通过与同伴、教师的交流,或巩固自身正确的道德认知,或反思、改正错误认知。“真调查”的开展,让学生经历了自主学习、自主体悟、自主提升的过程,实现了道德的自主构建。
2.真心话——不做说谎的好孩子。
教师也许常会慨叹,品德课上听不到学生的真心话,甚至有人批判品德课很虚假。静心细思,学生在课堂上的“谎言”往往是道德羞愧感的体现,他们无法在大众面前坦露真实心声。鉴于此,教师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无记名投票、辩论等方式,让学生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下表达自己真实的道德状态。如教师罗列出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口算不够快,计算老出错;学习钢琴、小提琴时觉得枯燥乏味;考试总是粗心,成绩不好;吃饭、穿衣动作慢……然后进行现场投票,讨论遇到该困难时,你是怎么克服的?又是谁帮助了你?
现场投票环节大大降低了学生的羞愧感,并使他们很快地找到了自己的同盟,学生发现:原来还有这么多人和我一样,于是他们交流策略,分享经验,共同寻找进步的方法。另外第二个问题的设计也让学生意识到:当自己遇到困难时,是父母、老师、同学伸出了援助之手,成长还意味着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3.真游戏——“找茬”中的心灵成长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的学习方式。笔者通过以下游戏让学生体悟成长意味着明理。
游戏:大家来找茬
出示以下照片,由学生来找茬:
(1)放学时,奶奶背着书包,拿着美术袋(孝敬老人);
(2)校门口,小摊前,“我要吃烤翅,不买我不走”(不吃小摊食品);
(3)课间,两名学生不小心撞到了,吵了起来(相互谦让)。
该游戏实则指出了学生生活中的一些不当之举,但通过“找茬”的形式,弱化了学生的负罪感,且将枯燥的说教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在游戏中看到了自己的不当之处,在以后的生活中,他们会加以改进。
二、在有效的体验中孕育真情
品德课程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注重让学生获得对自我、对生活、对社会的认知和理解。课堂上创设情境,其价值不在于让学生学会某种操作方法,获得某种技能,而在于让其在活动中获得真实感受,这种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为行为的原动力。
1.由“思”走向“行”:链接现实的生命体悟。
品德课程注重体验,但体验并非是课程的全部。品德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应与学生内心真正的需求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体验的内容也非单一的快乐、激情,还可以是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只有感受真实的生活,才能真正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学生的心灵也才会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
2.由“境”走向“心”:基于共情的道德省察。
真实的道德生活往往具有不确定性甚至是矛盾性,杜威指出:道德主体有意识地在行动与相应结果间建立起某种尝试性联系,以便对其进行比较、权衡与取舍,从而最终为不同的道德判断与行为选择提供一种借鉴和参照。品德课程是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之上的课程,无论是经验的积累、自我认识的提高、能力的发展、道德的形成,还是对社会生活的理解,都需要儿童直接参与各种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产生真实的感受和体验。
3.应然与实然结合:找准道德的生长起点。
心理学研究发现,儿童的认知结构类似于倒置的圆锥形螺旋体,螺旋体中布满的结点即认知的生长点,这些认知的生长点起着承上启下、構筑儿童认知大厦的作用。学生品德课程学习的生长起点,即为活动或情境的核心。要实现品德教学目标,教师就必须考虑教材、教学活动及评价、儿童经验等要素。教材中承载的课程内容是一种“应然存在”,儿童经验则是“实然存在”。只有整合“应然”与“实然”,才能在课程的坐标体系中找准儿童每一次学习活动的生长点。
品德是塑造心灵的课程,追寻品德教学的本真,需要理性的思考、批判的头脑,不向学生施以伪装的感动,虚假的怜悯,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真正属于每一个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才能让品德课走向真实。■
【参考文献】
[1]崔允漷,王中男.学习如何发生:情境学习理论的诠释[J].教育科学研究,2012(7):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