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中学会自主学习
2017-05-15袁军辉
【摘要】学会学习是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掌握技术,夯实自主学习根基;锻炼思维,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强化创意,提升自主学习的效果。如此,方能让学生从“学会”变为“会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会学习;自主学习;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7-0074-02
【作者简介】袁军辉,江苏省丹阳市教育局(江苏丹阳,212300),高级教师,镇江市信息技术学科带头人。
学会学习是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因此,我们的教学应从“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那么,具体到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我们又该怎样做呢?
1.掌握“技术”,夯实学生自主学习的根基。
信息技术是一门基于技术的学科,内容包括Windows画图、WPS、LOGO语言……如果学生技术掌握不牢,想运用技术服务生活,扩展学习资源,优化学习环境,都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只有掌握这些技术,才能让其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工具。
微课导学,增强学生学习效果。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面对一周只有一节课的现状,我们有必要将短小精悍、针对性强、可反复观看的微课引入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方法演示、技能讲解和展示等内容制作成微课,也可以把教材解读、课堂预告、学习目标等内容制作成微课,还可以把当前流行的云计算、3D打印技术、超级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信息制作成微课;然后让学生通过网站、微信群、QQ群等平台自主学习,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重组教材,使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但信息技术教材更新的速度却往往跟不上技术发展的速度。因此,教师不能只“教教材”,而应该“用教材教”。在熟知各章内容、重点、难点之后,教师可以将教材各章节的顺序进行调整,对各章节中联系紧密的内容进行组合,比如教完Scratch语言之后,我们可以紧接着教学LOGO语言,让学生的编程学习有连续性;再比如将教材中关于互联网的内容前移,介绍“搜索引擎”和“关键词”搜索法,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去搜索和了解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这样的学习任务来源于学生生活,所以学生学起来有动力,也易于理解。
升华技术,启迪学生智慧。通常,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进行动手操作往往都停留在技术和知识的表象上,他们并没有深入了解技术的本质,更谈不上获得智慧的启迪。因此,我们有必要及时升华技术,如在教学清华紫光机器人的同时,可适时引入乐高机器人,引导学生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在教学Scratch编程时,可以借助传感板,集成光线传感器、声音传感器、按钮和线性滑竿……配合使用Scratch软件,并与Scratch互动做出更加生动有趣的动画项目,只有把技术学习的目标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才能让他们“跳一跳,摘桃子”。
2.锻炼“思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小学阶段是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过渡的阶段。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注重引导,循序渐进地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从而让学生由学会信息技术知识向活用信息技术知识转变。
让学生的思维在“画图”中得到发展。在画图软件中进行创作有时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例如学生画房子时,以越来越大的圆圈代表“炊烟袅袅”,当要把“平面房”变为“立体房”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近大远小”的空间透视原理及基本规律,理解视平线、消失点等。
让学生的思维在“算法结构”中得到训练。Scratch、LOGO程序涉及的“算法结构”就是地地道道的数学模型,这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大作用。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五上LOGO语言中用“repeat”命令画正方形时,笔者与学生一起做游戏。笔者下命令,学生按命令行走。走出正方形后,笔者出示画正方形的命令组,让学生观察,此时学生会发现同一命令组重复了四次。这时,笔者提问:计算机应该给我们方便、快捷的服务,这样重复输入你感觉怎么样?有没有更好、更方便的方法一次完成这些操作呢?然后师生共同总结“repeat”重复命令的用法。此后,在绘制正三角形时,学生就明白了LOGO语言中“小海龟”重复了三次,每次旋转了多少度,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了思维的张力。
让学生的思维在“超链接”中得到发散。思维方式有线性与非线性两种。线性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深入思考,探究事物的本质。非线性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拓展思路,看到事物的普遍联系。例如:我们在网页制作、PPT制作中会经常使用“超链接”,这就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的思维方式,它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其看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3.强化“创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任何一节成功的课,必定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创意”成分,我们不能一概地说创新越多课就越好,但如果毫无新意,那么肯定不会是一节精彩的课。
“创意”体现在完成“半成品”上。半成品,顾名思义就是完成了一半或一部分的作品。例如:在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四下《设置动画效果》一课中,笔者精心设计了一个静止不动的龟兔赛跑半成品,即在一张幻灯片里放入背景图片、文字介绍、乌龟和兔子等元素。上课伊始,笔者让学生说一说熟知的龟兔赛跑故事,接下来话锋一转,说兔子不服气,决定开始“新龟兔赛跑”,教师让学生打开“新龟兔赛跑”半成品,面对着熟悉、喜欢的龟兔赛跑半成品,学生备感亲切,“让静止的幻灯片动起来”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出来,学生在自主学习教材和微课视频后,大胆动手,再现了龟兔赛跑的动画场景。
“创意”体现在技术运用上。教学信息技术时,教师应把更多的生活场景带进课堂,应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理论性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必答题和抢答题,把学生分成两大阵营,双方派出代表和记分员,共同推举主持人,得分多的一方为胜。又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四上Scratch导入角色这一知识点时,教师鼓励每位学生都选择自己平时生活中喜欢的角色,如“蜡笔小新和同学”“喜羊羊和灰太狼”“猫和老鼠”“熊大和光头强”,并鼓励学生设计不同的角色造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添加个性化的语言……这样便真正把“技术的学习”与“生活的体验”同步起来了。
“创意”体现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上。学生眼中的世界是千变万化的,把技术同学生的精神世界沟通起来,学生才会真正喜欢技术,自觉学习、运用信息技术。例如,课后不少学生都很喜欢交流自己的QQ农场、牧场,比如谁种了绿油油的牧草,谁栽了红通通的番茄,“偷菜”成功后的快感喜悅,被“狗咬”后的失望懊恼,他们爱说也爱玩,既然学生喜欢QQ农场,笔者便开始引导他们认识QQ农场中有趣味性的内容,比如漂亮的农作物,分析一下植物的形态、色彩,思考一下绘制的方法,然后利用画图、金山画王、PhotoShop软件制作一些漂亮的QQ农场图画,或用Word、Powerpoint软件制作QQ农场专题小报,或用Flash软件设计一些简单实用的小动画,然后发布到学校网站、个人网站中,此时学生的喜悦将是不言而喻的。渐渐的,学生明白“偷菜”成功别得意,“被偷”“被咬”也不要过分介意,一个人要学会与别人分享快乐,同时也要帮助身边的弱势群体。
最后,让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多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发展学生的思维,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不仅“学会”,更要“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