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学生错误中寻找三角形作高的教学对策

2017-05-15边巨星楼铁飞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垂线钝角直角

边巨星++楼铁飞

三角形作高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作垂线、给平行四边形、梯形作高。但是在三角形作高时却错误连连,着实让老师们大跌眼镜。

一、发现问题

笔者对我们学校五年级40人就下题进行抽查:

给指定的底作高:

抽查情况反馈:

一共40人,其中全对13人。通过分析发现:水平底上做高正确率较高,同样的一个三角形改成非水平底作高错误率增加,钝角三角形作高,高在外面的两种情况错误率最高。

主要出现以下几种错误:

二、洞悉错因

1.思维定势的困扰

由于受生活经验影响,学生头脑中的“垂直”往往是直线纵横交叉形成直角。所以在画垂线时也习惯于画水平方向的“标准”垂线。当遇到画斜线方向的垂线时,就会受“标准”影响,发生错误。

2.操作技能的欠缺

学生在学习“垂直”概念时,由于教师没有及时运用变式强化,引导学生经历理解“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一本质意义的过程,也给学生在斜边上作高形成了操作技能的困难。

3.负迁移的影响

在学三角形作高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给平行四边形、梯形作高,课本上对平行四边形“高”的定义为:“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定义中的“一点”可以是在边上找任意的一点,但是三角形的高必须从顶点出发,这个点是指定的。部分学生在给钝角三角形作高遇到困难时,由于受平行四边形作高的经验影响,会在对边上找一个任意点作高。也就是学生很难从“任意点”过度到“指定点”,从而犯如下错误:

三、寻求方法

1.加强垂直变式训练,奠定基础

由于部分学生受“标准”定势影响,对互相垂直的理解是:┼。所以,学生在学习垂直时,教师除了给学生提供互相垂直的标准式┼外,还应该提供非水平方向的垂直的变式,如:┐、?菖 。

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除了出示不用延长的情况■外,还应该出示需要延长的情况■。

只有提供充分、全面的变式,才能让学生通过垂直的不同形式,认识垂直的本质属性,对概念的理解更到位。有了这样牢固的认知基础,就可以帮助学生提升三角形作高的正确率。

2.架起知识间的桥梁,明晰异同

(1)比较中求“同”辨“异”

三角形作高与平行四边形、梯形作高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只有清楚地分辨出这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学生才能彻底弄清概念。所以在学三角形作高时,可以把两者“高”的概念一起出示:

平行四边形(梯形)高的定义:从平行四边形(梯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

三角形高的定义: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让学生在定义中感受不同,即“一点”与“顶点”的不同。但是文字对于小学生来说过于抽象学生较难理解,所以在感受文字的“不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事先准备好的梯形和三角形中作高。

对比后思辨:梯形作高与三角形作高有什么不同?而后让学生真正有所得,有所悟。

(2)操作中沟通联系

由于受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都在图形内部影响,学生脑海里难免会理所当然地认为“高就在三角形内部”。所以对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就是三角形的两条高,钝角三角形两条高在三角形外面,学生有疑惑,一时难以接受。那么如何让学生能“顺应”新知识,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师:先出示一个锐角三角形ABC,过C点作AB的高CD。

然后沿底边过C点上的平行线动态移动C点。

师:你发现高CD有没有变?

当移动到CB垂直于AB时,师:高CD在哪?此时就是什么三角形?

当C继续往右移动时,三角形变成什么三角形?而高CD在三角形的哪里?

通过这样生动形象的操作演示把三种三角形的高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理解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为什么是三角形的两条高,也加深了对钝角三角形高的理解。

3.训练中熟练技能

因为小学生画图的协调能力及准确性都不够,特别是三角板在移动时稍不留神就会出现偏差,画不成直角。而 “尺板作高法”有效減少了误差,提高了准确率,即用直尺来辅助三角板作高,用直尺对齐底,然后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沿着直尺移动,直到另外一条直角边与顶点重合,然后作高。

在教学中学生出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错误本身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环节,由于错误真理才会被发现。教师所要做的是不对错误置之不理,而把错误看成一种有用的教学资源,挖掘错误背后的原因,改进教学。如此方能教学相长,教的有效、学的扎实。

[责任编辑:陈国庆]

猜你喜欢

垂线钝角直角
在“拼”中解决问题
浅谈三垂线定理及其应用
“斜向”垂线段的最值求解策略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单元自测题
“垂直”重难点解读
细说垂线、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
“凹槽形”相似图形的应用
巧摆直角
画角数角收获大
拨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