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学校德育资源,促进诚信自治少年培育的初探

2017-05-15王勇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7年17期
关键词:优品学校德育品德

王勇

近年来,在中国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中,出现了不少相当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导致了一定程度上的诚信危机。诸多的不诚信行为不仅损害了中华民族曾经以“信”为做人第一要义的道德精神,而且影响到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看到当今的教育,也存在着很多诚信教育缺失的现象,因此整合学校德育资源促进诚信自治少年的培育就变得十分重要。

一、培育诚信自治好少年的若干思考

党的十八大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也把诚信教育作为道德建设的重点。诚信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一环,关系国家、社会和个人价值观的方方面面。所以,从小学阶段开始将诚信教育作为学校育人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精神文明健康发展的需求。

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民众视野的不断开阔,民众渴求民主的愿望日趋强烈,但民主社会所必需的契约精神和自治能力尚较缺乏。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培养孩子自理、自律、自主的精神,使学生做一个具有自治能力的小公民,具有很大的社会前瞻意义。教育应该追求个人的主体地位,高扬人的主体精神,彰显人的主体意识,解放人的主体力量,从而推动自身与社会的进步。学生自治教育这一课题,是在分析了教育的最终诉求以及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的基础上才提出来的,它着眼于激发人的主体性,进而形成积极健康、持久稳定的意向心态,培养出终生受用的能力素质,让学生的一生永远在持续发展的状态之中。

二、整合学校德育资源的几点尝试

(一)整合学校制度资源,为学生的“诚信自治”品行发展提供系统的、可持续的支架。

1.制定行为规范分层目标。

行为规范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一个有机局部,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以“上好课、说好话、做好操、扫好地、吃好饭、站好队、护好绿”为行为规范基本内容,制定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系列目标。分年级、分层次地把规范的要求一条条细化,形成一个可供对照的、螺旋上升的行为规范细则,并落实到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为提高实施效果,学校可以组织“行为规范教育主题月”活动,分阶段、有重点地落实各项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目标,做到一月一主题,周周有落实。教师在明确教育目标的基础上,通过榜样示范、事例辩析、相互评议、实践导行等各种教育手段,引导学生明理、正行。

2.完善监督检查考评机制。

制定学校《星级文明班评比制度》,将班集体行为规范考核要求纳入制度中,发挥制度的目标引领作用,以考核促提高,鼓励班集体在班风、学风上力争上游,激发班主任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值周教师队伍建设,结合学校每月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重点,值周教师明确监督检查重点,认真履行职责,做好监督和检查考评活动。在持续、反复的监督检查活动中,加强学生的规则意识,促进学生行为规范自觉行为的形成。

(二)整合学校德育“誠信自治”课程资源,多维度形成学生品德发展的教育合力。

1.以“体验、感悟、提升”为特色的品德课程建设。

将品德学科作为培养“优品少年”的第一阵地,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学校所倡导的、学生所要争创和学习的优品少年。结合品德课程教学目标,将优品少年的品质与品德学科内容整合起来,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丰富的内心情感体验,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让学生在道德情感上有所提升,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2.以“自治”为目的的班集体管理建设。

将班集体“自治”与优品少年整合起来,明确自律、自强的教育目标。班集体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阵地,在班集体管理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和群体价值,开展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活动。通过学生自定班规、干部竞选上岗、自行策划组织班会等活动,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结合优品少年的争创和学习,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

总之,学校通过整合学校德育资源,培育诚信自治少年,有效地提升学校德育文化,有助于形成学校的育人新模式和新特色。诚信自治教育的成果,不是学校培养“诚信自治少年”这一德育工作的终结,而是这一德育工作新的起点!

猜你喜欢

优品学校德育品德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聚美优品黯然告别纽交所 但陈欧已备好下一个资本故事
明确方向标、设计中轴线、提供参照系
咏牡丹
好学者贤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聚美优品“巨没有品”? 产品品质跟不上消费需求
品德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意义与实施
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