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木种子苗繁育技术操作规程
2017-05-15张影波庞玉新于福来胡璇王丹
张影波+庞玉新+于福来+胡璇++王丹++陈振夏
摘 要 种苗繁育是规范化种植的基础环节,为进一步规范辣木种苗繁育技术,于2013~2015年对辣木种苗繁育过程中的种子采收、种苗繁育、田间管理、采收运输及分级标准进行了总结,并制定了辣木种苗繁育技术操作规程(SOP),以期为辣木标准化的种苗生产提供依据。
关键词 辣木 ;种苗繁育 ;田间管理 ;分级标准 ;操作技术规程(SOP)
中图分类号 S723.1 文献标志码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7.04.006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SOP) for Propagation of
Moringa oleifera Lam.
ZHANG Yingbo1,2) PANG Yuxin1,2) YU Fulai1,2)
HU Xuan1,2) WANG Dan1,2) CHEN Zhenxia1,2)
(1 Tropical Crops Genetic Resources Institute, CATAS /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Key Laboratory of
Crop Gene Resources and Germplasm Enhancement in Southern China, Danzhou, Hainan 571737;
2 Hainan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Blumea balsamifera, Danzhou, Hainan 571737)
Abstract Propagation is one of the basic part in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GAP). In order to standardize the propagation of Moringa oleifera Lam, the seed harvest, seedling propagation, field management, harvesting, transport and grading of M. oleifera Lam conducted in 2013 to 2015 were reviewed, based on which a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was prepar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eedling propagation of M. oleifera Lam.
Keywords Moringa oleifera Lam. ; seedling breeding ; field management ; grading standard ;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辣木(M. oleifera Lam.),亦称鼓槌树,为辣木科辣木属植物,原产于印度北部、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是一种重要的兼具使用、保健、能源和日化工业用植物[1]。近年,辣木的经济价值和保健价值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大量关注。如,刘昌芬等[2-3]对比了国内外辣木的营养成分,研究发现:国产辣木种的蛋白质、微生素A、微生素B1、微生素B2、微生素B3和維生素C的含量分别为27.20、45.73、0.01、1.04、10.73和54.50 mg/hg,对比研究还发现:国内产辣木含有和国外类似的营养成分,且其中的蛋白质含量、维生素A、维生素B3高于国外数据,但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微量元素略低于国外数据。除了用作保健蔬菜之外,辣木还可用作饲料添加剂[4]、单宁提取原料[5]等,其种子及种子油亦是重要的医药[6]及日化工业原料。
因辣木需求量增长迅猛,规范化种植是保证辣木市场供应与品质的有效途径,但是其种苗繁育中还存在出苗率低、苗参差不齐、生长缓慢、病虫害严重[7-9]等问题。本研究于2013~2015年对海南儋州、保亭、云南景洪、广东韶关等地种苗繁育过程中的种子采收、种苗繁育、田间管理、采收运输及分级标准等环节技术特点和细节进行了调研与总结,并通过技术操作规程(SOP)的制定,有望为辣木种苗的标准化生产奠定基础和依据。
1 内容及适用范围
辣木种苗繁育操作技术规程(SOP)是在《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Chinese Crude Drugs,GAP)[10-11]指导原则下,并依据辣木(M. oleifera Lam.)的生物学特性而研究制定的种苗繁育技术规范,该操作技术规程(SOP)对种苗繁育中的种子采收、种苗繁育、田间管理、采收运输及分级标准等细节进行了总结。本规程适用于海南儋州辣木试验基地及气候环境类似的辣木种苗区域。
2 引用标准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2002 试行版)》[10],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1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56号;《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1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二级标准(GB15618-1995)》[1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1992)》[1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285-1989)》[15],国家环境保护局。
3 环境条件
3.1 产地自然条件
辣木是一种喜光照喜温热怕寒冷的热带作物,其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5~35℃,在荫蔽良好的林下栽培,其最高可耐受40℃的高温,在冬季温度低于10℃的粤西北地区亦可生长。其对土壤和降雨量的要求不严格,其适生于pH 为6.0~8.0 的沙土和粘土中,其在年降雨量为250~3 000 mm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均可生长,但在疏松肥沃、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中生长良好。
本研究试验地位于海南省儋州市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试验基地,试验基地的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型气候,年平均气温23.2~23.9℃,日平均气温≥15℃的活动积温7 500~8 500℃,最冷月平均气温16.9~18.0℃,年平均降水量1 430.2 mm,多集中于夏季。试验地土壤类型为砖红壤,土层深厚,土壤平均pH值为4.68,有机质为11.25 g/kg,全氮为0.56 g/kg,速效磷为24.97 mg/kg,速效钾为34.54 mg/kg。
3.2 种苗繁育基地的环境质量
种苗繁育基地应选择于气候及土壤条件均适宜辣木生长的,且远离公路、铁路等主交通干线及工矿区或其它污染的农业或种植业生产区。此外,种苗繁育基地的大气环境质量[12]、土壤环境质量[13]、灌溉水质质量[14]均达到国家农田环境质量与灌溉用水二级标准以上。
4 物种(种质资源)或产品类型
据卫生部2015年底56号令《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11]规定:现批准蛋白核小球藻、乌药叶、辣木叶为新资源食品。其中本研究中的辣木品种引种于云南农业大学的纤细型多油品种PKM-1,经庞玉新研究员鉴定为辣木科辣木属辣木,拉丁名为M. oleifera Lam,属于《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中规定的辣木品种。
5 播种育苗
5.1 种子来源与质量要求
辣木花期为每年5~7月,种子成熟期为8~9月,但是因地域的不同,其物候期也不尽相同。在海南,其多于8~9月待种荚变黑但尚未开裂时即可采摘。采摘后置于阴凉通风处干燥,待果荚与种子分离后,过6~8目筛,即得辣木种子,其种子千粒重为224~290 g,纯度为90%以上,然后将种子置于4℃保存,在其保存过程中要注意种子活力,避免因保存时间过长导致的发芽率降低。
5.2 育苗沙床准备
育苗沙床一般选择在地势平坦的、排水良好的宽阔地带,多选择以砖头砌成高35~40 cm、宽30 cm的埂基作为苗床框架,苗床宽度以1~1.2 m,长度一般以8~10 m 为佳,但多依据育苗数量的多少做出调整。苗床建好以后,还应在苗床的两端设置3~5个排水孔,排水孔可以选择直径为10~15 cm的塑胶管做成。
育苗床床体建好后,将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椰糠和细沙按照体积比1∶1∶1的比例均匀混合后,均匀分撒于苗床,其一般要求沙面低于埂基顶端2~3 cm。
5.3 种子处理与播种
将干燥的种子从4℃冰箱中取出后,用0.5%~1.0%的多菌灵浸种6~12 h 后,即可播种,播种时间一般选择在3~5月为宜,此时气温不仅可以满足辣木种子萌发出苗,避免因过早播种引起的低温寒害,而且在6~7月(播种后的55~60 d)进行移栽,播种量的大小应依据种子大小、含水量、纯度做出适当调整,其推荐播种量为35~50 g/m2。
5.4 播种方法
播种当天,首先浇水湿透育苗畦面,然后将辣木种子均匀撒播于苗床上,然后再将体积比为1∶1∶1的农家肥、椰糠和细沙的复合基质覆盖种子,并保证其覆盖种子5~7 cm,基质覆盖过高或过低均会导致种子发育率和发芽势的降低。
6 田间管理
6.1 水分管理
辣木在年降雨量为250~3000 mm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均可生长,但在其种苗繁育期一定要控制其浇水量,防治因浇水过度而导致种子或幼苗根系腐烂。对浇水量的控制,可以选取苗床中间基质部分,当其可以捏成团,则无需浇水,反之则应及时浇水。
6.2 除草与追肥
当辣木幼苗长至2~3 cm,完全长出2片真叶时,即可进行追肥及人工除草。追肥以叶面肥为主,其喷施浓度为0.05%~0.2%,喷施频率为10~15 d/次,并依据种苗的生长状况是做出调整。当幼苗长至5~8 cm,完全长出4~5片真叶时,叶面肥料的浓度可提高至0.3%~0.5%。在进行肥料管理的同时,应注意除草和疏苗,以防止苗的密度过大,影响生长。
当辣木幼苗生长至10~12 cm、地茎粗为0.5~0.7 cm 时,即可准备挖苗移栽,在移栽前可喷施1次0.3%~0.5%的高磷高钾型叶面肥,以提高幼苗的抗性。
6.3 病蟲害防治
由于幼苗期辣木栽培密度较大,当遭遇连续阴雨天气时,应注意防止辣木炭疽病、青枯病等细菌或真菌性病害,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是炭疽病,其病症呈现幼嫩叶片先发病,病变部分呈现红褐色,后期逐渐枯萎,发病严重时,可致全床苗感染该病害,该类并未具有扩展迅速、无有效防控措施等特点。当遭遇上述病害时,可采取以下措施,防治病害的传播:(1)及时发现并清除、烧毁病株,防治病原的传播与扩散;(2)加强田间管理,避免连年重茬,并注意及时除草疏苗,通风遮阳,并增施高磷高钾型叶面肥,增强植物抗性;(3)用45%扑霉灵、70%甲基托布津、阿维菌素、72%方舟农用链霉素等广谱性抑菌剂或杀菌剂以600~1 000倍浓度喷施,喷施频率为7~10 d/次,连续喷施3~5次,在病情严重的年份,可适量增加喷施浓度、频率和次数。
在辣木幼苗期,其主要的虫害类型有豆长管蚜、甘蓝蚜、斜纹夜蛾、钻心虫、地老虎和蛴螬,其中尤以甘蓝蚜、地老虎最为普遍和常见,其不仅可以咬断幼苗根茎。还可以间接地带来细菌或真菌病害,引发二次感染。防治措施主要有:用10.5%甲维-氟铃脲或吡啉稀释至600~1000倍液,然后于晴日下午的4:30~6:00进行喷施,喷施频率为2~3 d/次,连续喷施3~5次,虫害严重的年份,可适量增加喷施浓度、频率和次数。
7 种苗采挖
7.1 采挖时间
辣木生长迅速,其在播种后的55~60 d,在其苗高为10~12 cm、地茎粗为0.5~0.7 cm 时,即可采挖移栽。
种苗采挖应选择低温的阴天或晴天上午9:00及下午4:30以后,避免于高温晴天的正午或中午时间段进行种苗采挖。
7.2 采挖方法
在采挖前的1.0~2.0 h,需要先灌水湿透育苗床以保持土壤湿润松软,以确保采挖的种苗根系完整,并以园艺种苗采挖器为采挖工具,应从育苗床的埂基开始,并逐渐向中心扩展。
其采挖方法为,在辣木种苗周围距离中心3~5 cm的中心下铲至8~10 cm,并向辣木种苗平铲,即可取得完整的辣木种苗,然后按照50株/把进行包装捆扎,并要及时用遮挡网覆盖和移栽,以保持种苗移栽成活率。
7.3 种苗分级
种苗质量是影响辣木生长速率和产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辣木生产中一定要注意辣木种苗的分级,依据调研经验和田间试验证明,可以将辣木种苗分为3~5级,其分级标准如表1。
8 种苗装杯及运输
辣木种苗一般以就近繁育就近种植的方式进行种苗繁育,在将种苗从育苗基地运输到大田过程中,所选用的运输工具及装载工具必须是无污染,且不带毒的,所以其运输工具及装载工具在运输前6~12 h 应用水清洗干净,并在阴凉通风处晾晒至干。在种苗装载过程中,要适当控制种苗数量及密度,防治种苗因闷热腐烂。
种苗如需长途运输,则要将采挖的种苗进行装杯,其装杯运输方法为:(1)将分级后的种苗修剪去除50%~70%的顶端部分及幼嫩枝叶,也減少运输及移栽过程中的蒸腾作用;(2)将种苗在含有0.05%~0.1%多菌灵和0.1%~0.3%生根粉的泥浆中浸泡30 s至1 min;(3)将种苗移栽于含有农家肥、椰糠和细沙(体积比为1∶1∶1)复合基质的育苗杯中;(4)将种苗装入专用的种苗运输筐,并注意保持适当的数量和密度;(5)将种苗浇透水后装车运输。在运输过程中要用遮阳网覆盖,防治种苗暴晒,此外,在种苗长途运输中,也应及时给种苗补充水分或遮挡雨布,以防治种苗暴晒和大雨等灾害天气。
参考文献
[1] Fuglie L J. The miracle tree: Moringa oleifera,natural nutrition for the tropics [M]. Dakar, Senegal: Church World Service, 1999: 11-28.
[2] 刘昌芬,李国华. 辣木的研究现状及其开发前景[J]. 云南热作科技,2002,25(3):20-24.
[3] 刘昌芬,伍 英,龙继明. 不同品种和产地辣木叶片营养成分及含量[J]. 热带农业科技,2003,26(4):1-2.
[4] 李树荣,许 琳,毛夸云,等. 添加辣木对肉用鸡的增重试验[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21(4):545-548
[5] Makkar H P S,Becker K. Nutrional value and antinutritional components of whole and ethanol extracted Moringa oleifera leaves [J]. 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6, 63(1-4) : 211-228.
[6] Karadi R V, Gadge N B, Alagawadi K R, et al. Effect of Moringa oleifera Lam. root-wood on ethylene glycol induced urolithiasis in rats[J].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06, 105(1-2): 306-311.
[7] 刘子记,曹振木,党选民,等. 特色植物辣木栽培及病虫害防治相关技术研究[J]. 北方园艺,2015,(04):186-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