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乃知之始 知乃行之成

2017-05-14吴玉民

新课程·中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

吴玉民

摘 要:一名合格的教师要经过师范学校的学科学习和教育教学专业理论培养,更需要一线工作的实际经验。但不管是理论学习还是实践经验,教育史上那些经久不衰,已成为广大教师学习模仿的教育大家,他们为教育献生的事迹和精神,他们对教育的理解和阐述,是新教师在成长道路上的指明灯。着重介绍一位在“新课改”伊始参加工作,伴随“新课改”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年轻教师,对陶行知“行知教育”理论,从感知到顿悟再到身体力行。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初识陶行知先生及其教育理论是在镇江师范学校学生宿舍楼前“心型”镂空大石上刻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

名言。

走出师范学校,站上中学的三尺讲台,不知不觉间十个春秋已过。当身处教室,面对稚气未脱的学生的求知目光时,心中又时不时地浮现出陶先生的这句名言。陶先生在中国教育事业长河里留下的宝贵财富,伴随我从青涩走到成熟。

陶先生在其教育论著中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的思想。

纵观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可以发现,教育和人们的社会生活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人类生活的需要产生了教育,教育的发展又依赖于人类生活的需要和发展。但是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为的因素,教育在某个历史阶段和生活的发展相背离,它不仅脱离了人们生活的实际需要,也使自身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刚刚踏上工作岗位时,恰逢国家推行“新课程改革”。新课改的宗旨就是要改掉教科书上那些“繁、难、偏、旧”不适时的,对学生今后的发展、生活作用不大的知识;改变教师心中只有学科知识,没有学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提出“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三个基本理念。在实际工作中,我认真研究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借鉴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革新教學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如在教学“观察蚕豆叶下表皮的气孔”实验时,教科书要求采用新鲜的蚕豆叶作为实验材料。我在完成教科书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组事先处理过、已经干瘪的蚕豆叶的实验材料,让学生观察到关闭的“气孔”。通过实验现象的不同(新鲜的蚕豆叶气孔开放,干瘪的蚕豆叶气孔关闭),引导学生比较两种实验材料的差异,发现叶片含水量可以决定气孔的开闭。植物叶的“饱满与干瘪”是生活中常见的生命现象。在本次实验结论的支持下,学生不仅掌握了植物学知识,而且掌握了植物适时浇水的判断技能。又如,在教学“蜗牛喜欢吃什么呢?”时,过去,我直接告诉学生。现在,我引导学生做实验,说:“喂喂就知道。”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喂养,学生发现蜗牛喜欢吃甜食,如草莓、橘子等,而不喜欢吃芹菜、黄瓜等。学生把蜗牛喜欢吃的食物画出来贴在墙上,告诉全班同学。更有趣的是,学生发现蜗牛吃了草莓排出红色的粪便,吃了橘子排出黄色的粪便。经过反复地实验观察,学生得出结论,蜗牛粪便的颜色与吃的食物有关。这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受到学生的空前欢迎。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符合陶先生说的“教育从生活中来,又服务于生活”的行知教育理念,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不谋而合。

“社会即学校”指的是学校要与社会密切联系。我想这种联系有形式和精神两个方面。形式是指将校外有经验的农夫、工程师、医生(有些是学生家长)等专业人士请进学校,以丰富学校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所谓“精神实质”是指学校培养出的学生进入社会工作、生活后,将习得的“学习精神和习惯”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使其朝更美好的方向发展,也即“终身学习”的理念。政府规划中提出“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的观念,并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建设“图书馆”“大剧院”等文体艺术中心。在这样的时代里,作为教师群体,更要对陶先生“社会即学校”的理论进行内涵和外延的充实。首先,教师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作为教师的座右铭。因为必定要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否则读一本书,备一次课,然后年年照样画葫芦。指望这样的教师培养出有“终身学习”观念、创新精神的学生,也是空谈。其次,教师的学要向生活中的人和事学习。任何一门高深的学问都蕴藏在生活中,而开启人们探究学问的求知之心,总伴随着情谊的感化。作为教师,应当走进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以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进入学生的生活世界后,去探寻令其感动的人和事,完成从经师到人师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要把社会当学堂,用自身的治学精神去感染学生。最后,教师要及时总结自身和他人的教育教学经验,从经验中找到改进工作、提高效率的

有效途径。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确,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奉献。“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将永远牢记陶先生的教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杨长军.略论陶行知的主要教学思想及实践价值[J].赤子(上中旬),2014(10).

[2]杨振升.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今教育改革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6(3).

猜你喜欢

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
让悲剧不再上演
文艺作品中的化学素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改革研究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研究
浅谈如何有效指导幼儿的沙艺活动
“生活即教育”思想下的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