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信仰教育的内涵及几点思考
2017-05-13程成
程成
【摘要】在物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面对如今物欲横流的世界,很多大学生出现:“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的状况,而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往往被人们误解为一种理论说教式的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不仅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也有助于从方法论上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学范式。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信仰教育;内涵;思考
一、信仰教育的内涵
人要有信仰,而所谓信仰有信心、瞻仰之意。信,信奉。仰,仰慕。《辞海》中解释为“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及其相信和尊敬。”《哲学大辞典》中解释为:“信仰是对某种理论、思想、学说的心悦诚服,并从内心以此作为自己的行动的指南。有麻木的信仰和科学的信仰之分。”而我们这里说所的为科学的信仰,即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认为,信仰是建立在人们对客观世界科学认知基础上的一种意志践行行为,它是具有思维的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意志品质。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认识模糊,甚至可以说缺乏信仰。邓晓芒教授就曾写过一篇文章《中国人为什么没有信仰》,“我们为什么没有真正的信仰?因为我们没有独立的个人,我们的个人没有独立起来。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内心独立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中国人有物质的需要,但是缺乏精神的需要”,但是信仰却对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在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要解决这一问题,推动人们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理想信念,必须要加大信仰教育。
信仰教育“主要是对一定的社会成员进行某种世界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教育活动。”从这个定义的表面看,信仰教育是关于各种“观念”的教育,但实际上,它是一种意志的观念,一旦形成便具有很強的稳定性、持久性、科学性与实践性,并对社会的发展与人生的方向具有引领作用。信仰可以分为“教”和“育”两个大的方面,从“教”的层面而言,所谓信仰教育就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某种信仰的教化传播过程。而在中国,马列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所信奉并将其作为指导思想的学说,就是目前中国社会传播的最主要的信仰。从第二个方面“育”而言,即教育本身,所谓教育的目的正是要帮助受教育者坚定内心正确的信仰,只有具备内心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为之而不断努力奋斗。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以习近平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参观《复兴之路》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仅仅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的为人民来造福。我们作为中国人民的一份子,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的中国梦作为我们内心坚定的理想信念并且为之而不断努力奋斗。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信仰教育实现的重要载体,对于信仰教育的发展也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精神文明建设一项基础性工作和搞好两个文明建设的基本保证。”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了信仰的支撑,人们的政治立场、方向和道德行为就能因为神圣化、崇高化而具有进一步的动机意义,从而有着强劲的精神动力和内驱力。”通过信仰教育的作用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为受教育者自身的信仰。
二、关于如何加强信仰教育的几点思考
1、正确把握信仰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内部实现信仰教育
正如前文所述,信仰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同时又互为补充,两者对社会的发展都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如今的社会,人们鲜少提信仰教育,较多提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如何正确把握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信仰教育的地位并最终实现信仰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就其本质而言可以分为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等方面。就思想教育而言,帕斯卡尔曾经说过:“人是一颗思想的芦苇。”毛泽东也说过:“只有在思想上入党才是真正入党”,为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只有思想上信仰我们才是真正的有信仰”,通过转变大众的思想观念,将信仰教育始终局限于宗教信仰的狭隘界限中解放出来,从而让更多的大众接受信仰教育。其次,道德教育可以为信仰教育提供正确的价值倾向。荆学民先生曾将人类价值取向划分为三个级态,即经验价值取向、规范价值取向、终极价值取向,实际上目前的德育内容也因此可以划分为三个级态:日常行为规范、伦理道德原则、信仰价值追求。信仰价值追求是道德教育的最终阶段,道德教育是信仰价值追求的总体性形态,因此通过正确的道德引领可以最终实现信仰教育的发展。最后,政治教育可以为信仰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目前我国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为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努力奋斗,它始终需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在政治教育的保障作用下,增强信仰教育的影响力与渗透力,最终实现信仰教育。
2、注重把握信仰教育的独立性地位,使信仰教育深入人心
曾经在《菊与刀》这本书里看过,西方国家所推崇的是一种“罪感文化”,而东方国家盛行的是一种“耻感文化”,它们二者的区别在于外部环境对人内心的影响。在“罪感文化”的影响下,西方人无论环境如何变化都会对任何事物存在敬畏之心,而东方人在外部环境变化时会影响他们对事物的认知,比如做了错事,在没人的时候便会表现的如无其事,在有人围观时,便会有羞耻之心。但是殊不知我们社会所需要的是外部环境的不断改变而我们能一直坚定我们的内心,正如时事评论员邱震海先生所说:“在中国社会所谓的崛起期,我们国人真的要少一点张扬,多一点感恩,多一点敬畏之心。”
3、创新教育方法,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与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为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历史与现实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科学、先进的思想体系,但是在现代社会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却存在片面性与狭隘性,有的甚至认为它只是单纯的教条,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与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过于教条化不无关系。因此转变教学方式,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时效性,让它们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让更广泛的群众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而不是束之高阁,对我们发展信仰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更需要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指导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已经深深印下了马克思主义的烙印,在新的时代,需要信仰教育凝聚力量,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重新发掘其信仰价值,拓展信仰领域,为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冯 契. 哲学大词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2,10:1214.
[2] 刘建军. 信仰教育: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的本质内容[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0(4):14-17.
[3] 檀传宝. 论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97(2).
[4]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