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样品的色谱-质谱定性确认指标

2017-05-13刘少丹张大明张炜张文芳

法医学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质谱法定性质谱

刘少丹,张大明,张炜,张文芳

(1.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山西太原 030001;2.北京市公安局法医鉴定中心,北京 100192)

·综述·

生物样品的色谱-质谱定性确认指标

刘少丹1,张大明2,张炜2,张文芳2

(1.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山西太原 030001;2.北京市公安局法医鉴定中心,北京 100192)

由于复杂基质的存在,生物样品中毒物的色谱-质谱定性确认指标与非生物样品有所不同。即使同为生物样品,定性确认指标也会因应用领域的不同而不尽相同。本文综述了法医毒物分析及其他应用领域生物样品中待测物的色谱-质谱定性确认指标的异同,这些确认指标主要包括保留时间、相对保留时间、信噪比、特征离子、特征离子的相对丰度、母离子-子离子对和离子对丰度比等。

法医毒理学;色谱法;质谱分析法;综述;质量控制;定性研究;确认指标;生物样品

法医毒物分析是以分析化学,尤其是现代仪器分析技术为基础,以能损害生命正常活动的毒物为对象并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判定,从而服务于国家法制建设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法医毒物分析中判断检材中是否含有某种毒物,称为确证试验。一般而言,确证试验的方法多为色谱、色谱-质谱联用等仪器分析方法。常规的定性分析常采用以下三种模式:(1)经验判断或是专家指导意见。经验丰富的分析者,通过日常工作经验的积累及平时的学习,可以对生物样品的分析结果给出相对准确的定性分析结果。(2)与标准谱库比对。如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质谱库,通过相似度检索,分析匹配度和CAS号等进行分析结果的判定。(3)与校准标准品进行比对。将样品中目标分析物的分析结果和相应标准品的分析结果进行比对,给出最后的定性分析结果。

由于法医毒物分析面对的多为生物检材,包括各种体液、器官和组织,均含有极其复杂的基质,使得常规的定性确认指标受到挑战,特别是目标物含量接近方法检出限时,定性结果的可靠性尤为重要。如何对生物样品中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进行判定,包括农药残留、医疗卫生、环境卫生、运动兴奋剂、法医毒物分析等不同的检测领域给出了各自的质量控制标准[1-10]。目前国内相关的毒物分析标准方法尚未考虑体外样品和生物检材之间的差别,定性确认指标使用与非生物样品相同的确认指标,笼统地要求空白样品无干扰、保留时间相同、信噪比(signal/noise,S/N)≥3、谱库匹配率不低于90%[11]或质谱特征离子碎片及相对丰度(即离子比率)一致[12-14],即可定性。近5年来新发布的方法中多数定性确认指标已经尝试采用国际流行的质量控制标准。本文将针对法医毒物分析中普遍使用的色谱-质谱联用定性分析技术,就不同国家、区域组织制订的生物样品检测的质量控制标准中定性结果质量控制中的主要确认指标进行综述,并与国内有关的应用领域进行比较,望能引起有关部门或人员对定性结果质量控制的重视,防止错误结果的发生。

1 色谱-质谱确认指标

生物样品色谱-质谱定性分析结果的主要确认指标包括(1)色谱方面:保留时间(retention time,RT)、相对保留时间(relative retention time,RRT);(2)质谱方面:S/N、特征离子(m/z)、特征离子的相对丰度、母离子-子离子对和离子对丰度比等。不同的应用领域中,因其检测结果的用途不同,其设立的色谱-质谱定性确认指标各不相同。国际和国内不同领域色谱-质谱定性结果的确认指标汇总见表1~2[1-27](文后)。

2 色谱方面

RT(RRT)是定性分析的一个重要参数。不同应用领域的管理部门或专业组织因各自检测目的不同,对不同的检测对象给出的RT的确认指标有很大差异。

2.1 气相色谱(GC)

国际方面,欧盟委员会在2002年的EU:2002/ 657/EC[1]决议中,针对动物及动物源性食品的药物残留检测,规定目标物RT至少应大于或等于色谱死时间(t0)的2倍,其RT的最大允许偏差为±2%,RRT的最大允许偏差为±0.5%。欧盟委员会健康和消费者保护署在2013年颁布的EU:SANCO/12571/2013[2]中,针对食品和饲料中的农药残留检测,规定目标物RT至少应大于或等于t0的2倍,其RT的最大允许偏差为±0.2min。美国农业部农业市场服务署(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Agricultural Marketing Service,USDA/AMS)在2013年发布的《农药数据程序》(Pesticide Data Program,PDP)[3]中,RT的最大允许偏差为±0.05min,RRT的最大允许偏差为±0.01min。在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的《行业指南118-对动物药物残留鉴定的气相色谱-质谱法确认指导草案》[4]中,其RT的最大允许偏差为±2%。国际反兴奋剂机构(World Anti-Doping Organization,WADA)2010年发布的《色谱-质谱法定性分析的判定标准》[5]中,针对尿液中兴奋剂类药物的检测,RT的确认指标为保留因子(k)在3~10范围内,RT的最大允许偏差为±2%或0.1min,RRT的最大允许偏差为±1%或±0.1%(稳定同位素内标)。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United Nations Office on Drugs and Crime,UNODC)在其2009年发布的《缴获的非法药物和生物样本检测中仪器校准和分析方法确认指南》[6]中,针对缴获的非法药物和生物样本的检测,规定RT的最大允许偏差为±2%。欧洲职场药物检测协会(European Workplace Drug Testing Society,EWDTS)发布的《欧洲正规职场药物检测实验室指南》[7],针对尿液中的药物检测,规定RT的最大允许偏差为±2%或3 s。竞技比赛化学家协会(Association of Official Racing Chemists,AORC)在2011年发布的《色谱-质谱法鉴定的基本要求指南》[8]中,针对动物比赛中的药物检测,其最大允许偏差RT为±1%或6 s,RRT为±1%。美国法庭毒物学家协会(Society of Forensic Toxicologists,SOFT)和美国法庭科学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Forensic Sciences,AAFS)在2006年共同发布的《法庭毒物分析实验室指南》[9]中,规定RT的最大允许偏差为±(1%~2%)。在欧洲毒理学和法庭化学协会(Society for Toxicological and Forensic Chemistry,GTFCh)2009年的《法庭毒物分析质量控制指南》[10]中,RT和RRT的最大允许偏差分别为±2%和±1%。

国内,在农业产品检测领域,GB/T 19648—2006《水果和蔬菜中500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15]中要求待测物与相应标准品的RT相一致。农业部958号公告—10—2007《水产品中雌二醇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16]中,要求待测物与相应标准品的RT≤0.10min。在公共安全领域,GB/T 19267.7—2008《刑事技术微量物证的理化检验第7部分气相色谱-质谱法》[11]中要求待测物与相应标准品的RT相一致。GB/T 29635—2013《疑似毒品中海洛因的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检验方法》等标准中[12-14,28,29],也要求待测物与相应标准品的RT相一致且空白无干扰即可。在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颁布的司法鉴定技术规范SF/Z JD0107004—2010《生物检材中苯丙胺类兴奋剂、哌替啶和氯胺酮的测定》等检测方法[20-25]中要求RT的最大允许偏差为±2%。在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 1074—2013《生物样品中γ-羟基丁酸的气相色谱-质谱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验方法》[26]中要求RT的最大允许偏差为±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年发布的《残留分析质量控制指南》[27]的5.5.2条款中,要求使用色谱分析时,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待测物与相应的标准品具有相同的RT,同时5.6.3条款中要求GC的RRT最大允许偏差为±0.5%。

2.2 液相色谱(LC)

欧盟委员会的EU:2002/657/EC[1]决议中,其RT最大允许偏差为±5%,RRT为±2.5%。在USDA/AMS的PDP[3]中,其RT最大允许偏差为±0.5min,RRT为±0.1min。美国FDA的《行业指南118-对动物药物残留鉴定的气相色谱-质谱法确认指导草案》[4]中,RT最大允许偏差为±5%。在AORC的《色谱-质谱法鉴定的基本要求指南》[8]中,RT最大允许偏差为±2%或12 s[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的RT为半峰高的峰宽的±50%或3 s(参考值可更大)],RRT为±2%。在GTFCh的《法庭毒物分析质量控制指南》[10]中,其RT最大允许偏差为±5%,RRT为±2.5%。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农业部的有关标准[15-19]中,RT最大允许偏差为±(2.5%~5%),RRT为±2.5%。司法鉴定技术规范[20-25]中,RT最大允许偏差为±2%。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 1074—2013《生物样品中γ-羟基丁酸的气相色谱-质谱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验方法》[26]中RT最大允许偏差为±2%。

综上可以看出,国际上不同的应用领域或检测组织对色谱RT的规定是有稍微差别的。对于GC,国外多数应用领域最大允许偏差为±2%,仅个别领域有所不同,如EU:SANCO/12571/2013[2]中RT最大允许偏差为±0.2min(12 s)。对于LC,国外多数应用领域的RT最大允许偏差为±5%,USDA/AMS的PDP[3]中,RT最大允许偏差为±0.5min(30 s)。国内2010年前颁布的生物样品中药物和农药残留检测的标准或规范中,色谱RT的确认指标多数为“待测物与相应标准品的RT相一致”,在2010年之后,陆续与国际接轨,将GC的RT最大允许偏差设定为±2%。对于LC,在农业部门的相关标准中RT最大允许偏差多数设定为±(2.5%~5%),而司法鉴定和公共安全行业标准中则普遍将RT最大允许偏差设定为±2%,与GC的RT最大允许偏差相同。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目前国内现行有效的有关生物样品中药物和农药残留检测标准或规范中,部分还在沿用“待测物与相应标准品的RT相一致”的要求,这个指标能否真正满足法医毒物分析检测的需求还有待进一步商榷。

3 质谱方面

3.1 特征离子(峰)

在生物样品的色谱-质谱法定性分析中,分析结果主要是靠样品中待测物的质谱图与对照标准质谱图的匹配情况来得出。理论上待测物的质谱图与标准质谱图中的特征离子(峰)数量应该完全一致,但当生物样品中待测物的含量较低时,很难得到两者的质谱图中特征离子(峰)数量完全一致。因此样品中选择多少个特征离子(峰)来与标准谱图进行比对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只有选择出合理数量的特征离子(峰)来进行比对,才能为待测物的准确定性提供帮助。

从表1~2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区域、行业组织、国家主管部门制定的标准或指南中在进行特征离子(峰)的选择时,均要求该特征离子(峰)的S/N≥3,否则不能选择为特征离子(峰),只有这样,定性结果才更具有可靠性。

在特征离子(峰)数量选择方面,从表1可以看出,国外的区域、行业组织、国家主管部门制定的指导性文件[1-7]中,一级质谱要求采用全扫或选择离子监测(selected ion monitor,SIM)模式时至少选择3个特征离子(峰),串联质谱则需要至少选择2个子离子(峰)。在EU:SANCO/12571/2013[2]中,将一级质谱分为单位质量分辨率质谱和高分辨率质谱,高分辨率质谱要求最好包含分子离子,至少1个特征碎片离子(峰)。在AORC的《色谱-质谱法鉴定的基本要求指南》[8]中则直接采用SIM模式,需选择4个特征离子(峰)。在SOFT/AAFS的《法庭毒物分析实验室指南》[9]中,采用SIM模式对于特征离子(峰)的选择要求至少2个特征离子(峰)。在GTFCh的《法庭毒物分析质量控制指南》[10]中,对于全扫模式,需选择至少4个特征离子(峰)且所有特征离子(峰)的相对丰度要≥10%;在SIM模式下,需选择至少3个特征离子(峰);对于串联质谱则需选择1个母离子和至少2个子离子(峰)。

国内不同应用领域给出的特征离子(峰)的选择也有所不同。在农业部的标准[15-19]中,SIM模式要求至少选择3个特征离子(峰),选择反应监测(selected reaction monitor,SRM)/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MRM)模式下要求选择1个母离子和至少2个子离子(峰)。在司法鉴定技术规范[20-25]中,全扫模式要求至少选择2个特征离子(峰),SIM模式要求至少选择3个特征离子(峰),MRM模式下要求选择1个母离子和至少2个子离子(峰)。在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 1074—2013《生物样品中γ-羟基丁酸的气相色谱-质谱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验方法》[26]中,全扫模式要求至少选择3个特征离子(峰),MRM模式下要求选择1个母离子和至少2个子离子(峰)。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残留分析质量控制指南》[27]中,全扫模式要求至少选择4个特征离子(峰)。在公共安全领域毒品标准[12-14]中,全扫模式要求至少选择4个特征离子(峰),有的标准[11,28,29]中,则要求所有特征离子(峰)均出现。

王维的一生经历了一次次的“失去”。他出生在贵族世家,家境殷实,生活美满。父亲教他诗文,母亲教他绘画和佛经,年幼的王维还继承了祖父的音乐基因,据说他第一次拿起乐器就可以弹奏,和莫扎特一样,都是极有音乐天赋的“神童”。

在特征离子(峰)的选择方面,比较传统的做法是对质谱图用定性确认点(identification point,IP)得分来解释质谱数据。对于待测物定性所需要的得分,欧盟委员会的EU:96/23/EC[30]附录Ⅰ中列出的A组中物质的定性至少需要满足4分,B组中物质的定性至少需要满足3分,也就是传统上称谓的质谱“四分法”。尽管该方法在新的标准方法或指南性文件中不再加以强调,但在很多现行的有效标准中还在使用。

3.2 特征离子的相对丰度

在生物样品的色谱-质谱法定性分析中,除了需要考虑待测物的质谱图与标准质谱图中的特征离子峰是否一致外,还需要考虑两者间特征离子(峰)的相对丰度是否一致或相近,只有这些参数均满足要求,才可以对生物样品中的分析物进行准确的定性。通常特征离子的相对丰度的确认指标是根据相对丰度的大小分段进行比较的。

国际上,相对丰度的分段和相应的最大允许偏差是有很大差别的。在EU:2002/657/EC[1]、EU:SANCO/ 12571/2013[2]和GTFCh的《法庭毒物分析质量控制指南》[10]中,其对相对丰度的分段是一致的,但相应的最大允许偏差不尽相同,即当特征离子(峰)的相对丰度在50%~100%时,其最大允许偏差分别为±10%[1,2]和±20%[10](相对);当相对丰度在20%~50%时,最大允许偏差分别为±15%[1,2]和±20%[10](相对);当相对丰度在10%~20%时,其最大允许偏差分别为±20%[1,2]和±25%[10](相对);当相对丰度≤10%时,最大允许偏差均为±50%(相对)。液相色谱-质谱(LC-MS)法的确认指标比较简单,所有特征离子(峰)的相对丰度最大允许偏差均为±30%(相对)[1-2]。

世界反兴奋剂组织关于生物样品中运动兴奋剂的定性中质谱方面的要求[5],特征离子的相对丰度的判定也是分段划分的。当相对丰度>50%时,最大允许偏差为±10%(绝对);当相对丰度在25%~50%时,最大允许偏差为±20%(相对);当相对丰度在5%~25%时,最大允许偏差为±5%(绝对);当相对丰度≤5%,最大允许偏差为±50%(相对)。

在USDA/AMS的PDP[3]和UNODC的《缴获的非法药物和生物样本检测中仪器校准和分析方法确认指南》[6]中,虽然应用的领域不同、涉及的生物样品基质不同,但是对有关的所有特征离子的相对丰度的最大偏差要求均为±20%。

在美国FDA的《行业指南118-对动物药物残留鉴定的气相色谱-质谱法确认指导草案》[4]中则规定:采用一级质谱,如果选择3个特征离子(峰),则这3个特征离子(峰)的相对丰度需满足最大允许偏差为±10%(绝对);如果选择≥4个特征离子(峰),则选择的特征离子(峰)的相对丰度需满足最大允许偏差为±15%(绝对)。采用串联质谱,如果选择1个母离子和2个子离子(峰),则相对丰度的最大允许偏差为±10%(绝对);如果选择≥3个子离子(峰),则相对丰度的最大允许偏差为±20%(绝对)。

在国内,相关领域的标准或规范[15,16,20-24,26]中使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时特征离子(峰)的相对丰度最大允许偏差也是分段要求的。当相对丰度>50%时,最大允许偏差为±10%(相对);当相对丰度在20%~50%时,最大允许偏差为±15%(相对);当相对丰度在10%~20%时,最大允许偏差为±20%(相对);当相对丰度≤10%时,最大允许偏差为±50%(相对)。

在农业部相关标准[17-19]中,对于LC-MS,其特征离子(峰)的相对丰度最大允许偏差的分段和使用GC-MS时是一样的。在前三个分段中,最大允许偏差均较GC-MS大10%,最后一个分段其最大允许偏差为±50%。

在公共安全领域标准中,如国家标准[12-14]中,要求质谱特征离子碎片及相对丰度一致;行业标准[11]中,则要求谱库检索匹配率不低于90%。另一些行业标准[28,29]中仅要求生物样本中出现相应特征离子碎片即可,对相对丰度没有提出要求。

必须注意的是,一些特征离子(峰)的相对丰度是有浓度依赖性的,因此须与相似浓度的校正标准进行比较,即要求样品中待测物与对照标准物的浓度应尽可能地相近。

4 生物样品中定性确认指标讨论

在色谱-质谱法定性分析中,随着色谱-质谱仪器的不断完善和应用领域对质谱技术了解的深入,不同的专业领域对定性结果质量控制的标准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改进,特别是生物样品的色谱-质谱法定性分析结果的质量控制。2010年后发布的标准方法、规范或指南性文件中,不同应用领域色谱-质谱定性判断依据如表3(文后)所示进行表述,不再笼统地出“生物检材中出现相应色谱峰及特征离子碎片且空白无干扰”或“RT一致,所有特征离子均出现,谱库检索匹配率不低于90%”的判定要求。

生物样品的色谱-质谱法定性分析的结果,因含有复杂的基质,会对定性检测结果的可靠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特别是在目标物的含量接近方法检出限时,因此不适宜直接采用非生物样品定性结果的确认指标。Mol等[31]联合5个实验室研究21种蔬菜水果中120种农药,共135000个色谱质谱图,得到LC-MS/ MS的RT的最大允许偏差为±0.1min,相对丰度的最大允许偏差为±45%,在此结果下假阴性率低于1%且无假阳性。Bettencourt[32]采用贝叶斯理论研究两种农药痕量水平的GC-MS/MS检测结果,他认为相对丰度的偏差不应该设定具体值,而是在检测限(limit of examination,LOE)以上的浓度才有阳性的可能。对于法庭毒物分析中生物样品定性结果确认依据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的工作需求。如果设定的定性结果确认指标范围比较宽,则出现假阳性结果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如果设定的范围比较窄,则出现假阴性结果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因此选择合适的最大允许偏差范围就显得尤为重要。

国内法医毒物分析的色谱-质谱法定性确认指标与其他应用领域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与国外同行也是有差别的,但对此方面的研究报道甚少。因此,对于法庭毒物分析定性结果的质量控制,还需要开展许多系统、严格的实验和科学研究验证工作,才能更科学、系统地解释和界定生物样品的色谱-质谱法定性分析结果的判定依据。

[1]European Commission.Comm ission Decision of 12 August 2002 implementing Council Directive 96/23/EC concerning the performance of analytical methods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results:2002/657/EC[S].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2002:8-36.

[2]European Commission.Guidance document on analytical quality control and validation procedures for pesticide residues analysis in food and feed:SANCO/ 12571/2013[S].2013.

[3]USDA/AMS.Pesticide Data Program,revision 2,released 10/01/13[S/OL].[2016-06-26].http://dairyprogramhearing.com/getfile5fa65fa6.pdf?dDocName=stelpr dc5083988.

[4]FDA Guidance for Industry 118 Mass Spectrometry for Confirmation of Identity of Animal Drug Residues Draft Guidance[S/OL].[2016-06-26].https://www.fda. gov/AnimalVeterinary/Guidancecomplianceenforcement/ GuidanceforIndustry/default.htm.

[5]WADA Laboratory Committee.WADA Technical Document--TD2010IDCR Identification Criteria for Qualitative Assays Incorporating Column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ometry:Version 1.0[S/OL].[2016-06-26].https://www.wada-ama.org/sites/default/files/resources/files/WADA_TD2010IDCRv1.0_Identification% 20Criteria%20for%20Qualitative%20Assays_May% 2008%202010_EN.doc.pdf.

[6]United Nations Office on Drugs and Crime(UNODC),Guidance for the Validation of Analytical Methodology and Calibration of Equipment Used for Testing of Illicit Drugs in Seized Materials and Biological Specimens[S/OL].[2016-06-26].https://www.unodc. org/documents/scientific/validation_E.pdf.

[7]EWDTS Guidelines Committee.European Laboratory Guidelines for Legally Defensible Workplace Drug Testing(EWDTS):Version 1.0[S/OL].[2016-06-26]. http://www.ewdts.org/data/uploads/documents/ewdtsguid elines.pdf.

[8]Association of Official Racing Chem ists(AORC). Guidelines for the M inimum Criteria for Identification by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ometry[S/OL]. [2016-06-26].http://www.aorc-online.org/documents/ aorc-ms-criteria-modified-23-aug-16/aorc-ms-criteria-accepted-5-jan-2015-modified-23-aug-2016-final.pdf.

[9]SOFT/AAFS Laboratory Guidelines Committee.SOFT/ AAFS Forensic Laboratory Guidelines[S/OL].[2016-06-26].http://www.soft-tox.org/files/Guidelines_2006_ Final.pdf.

[10]GTFCh.Guideline for quality control in forensic toxicological analyses[S].2009.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刑事技术微量物证的理化检验第7部分气相色谱-质谱法:GB/T 19267.7—200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疑似毒品中海洛因的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检验方法:GB/T 29635—2013[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疑似毒品中甲基苯丙胺的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检验方法:GB/T 29636—2013[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疑似毒品中氯胺酮的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检验方法:GB/T 29637—2013[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水果和蔬菜中500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GB/T19648—200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水产品中雌二醇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农业部958号公告—10—2007[S]. 2007.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可食动物肌肉、肝脏和水产品中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苯尼考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B/T 20756—200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GB/T 21316—2007[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水产品中17种磺胺类及15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农业部1077号公告—1—2008[S].2008.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生物检材中苯丙胺类兴奋剂、度冷丁和氯胺酮的测定:SF/Z JD0107004—2010[S].2010.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生物检材中单乙酰吗啡、吗啡、可待因的测定:SF/Z JD0107006—2010[S].2010.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血液、尿液中154种毒(药)物的检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F/Z JD0107005—2010[S].2010.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尿液中Δ9-四氢大麻酸的测定:SF/Z JD0107007—2010[S].2010.

[24]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生物检材中巴比妥类药物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F/Z JD0107008—2010[S].2010.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生物检材中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F/Z JD0107009—2010[S].2010.

[2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生物样品中γ-羟基丁酸的气相色谱-质谱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验方法:GA/T 1074—2013[S].2013.

[27]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残留分析质量控制指南:国质检食[2002]79号[S].2002.

[2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生物样品中液化石油气及天然气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定性检验方法:GA/T 931—2011[S].2011.

[2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生物样品中氟乙酸根离子的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验方法:GA/T 933—2011[S].2011.

[30]European Comm ission.Conucil directive 96/23/EC on measures to monitor certain substances and residues thereof in live animal products and repealing Directives 85/358/EEC and 86/469/EEC and Decisions 89/187/EEC and 91/664/EEC[S].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1996:10-32.

[31]Mol HG,Zomer P,García López M,et al.Identification in residue analysis based on liquid chromatography w ith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Experimental evidence to update performance criteria[J]. Anal Chim Acta,2015,873:1-13.

[32]Bettencourt da Silva RJ.Evaluation of trace analyte identification in com plex matrices by low-resoluti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through signal simulation[J].Talanta,2016,150:553-567.

Confirm ing Indicators of Qualitative Results by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in Biological Sam ples

LIU Shao-dan1,ZHANG Da-ming2,ZHANG Wei2,ZHANG Wen-fang2
(1.School of Forensic Medicine,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Taiyuan 030001,China;2.Forensic Medical Identification Center of Beijing Municipal Public Security Bureau,Beijing 100192,China)

Because of the exist of complex matrix,the confirming indicators of qualitative results for toxic substances in biological samples by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are different from that in non-biological samples.Even in biological samples,the confirming indicators are different in various application areas.This paper review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confirming indicators for the analyte in biological samples by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in the field of forensic toxicological analysis and other application areas.These confirming indicators include retention time(RT),relative retention time(RRT),signal to noise(S/N),characteristic ions,relative abundance of characteristic ions, parent ion-daughter ion pair and abundance ratio of ion pair,etc.

forensic toxicology;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review;quality control;qualitative research;confirming indicator;biological sample

DF795.1

:A

10.3969/j.issn.1004-5619.2017.02.016

1004-5619(2017)02-0181-08

2016-09-26)

(本文编辑:严慧)

刘少丹(1990—),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法医毒物分析研究;E-mail:1115470545@qq.com

张大明,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法医毒物分析鉴定及研究;E-mail:zdm64880@163.com

猜你喜欢

质谱法定性质谱
分裂平衡问题的Levitin-Polyak适定性
QuEChERS-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植物油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在农残检测中的应用及维护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PM2.5中7种指示性多氯联苯和16种多环芳烃
当归和欧当归的定性与定量鉴别
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食品中的丙烯酰胺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水中18种挥发性有机物
质谱法测定西安脉冲反应堆99Tc嬗变率
共同认识不明确的“碰瓷”行为的定性
殴打后追赶致人摔成重伤的行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