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口腔根管治疗临床分析
2017-05-13吴建伟
吴建伟
【摘要】 目的:讨论口腔根管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类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使用口腔根管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100例患者(228颗患牙)作为研究对象,对口腔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根管的填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利用根管治疗后,210颗患牙治疗成功,成功率为92.1%,恰填206颗,恰填率为90.3%,欠填率占4.3%,共10颗,超填率占5.3%,共12颗。结论:利用口腔根管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类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 牙髓病; 根尖周病; 口腔根管治疗; 临床分析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0.06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0-0128-02
在当前的临床治疗中,对于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治疗,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口腔根管治疗,这种治疗方式主要是通过对根管内的感染坏死物质及炎性牙髓的清除,形成根管,这样就可以有效降低根尖周病的出现。通过长期研究发现,口腔根管对牙髓病以及根尖周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1]。但是在实际治疗中,由于牙体解剖比较复杂,且相关的器械及手术人员等因素的制约,导致手术治疗效果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使用口腔根管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100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使用口腔根管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100例患者(228颗患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5例,女55例,年龄16~65岁,平均(39.5±10.6)岁;患牙中磨牙30颗,前磨牙37颗,前牙161颗。
1.2 方法
治疗前,首先对患牙进行常规根尖X线检查,明确患牙的牙根尖周及牙根是否完好。使用4%阿替卡因进行局麻,常规橡皮障隔湿下操作,开放髓腔,建立冠部直线入口,将牙髓摘除。根管的长度需要通过根尖定位仪,插针片确定,然后预备根管,通常情况下对根管的预备方式有冠向深入法、标准法、逐步后退法,首选2-4法机用镍钛挫高效根管预备完成。复杂根管需要几种方法结合使用,预备后需要拍试尖片,对根管的清洗需要使用17%EDTA和5%次氯酸钠交替进行冲洗,超声荡洗,纸尖干燥根管,未感染的根管进行一次性预备充填。感染根管氢氧化钙封药之后对根管进行填充,填充材料一般选择Dentsply A-H plus糊剂与热牙胶尖[2],进行热压胶垂直加压充填,加压过程中应该热压根尖1/3,回填根管上段。双层暂封。必要时使用放大镜显微镜辅助下操作。然后嵌体高嵌体微创修复。实际的填充中,需要加压法、标准法及后退法进行,完成填充。为了确定填充情况,需要再次使用X线片对患牙进行检测,在填充前预计情况及对实际的填充结果进行评价,这样就能明确根管治疗对于牙髓病以及根尖周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1.3 疗效判定标准
1.3.1 填充情况 根据物质填充情况可以将其分为恰当填充、填充不足及超量填充。恰当填充:根管范围内充实,并且进行封闭,根尖部位和根管中填充物的长度误差在2 mm以内。充填不足:根管封闭不够严密,根尖部位和根管中填充物的長度误差在大于2 mm。超量填充:填充物超出根尖。
1.3.2 临床治疗效果 成功:牙周内细菌及炎症得到有效控制,通过X线检测患牙根尖区封闭、根管填充良好,并且没有萎管现象出现,填充物不会影响正常的进食;无效:牙周内细菌及炎症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通过X线检测患牙根尖区没有封闭,进食时会受到填充物影响,同时咀嚼时出现疼痛感觉[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填充结果分析
所有换牙中,恰填206颗,恰填率为88%,欠填10颗,欠填率占4%,超填12颗,超填率占4%,见表1。
2.2 治疗效果分析
所有换牙中,治疗成功210颗,治疗成功率为92.1%,其中前牙治疗成功158颗,占75.2%,前磨牙治疗成功33颗,占15.7%,磨牙治疗成功19颗,占9.0%,前牙治疗成功率为98.1%(158/161),前磨牙治疗成功率为89.1%(33/37),磨牙治疗成功率为63.3%(19/30),通过研究可以看出,在实际治疗中,前牙及前磨牙治疗效果比较显著,磨牙治疗效果相对较差。
3 讨论
在当前对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治疗中,要想保留患牙,就需要进行选择根管治疗的方法,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实现对这两种疾病的治疗,其原理在于使用机械和化学方法将根管内部感染物及细菌清除,然后进行充填根管、封闭冠部,这样就能有效防止发生根尖周病变或促进已经发生的根尖周病变的愈合。随着今年来医疗技术以及器械的不断发展,填充材料也在不断的增加,这就使得根管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临床效果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利用根管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能够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缓解,不过在实际的治疗中,因为根管系统本身比较复杂,如果发生病变,就会给治疗带来极大的难度,并且不同患者其患牙结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4]。同时,器械、药物及医疗人员的差异,都有可能对根管治疗的效果造成影响。在利用根管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这主要是因为在治疗的过程中,会对牙根周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如果存在感染的情况,需要使用止痛药及抗生素结合治疗,在进食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使用患牙。在利用根管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医生对于根管的了解,只能通过根尖定位仪及X光片进行确定,以明确根管中存在的细窄、弯曲及钙化情况[5]。在利用根管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根管壁侧穿及器械脱落和误吞等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一旦发生这些情况,就会对治疗效果造成直接的影响,甚至还有可能造成其他病症的发生。鉴于这种情况,在进行根管治疗之前,就需要将这些情况向患者进行说明,在患者签订同意书以后进行治疗。在利用根管治疗的过程中及治疗以后,患牙通常情况下容易出现牙折、劈裂,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就需要拔牙[6]。如果在治疗后,患牙出现严重的裂缝,就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及时的进行全面的修复和治疗。通常情况下,导致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欠填。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治疗过程中的长度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另外立体填充不满也是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长度不足的出现是因为在治疗过程中,没有正确测量根管的长度,没有根据X片进行判断,仅依靠主观经验进行。另外,医源性也是导致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因为对需要解剖的牙体不够了解,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操作不够仔细,这样就容易导致出现根管侧穿以及髓室底底穿的情况[7]。最后,超填也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一个因素。如果出现超填的情况,就有可能导致细菌感染到根尖孔,进而就会导致感染,这种情况在根管准备弯曲的过程中油气明显,如果操作不慎,就会导致根管出现偏移,甚至导致其他疾病的出现,器械性能及根管系统的复杂性是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最直接原因。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是口腔中多发的一种疾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利用根管治疗这一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当前科技及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根管治疗的器械、技术及填充物都在不断更新和改进,这样就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的成功率[8]。本次研究中,利用根管治疗法对100例患者(228颗患牙)进行治疗,治疗成功率为92.1%,其中恰填206颗,恰填率为90.3%,欠填率占4.3%,共10颗,超填率占5.3%,共12颗;前牙治疗成功率为98.1%,前磨牙治疗成功率89.1%,磨牙治疗成功率为63.3%。要想有效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需要从根本上优化和完善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对填充物进行填充的时候,要掌握好填充程度,另外,在实际的治疗中,还需要明确根管的长度,这样才能使根管治疗的效果得到保证。
综上所述,利用口腔根管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类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Liu J G.The clinical effect of root canal treatment of acute pulpitis with pulp periapical diseas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nalysis of modern [J].China Health Care & Nutrition 2015,22(5):1224-1226.
[2] Du C Y.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diabetes root canal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al treatment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after surgery[J].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2015,35(21):82-83.
[3] Du X P,Ji Y.Analysis of clinical effect of root canal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dental pulp and periapical diseases[J].Chinese Medical Guide,2016,14(12):25-26.
[4] Liu J G.The clinical effect of root canal treatment of acute pulpitis with endodontic disease analysis[J].Moder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2015,26(23):5438-5439.
[5] Li X L,Wang H,Dong T T,et al.Endodontic and periapical disease of root canal treatment and clinical research of [J].Chinese medical guide,2015,13(8):138-139.
[6] Liao X H.The bracketless invisible appliance and fixed appliance in orthodontic treatment to compare the effect [J]. Clinical Medical Engineering,2016,36(8):995-996.
[7] Wu S Y,Feng H,Zou X X,et al.Application of oral cone beam CT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 shaped root canal of mandibular second molar[J].Oral Medicine,2013,33(4):258-260.
[8] Li B,Tan G Y,He X N,et al.Clinical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root canal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C shaped root canal system[J].Ningxia Journal of Medicine,2015,33(7):614-616.
(收稿日期:2016-12-14)
①浦城縣医院 福建 浦城 35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