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017-05-13宋惠芳

学周刊 2017年15期
关键词:文化品格语言能力思维品质

宋惠芳

摘 要: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势在必行,作为小学英语教师不仅要在观念上进一步提升,而且要在实践中去践行,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学习能力,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5-011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5.071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2015年4月全国校长峰会论坛上,龚亚夫老师结合自己数十年来的英语教育工作经验,围绕“核心素养培养”这一主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核心素养是学生必备的品格和能力。小学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可以总结为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学习能力四个方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设置情境,培养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指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通过主动的积累、课堂的梳理和整合,达到对语言的建构和运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根据教材进行单元统整与内容整合,也就是围绕核心,设计任务;围绕目标,逐步递进;围绕话题,整合内容。

在冀教版五年级上册Unit3 Lesson 7 China中,在课堂伊始就给学生呈现了我的外国朋友要来中国旅游这一情景,并在第一天游览了北京的一些景点为线索,学习capital, flag,Tiananmen Square,the Palace Museum,the Great Wall等单词。

通过创设真实的旅游情景,在游览途中饿了,品尝中华美食,晚上休闲欣赏国粹京剧来学习拓展知识,充实情景,在此过程中,激发旧知,灵活运用新旧知识,自由表达情感,为了更加真实地创设情景并延续情境,使情境连贯,完整,第二天由学生充当小导游,带领外教朋友游览其他名胜古迹,进行小组合作并进行展示,这是本课的拓展提升环节,在此过程中学习the Great Wall, the Bund, Shanghai, Potala Palace, Mogao Caves等名胜古迹的单词,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游览之后,外教要离开中国,师生赠送礼物,情感升华,进行德育的无痕渗透并结束本课的教学任务。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China,这个题材学生比较熟悉,在潜移默化中接触到了中国的名胜古迹,饮食和文化,我还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并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外,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此外还注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由此体现了学科素养的价值形态,培养了他们的价值观。

二、序列问题,培养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没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就不会有良好的素质,更谈不上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优秀的思维品质来源于教师每一堂课对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视和熏陶。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信心。

英语新教材中蕴含着知识性、思想性、教育性很强的内容,我们要善于发掘这些素材,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结合学生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维品质的培养,让他们的思维具有独创性与批判性。

我执教的冀教版六年级下册Unit 3 Lesson 15 Jennys Summer Holiday一课中,以我的暑假(过去式)为切入点,引出文本中主人公珍妮的暑假安排,以对比方式学习过去式和将来式。并以发散的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Jennys summer holiday?”来提问?一开始得到的答案是“I think Jennys summer holiday is fun/ nice/ intresting/wonderful...”但是当教师给出”I dont think it is nice. I think its boring. Because she only swims in the sea and watches the ships. Do you agree with me?”這样的回答后,学生立刻表示认同。教师又马上提出“Can you help Jenny make the summer holiday more exciting?”鼓励学生大胆思考,说出自己的见解,这时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暑假即将来临,学生即将毕业),展开想象,自由发言:play sports,/go swimming /listen to the music/ sing songs /walk on the beachplay on the beach...课堂氛围达到高潮,课堂生成,语言输出,水到渠成。

在这个环节中既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又提升了学生的独创性思维品质,活动真实有效,符合思维逻辑。这时就把三个目标融合成了一个教学任务,学生内心世界的东西、生活的东西、品格的东西,行为的东西全都融合到了语言教学的课堂中,这才是真正素养的培养。

三、拓展延伸,培养文化品格

文化品格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知,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包括知识、观念、态度和行为的品质。英语新课标指出,英语教学应有利于学生理解外国文化,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任何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不尽的文化内涵。

在上海版牛津教材4B The Ugly Duckling,学生对这个故事的中文版情节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但是学生对于小故事的作者,安徒生以及安徒生的其他作品的英文表达,了解的就不那么深刻了。所以在lead in 环节中,利用游戏“Its me ”导入,在最后教师引导“I like English stories. What English stories do you know? ”当学生自由回答后,教师以 PPT形式呈现“Snow White, the Little Match Girl, the Daughter of the Sea, the Ugly duckling”等故事的图片,并提出问题“Do you know who writes these stories?” 并引入作者“Anderson”,并做简单介绍,让学生对西方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更准确地学习和运用英语。

通过这个环节对西方文化进行渗透,将语言内容和表达真正内化成学生在真实交际中可以使用的内容,能够扩宽学生的眼界,更加有利于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

四、多种形式,培养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指主动学习、积极调适、自我提升的意识、品质和潜能,对实现英语学习目标、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至关重要。主动学习能力是让学生终身受用的能力,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究和发现,使学生学会分析和判断,此外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它能增进学生的感情,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本人执教的冀教版六年级下册Unit 3 Lesson 15 Jennys Summer Holiday一课,教师抛出话题”Do you want to know my summer holiday?”学生自主选择提问角度,利用Where? What? Who? How?等句型来提问。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Who will go on a trip?”顺势而导,设置真实有效的情景——英语教师将和语文、数学教师带领10名本班学生共同出游,并明确表示出色完成教师任务的同学将获得邀请卡与教师同行。抓住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Where will we go?”并给出”A wonderful place.”的回答,激发学生的兴趣点,为短文营造神秘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深入文本。

高年级的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词汇,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在课堂中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英语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它是一种习惯的养成,因此,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方式方法,为学生英语素养的提高提供条件,为学生创造出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做到“教书”的同时更加要注重“育人”, 为学生的终身幸福践行。

参考文献:

[1] 董淑娟.小学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初探[J].青海教育,2016(9):34.

[2] 高玉杰.小学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英语教师,2016(23):147-149.

[ 责任编辑 田彩霞 ]

猜你喜欢

文化品格语言能力思维品质
落实“两个关注”,促使课堂评价走向有效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