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2017-05-13李娜徐漫

学周刊 2017年15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创新能力改革

李娜 徐漫

摘 要:在教育的过程中,只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因此,在护理专业教学中,要从护理教学理念、培养方式方面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尤其是就当前的护理本科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进行教学方法的分析,为今后护理本科生的护理教学实践奠定基础,从而培养更多优秀的创新型护理人才。

关键词: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5-000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5.003

社会的变革与进步源于创新,对于大学生来说,只有不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才能促进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其具有主要的意义,这是大部分教育专家认可的,让学生懂得如何去创造。

一、改变护理教学理念

在基础护理教学中,一直严格遵循着“精确性”的操作和规范性的动作要领。这便会导致学生的思维产生两个严重的结果,即学生的思维朝着标准模式方向转变,教师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变得不灵活,致使学生对于护理知识的学习不会融会贯通。所以,必须突破以往护理教学模式,要在教学理念上做出改变。

(一)由“传承型”向“创新型”教育观念转变

将“标准化”的思维进行改变,不断创新,朝着个性化的培养观念上进行转变,这不但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而且也能够有效地推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很好发展。

(二)从应试教育转向了素质教育理念

传统的护理教学,主要是培育学生护理基础知识,很少关注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对于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方面还缺少一定的认识。因此,必须让学生对这些护理知识做到深入思考,这样在今后走向职业生涯后才能较好地胜任工作。

二、改进实验教学方法,不断实现实践教学功能的多元化

(一)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进行实验教学

采用的教学法为:“演示—练习—指导”,也就是在教师示教之后,让学生进行模仿,这样的教学过程一般很单一、死板,没有一定的变动特点,对于学生的个人思维能力的培养,缺少教育,这在学生的个人能力方面的培养难以达到既定的目标,使得他们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遇到一些高难度的技术方面的操作问题的时候,根本难以应对。因此,作为护理实践的教师,一定要发挥出自己的指导作用,让学生积极地思考相关的问题,不断提升个人的创新能力,掌握护理知识。

(二)运用“互动式”的教学手段

制定的教学目标要适中、科学而合理,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以及促进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的提高,尤其让学生懂得如何去安排实际的护理任务。主要的实施目的是:对于本节课所学到的基础护理知识,进行实际运用,积极地对人体方面的知识进行巩固。对于一些移动病人方面的操作要点,都要及时地掌握,特别是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之下,更是要懂得如何去对病人进行急救的知识,挽救危重患者。在这些学生都达到标准之后,还要多派出一些学生去训练,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救援队伍中去。与此同时,也掌握了护理技能,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管理的能力。

(三)采用“案例式”情景教學法

为了适应医学改革模式,不断增强医护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将“案例情景教学”运用到基础护理教学的整个体系中。伴随着现在的医护教学改革的不断开展,在教学中,教师经常运用案例情景教学的方法,通过教学实践后,发现这种教学法对于学生掌握护理知识有着很大的作用。比如说,在讲述灌肠实验的时候,教师可以穿插讲一些临床实践经验,针对一些顽固性的便秘案例,告诉学生应该如何应对,才能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益处。还有在讲述一些注射法的时候,可以将在临床中会遇到的复杂的案例拿来分析,让学生在遇到此类问题的时候,能够很好地解决。通过这种案例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无形中学会了相关的护理知识,也掌握了一些临床技巧,丰富了学生个人护理知识的范围,同时也增强了对于护理这门课程的兴趣,更好地学好这门课程奠定基础。

(三)在实践护理教学内容中进行更新,多增设一些设计性的实验

为了不断提升学生的护理创新能力,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要给学生营造出一个合理的试验教学情境,这样才能让学生身临其境。而实践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不断整合、更新实验内容,彻底改变以往的教学手段;将以模仿为主的模式,改变成为以基础实验作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实验者进行各种急救的护理技术操作练习,同时也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基本的原则进行常规护理技术操作。因此,护理教师要在教学中多鼓励学生按照一定的护理常规操作进行,不能随意进行操作,以避免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不仅要实现操作的简单、省力气,而且也能够让患者感到舒服,安全。再有,针对那些用物准备、实验过程有重叠的实验,需要用经过心设计,在整合之后,集中在一起进行讲授,对于原计划的实验,其学时保持不变,这样,学生的操作练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并大大延长了。

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要不断地学会如何思考问题,如何操作,使得自身的能力得到潜在的发展。在不断加强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培训方面,教师要多设计一些可操作性的护理小实验,增强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多运用相关的护理基础知识去解决问题,学会对问题的分析、创新。

综上所述,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对于本科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护理知识技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这有着极大的意义。与此同时,也应该让一些青年教师去一些知名的地方学习,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姚祚星,陈锦秀.科研创新型护理人才培养的问题与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7): 66-67.

[2] 刘东玲,杨培常,李伟,吴国华.护理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0(29):2705-2707.

[3] 张金萍,刘文庆,刘丽华,阮萍.护理学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新体系的构建[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2010(7):88-90.

[ 责任编辑 张景贤 ]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创新能力改革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