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对接课标”为主旨的馆校结合活动研究
——以辽宁省科技馆教育活动为例
2017-05-13于舰
于 舰
内容提要:近年来,博物馆作为学生学习“第二课堂”的概念已经获得了馆方和学校的广泛认可。形式多样的参观和研学活动也成为博物馆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学校应该在博物馆开展什么类型的活动以达到教育目的?博物馆应该为学校提供什么样的教育产品以增强用户体验?这都是我们公共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2017 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科学课程标准发布》,新版课标为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教育指明了方向,也让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教育有了可以参照的标的。辽宁省科技馆结合新版科学课标,开发了基于展厅和科学工作室的教育活动,极大提升了学校参与的热情和粘性。
一、博物馆教育与馆校结合的背景及意义
目前,我国博物馆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博物馆的核心功能从展览向教育方向转化。为学校和学生提供教育服务不但是学校的迫切需求,也是博物馆教育开发的内在追求。以辽宁省科学技术馆为例,自2015 年开馆以来,每年接待观众均在120 万人以上。其中,有组织的学生观众数量占工作日参观量的60%以上。学校参观时间通常是周三到周五,且通常以团体参观形式到访博物馆,为学校提供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产品,成为当前博物馆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博物馆与学校合作的背景
现阶段,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其教育功能为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认可。博物馆的教育功能的发挥,国外要相对较早。国外博物馆无论规模大小、档次高低,工作重点都能围绕着观众和社会教育来进行。1王小明、宋娴:《重构与发展——博物馆集群化运营研究》,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90。
越来越多的学校,将博物馆、科技馆、自然博物馆、美术馆等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走进博物馆,已经成为学校学期工作中的重要一项。这是由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和博物馆教育的独特性决定的。
1. 学校教育的局限性
学校教育是以有组织有计划地掌握知识点为目标的应试教育。教师按照教材,结合课标准备教案,并按照教案完成教育目标。学校教育在教育资源上具有天然局限性,尤其是在科学课和社会综合实践课上无法像科技馆和博物馆具有大型教具、专业实验室和有价值的文物资源等。学校教育的学科分化也不利于跨学科思维的培养和引导,尤其在科学领域,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探究的思维都难以在课堂建立。
2. 博物馆教育的独特性
科技馆是以互动体验型和动态演示型展品为主要载体,同时具有其他普及性科学教育和科学传播功能,常年对社会公众开放,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科普场馆。2中国科技馆课题组:“科技馆教育活动创新与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科协“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2015。科技馆教育,基于展厅和展品,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可以对标多个学科的多个知识点,尤其是科技馆内不但拥有展品资源,还有各类专业的科学工作室。以辽宁省科学技术馆为例,拥有科学工作室14间,分化学、生物、数学、机器人、手工艺等多个学科。设备实施先进,教室环境优良。科技馆作为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其独特的教育资源是学校教育无法取代的。科技馆相对丰富的设备条件,相关领域的比赛培训资源,都是学校素质教育的有力推手。
美国于1996年制定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英国2000年制定《国家科学教育课程标准》、2001年我国制定的《科学教育标准》、2017年我国制定《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这些标准无一例外的将科技馆作为重要的学习基地予以强调。科技馆将抽象枯燥的科学知识点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形式,弥补了学校教育的缺失。
(二)博物馆与学校合作的意义
1. 馆校结合有利于博物馆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
曾几何时,不论是历史文化类博物馆还是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核心功能都是研究、保护和展示,教育功能似乎与我们并无瓜葛。然而,随着大家对博物馆功能的重新定义,教育已经成为博物馆的核心功能。海量的教育资源得到了业内外人士的认可和关注。大多数博物馆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在周末以外的开放日门可罗雀,一些学校团体通常会安排春秋游活动,但是活动组织松散,目标缺失,学生体验性不强。这种类型的活动,无论是春秋游,研学旅行都没有充分利用科技馆教育资源。造成了参观混乱,体验欠佳的结果。
馆校结合可以有效改变这样的局面,达到充分利用博物馆教育资源的目的。学生团体在老师的带领下体验博物馆提供的教育服务。博物馆提供的教育活动更有利于吸引学校团体到科技馆的学习热情,提升了博物馆闲时的流量,有效发挥了博物馆教育资源的作用。
2. 馆校结合有利于构建主义教育理念的实施
学校教育在固有模式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特定时间里对特定知识点的掌握是学校教育的目的。“教材-课堂-考核-反馈”的教育模式有利于知识点的掌握,但也让受众产生心理对抗。博物馆教育以其相对灵活的形式,轻松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育良好的情感和态度。
馆校结合是在博物馆内进行一系列基于博物馆资源的教育活动,不但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也有利于丰富和完善学校教育,实现构建主义教育理论的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不是将知识以成品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而是学生通过自己与外界环境交互作用主动获取。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3梁兆政、顾洁燕、忻歌、陈颖、鲍其洞、宋娴:《当代科技馆的建设与运营》,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73。
3. 馆校结合有利于博物馆展教人员的专业发展
传统博物馆的展教人员,多定位于讲解员,讲解是其主要工作,后期发展为讲解、活动策划等多方面复合人才。在博物馆功能不断变化的今天,展教人员从讲解员向综合教师转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样的职业定位也有利于展教人员的长久发展,依据自身条件,选择研究方向,使讲解员成为某一领域的老师乃至专家。馆校结合活动,为展教人员提供了广大的舞台,丰富的教育对象。
(三)博物馆与学校合作的问题
目前,在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中还存在着彼此生疏、相互割裂的问题。
1. 博物馆的教育产品相对单一
目前,我国博物馆系统能提供定制教育项目的场馆依然较少。博物馆的展览教育部仍然以讲解和日常维护工作为主,展厅人员的教育活动开发水平仍有待提高。以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为例,国内能系统性提供馆校结合教育服务的以中国科技馆、上海科技馆、重庆科技馆、辽宁科技馆等几家为代表。多数科技馆、博物馆仍然难以为学校提供系统性教育服务或教育产品单一。我国现有科技类博物馆的展教资源总量偏少,展陈手段陈旧,展陈方式单调、陈旧、创意不足,说教和灌输意味浓厚,更新周期长,大量中小科技类博物馆处于教育活动少的状态。4王康有、李朝辉:《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2016年第2期,5-13。
2. 学校教师开发博物馆课程热情不高
目前,在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科学课依然较为边缘,教师数量不足,专业性不强,通常并不是科学教育专业人员。这就造成了学校老师在博物馆开发课程的能力不足。加之学校教师对博物馆内教育资源不够熟悉,博物馆的管理条例不允许教师像员工一样使用教育资源,造成学校教师开发博物馆课程热情不高。
3. 博物馆与学校就教育目标沟通较少
笔者担任辽宁省科技馆展览教育部部长期间,通过观察,学校与博物馆沟通相对较少。一方面是处于两个管理系统的双方未建立起高效的沟通机制。其次,学校对现阶段博物馆的发展缺乏认识,不仅不了解硬件设施的改变也不了解软件实力的提升。即使一些学校愿意体验科技馆的教育项目,也多是从旁观者角度参与,难以建立对课程的探讨,对教育项目的共同研究。
二、“对接课标”在馆校结合中的作用
在解决馆校结合中学校教育与博物馆教育脱节的问题,笔者认为新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发布恰逢其时,课标有力地链接了两个教育主体。“对接课标”为提升馆校结合双方合作粘性起到了促进作用。
2017年,教育部对《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新课标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科技馆研发出特色科学课程指明了方向。
科学课程标准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角度设定了课程目标。在知识技能方面,课程标准指定科学课程的内容包括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宇宙与地球、工程技术。在过程方法方面,课标指出学生要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等探究目标。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课标要求科学态度的目标包括探究兴趣、实事求是、追求创新、合作分享。将展品与课标教育相结合,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
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发挥科普场馆的作用,因地制宜设定科学教育基地。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如公园、田野、山林、科技馆、博物馆、自然水域等学习资源。
(一)“对接课标”有利于提升学校参与的积极性
馆校结合中,能提升学校参与意愿的无疑是教育内容与现行教育目标,教育进度的对接。对接课标,场馆教育不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美国的科技馆教育中,很多博物馆在针对学校开展教育时明确提出:可以为学校学生提供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同时满足国家课程标准教育和社会科学框架的需要。5吴镝:《美国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对接融洽》,《比较教育研究》2011(5)125-127。辽宁省科技馆在馆校结合工作开展中,明显体现出对接课标的重要性。2015 年开展馆校结合以来,从第一学期的7 门课程,教学100节,到提出对接课标教育思路后的33门课程授课近千节。这里一方面是学校对科技馆教育项目的认知度提高,认可度提升,另一方面,“对接课标”的教育活动极大提升了学校参与的意愿,有力促进了课题科学教育的水平。
目前,辽宁省科技馆与浑南区综合实践中心、北师大附小、启工三校、岐山一校等50 余所中小学达成馆校结合合作协议。2018 年预计开发馆校结合课程50 门,累计接待学生5万人。
(二)“对接课标”有利于提高馆校结合的针对性
传统印象中,科技馆、博物馆的教育项目多以形式多样,主题新颖广受学生和家庭的欢迎。提起科技馆的教育活动,普遍的评价是快乐、热闹、新奇。
然而,在教育项目体验过后,有多少知识留存和掌握,教育提供方和接收方都无法给出准确的评估。尤其是在馆校结合教育活动中,馆方对学校的需求不了解,对各年龄段学生的知识需求和掌握程度也不甚明了,这就造成了教育项目与教育主题不同步的矛盾。在美国,为了实现与中小学教育的对接,发掘两者合作的最大潜力,博物馆的教育人员通过深入研究从幼儿园到高中学生的教科书,详细了解课程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6叶兆宁:《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2017年第3期,5-12。
新版科学课程标准的发布,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新版课标相当于为科技馆的教育项目提供了宏观指导,各年龄段的知识需求,教学进度乃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需要都一目了然。科技馆可以按照课标的要求,按照不同年龄、不同学科、不同主题开发和开展相应的科学教育活动。
(三)“对接课标”有利于馆校结合的长久性
科技馆的教育活动只有对接于现行课标,才能长久吸引学校的合作。场馆在使用过程中逐渐老旧,展品在科技发展中逐渐落后,当新馆效应后,怎样让科技馆仍然广受欢迎,特别是受到学校的欢迎,关键还是科技馆提供的教育服务。而教育服务的针对性就是保持学校粘性的重点。“对接课标”不但可以最大程度服务学校,还能最大程度的发挥科技馆教育的特殊性。科技馆的教育资源核心是展品,展品就好像大型教具,具有现象明显、直观、互动性强的特点,它把书本上抽象的定理形象的展示出来,激发学生好奇,引导学生探究。“对接课标”是发挥科技馆展品特性的有力依据。
展教人员依据不同年级对科学原理的认知,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掌握需求,制定切实符合年级特点的教育活动项目,让科技馆的学习变成常态化的学习。不同年级可以在不同展品、不同展厅,甚至是同一件展品的不同侧重点找到与课堂对接的知识要点。这也为科技馆的教育活动提供了长久的生命力。
三、辽宁省科技馆“对接课标”的馆校结合发展现状
伴随科技文化的发展,博物馆的功能不单单局限于展览成列,其教育功能日益增强。为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博物馆可有针对性地对接课标开展教育活动。课程标准对学校教育有着指导作用,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因此博物馆与课标对接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激发学生兴趣,延伸知识内涵。
以辽宁省科学技术馆馆校结合工作为例,我馆的馆校结合目前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基于科学工作室的馆校结合
2015 年初开馆至2016 年底,这一阶段我馆的馆校结合教育活动主要集中于14 间科学工作室展开。我馆拥有14间科学工作室,设施一流,分学科设置,设计之初本着培育“科学家、工程师、能工巧匠”的设计思路。这一阶段,我馆主要合作对象为北京师范大学沈阳附属学校。合作之初,教学工作由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学校科学老师担任,我馆教师处于辅助位置,主要发挥我馆硬件设施优势。这一阶段的馆校结合,受教室承载量和授课教师人数制约,全年开展教学活动40余次,开展课程200余节。虽然得到学校好评,但是距离服务更广大学生的目标仍有很大差距。
(二)基于科技馆自身资源的馆校结合
2017年,我馆依托展厅展品资源开展主题丰富的教育教学活动,旨在通过情景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加强科技场馆与学校相互配合,使教学内容与相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和生理特点相符合,让学生亲密接触科技展品,在做中学、玩中学,在互动中体验科技展品,掌握科学知识。
基于展厅资源的馆校结合。2017 年仅上半年就接待团体267 个,其中中学127 个、幼儿园72个,其他团体78个,共计4万余人。
基于科学工作室的馆校结合。2017年,辽宁省科技馆以沈阳市浑南区综合实践中学为纽带,接待了北师大附小、浑南二中、六十三中学、白塔小学、东湖中学、实验小学、朝鲜族小学等30所学校,累计接待学生4千余人。学生体验了机器人课程、认识电路的物理课程、陶艺课程、生物科学认识人体、数学的奥秘、服装设计师、制作降落伞等。丰富的课程和先进的设备,让学生和老师都大呼过瘾。
(三)“对接课标、区别课堂”理念下的馆校结合
2018年,辽宁省科技馆正式提出“对接课标、区别课堂”的馆校合作新理念。整合展厅、科学工作室、流动科技馆、科普特效影院等资源。全年拟开发课程50个,目前已开发完成33门。
?
续表
续表
在此契机下,我馆于2018年4月举办“科学教师走进科技馆”活动暨2018年春季馆校结合推介会,来自省内37 所中小学的63 位科技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中,教师对我馆提供的馆校结合教育活动有了了解,对我馆的展厅及科学工作室的教育资源有了认识。会后,科技馆的辅导员老师带领科技教师认识展厅了解科技馆教育资源。
截至目前,除浑南区教育综合实践中心协调的学校外,新增合作学校30多所,且不断递增。2018年上半年,辽宁省科技馆教育活动全部排满。
四、博物馆教育活动对接课标的方法——以“大自然的恩赐”活动为例
大自然的恩赐是辽宁科技馆馆校结合项目中的一个科普教育活动。活动以亲近自然为主题,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活动的亮点在于注重活动内容与课标的对接,综合运用科技馆展厅资源、实验室资源、户外资源,实现多学科交叉、多场景互动的教学模式。
本次活动主题是大自然的恩赐。一方面大自然中的生物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原理,便于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另一方面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的收获很多源于自然,通过系列活动让学生接近自然,了解自然,树立爱护自然、热爱劳动的价值观。活动设计出适应四季特点的特色课程,使学生认识植物,了解其中科学原理。在对接课标方面,本次活动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知识内容与展品对接
科技馆展品按照主题布展,如生命科学、天文科学、物理化学、工程技术、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为对应课程标准提供强大支撑。系列活动的内容与现行课程标准对接,但又不拘泥于课程标准,而是结合馆内展教资源进行深化课程设计,从而使课程内容更加富有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
《大自然的恩赐》系列课程对接课程标准中数学、生命科学部分,从花与种子、根与果实、叶与茎三个角度出发,分别设计出三期主题活动:向阳花开、城市农夫、一叶知秋,这三期课程将植物六大部分贯穿其中。使学生了解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根据课标要求对应展品原理。
在向阳花开中,选择了展品大自然的几何学,通过展品中向日葵花盘的分布了解裴波纳契数列。在城市农夫中,参观展品智慧树,了解不同根的基本结构。带领学生通过洞口进入“地下”,了解植物的根。光合作用、生态小屋、莲花效应三件展品。通过光合作用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场所、原料及产物。在生态小屋中进一步深化认识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阳光。通过展品莲花效应,揭示莲叶的特点。这些展品所反映的原理刚好与课程标准中的知识相吻合,实现了课标与展品的对接。
(二)过程方法与探究目标对接
活动注重过程方法,在活动中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教学。通过互动游戏、实地考察、收集样本、动手实验等多个环节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在互动游戏中,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规律,进而揭示科学原理的本质。例如在向阳花开中,通过互动游戏,从相邻的两个小朋友数字卡片求和,再看看相邻后面的小朋友的数字,发现数字排布的特点,从而让学生发现裴波纳契数列。
在亲身体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对比能力、动手制作能力。在城市农夫中,学生按照学习单的计划按图索骥,找到番茄、羽衣甘蓝、小白菜等植物。通过农场工作人员的现场培训,学生亲自动手采摘植物。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叶知秋活动中,学生在实验室内通过叶片提取色素,从而揭示树叶在秋天变色的原因。然后,让学生观察树叶的形状,并根据特点进行分类。此后,通过显微镜观察气孔,让学生了解它在光合作用、蒸腾作用中的功能。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实践活动对接
通过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以达到让学生热爱科学、注重实践、勇于创新的目的。为此,开展的系列活动中渗透着这些理念。
例如在城市农夫中,学生的收获不仅是采摘的果实,同时给每名学生分发植物种子,鼓励学生种植植物,观察其生长过程并记录下来,这样不仅延续学习过程,同时让学生在等待收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索发现精神。又如在向阳花开中,学生收集采摘样品,为后续到实验室亲动手操作奠定基础。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大胆探索的科学精神。
(四)展教资源的利用
在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鼓励学生到科技馆、博物馆学习,为贯彻课程标准这一理念,科技馆将整合自身资源,为学生设计了对接课标活动课程。
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展品实现对展品的初步认识,通过户外资源进行实践,然后回到实验室通过动手分析再认识。这样形成了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过程,符合学生认知客观事物的规律,有助于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科技馆需要将展厅资源、实验室资源、户外资源相互结合,拓展展教空间,使学生通过展品互动、实践操作、户外体验,深入了解自然界中的科学原理。资源的综合利用为科普教育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设计思路。
五、结 语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不但为各种教育机构的科学课程开发指明了方向,更重要的是全面提升了科学课的地位,为科技馆和博物馆教育带来巨大的机遇。新课标的要求已在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评价方面包含了相当细化的要求和步骤,因此学校及非学历教育机构均可以基于这套课程标准开发多种类型的科学课程。科技馆作为校外科学教育的重要阵地,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共同开发适应学校教育且发挥科技馆特长的教育产品。辽宁省科技馆在馆校结合工作中,经过几年的实践,总结出“对接课标、区别课堂”的教育理念。未来工作中,我馆将在此理念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发挥我馆作为重要公共文化机构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