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鞍山凹穴岩画与牛河梁出土文物的两点相似之处
2017-05-13杨旭东曹国群
杨旭东 曹国群 李 刚
内容提要:近几年,鞍山发现大量的凹穴岩画群。其没有任何文字记载,抽象的图案、奇特的组合,颇有神秘感。鞍山市博物馆为此已做过多次调查,并有许多收获。我们一方面将鞍山凹穴岩画与河南、江苏、内蒙古等外省的凹穴岩画进行对比,寻找异同;另一方面也将视线放在省内,寻找一些关联。本文将鞍山凹穴岩画与牛河梁出土文物进行对比,介绍两个方面的相似之处。文章只是表象的归纳,希望借此引起各界对鞍山凹穴岩画的重视。两者深层次的关联,还请专家、学者进一步探讨。
在鞍山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笔者参与了对鞍山凹穴岩画的第一次调查,对其有了初步了解。2015年4月,本人制订调查提纲,再一次进行调查。在调查中,我将鞍山凹穴岩画与牛河梁出土文物进行对比,发现两个相似之处:一是“龟”形;二是“窝”形。
一、鞍山凹穴岩画和牛河梁遗址概况
(一)鞍山凹穴岩画概况
1. 鞍山凹穴岩画图
分布在海城(县级市)、千山区、铁东区、玉佛山风景名胜区及鞍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五个地区的17个村(街道)74个岩画地点(图1)。
图1 鞍山凹穴岩画分布图
2. 鞍山凹穴岩画分布情况统计表
?
续表
(二)牛河梁遗址概况
1. 地理位置。位于辽宁省西部建平、凌源(县级市)与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喀左县)三县交界处,从更大范围看,这里处于辽宁、河北、内蒙古的交界区。
2. 发掘概况。1981 年,我省在开展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普查队员在建平县发现牛河梁遗址。从1983 年开始发掘。现已在第一地点(试掘)、第二地点、第三地点、第五地点、第十六地点发掘出许多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其中红山文化遗存发现最多,大部分为积石冢,发现了距今大约5500年前的大型祭坛、女神庙、积石冢等,出土众多的精美文物。除已编号的16 个地点以外,经正式考古发掘后的历年调查、2005 年配合京四高速公路进行的考古调查和2008年第三次文物普查,又在遗址区内发现红山文化遗址点27处。
二、鞍山凹穴岩画与牛河梁出土文物的相似之一“窝”形
鞍山凹穴岩画的形状与牛河梁遗址出土的“塔”形器的窝点纹饰很相似。
(一)鞍山凹穴岩画
凹穴岩画是人们制作于岩石表面上的坑状杯形图案,国内外的许多地方也有发现,英语称其为“cupules”(凹穴)或“cup-and-ring marks”(杯—环印);中文称之为“杯状坑”、“杯状小凹穴”、“凹穴”或“石穴”。凹穴岩画在亚洲的韩国、日本、印度、阿塞拜疆;欧洲的英国、瑞典;美洲及环太平洋地区等许多地方都有分布。在我国的新疆托克逊、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江苏连云港、河南具茨山等地也有分布。鞍山凹穴岩画除凹穴之外,还有许多圆形、方格、箭形等图案相伴,现将鞍山两处典型的凹穴岩画图案展示如下:
1. 姑嫂石村岩画第一地点(北纬40°40′04″,东经122°57′20″,海拔205 米)。位于海城析木镇姑嫂石村东南的山上,西南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析木城石棚约380米。该处有一块南北长2.9 米,东西宽2.4 米,高1.4 米的龟形石,在龟背上和龟形石下西侧有两幅典型图案:
龟背上有凹穴63个,有一形似太阳的圆形图案,其边框宽5厘米、深3厘米。在其北侧30厘米处有一个长约40厘米、宽约25厘米的长方形,内刻两个长15厘米,宽5厘米条形图案。在石龟盖西南处刻弯月,内刻3个凹穴(图2)。
图2 姑嫂石村岩画第一地点龟形石上岩画
在此块龟石下方西侧的岩石上分布着组合图案和90个凹穴(图3、图4)。其中,长方形图案有四组,三角形图案有一组、十字形图案有一组。在90个圆形凹穴中,有两组梅花形图案。一组是中间1 个凹穴(直径9 厘米、深3 厘米),周围6 个凹穴(直径4 厘米、深2厘米)。另一组梅花也是中间1个凹穴(直径9厘米、深3厘米),周围7个凹穴(直径4 厘米、深2 厘米)。其余凹穴为不规则的散状分布。这些图案好似天上的日、月、星辰,凹穴最大直径7厘米、深2厘米,最小凹穴直径2厘米、深1厘米。
图3 姑嫂石村岩画第一地点龟形石西侧岩画
图4 姑嫂石村岩画第一地点龟形石西侧岩画线图
2. 接文村岩画第一地点(北纬40°43′11″,东经123°00′37″,海拔257 米)。位于海城接文镇接文村北部石棚山顶西侧,该处有一块长约4 米,宽约3 米,高约2 米的龟形石,上面分布26个凹穴,还有形似太阳、月亮、长方形、箭形及梅花状等图案六组(图5、图6)。
图5 接文村岩画第一地点龟形石上岩画
图6 接文村岩画第一地点龟形石上岩画线图
(二)牛河梁出土带有窝点纹的“塔”形器
这种带有窝点纹的“塔”形器的残片在牛河梁遗址的每个积石冢都有发现,而且下、上层积石冢都有发现,位置有在冢的中央部位,所见残片甚少,说明这类器物出现频率很低,第二、十六地点都有分属不同个体的残片,其他冢则只见到属于一个个体的残片。这种器类也见于“女神庙”,以前在东山嘴遗址也曾出土过。值得注意的是,“女神庙”所出同类器,所见残片个体更大,制作更为精致。从出土情况看,规模有大小之别,且大小规格较为固定。复杂的造型和较为少见的出土情况都说明,这种“塔”形器是较筒形器祭祀功能更为明确,且规格更高的一种祭器,推测可能与祭祀男性祖先有关。
“塔”形器的腹壁厚度超过1厘米。造型尤其复杂,可分口部(含孔状小口及口下附对称椭圆形双立錾,图7、图8、图9),直壁的颈部,外鼓的上腹部下加裙边,内收束腰的下腹部和外弧的底座共四段(图10、图11),各段之间以起梭的箍带相间,且从上至下分别在口颈部与上腹部饰窝点纹,在箍带上饰乳丁,下腹部饰大长方形镂孔,底座更满绘黑彩,还有上半身另涂黑彩的做法1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文物出版社,2012年,第472页。。
1. 第二地点。
一号冢,出土遗物“塔”形器,共发现4个残件,其中两件带有窝点纹。
标本N2Z1:92,口部残件。长筒状表面满施圆戳点,再涂黑彩;口部甚敛,呈圆弧顶,口甚小如孔,口径约0.8 厘米;口沿外壁两侧附对称双鋬耳,鋬耳作扁平椭圆状,一侧残缺,仅见接痕。鋬耳挂红陶衣。顶径6、耳长6.1、壁厚1.5 厘米。出于冢间的冲沟中(图7、图8)。标本N2Z1:110,口部残件。残存除正顶半孔外,一侧也遗半孔。表面压戳点纹,绘黑彩。顶径6.2、壁厚1.1厘米,出于北墙西端2《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第71页。(图9)。
图7 第二地点一号冢出土标本N2Z1:92
图8 第二地点一号冢出土标本N2Z1:92线图
图9 第二地点一号冢出土N2Z1:110线图
二号冢(N2Z2)上部堆积出土遗物出土带有窝点纹的“塔”形器4 件(图10、图11)。
标本N2Z2:49,近于复原。泥质红陶,有红陶衣。双口部,口上端残缺,可见口下起一凸棱。颈部呈椭圆形,颈筒壁下部并联,腹部较鼓呈覆钵状,腹下部内收,腹面满压窝点纹,再施挂黑彩。腹下出甚宽裙边,以与束腰相接。束腰以中部一方棱为界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下各有镂孔4个,上部镂孔近倒梯形,顶边外弧,下部镂孔为竖长方形。方棱在与镂孔相间部位饰4个小泥饼,饼面压划十字装饰。覆钵状底座,座面绘约4组以平行横线相间的勾连涡纹黑采。器存通高55、上腹径18、束腰径15、底径44.6厘米。该器的残片多发现于冢体北墙中段处,是此类器物唯一近于通体复原的一件3《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第128页。。
图10 第二地点一号冢出土N2Z2:49
图11 第二地点一号冢出土N2Z2:49线图
2. 第五地点。二号冢出土带有窝点纹的“塔”形器腹部残片3 件。标本N5SCZ2:2,陶片较平,器表饰密集的戳印椭圆点纹(图12),厚0.9厘米4《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第330页。。
3. 第十六地点。一号冢(N16Z1)内出土带有窝点纹的“塔”形器残片。
标本N16Z1①:45内壁可见腹下部加厚泥片。腹饰窝点纹,窝点近椭圆形,分布较稀疏(图13)。壁厚2.8、残高8.8厘米5《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第393页。。
图12 第五地点二号冢出土标本N5SCZ2:2线图
图13 第十六地点一号冢出土标本N16Z1①
三、鞍山凹穴岩画与牛河梁出土文物的相似之二“龟”形
鞍山凹穴岩画有许多是分布在龟形石上,而牛河梁出土玉器中也有龟形玉器。
(一)鞍山凹穴岩画分布在龟形石
1. 姑嫂石村岩画第一地点(图14,另见图2、图3、图4)。
图14 姑嫂石村龟形石
2. 达道峪村龟形石上的凹穴岩画。位于海城析木镇达道峪村北2 公里山上(东经122°57′46",北纬40°40′02",海拔274米),西侧3公里为G16丹锡高速公路。共有两处:
(1)一处岩石近似龟形(图15),长3.4米,宽1.5米,高1.5米。在龟背上可见由4个凹穴组成的双排凹穴图案。左侧两个凹穴相距26厘米,直径为4厘米、深2厘米,右侧两个凹穴相距17厘米,直径5厘米、深2厘米。
图15 达道峪村龟形石
(2)另一处距离上一地点西侧500 米,可见一块裸露的龟形岩石(图16)。这块岩石已经断裂,岩石南北长2.4米,东西宽2.4米,高0.8米,在岩石上可见凹穴12个。其中有6个凹穴组成一组梅花形图案。在其北侧15厘米处有一个大的凹穴,直径12厘米。
图16 达道峪村龟形石
3. 老牛寨村龟形石上凹穴岩画。位于海城市东南32公里,接文镇老牛寨村南约1公里山北坡(东经122°58′51",北纬40°41′47",海拔185 米),有三块重叠的岩石,状如龟形(图17)。龟头偏东,长0.5米,宽0.4米,龟背呈弧形,上面有27个凹穴。
图17 老牛寨村龟形石
4. 接文村龟形石上凹穴岩画。位于海城市接文镇东约1公里窑沟村后山,当地居民称之为“大石棚”(东经123°00′37",北纬40°43′10",海拔259米)。共有两处:
(1)一处可见两块叠摞在一起的大岩石。形似一龟背另一龟(图18),下边岩石长约4米,宽1.5米。上边岩石长2.5米,高1.7米。在这个巨大凹穴的东侧(也就是乌龟的背部的中间部分)有一组图案,距离大凹穴37 厘米,可见大小凹穴共计15 个,这些凹穴呈不规则散状分布。其中最大直径14厘米、深3厘米,最小直径5厘米、深3厘米。
图18 接文村龟形石
(2)另一处在上一处西侧20 米,可见一裸露的巨大岩石,形似龟(图19,另见图5、图6)
图19 接文村龟形石
5. 宋家堡子村岩画
位于海城市接文镇宋家堡子村太阳沟北面山的南坡上(东经123°02′16",北纬40°43′37",海拔232米)。果树园内可见一块大的岩石,岩石好似一只乌龟(图20),东西长3.3米,南北宽4.6米,高1.5米,头向东侧。龟背上凹凸不平,可见凹穴17个。在龟背的最北侧有一组图案为双排凹穴,由7 个凹穴组成,距离该组图案南侧7 厘米处有一单排凹穴图案,有4个凹穴组成,在龟背东南侧下方1.4米处又见凹穴2个,在龟背西南侧下方,1.4米处又见一单凹穴,其余3个凹穴为不规则地分布。
图20 宋家堡子村龟形石
6. 对桩石村龟形石上的凹穴岩画。位于千山区大孤山镇对桩石村镇境内(东经123°03′13",北纬41°00′06",海拔229米)锅底山上。锅底山为众多巨石垒堆而成,山顶横置一巨石(图21)。在巨石堆东北方,有一块龟形石,头向偏南,头下部有12 个凹穴。石龟下方还有28 个凹穴,石壁有25 个凹穴。在这组岩画北下方,有一个石棚,棚内呈不规则三角形,南北相通,高约1.7 米,壁上有凹穴50 余个。周边还有三处,有方盘、梅花及不规则图案。
图21 对桩石村龟形石
7. 巴坟沟村龟形石上的凹穴岩画。位于铁东区大孤山街道东约4公里,东连羊耳峪村,南接崔家屯,西靠英城子(东经123°02′41",北纬41°05′22",海拔170 米)。该处有一龟形石(图22),头向北,龟背弧形,共有凹穴121 个,凹穴组成的梅花形图案有7组。
图22 巴坟沟龟形石及其凹穴岩画
8. 忠心堡村龟形石上的凹穴岩画。位于高新区千山镇政府西,东邻环市铁路,西靠山,岩画就分布在村西山上,共有11 处。其中有一处(东经123°04′35",北纬41°05′28",海拔115米)龟形石(图23),上有17个凹穴,组成梅花形图案。
图23 忠心堡村龟形石
9. 忠心堡西山岩画第五地点岩画。位于高新区忠心堡西山阳面山坡,其东北为玉峦湾小区,东南约2 公里处现为施工现场(东经123°04′30",北纬41°05′18",海拔99米)。见一块不规则形岩石,表面凸凹不平,长1.8 米,宽1.2 米,大致呈龟形(图24),龟头朝北。此岩石北侧高1 米,南侧高0.8 米。在龟形石背部距离龟头部位0.8 米处有一组梅花图案,由7个圆形凹穴组成。龟形岩石下方裸露岩石上不规则分布大小不同凹穴23个。
图24 忠心堡龟形石
10. 雷达山龟形石上凹穴岩画。位于玉佛山风景区铁东区,三十五中东侧大德御庭小区南方约500米处(东经123°00′52",北纬41°07′05",海拔124米)。在通往山顶小路的右侧约5 米处可见一块龟形岩石(图25),龟头向西,长1.3 米,宽1.1 米。在该龟形岩石上可见一组梅花形凹穴图案,共有6个凹穴。
图25 雷达山龟形石
(二)牛河梁出土玉龟
在牛河梁正式发掘的四个出土地点中,在第二地点、第五地点、第十六地点出土4件龟形玉器。其中龟1 件,鳖3 件。龟与鳖的主要区别,一是乌龟壳有花纹,鳖壳没有花纹;二是乌龟的头是圆的,鳖的头是尖的。一般而言龟是指所有的乌龟和鳖的统称,泛指龟鳖目的所有成员。
1. 第二地点。在N2Z1M21出土一玉龟(图26、图27)。龟体呈淡绿色玉,一侧边缘有褐色瑕斑。龟有龟壳,平面近椭圆形,首部稍窄,尾部稍宽。龟背隆起,背面以减地起三道竖脊,中脊高于两侧脊,龟背的周边磨薄,显示裙边。以阴线刻出龟背纹,裙带周边缘处刻划多道放射状短线,头与尾处背、腹甲各都作出凹口,腹甲凹口较宽,背甲以双阴线表现尾部,头部刻较短阴线,或显示头尾收缩于体内状。线条规则,清晰、简略而形象。腹甲近尾部残断,可见残断的斜棱。龟背甲与腹甲之间以甚深的楔形槽相隔。腹甲的中心部钻一大圆凹窝,窝面可见数道管钻痕,在凹窝内顶壁又前后各钻一孔,可用于竖向穿插挂缀。整体造型与刻纹皆十分逼真。龟背长5.3、宽4.1,腹部残长4.5,宽3.8、圆凹径2.3厘米,龟体通高2.7厘米6《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第99页。。
图26 第二地点出土玉龟
图27 第二地点出土玉龟线图
2. 第五地点。在N5Z1M1出土两件玉鳖,一雌一雄。在左右手的位置各1件。皆呈黄绿色,首部形状近似于三角形,有以起地阳纹和短阴线技法雕出的目和口,纹均甚浅,隐约可见,微缩颈,屈肢,有尾,四肢也以较细的阴线雕出,背稍凸起,平腹,雄、雌性在体形和细部的区分。
N5Z1M1:6,出土于右手部位(图28、图29)。质较匀,局部有白色瑕斑,有光泽。体显瘦,头部较窄小而长,目圆鼓较显,睛以细丝表现,双目间有凹槽,表现嘴的阴线较短,足收爪以阴线刻出,尾略长,腹面中部磨出一较大的圆形凹窝,为雄性特征。长9、宽7.8、厚1.9厘米。
N5Z1M1:7,出土于左手部位(图30、图31)。满布白色斑块,且有裂纹,腹底遗有原玉料凹坑点。背中部稍显磨平。体较标本N5Z1M1:6肥大,头部较宽厚,目圆鼓,目中表现睛的阴线稍宽,双目间稍凸起,表现嘴的阴线较长,足收,爪亦以阴线刻出,尾短,尾中部磨出一凹坑,两侧也稍加磨出下斜面。为雌性特征。长9.4、宽8.5、厚2厘米7。
图30 第五地点出土雌性玉鳖
图31 第五地点出土雌性玉鳖线图
3. 第十六地点。在N16 西侧早于上层积石冢的地层中有一件玉鳖出土(图32、图33)。鳖体呈青白色,体中部有白色瑕斑,尾部边缘有黑褐色瑕斑,不显光泽。平面近椭圆形,头部近似三角形,有口与目的简略表现,颈部前伸,吻突呈圆尖状,背部略鼓,颈上用一道阴刻线界定背甲与裙边分界,周边磨薄与“V”形豁口概略表现裙边与蜷缩四足,无尾部的明确表现。腹部近平,颈下借助两道纵向”V”形减地沟槽,斜钻横穿一隧孔。通体抛光。此件玉器造型概略,用精练的手法表现蜷足、缩尾、伸颈,将鳖的动作特点较为准确地表达出来。长6.2、宽4.4、厚0.9厘米。8
图33 第十六地点出土玉鳖线图
四、对“窝”形与“龟”形的理解
对于鞍山凹穴岩画和牛河梁遗址出土文物的两点相似之处,笔者有以下粗浅的理解。
(一)对“窝”形的理解
岩画,被称作是“刻在石头上的历史”,古人用凹穴岩画来记录和表达信息。牛河梁出土的塔形器推测为规格较高的一种祭器。两者共有的“窝”形(或称做凹穴)一定是表达了先人们的某种极其重要的思想感情。
笔者认为,就“窝”的个体形状而言,其可能与女性生殖崇拜、祈求繁殖有关。在古人探寻人类来源的过程中,对女性的生育能力也产生了由衷的崇拜心理,尤其是对她们身体的生育部位。苏联学者奥克拉德尼科娃在《北美太平洋沿岸和西伯利亚的岩画》中提出:无论是北美太平洋沿岸,还是西伯利亚,都是用凹穴岩画鼓舞多产,他们也都把小凹穴视为女性生殖器,象征多产。今天,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印第安人那里,妇女生小孩前,仍然要在山上祈祷,并随之创作凹穴岩画。凹穴是生孩子母体的标志,被赋予生殖崇拜的含义,象征人类生命之穴和整个生命的降临与开始。它的意义在于“母胎归元”,即人的“再生”意识,反映出远古先民的生殖崇拜意识。从另一个角度,我们也可以理解成为现代科学意义上的精子和卵子的结合过程,梅花形中间的大凹穴视为卵子,周边的小凹穴视为精子,整个画面表现了古人对人类繁殖,子孙繁茂,家族永续的祈愿。当然,对于鞍山凹穴岩画的各种组合图案,其内涵还可能与原始巫术、宗教、祭祀、太阳崇拜、星象、数字或文字的起源等等有关。
(二)对“龟”形的理解
鞍山的许多凹穴岩画是分布在龟形石上,牛河梁遗址也有玉龟出土,这给我们提供了许多遐想空间,引发我们对先人的原始的生产、生活情景再现进行探索。
笔者认为,这源于先人对于龟的崇拜。由于龟最具天地之象,而且是“四灵”中唯一的实有之物,因此它还被作为占卜的神物。龟具有甲虫之长、长寿、通神、避邪、力大无比、惩恶扬善等神性,还是长寿、财富、祥瑞的象征。对龟的崇拜已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直到今世。
五、小 结
岩画的表现手法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具象,另一类是抽象,凹穴岩画则为后者。鞍山凹穴岩画近年陆续被发现,它是鞍山,乃至辽河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群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它的发现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意义,对了解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具有重要价值。它在国内外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两者虽有两点相似之处,但其深层次的关联还需专家学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