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体互动下的水系空间管理与生态服务优化:基于德国埃姆舍河发展演变的实证研究
2017-05-12王敏叶沁妍托马斯赫尔德
王敏 叶沁妍 (德)托马斯·赫尔德
WANG Min, YE Qin-yan, (Germany)Thomas HELD
行为主体互动下的水系空间管理与生态服务优化:基于德国埃姆舍河发展演变的实证研究
王敏 叶沁妍 (德)托马斯·赫尔德
WANG Min, YE Qin-yan, (Germany)Thomas HELD
研究以行为主体的介入和互动为切入点,关注城市水系空间发展演变过程中的非技术因素和社会过程。文章首先审视城市水系空间管理的国际经验;之后选取德国埃姆舍河作为典型实证案例,回顾埃姆舍河100多年来的景观生态发展演变,着重分析水系空间规划和发展演变过程中不同行为主体的角色转换和发展特征,探讨其对于埃姆舍河生态服务优化的影响机制、影响趋势和影响模式;最后基于埃姆舍河的实践经验,探讨行为主体的内在行动与水系空间生态服务优化之间的内在关联。
行为主体;水系空间管理;生态服务;非技术因素;埃姆舍河
Fund Item: Shanghai Pujiang Program(Grant No. 15PJC092) “Strategies for Physical Form along Suzhou Creek in Shanghai based on GIS Ecoservices Evaluation Model”
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标
随着城市内涝问题的频发及“海绵城市”建设在中国的推进,城市水系空间管理、水文生态技术与相关生态服务优化成为当前我国风景园林学科关注的热点之一,并在诸如水系空间发展原则、物质形态优化[1-3]、水文技术应用[4-6]及相关规划设计指标[7]等方面进行较为广泛系统的理论探索与日趋成熟的实践应用[8-9]。综观城市水系空间发展的全过程与生态服务优化的全领域,本学科在这一焦点问题的关注多集中在空间上的系统梳理与效能提升、规划设计技术层面上的优化,基于技术理性的“重物轻人”[10]现象明显;针对或涉及社会过程方面(诸如行为主体的合作和参与[11]等)的非技术因素少有提及,且常常不作为研究重点。
诚然,城市水系空间管理和生态服务优化离不开技术手段的重要作用,如利用自然河道、屋顶花园[12]、雨水花园和可渗透铺装有助于保障城市水安全、减少水环境污染[13]和恢复水生态[14]等;但是由于诸多的技术不确定因素,如不同群体作为规划管理的中间和最终承担者,其相互作用可能对水系空间优化结果和生态服务效能产生不同程度影响,仅仅强调水文生态的技术因素无法保障实现预期的生态服务优化目标,甚至可能造成规划管理失效。此外,从空间生成演化的过程和本质看,广义上的建成环境空间不仅仅是理性存在的物理客体,更是人与人之间通过持续相互行动形成的社会关系和共属情感的特征抽象化后形成的社会与人类聚集协作于共同空间这一行为的总和[15]。行为主体的内在行动是推动空间演化的内生动力。建成空间物理属性的变化仅仅是其变化的外在形式[16],发生在其中、同时反过来推动建成空间变化的社会过程才是其内在内容。因此,技术理性主导下的物理空间优化可以使建成环境的生态服务得到短暂的、阶段性的飞跃式提升,而价值理性引导下的社会过程对于生态服务的优化、再创造和保持具有更为长期平稳的内生作用。
基于上述认识,本研究以行为主体的介入和互动为切入点,关注水系空间管理中的“非技术”措施和社会过程,尝试回答“行为主体介入和互动如何影响水系空间生态服务”的问题,旨在从“人”的角度探究水系空间管理与生态服务优化的趋势与策略,对当前如火如荼的技术探索进行有益补充和必要完善。文章首先梳理城市水系空间管理“非技术途径”的国际经验;然后选取德国埃姆舍河作为典型实证案例,回顾埃姆舍河100多年来从生态技术治理到社会共同参与的景观生态发展演变,着重关注水系空间规划和发展演变过程中不同行为主体的角色转换和发展特征,探讨其对于埃姆舍河生态服务优化的影响机制、影响趋势和影响模式;最后基于埃姆舍河的实践经验,讨论行为主体互动在水系空间发展不同阶段对生态服务的影响以及对不同类型生态服务的影响,建立行为主体的内在行动与水系空间生态服务优化之间的内在关联。
2 城市水系空间管理的国际经验审视
表1 不同国家城市水系空间管理体系的路径对比Tab.1 The comparison of riparian zone management approache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城市水系空间管理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较为成熟的相关管理体系包括美国的最佳管理措施(BMPs)和低影响开发(LID)、英国的可持续排水系统(SuDS)、澳大利亚的水敏性城市设计(WSUD)、新西兰的低影响开发(LIUDD)、荷兰的防洪管理体系以及中国的海绵城市[17-24]等(表1)。审视国际经验,城市水系空间管理和发展过程中大体存在工程技术、政策干预、经济杠杆和社会参与等不同路径。其中城市水系空间整治和生态恢复阶段以工程技术应用和政策干预为特征,相关行为主体的介入和互动较少且公众参与层次较低;城市水系空间的系统整合与优化提升阶段呈现出社会过程主导的发展趋势,行为主体的介入和互动成为其中的重要内生动力。
传统上一般认为,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过程主要涉及4个主要行为主体:地方政府、技术专家、集体组织及社会公众[15-16,25-27],分别代表空间发展的决策者、规划者、建设者和享用者。这一状况在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被逐渐改变,行为主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其相互作用也日趋复杂。由表1可知,国内外现行的城市水系空间管理体系在注重生态技术应用的同时也强调了多元行为主体的介入与互动,包括典型参与主体,即政府、规划(咨询)机构、利益集团(开发商)、市民以及其他参与主体,即专家组织、研究机构、新闻机构及非政府组织(NGO)等[10]。城市水系空间作为公共物品和共有资源,空间发展以公共利益而非个体利益为导向,作为公共利益的争取者和实现者,如政府、规划(咨询)机构、非政府组织等代表公共利益的团体,在其中应起到更大的作用。其次,在国外的项目推进和实施过程中,社会公众参与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是推行项目的先决条件,在项目中主要起到被教育和过程参与的作用。这不仅是因为公众行为可以长期而缓慢地改变水系空间管理的成果,还由水资源点状分散分布的特点决定,也由此直接影响了生态服务效能优化的时空有效性。此外,各行为主体间的互动关系也从简单的委托、讨论、审批和资金供应的层级关系转变为包括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复杂关系。
3 案例分析:行为主体介入下的埃姆舍河水系空间景观生态发展演变
3.1 埃姆舍河发展概况
埃姆舍河(Emscher River)是莱茵河支流,长约84km,其所在的德国西部北威州鲁尔区曾经是德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最大的都市区,历史上以煤矿开采、钢铁、化学及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传统产业[28]。19世纪中叶到19世纪后期,几十年的快速工业化使得拥有小城市、村庄和农舍等田园景观的鲁尔区[29]迅速发展成为德国主要的工业区之一,埃姆舍河也因城市污水排放和雨洪问题成为了一条城市的下水道[30]。19世纪末,埃姆舍河流委员会成立,并利用大量工程技术手段将埃姆舍河改为人工河道。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鲁尔区从后工业化到以高新服务业为主要导向的产业及社会转型及逐渐提升的环境保护意识,埃姆舍河作为当时欧洲环境最差的河流之一被纳入治理范围,先后经历了技术治理和社会参与的多个阶段。如今,埃姆舍河及其滨水景观空间的改造进入生态服务全面优化阶段,有望在2020年从“欧洲最脏的下水道”更新成为“蓝色的埃姆舍”,成为同时创造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河流(图1)。
3.2 埃姆舍河水系空间的景观生态发展演变
1 埃姆舍河水系空间景观发展变迁图(19世纪中叶至今)The development of riparian zone of the Emscher River (since the mid-19th century)
梳理埃姆舍河水系空间的景观生态发展演变,自19世纪中叶埃姆舍河遭受工业化重创开始,先后经历了危机、尝试、践行、整合和提升5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工程技术手段的运用是外部注入式的和节点性的,是水系空间发展演化的外部驱动因素;虽然技术革新优化时有发生,但总体而言对于生态服务的影响是较为平稳的,并且革新的推行往往需要社会行动和政策干预的双重保障。行为主体的介入是内部发育的和渐进式的,是水系空间发展演化的内生行为机制;伴随着埃姆舍水系空间生态服务的优化,影响是持续的和螺旋上升的,并且呈现出多元交融的发展趋势和互促共赢的发展格局(图2)。
3.2.1 危机:政府与公众环境意识的唤醒(1899—1981)
面对快速工业化带来的一系列更严峻的洪泛灾害以及工业污水、生活废水排放问题,1899年一些自治市和公司联合成立了埃姆舍河流委员会(Emscher-genossenschaft,简称EG),以规范埃姆舍河水系空间管理的整体性与系统性[28]。1906—1920年间,埃姆舍河及其支流被改直、加深和渠化后成为了开放式的污水处理渠以控制洪水,虽然城市安全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得到了保障,但水环境、水生态和水景观质量仍然不容乐观。20世纪60年代,公众越来越意识到埃姆舍河环境恶化所带来的健康问题,对埃姆舍河的渠化和相关生态议题进行了多次抗议。其中,布兰德特(Willy Brandt)于1961年提出鲁尔区的天空应重现蓝色,这一观点成为了现代环境政策的标志之一,也是埃姆舍河改造的重要推动力之一。1977年,EG决定启动当时欧洲最大的污水治理工厂并增加排水泵站,以免埃姆舍河污染莱茵河。
3.2.2 尝试:理性生态技术的开端(1981—1989)
尽管将埃姆舍河由渠化状态转变为自然河道的益处显而易见,但由于路径依赖①和浩大的工程量,这一技术革新一直未能推行。直到1974年后,矿场关闭使地面沉降减少,亦减轻了污水排放压力;同时爆发大量的公众抗议行动。在这种情况下,1981年EG开始了第一个埃姆舍河恢复自然项目,流经多特蒙德的废水被转接入城市下水管道,重建的自然溪流式河段被雨水重新充满。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示范项目,很大程度上鼓励和引导了埃姆舍河生态恢复和景观再生的方向。
3.2.3 践行:生态治理与管理模式创新(1989—1999)
从根本上讲,民生水利是水利发展理念的深刻转变。作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作为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升华,民生水利从其提出,到为人们广泛认识和实践,再到理念的不断深化,生动地诠释了水利工作“为谁干”“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1988年,北威州政府建立新的埃姆舍公园规划公司(Emscherpark GmBH),与鲁尔区地方局联合会(Association of Ruhr District Local Authorities,简称KVR)共同负责开展埃姆舍公园总体规划,主要致力于规划合作及质量控制而非直接预先设定一系列项目;项目主要由不同的参与群体发起并负责,包括城市政府、公司、建筑师、公民和利益群体等。1991年,EG决定彻底改变埃姆舍河系统,将污水导入地下排水管网。几乎在同一时间,世界公园建筑展(International Building Exhibition,简称IBA)于1989年启动了长达10年的埃姆舍河项目(The Emscher River International Building Exhibition),旨在改变埃姆舍河以空置的工厂、关闭的矿场、废弃的码头、下沉的矿坑及大型矿山为特征的滨河景观。IBA与鲁尔区域联合会(Regionalverband Ruhr,简称RVR)及EG密切联系,着重关注有关环境和社会提升的5个主题,并开创了一种新型的自下而上并与区域规划合作的模式[32]。超过120个子项目的实施,使市民切实感受到了埃姆舍河及其滨河空间生态服务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IBA埃姆舍河项目期间,EG并不负责独立项目的整合,而是与地方和区域管理者一起作为代表之一,负责结构和技术方面的实施。上文提到的EG实施的第一个恢复自然项目于1996年实现了埃姆舍河上游的生态重建[33]。同时EG也开始尝试协调与公众的关系,例如向公司员工、城市政府、社区和商业组织、媒体和周边区域的市民宣传埃姆舍河项目,以便得到更广泛的接纳和认同。一些个人和组织团体(如艺术家)也开始参与并支持该项目。
2 埃姆舍河水系空间管理发展演变(19世纪中叶至今)The development of riparian zone management of the Emschr River (since the mid-19th century)
3.2.4 整合:景观更新与发展结构重塑(2000—2010)
在IBA埃姆舍项目结束后,由鲁尔GmbH领导的新项目“埃姆舍景观公园2010 (Emscher Landschaftspark 2010)”与由EG主导的“埃姆舍河的未来”总体规划项目共同参与区域“总体规划2010”,开启了埃姆舍河景观生态更新的新阶段。作为“总体规划2010”的一部分,“埃姆舍景观公园2010”旨在提供自治市和区参与并负责区域公园的机会,并考虑扩大规划范围(从320km2扩大到457km2),创造“与埃姆舍河的新关系”以及“在大都会区域中心的新型文化景观”。该项目于2005年得到北威州政府的支持,于2006年公示,并致力于促进公众感知,提供了埃姆舍景观公园未来发展和规划的基础。
3.2.5 提升:生态服务全面优化(2010—2020)
2010年至2020年是埃姆舍河景观更新的第3个10年,目标是实现埃姆舍河景观重塑及新埃姆舍河谷的发展。截止到2013年,共有450个项目由20个地方局、2个省、3个区域政府、北威州政府、RVR、EGLV(Emschergenossenschaft und Lipperverband)共同规划实施,例如EGLV的新埃姆舍河谷(Neues Emschertal)项目、可持续雨水管理项目“雨洪的未来更新(Zukunftsvereibarung Regenwasser)”及SAUL的科研项目“可持续和可达的城市景观”等,这些项目为埃姆舍河空间规划、管理和更新提供了技术和社会支持。其中,新埃姆舍河谷项目[31,34]是延续到2020年的生态再设计项目,吸引到包括项目组在内的市民、地方政府、政界和公司的参与合作。它不仅将生态技术提升作为目标,希望到2020年彻底扭转埃姆舍河污水排放的局面并将其更新为自然河道;还旨在改善该区域的居民生活,提升埃姆舍河的经济、生态、文化和社会价值,将鲁尔区发展成为一个整体。这与区域水管理、区域规划和城市发展局、自治市专家、市民和社区以及媒体的合作密不可分,EGLV也因此探索出了新型的管理和合作模式。
3 埃姆舍河水系空间发展的行为主体转变与互动The transformation and interaction of stakeholders in the Emscher riparian development
3.3 相关行为主体的阶段性角色转变与发展特征
埃姆舍河生态恢复与滨水景观更新的有效推进与相关行为主体的积极参与、协同合作密不可分。如图3所示,自1899年埃姆舍河整治开始至今的100多年景观生态发展演变过程中,行为主体的数量在增加,其角色也在发生转变。从开始时的社会公众、规划咨询机构两方协调,到如今的政府、规划咨询机构、利益集团、研究机构、专家组织、新闻媒体和社区公众之间的多元合作、协调和参与。行为主体之间的多级复杂关系构成了社会和市场经济最稳固的支柱,并长期在公共空间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中起到主要作用[30]。
首先,行为主体的介入数量呈现渐进式的多元发展。1899年,仅有代表规划咨询机构的EG与社会公众两方对埃姆舍河的发展产生作用,并且公众处于被动地位,规划管理过程也是非民主的。之后将近90年(1989年之前)里,公众和政治角色对于埃姆舍河的未来发展发出不同的声音,分别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地在规划管理过程中提高各自参与地位,在对水系空间发展产生影响的同时也使其利益被纳入考虑范围。期间,EG作为不同行为主体需求的协调者,在听取公众意见并对公众进行教育的同时,各级政府进行协商,最终调和其矛盾。1989年后的3个10年间,行为主体数量呈阶段性爆发,转变为管理者、支持者、实践建设者、协助者和受用者共同作用的状态。先后由不同企业参与并引导埃姆舍河的景观更新与生态服务提升,在这期间经历了自下而上的分散民主力量为主向民主力量与权力机构合作协调、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共同作用的转变,之后规划管理得到了更多方社会力量的关注、协助和引导,以满足不同行为主体的利益需求。
其次,行为主体的互动关系呈现阶段性主导优势与角色多维分化并存的特征。考察埃姆舍河经历的5个不同发展阶段,均有一方力量为主导,吸纳更多行为主体的参与,形成主导方引导协调下的阶段性互动增强。在规划管理过程中,不论是给予财政资助的公司企业、提供知识教育的科研机构,还是水系空间的最广泛受用者(公众和社区),各个行为主体都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到了发展后期甚至成为影响规划管理实施的主要力量。例如公众的角色从被动发声转变为主动影响,并逐步形成公众力量参与决策。值得一提的是,政府作为权力主体的主导角色逐渐弱化。尽管政府一直提供财政援助,但在规划管理过程中不参与决策过程,这与传统意义上的决策权力机构不同。政府在埃姆舍河生态恢复和景观更新的中后期不再是权力上层,主要扮演着支持项目顺利进行的幕后角色。
4 讨论:行为主体互动对于埃姆舍河水系空间生态服务的影响分析
4.1 影响机制分析
生态服务被认为是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形成及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和效用[35],是通过生态系统的功能直接或间接得到的产品和服务。分析行为主体的内在行为逻辑,埃姆舍河水系空间发展演化可以被看成多元行为主体在追求各自生态服务受用最大化过程中行为博弈的结果。也就是说,行为主体对于埃姆舍河发展管理的介入过程是通过社会关系对生态服务需求的表达过程,直接作用于水系空间并对其产生影响[36]。如图4所示,在这个过程中,虽然行为主体的互动并不能直接导致水系空间生态服务的变化,但是伴随着行为主体生态服务需求的变化,各种行为主体基于公共理性和经济理性的双重动机表现出不同的行为诉求、行为特征和行为逻辑,以及博弈过程中的决策交锋,提供的激励性和约束性框架最终影响生态服务在水系空间发展中的表达。以代表着技术力量的EG为例:尽管在1981年前EG就是引导埃姆舍河水系空间管理的主力军,但其目的仅仅是解决河流水患和城市安全问题,河流改直、加深、渠化,生态服务功能日渐低下;自1981年EG尝试听取并接纳社会公众的意见,并利用组织团体与新闻媒体对其进行教育后,EG对于埃姆舍河的空间发展有了新的愿景,自然河道逐步恢复,生态服务功能日益多样化。
根据千年生态系统评估(The 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简称MEA)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37],行为主体互动对于埃姆舍河水系空间生态服务的影响主要涉及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及文化服务3类。总体而言,随着行为主体多样性的增加(图4),埃姆舍河水系空间的生态服务类型也逐渐递增(图5),二者在发展趋势上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conformance)。在第一个发展阶段,埃姆舍河的行为主体介入主要是规划咨询公司以及少量政客与公众,行为主体构成简单导致的诉求局限性致使水系空间很长一段时间内提供的生态服务十分有限。自1981年起的30年间,埃姆舍河更新项目纳入了更多的行为主体,行为主体多元化使其引导下的空间更新需要满足不同行为主体的需求,相应的所提供的生态服务也呈爆发式增长。以1898年至今提升显著的文化服务为例:伴随着IBA及其后续项目的展开,越来越多的行为主体被纳入组成内部关系网,促成了大量关注点略有差异的小尺度项目的实施。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规划咨询机构、利益集团、研究机构、专家组织、社会公众甚至个体,充分表达了各自不同的需求和意愿,促进了文化服务多样化的提升。
4 行为主体、水系空间、生态服务三者作用机制Mechanism of the stakeholders, riparian zone and ecosystem service
4.2 影响模式分析
行为主体通过相互作用提出优化生态服务的策略实现对于埃姆舍河水系空间发展的干预,包括保护、代偿和提升。保护指对现有生态服务价值较佳的区域进行保护,代偿是指对生态系统已被破坏的区域根据其可恢复的可能进行代替或补偿,提升是指对生态系统的缺失进行弥补和优化。在埃姆舍河水系空间管理的发展中,行为主体的代偿作用主要体现在水系空间供给服务和调节服务优化过程中,提升作用体现在文化服务的增加与完善。进一步的,不同行为主体相互作用,主要通过政策、经济、技术和社会4个影响途径促进生态系统的代偿和提升。其中,政府通过政策代偿对供给服务和调节服务起到主要作用;经济代偿一般由政府和利益集团共同实现;技术代偿和提升是规划咨询公司、研究机构、专家组织共同协调合作的结果,可同时优化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及文化服务;非政府组织、新闻媒体与社区公众致力于表达需求并提升文化服务(图6)。埃姆舍河景观更新的案例分析表明,政策、经济及技术调整以代偿方式有效提高水系空间的供给服务和调节服务;社会调整极大提升了水系空间的文化服务。不同行为主体的不同生态服务诉求保证了水系空间管理的公平性,公共权益分散和政府权力下放有利于全面涵盖生态服务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最终实现生态服务的整体优化。
5 结语
回顾埃姆舍河100多年来的景观生态发展演变,从生态技术应用唱主角到社会共同参与为主导,可以清晰地梳理出其中非技术因素的作用过程。水系空间的发展变迁是行为主体获取生态服务的诉求的外在表达。行为主体互动作为一种社会过程,是水系空间生态服务优化的内在驱动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民主的进程,行为主体呈现多元化,这可以帮助实现更全面的生态服务诉求;同时行为主体的利益协调、权力分散和良性互动可以从政治、经济、技术和社会等多角度从内部推动生态服务优化。这对我国河流生态整治的顺利推进与自维持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在埃姆舍河水系空间管理过程中,多元行为主体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规划咨询公司是多方行为主体利益协调的重要媒介,在接受和调和各种生态服务诉求的基础上把控项目的整体发展方向。作为水系空间的最广泛使用者和接受者,社区公众是维护水系空间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基础,也是项目顺利推进实施的重要保证。政府和利益集团是项目资金的提供者,推动项目的顺利发展,同时也会影响项目的发展方向和具体内容。此外,科研机构主要提供知识援助,非政府组织与新闻媒体则是联系社区公众与其他行为主体的纽带。如果说生态技术运用可以通过政策或法律强制实施,那么行为主体互动的形成往往是诱致性的社会培育过程,二者相互弥补才能共同实现水系空间资源在不同利用目的之间的最优配置。
5 埃姆舍河水系空间生态服务的发展变化The development of riparian ecosystem service in the Emscher River
6 行为主体互动对埃姆舍河水系空间生态服务的影响模式Impact pattern from stakeholder interaction to the riparian ecosystem service
注释:
① 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y)理论是指经济、社会和技术系统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由于惯性的力量而不断自我强化,使得该系统锁定于这一特定路径。最早由古生物学家提出,后由经济学家David、Arthur等用来进行技术和制度变迁分析。
② 表1根据参考文献[17]-[24]分析整理形成。图1(a)-(d)来自参考文献[28],(e)-(g)来自参考文献[31]。图2~6为作者自绘。
[1] 刘家琳,张建林.重庆海绵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地LID设计策略探析[J].风景园林2016,(3):35-44.
LIU Jialin, ZHANG Jianlin. Analysis of LID Design Strategy for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in Urban Green Space of Chongqing [J].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6(3):35-44.
[2] 任心欣,俞绍武,胡爱兵,等.深圳旧村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规划指引及应用[J].城市规划学刊,2010(s1):101-104.
REN Xinxin, YU Shaowu, HU Aibing, et al. Low-impact Development of Rainwater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Planning Guidelines and Application in Shenzhen Old Villages [J]. Urban Planning Forum, 2010(s1):101-104.
[3] WANG Min, YE Qinyan. The Integration of Ecological Process, Cultural Heritage and Recreational Experience: A Study on River Corridors Planning of Ningguo City Based on LCA and ERA[C]//Proceedings of the 53rd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s (IFLA) World Congress, Torino, Italy, 2016: 382.
[4] 吴建立.低影响开发雨水利用典型措施评估及其应用[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WU Jian-li. Evalu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ypical Methods for Rainwater Utilization of Low Impact Development[D]. Harbin: Harbin Technology University, 2012.
[5] 洪泉,唐慧超.从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获奖项目看雨水花园在多种场地类型中的应用[J]. 风景园林,2012(1):109-112.
HONG Quan, TANG Huichao. Application of Rain Gardens in Different Sites: A Case Study of ASLA Award Winning Projects [J].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2(1):109-112.
[6] Dietz M E. Low Impact Development Practices: A Review of Current Research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Directions[J].Ecological Chemistry and Engineering S, 2015, 186(4):351-363.
[7] 刘颂,章亭亭. 西方国家可持续雨水系统设计的技术进展及启示[J]. 中国园林,2010,26(8):44-48.
LIU Song, ZHANG Tingting. The Technical Progress and Inspiration of Planning and Design of Sustainable Stormwater System in Western Countries [J].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0, 26(8):44-48.
[8] 马克·路易斯,克里斯·宾利,谭佩文. 新西兰低影响雨水体系设计[J]. 中国园林,2013(1):23-29.
Mark Lewis, Chris Bentley, TAN Peiwen. Low Impact Stormwater Design NewZealand [J].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3(1):23-29.
[9] 刘一瑶,郭国文,孟真,等.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清华学堂路雨洪管理与景观设计研究[J]. 风景园林,2016(3):14-20.
LIU Yiyao, GUO Guowen, MENG Zhen, et al. Storm-water Management and Landscape Design Research on Xue Tang Road of Tsinghua Campus based on the Low Impact Development Technology[J].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6(3):14-20.
[10] 彭觉勇. 规划过程参与主体的行为取向分析[D]. 武汉:武汉大学,2013.
PENG Jueyong. The Behavior Choice Analysis of Stakeholders in Planning Process[D]. Wuhan: Wuhan University, 2013.
[11] 托尼黄,王健斌. 生态型景观,水敏型城市设计和绿色基础设施[J]. 中国园林,2014,(4):20-24.
Tony H F Wong, WANG Jian-bin. Ecological Landscapes, 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 and Green Infrastructure [J].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4, (4):20-24.
[12] 王敏. 绿色屋顶的雨水管理效能研究[J]. 中国城市林业,2011,9(3):53-55.
WANG Min. The Rainwater Management Efficiency Analysis of Green Roof [J]. Journal of Chinese Urban Forestry, 2011, 9(3):53-55.
[13] 汪洁琼,朱安娜,王敏. 城市公园滨水空间形态与水体自净效能的关联耦合:上海梦清园的实证研究[J]. 风景园林, 2016(8):118-127.
WANG Jieqiong, ZHU Anna, WANG Min. Correlating Physical Forms Riparian Zones UrbanParks Effective Eco-services Provision Water Self-purication: Case Study Shanghai Mengqing Park[J].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6(8):118-127.
[14] 王敏,叶沁妍.基于水文生态风险评价与景观特征评价的城市水系空间组织研究—以安徽省宁国市为例[J].中国园林,2016, 32 (2):47-51.
WANG Min, YE Qinyan. Research on Urban Waterfront Space Organization Based on Hydrographic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and Landscape Character Assessment—Taking Ningguo City, Anhu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J].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6, 32 (2): 47-51.
[15] 富永健一. 社会学原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Funaga Kenichi. The Theory of Sociology[M]. Beijing: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1992.
[16] 李阎魁. 城市规划与人的主体论[D]. 上海:同济大学,2005.
LI Yan-kui. Urban Planning and Human' s Subject[D]. Shanghai: Tongji University, 2005.
[17] Tech T. Getting in Step: Engaging and Involving Stakeholders in Your Watershed[J]. The US: Report to the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2004.
[18] Ellis J B, Deutsch J C, Mouchel J M, et al. Multicriteria decision approaches to support sustainable drainage op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highway and urban runoff[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04, s334–335:251-260.
[19] Wellington City Council.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A Guide for WSUD Stormwater Management in Wellington[DB/OL]. http://wellington.govt.nz/services/ environment-and-waste/stormwater/water-sensitive-urbandesign-guide, 2016,12.
[20] Tjandraatmadja G, Cook S, Sharma A C P, et al. 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 Impediments and Potential: Contributions to the SA Urban Water Blueprint: Post-Implementation Assessment and Impediments to WSUD[J]. Goyder Institute for Water Research: Adelaide, Australia, 2014.
[21] Eason C, Dixon J, Krause M, et al. Low impact urban design and development: Making it mainstream[C]// Proceedings of the Conference of the New Zealand Society of Sustainable Engineering Systems, 2004.
[22] Van Roon M, Dixon J, Van Roon H. Reformulating planning tools to promote low impact urban design and development[C]// Proceedings of the New Zealand Water and Waste Association 4th South Pacific Conference on Stormwater and Aquatic Resource Protection, 2005.
[23] 胡月,张继权,刘兴朋,等. 荷兰防洪综合管理体系及经验启示[J]. 国际城市规划,2011,26(4):37-41.
HU Yue, ZHANG Jiquan, LIU Xingpeng, et al. Holland' s Comprehensive Flood-preventing Management System and Its Inspirations[J]. Urban Planning International, 2011, 26(4):37-41.
[24]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S].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京,2015.
Construction Guidance of Sponge City: Low Impact Development Rainwater System Construction (Trail) [S].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MOHURD, Beijing, 2015.
[25] 吴可人. 城市规划中四类利益主体剖析及利益协调机制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2006.
WU Ke-ren. Four Groups of Stakeholders Analysis and Mechanism Regulating Research Interest Negotiation in Urban Planning [D]. Hangzhou: Zhejiang University, 2006.
[26] 姚琼. 现代西方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主体演变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 2014.
YAO Qiong. Stakeholder Transformation Research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 Modern Western Urban Planning [D]. Hangzhou: Zhejiang University, 2014.
[27] 余万军. 行为视角下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2006.
YU Wanjun. Study on Land Use Planning: A Perspective of Behavior[D]. Hangzhou: Zhejiang University, 2006.
[28] 蔡海燕,彭震伟. 德国埃姆歇地区的空间、生态和经济更新—从埃姆歇园国际建筑展(1989~1999)到埃姆歇景观公园规划(2000~2010)[J]. 现代城市研究,2007, 22(4):82-88.
CAI Haiyan, PENG Zhenwei. The Spatial Ecological Economic Regeneration of Emscher Area in Germany: From IBA Emscher Park(1989-1999) to Master Plan Emscher Landscape Park(2000-2010)[J]. Modern Urban Research, 2007, 22(4):82-88.
[29] Reicher, Christa, et al. Schichten einer Region: Kartenstücke zur räumlichen Struktur des Ruhrgebiets[M]. Berlin: Jovis, 2011.
[30] Annen G. The Emscher River—A model of integrated water management in an urbanized area: problems and challenges[J]. Hydrological Processes and Water Management in Urban Areas, 1990: 347-352.
[31] Scheck H., Vallentin D.,Venjakob J. eds. Emscher 3.0: von Grau zu Blau oder wie der blaue Himmel über der Ruhr in die Emscher fiel[M]. Dortmund: Keller, 2013,04.
[32] Metropole Ruhr 2010. Regionalkunde Ruhrgebiet—Der Emscher Landschaftspark[DB/OL]. http:// www.ruhrgebiet-regionalkunde.de/erneuerung_der_ infrastruktur/freiraum_und_gruenflaechen_/emscherpark. php?p=2%2C4. 2010/2016,12.
[33] Emschergenossenschaft and Lippeverband.Journey through Time in the Emscher Region [DB/OL]. http://www. eglv.de/en/emschergenossenschaft/emscher-conversion/ emscher/journey-through-time/. 2016,12.
[34] Bothmann F, Auer S. The New Emscher Valley—Reshaping an urban Landscape creates regional Identity[C]// REAL CORP 2009 Proceedings: Cities 3.0—smart, sustainable, integrative. Schwechat: Eigenverlag des Vereins CORP—Competence Center of 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2010: 907-909.
[35] Daily G C. Nature's Services: Societal Dependence on Natural Ecosystem[M]. Washington DC: Island Press, 1997.
[36] 王国恩. 城市规划社会选择论[D]. 上海:同济大学,2005.
WANG Guoen. The Social Choice Theory of Urban Planning [D]. Shanghai: Tongji University, 2005.
[37] 张永民. 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评估框架[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Ecosystems and Human Well-being[M]. 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 2007.
(编辑/张希)
Riparian Zones Management with Effective Eco-services Provision under the Interaction of Stakeholders: A Case Study of the Emscher River in Germany
Starting from the involvement and interaction of stakeholders,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non-technological factors and social process on the procedure of urban riparian area development. After summarizing th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on urban riparian area management, the paper reviews the ecological landscape development of the Emscher River, a typical empirical case, in the past more than 100 years, analyzing role shifting and developmental features of diverse stakeholders on the procedures of riparian planning and transformation, as well as discussing the impact motivations, trends and modes on promoting the ecosystem service of the Emscher River. In the last section, the research explores the internal relations between intrinsic actions of stakeholders and riparian ecosystem service promotion based on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the Emscher River.
stakeholders; riparian zone management; ecosystem service; non-technological factor; Emscher River
TU 986
A
1673-1530(2017)01-0052-08
10.14085/j.fjyl.2017.01.0052.08
2016-12-16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编号15PJC092)“基于GIS 生态服务评价模型的上海苏州河沿岸空间形态优化策略”
王敏/1975年生/女/福建人/博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研究中心、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城市景观与生态规划设计教学、实践与研究(上海 200092)
WANG Min was born in Fujian Province in 1975. She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and doctoral supervisor in the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CAUP), Tongji University. As a research member of the Center for Ecological Wisdom and Practice Research (CAUP) and the Key Laboratory of Ecology and Energy-saving Study of Dense Habitat (Tongji University), her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and research of urban landscape and ecological planning and design(Shanghai 200092).
叶沁妍/1990年生/女/天津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德国波鸿鲁尔大学地理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双学位培养)/研究方向为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上海200092)
Ye Qin-yan was born in Tianjin in 1990. She is a master student in the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Tongji University, and that in the Institute of Geography, Ruhr University (dual-degree). Her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landscape planning and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Shanghai 200092). (德)托马斯·赫尔德/1959年生/男/博士/德国波鸿鲁尔大学地理学院地理系负责人、高级讲师/主要从事空间规划、景观生态学、能源景观和雨洪管理教学、实践与研究(德国波鸿 44801)
Thomas Held was born in Germany in 1959. He is a senior lecturer and the curator in the Institute of Geography, Ruhr University.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eaching, practice and research of spatial planning, landscape ecology, energetic landscape and stormwater management (Bochum, Germany 44801).
修回日期:2017-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