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生态下的灾难性报道分析
2017-05-12田诗
田诗
摘 要 灾难新闻报道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是在紧急状态下对不确定事件做出的无章可循的传播。纵观近几年来的灾难新闻报道,媒体的表现可圈可点,有成功的突破之处,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渗透,这类的报道呈现各种新的形态。文章就新媒体生态下灾难性报道进行分析,探究“互联网+”环境下,这类报道的突破和发展。
关键词 灾难;灾难新闻报道;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06-0005-02
1 什么是灾难新闻报道[1]
1.1 什么是灾难
灾难,指自然的或人为的严重损害,灾祸造成的苦难。灾难事件一旦发生,将给百姓、社会、国家带来重大的损失,影响经济、政治、生活等各个方面。
过去的一年颇不宁静。2016年1月银川发生公交纵火案,造成17人死亡。2016年6月,江苏盐城市阜宁县遭遇强冰雹和龙卷风双重灾害,造成上百人伤亡。同月,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强降雨,多地发生地质洪涝灾害,致上百人死亡或者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近400亿元。
灾难发生后,我们迅速获悉第一手信息,这得益于日益开放的新闻报道。
1.2 研究灾难新闻报道的特殊属性及其要求
灾难新闻报道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它是紧急状态下对不确定事件做出的无章可循的传播,因而对于媒体和记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1 报道灾难新闻的记者要有强烈的新闻敏感
记者不仅要如实报道灾难事件,更要有强烈的新闻直觉,及时监视可能导致二次灾难降临的各种潜在的因素,预防危机的再次发生。
1.2.2 报道灾难新闻的记者要扮演好政府和公众代言人的角色
灾难发生之后,公众普遍处于一种恐慌的状态之中,记者不仅要代表政府发出声音,传递信息的同时更要告知公众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为应对危机,抚慰受伤民众的心理,稳定公众的情绪;另一方面,要代表公众对灾难进行调查,监督政府承担起责任。灾难发生时,新闻便具有一种力量,当灾难新闻在政府和公众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时,那么它就会对灾难的处理起到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1.2.3 报道灾难新闻的记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记者报道灾难,更重要的是引导灾难的事后处理。在公众群情激愤感染下,记者必须保持理智、冷静,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全局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国家形象,在正确引导中维护社会的和谐
稳定。
2 “互联网+”环境下,新媒体介入的灾难性报道
2.1 打开思路,多元化报道
2016年6月,我国西南东部至江淮一带,江西、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四川、重慶、贵州等地部分地区出现了暴雨到大暴雨,洪涝灾害殃及大半个中国。与此同时,长江水位一度超历史同期,松花江、淮河、西江等流域汛期也警钟常响。此次强降雨共造成浙江、安徽、湖北、湖南、重庆、贵州6省(市)163个县687万人受灾,因灾死亡14人、失踪8人,倒塌房屋0.9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710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约91亿元。
汛情来临之时,安徽作为重灾区,格外受到瞩目,而安徽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作为省政府唯一的应急电视频道,立即启动应急报道机制,在省内媒体中率先行动,最早派出大规模的抗洪报道队伍,最先开通抗洪抢险的直播窗口,最及时地发布一线雨情汛情险情,最大范围地报道全省抗洪救灾情况。
除了传统报道手段,频道利用新媒体手段,在公众微信号及App端随时推送新闻,刷新新闻。同时,SNG直播、4G直播、手机直播等多元化的直播手段全面铺开,记者迅速到达现场,及时传递第一手新闻,展开报道。
灾情发生1个月,全频道在大屏和小屏上,共播发抗洪救灾稿件1 500余条,开辟非常态直播窗口23次计11.5小时,滚动播出各类天气预警、汛情通报、防灾减灾知识近3 500条,充分发挥了“新媒体”报道的新形态,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果。
2.2 研判形势,理顺机制,打好抗洪报道准备战
早在2016年上半年,根据国家、省气象部门的预报,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我国长江、淮河流域将发生大洪水的概率很高。公共频道根据这些信息,一方面加强和省防指、省气象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及时掌握气象信息,一方面制定应急报道预案,从报道形式、队伍组建、采编设备、通讯联络、地方台协调等方面进行了准备,保证一旦有较大汛情,即“招之能战、战之必胜”。实践证明,这些准备工作为做好抗洪抢险报道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入梅以后,针对特大暴雨来袭,公共频道第一时间启动了应急报道机制,在省内所有媒体中,最早派出记者奔赴抗洪一线,最早在频道开通电视直播窗口;最先开辟新媒体报道通道。
2.3 突破常规,集中力量,构筑应急宣传主阵地
抗洪期间,公共频道派出了22路记者40余人奔赴抗洪救灾第一线,多手段多渠道多层次地报道抗洪救灾情况。自6月18号以来,频道派出SNG车辆1部,航拍器2架,4G直播设备4台,手机直播设备2套,每天直播连线和回传抗洪一线报道,及时准确,内容全面,层次丰富,特别是航拍洪水画面和灾区画面令人震撼。频道全媒体记者采制的抗洪救灾新闻稿件,通过电视信号、微信公众号(微直播)、新闻App(TV摇摇乐)等及时播发,组成频道抗洪抢险报道的传播矩阵,全媒体报道、全方位覆盖,形成了一个全面的、立体的、声势强大的舆论宣传阵地。
2.4 新媒体报道多形态,使传播多样化
作为传统媒体融入新媒体报道,在此基础上,报道衍生了多样化:动态资讯、深入调查、新闻特写,同时利用两微一端,进行实时跟踪推送,使传播平台多样化。
公共频道微信公众号根据整体安排,推出各类直播预告:
【迎战暴雨】汛情不止,直播不断!锁定公共频道,多时段直播!
【众志成城 抗击洪灾】洪水不退!直播不止!锁定公共频道,锁定各直播时段!
【迎战暴雨】今天11:15,17:20,公共频道特别直播带你了解最新汛情
【众志成城 抗击洪灾】公共频道多时段直播省内汛情!
此外,还有新闻特写:
【公共精神】暴雨中的公共人
【公共频道主播手记】抗洪,我在
每天的推送配合当天的新闻报道,在全省引发巨大反响,点击量上万,传播迅猛。
3 灾难性新闻报道在新媒体形式下的突破、
走向①
3.1 新形式下,灾难性报道坚持基本的理论不变
理论指导实践,正确的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错误的理论则会阻碍实践的发展。因此,在新媒体形式下,灾难性新闻报道如何发展,应当有正确的理论进行指导。首先肯定是:坚持新闻专业主义:及时、真实、全面、客观、准确。新闻专业理念是传媒业发挥有效功能的保障,是新闻业赖以在社会中立足的保障,在灾难性报道中,坚持新闻专业主义,事关传媒业的兴衰存亡,是新闻从业人员为公众服务的具体体现。
3.2 新媒体介入后,灾难性报道被重新诠释
眼下,“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媒体是壮大期,各种融媒体比比旨是,作为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生态下灾难性报道,两者相辅相成,相得宜彰,各自突显特色。新媒体传播主体广泛,既有权威媒体和政府机构,也有草根阶层民众,其传播信息的真实感强,能够带来强大的社会影响。在灾难事件发生时,不同阶层群众通过新媒体平台将话语权汇集一起,将所有议题让位于紧急的救灾话题,极易产生思想碰撞与共鸣,形成强大的感召力和聚合力。
注释
①网络资源:新媒体解读。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