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
2017-05-11柯玲玲
柯玲玲
[摘要]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将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深刻体会到作者寄予作品的情感,并与作者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作用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的措施,从而为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水平的提高贡献力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策略
一、引言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充满激情,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现阶段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的关键。情感教育的实行是教学艺术的一大变革。小学生因其年龄小,缺少一定的生活阅历,在情感方面体验的也较少。因此,教师对其进行情感教育至关重要,正确的情感教育不仅能够将学生的情感思维激发出来,还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因此,本文对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中的作用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生相对于初、高中生来说,叛逆心理不是很强,处处以教师为中心,在意教师对自己的看法。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教师对学生的夸赞会对学生带来极大的影响,促使学生更加刻苦学习。情感教育能够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对学生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教师的和蔼可亲会让学生产生一种亲近感,有利于师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得整个课堂都围绕着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达到促进学生沟通能力提高的目的。
(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情感教育与以往的教育不同,有利于教师树立一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形象,整个课堂气氛较为活跃、舒适。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容易产生一种乐于学习的心理,更加主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相关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
三、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教师加强自身的情感修养
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中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教师的努力。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情感修养,在日常的生活以及学习中,不断进行情感修养相关方面的学習,在实际的教学生活中发挥自己的情感而感染学生。此外,教师加强自身的情感修养还有利于与学生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进而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更加了解,让学生愿意将自己的想法向教师倾诉。在教师的情感感染下,学生也会养成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
(二)创造教学情境,引发情感共鸣
要想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就必须为学生创造一定的情境。利用特定的情境,能够将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例如,在进行《十里长街送总理》的讲课时,教师可带着对周总理的无限怀念之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播放较为悲伤的音乐以及有关当时情景的录像,营造教学情境,促使同学们进发对总理的敬佩以及思念之情,进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牢牢抓住一个“情”字,做到以声传情,以情动人,促进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情境教学能够将情感教育的效果发挥至最大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掌握情感表达的能力。小学语文的情境课堂设计的目的在于将学生头脑中的情感系统唤醒,使学生与新知识之间产生一定的联系,进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对学生充分了解,关注其心灵成长
在进行小学语文的情感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充分了解,对学生投入更多的关心与爱意,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身心成长。现阶段,我国的小学生大都为独生子女,孩子的内心较为孤独。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中,对学生保持关注,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了解其内心世界,促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信任,将教师当作朋友,打破以往教师严肃吓人的形象。此外,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尽量减少批评,多鼓励学生、表扬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使其在学习上取得进步。
(四)注重对学生情感体验能力的培养
在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格外关注,并加大对其的培养力度。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语文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自行体验其中的情感。并结合学生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例如互动式教学、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等,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感悟将教材中的德育知识吸收,并运用至实践当中。
四、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情感教育的有效实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深度与广度还有待提高。在未来的小学语文教育领域中,要加强对情感教育的重视程度,研究出更加有效的促进情感教学的方法。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我国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参考,为国家语文事业的进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