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间与图形教学之我见

2017-05-11邵花芹

教育界·上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空间与图形生活

邵花芹

【摘要】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空间知识和基本空间技能,以便解决实际空间与图形问题,发展空间思维,培养空间概念,增强创新意识。学生构建空间概念要积累一定的生活素材,即数学知识情景化、生活化、经验化。

【关键词】空间与图形 空间概念 生活

空间与图形在小学数学中均有不同章节的编排,从点、线、平面图形、立体图形,以及图形的认识、测量、计算、应用、图形的变换、图形与位置等分年级选人数学课本。小学生在学习空间与图形内容的一些重要环节上错误百出,究其原因是教师脱离生活开展教学,导致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得不到数学体验。下面笔者结合新课程学习和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学生空间与图形概念的构建

(一)学生只有认识、理解、把握空间,才会感知图形、感知生活

小学生刚认识身边的事物,对事物的形状、大小、用途等之间的关系,常常不能选择恰当的语言表达。学生对直观图形、几何图形以及立体模型的性质,很难用准确的专业术语表达,对准确描述空间关系、解决问题更是茫然。因而只有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生活实际事物,他们才会感知空间与图形。

(二)学生只有获得必需的知识和必要的技能,才会发展空间概念

小学学习空间与图形是为中学几何课程打基础的,在各年级都有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图形与计算、图形与应用的内容,并提出了相应的学习目标,这为小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以后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空间与图形教学的内容、过程、方法等对于学生形成空间概念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三)学生只有亲身体验空间与图形,才会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空间概念是创新思维所需的基本要素,没有空间概念,几乎谈不上任何发明创造。作为一种直观、形象的数学模型,它在诱发学生的直觉思维、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创造想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亲身参与、亲手实践,学生的实践能力、空间概念和创新意识才能在自主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和发展。

(四)学生只有增强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和信心,才会有空间创新精神

空间图形将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便于学生体验图形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观察、操作、想象和分析推理能力,能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领悟数学的思想方法,感受数学推理的力量,发展空间概念、合作意识、学习情感和创新精神。

二、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源于生活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直观性与操作性,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会受到学生自身经验、空间概念、认知发展水平、内容的难度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提供丰富的现实情境,为学生积累空间与图形的经验

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教学,应该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出发,将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实物、图片呈现出来,使学生从这大量的表象中充分地感知、理解、实践,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引导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学习有关的知识和技能。现实生活中有大量的空间与图形问题,教学中应为学生选择和提供他们所熟悉的情境,使学生在现实问题的感知与操作过程中体会空间与图形,为形成空间概念打下基础,积累空间与图形的经验。

(二)发现有价值的生活素材,为学生注入源头活水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而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可供数学学习的素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力求联系生活实际,充分有效地利用有价值的生活素材来补充教材,重组教材内容,以便更好地组织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的知识。为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数学问题情境生活化,联系生活实际引入新课,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在真实的生活背景或模拟的生活情境中,增加直接经验,启迪思维火花,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搜集生活中的数学实例,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生活原形与课本知识之间需要通过一件件实例进行联结与沟通,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搜集生活中的数学实例,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数学活动的切入点,在学生生活和数学生活之间建立一种相似或相对的联系,让教学合情合理。同一类型的数学问题,学生往往会用同样的方法去思考、求解。但实际生活中,同一类型的问题常常会有不同的答案,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思考、解决问题。要尽可能设计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题目,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力求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缩短文本感知与学生个体认识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发现数学问题,理解数学规律,感悟数学思想方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学生亲自经历数学过程,让数学回归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是数学学习的意义所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就要有效地实现数学和生活的沟通,注重引导学生将习得的空间与图形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等回归于生活实践,并在生活中运用与发展。

(五)为学生提供有趣味性的空间,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有句话说,看见的容易忘,听来的记不住,只有动手做,才能学得好、记得牢。要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就要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甚至不惜多用时间让学生感受科学知识研究和探索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更要关注让学生从中享受到数学动手的乐趣,体验到动手后学数学的成功喜悦,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提高审美能力。学生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学习活动,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活动中探究、合作、交流,最后得出结论,学生就会兴趣盎然,真正體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有成功才有自豪。

猜你喜欢

空间与图形生活
从多角度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策略
探究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中的运用
浅谈小学数学图形教学
探究性学习在几何图形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用白板优化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尝试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生活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