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高效体育课堂构建下游戏环节运动负荷的设计方法

2017-05-11王爱娣

少年体育训练 2017年4期
关键词:负荷体育课运动

王爱娣

(南师附中新城小学,江苏 南京 210000)

探索高效体育课堂构建下游戏环节运动负荷的设计方法

王爱娣

(南师附中新城小学,江苏 南京 210000)

新课程改革至今,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各种尝试和改变,这期间不乏出现一些问题,但是最终大家把观点都集中在了构建高效体育课堂上。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实际有效的锻炼,享受运动的乐趣,需要严密设计教学各个环节,在保证合理运动负荷下不失趣味。笔者尝试从游戏教学入手,对游戏教学中的运动负荷安排进行深入探索、研究、实践,使之成为高效体育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全面认识高效体育课堂

1.1 高效体育课堂的定义

高效体育课堂是指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学生掌握运动知识、技术技能的程度。要求教师用引人入胜地讲解、准确娴熟地技能示范、形式多样地教法,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快、较好地领会技术要领,掌握技术动作。根据学习目标,想要在课堂中高效组织学生学习与锻炼,要求教师要有效利用和把握体育课各个环节的时间,并合理安排各个环节的学习内容和运动负荷,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2 区分“唯快乐论”“唯体质论”体育课

新课程改革之前,全国各地的体育课都十分重视对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和强度的量化评价,但凡上公开课,必测学生的心律,出现了“单峰型”“双峰型”“多峰型”等心率曲线;新课程改革后,出现了很多淡化运动量和运动负荷的体育课,认为只要学生在体育课上开心,能和同学合作、探究学习,适度地运动就行了。这两种情况都太极端,需要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将体育课的趣味性和锻炼性有机结合,使体育课既有相应的可承受的运动负荷,又能让学生体会到各种情感,这才是高效的体育课堂。

2 高效体育课堂、体育游戏、运动负荷3者之间的关系

2.1 体育课的组成部分

体育课的各个环节都会影响高效课堂的建设。体育实践课的组成部分分为:课堂导入、准备部分、基本部分、游戏部分、素质练习、结束部分。其中,素质练习可穿插在准备部分和基本部分或单独进行,教师可根据每节课的内容机动进行安排。

2.2 游戏教学环节在完整的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2.2.1 体育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体育游戏是在一定规则下进行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遵守规则、遵守纪律的意识。其是以集体活动或小组活动形式呈现的,需要学生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因此自然地增强了学生的合作参与能力;同时,其又具有一定的竞争性,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机智、灵敏、勇敢等优秀品质。

2.2.2 体育游戏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智力发育体育游戏是一种复杂的条件反射过程,它取决于大脑皮层对内、外感受器所产生的各种信号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可提高学生的判断力、分析力、创造力、认知力等。

2.2.3 体育游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身体素质体育游戏的趣味性让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课堂上,跟着教师走。并且,在每一次的身体活动游戏中,所学的技术动作都能得到巩固,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在无形中得到了锻炼。

2.3 体育游戏的运动负荷为体育课补给了血液

体育课有一定的运动负荷是必然的,若没有一定的运动负荷,学生的肌体就无法得到应有的刺激,就无法掌握运动技能,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也无法得到发展。所以,体育课必须要有一定的运动负荷,否则就失去了体育课本身的意义。体育游戏作为体育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主教材的延伸、拓展和补给,同样需要有运动负荷,不然一节课中的10~15min的体育游戏时间就白白浪费了。体育游戏的高效性直接关系着整个体育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能否达成,因此如何提高游戏教学的高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3 体育游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体育课中的游戏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内容过于复杂,不易操作,讲解繁琐,学生并不能及时明白怎么做;(2)选择的游戏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不相适应,导致学生觉得上课无聊;(3)游戏教学过于娱乐化,不能对主教材起到延伸或补充的作用;(4)体育游戏没有一定的运动量,有些游戏也可以在室内完成等。想要提高游戏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对它的深度进行挖掘,游戏的方法设计、游戏运动负荷的设计、教师的讲解和示范、游戏场地的布置、学生的认知与游戏的难易程度,都是影响体育游戏有效性教学的因素。本文主要探究体育游戏环节中运动负荷的设计与把控。

4 体育游戏中运动负荷的设计与把控

4.1 运动负荷的概念

所谓运动负荷,又称生理负荷,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运动负荷包括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两个方面。在锻炼时只有运动负荷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运动负荷过小或过大都不行。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又超出了人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对人身心健康和教学任务的完成都十分不利。因此,要学会合理地安排和调节运动负荷。

4.2 运动负荷的测量

运动负荷的测量主要有3个指标:(1)外部负荷指标,又叫身体负荷指标。即是完成练习的时间、速度、次数相重量等;(2)内部负荷指标,又叫机能反映指标或生理指标。即是最大摄氧量、氧债,心率和血液酸碱度等;(3)综合负荷指标,又叫相对指标。这类指标是用外部负荷指标—内部负荷指标的比值或乘积之值来表示的,它具有更大的信息量和可比性,对分析和评价运动负荷有着更可靠的参考价值和实用意义。

4.4 游戏教学环节中运动负荷的合理设计

4.3 根据课的类型,设计与主教材相呼应的游戏内容和负荷

体育课的类型很多,有新授课、复习课、素质练习课、测验课等,不同类型的课对运动负荷的要求不同(表1)。主教材的教学内容对运动负荷起着相当大的影响,如广播操教学与50m跑教学,其练习密度前者大于后者,而练习强度后者大于前者。所以,课堂中的游戏部分在内容选择和练习时间、次数上要合理设计,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既要符合体育课的类型,又要与主教材的设计相呼应。

大多数的体育游戏都是结合着跑、跳、投、攀爬等技能而设计的,而游戏教学的时间在一节课中仅占10min左右,所以严谨地设计和合理地安排特别重要。由图1可知,每名学生总的有效练习时间=单次练习时间×练习次数。教师应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安排学生进行练习,若一节课的练习密度在35%~40%,那么10min内要有3~4min的有效练习时间才行。其次,教师应根据游戏内容和单个学生完成一次游戏需要的时间设计练习次数,如二年级学生的50m迎面接力赛,强度较大,安排5次练习,单个学生有效练习时间为11s,那么在整个10min的游戏中,每名学生只能练习约1min,密度为10%。虽然看似没有浪费时间,练习比赛也很有秩序,但是学生跑完后的剩余时间都在休息、闲聊,没有进行有效地身体活动,因此不能称之为高效的体育游戏。如果要求学生跑完后从两侧的安全区走回来,每名学生大概需30s,再加上11s的50m跑,1组比赛每名学生的有效练习时间为41s,5组比赛就是205s,这样就达到了基本练习密度,而且将快跑和慢走的大强度和小强度交替进行,学生也易于恢复。(表2)

表1 不同类型体育课对运动负荷的要求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笔者认为要想使得游戏教学高效进行,应在运动负荷的安排上注意以下几点:(1)在内容的安排上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2)将课的类型与主教材的设计相呼应;(3)协调好游戏内容强度、每次练习时间、练习次数3者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说,应在有效的练习时间、次数、强度3方面协调争取达到30%~40%的练习密度,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有效地锻炼。

表2 游戏内容强度、每次练习时间、次数3者之间的关系

图1 游戏教学时间安排

5 结 语

运动负荷是体育课的灵魂,想要建设高效的体育课堂,就必须合理设计每节课的运动负荷。负荷的安排应分散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游戏教学部分的负荷设计要以学生的身心状态为基础,协调好前后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有效练习时间、次数、强度等,让学生在体育课上既能得到锻炼又能享受运动的乐趣。

[ 1 ]毛振明,于素梅.体育教学理论问题与案例[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 2 ]陈波.田径耐力性项目优秀运动员训练负荷监控[ 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

G807

A

1674-151X(2017)04-071-03

2017-02-11

王爱娣(1986~),小教一级,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学。

猜你喜欢

负荷体育课运动
人造革合成革拉伸负荷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3项标准中维持热负荷要求对比分析
MIV-PSO-BP神经网络用户热负荷预测
体育课上的“意外”
生如夏花
体育课
不正经运动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