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余华小说《兄弟》中的文化专有词英译策略
——基于数据统计和实例分析的考察

2017-05-10汪宝荣全瑜彬

山东外语教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李光头译法余华

汪宝荣, 全瑜彬

余华小说《兄弟》中的文化专有词英译策略
——基于数据统计和实例分析的考察

汪宝荣, 全瑜彬

(浙江财经大学 外国语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本文参照艾克西拉的文化专有词翻译策略分类法,采用数据统计与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兄弟》英译者采用的文化专有词翻译策略。结果表明:译者运用了文化保留类和文化替换类翻译策略,但稍倾向于前者;当他们推定英文读者能够理解文化专有词,一般采用保留策略;反之,则用替换策略。前者较多采用语言(非文化)翻译法,后者主要采用绝对一般化和归化译法。这种灵活变通的翻译策略有助于《兄弟》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和接受。

《兄弟》;文化专有词;翻译策略;文化保留;文化替换

1.0 引言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余华的长篇小说《兄弟》(上、下部)出版于2005及2006年,顿时引起巨大的反响,国内评论界对其毁誉参半。然而,这部在国内颇受争议的小说,却激发了欧美人士很大的译介和评论热情。2009年1月底,美国兰登书屋旗下的万神殿图书公司(Pantheon Books)出版了美国汉学家罗鹏(Carlos Rojas)与其妻子、华裔美籍学者周成荫(Eileen Cheng-yin Chow)合译的《兄弟》英译本,在英语世界“受到了高度重视和热烈评价”(王侃,2010:40),并进入“曼氏亚洲文学奖”(the Man Asian Literary Prize)短名单。1970年出生的罗鹏现任杜克大学东亚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著作等身,近年来还致力于中国当代小说英译。(汪宝荣、全瑜彬,2015)凭借《兄弟》英译本在英美翻译界崭露头角后,他又接连翻译出版了阎连科的四部作品:长篇小说《受活》(Lenin’sKisses,New York:Grove Press,2012)、《四书》(TheFourBooks,New York:Grove Press,2015)和《炸裂志》(TheExplosionChronicles,New York: Grove/Atlantic Press,2016),以及中篇小说《耙耧天歌》(Marrow,Beijing:Penguin Books China,2016)。周成荫来自台湾,在斯坦福大学比较文学系获得博士学位,现为杜克大学东亚系访问副教授。

《兄弟》讲述了从“文革”到市场经济后期近40年中国社会和文化发生的巨大转变,涉及大量的中国文化专有词,包括人名、节日、诗句、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典故和时代特色词等。由于在英语中往往没有对应的词汇或概念,这些文化专有词对译者是一大挑战,因此很值得研究。针对《兄弟》中文化特色词翻译的现有研究主要有:戴秋月(Dai,2011)运用奈达(E. A. Nida)的“动态对等理论”,评析了一些粗俗语和习语的翻译;张珍(Zhang,2013)运用归化、异化概念,考察了一些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周怡(Zhou,2013)运用埃文-佐哈尔(I. Even-Zohar)的多元系统论探讨了译者对原文中“异质”因素(即中国文化因素)的处理;董国俊(2014)从直译与意译角度分析了某些习语的翻译。这些研究多为硕士论文,论述的深度和严谨性有所欠缺,且所用理论都略显陈旧,概念上有些雷同(如“直译”、“意译”大致相当于“异化”、“归化”的两分法),因而有必要采用一个较新的分析工具。

在本文写作过程中,笔者就《兄弟》中文化专有词的翻译问题发邮件给罗鹏,询问他和周成荫在翻译时倾向于采用文化保留还是文化同化(替换)策略。他的答复是:“我想和所有译者一样,我们试图在你所说的‘文化保留策略’与‘文化同化策略’之间维持某种平衡。”《兄弟》英译本是否维持了这两者之间的“某种平衡”?如果确实维持了“某种平衡”,那么文化保留策略与文化同化策略实际所占的比重是多少?本文旨在回答这个问题。张南峰(2004:22)指出:“艾克西拉采取面向译语系统的描述性态度,所以其(文化翻译策略)分类法比较全面。其优点在于细致详尽,排列有序,让人看到异化和归化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有不同程度的异化,不同程度的归化。”本文即运用艾克西拉的“文化专有词”翻译理论,采用数据统计与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译者采用的翻译策略进行描述性分析。

2.0 文化专有词翻译策略分类法

艾克西拉(Aixelá,1996:57-58)把“文化专有词”(culture-specific item)定义为“因其在原作中的特殊文本功能和内涵,在翻译过程中造成困难的那些词语”,认为其原因是“原文中某个词在目标语言文化中不存在,或在目标语言文化中的价值不同(由意识形态、用法、使用频率等因素决定)”。基于对欧洲语言间互译语料的统计分析,艾克西拉(Aixelá,1996:60-64)发现译者可用的文化专有词翻译策略有以下12种(详见汪宝荣,2015:136-138;张南峰,2004):

(1)重复法。照抄文化专有词的语言形式;(2)转换拼写法。转换字母拼写系统(包括音译法);(3)语言(非文化)翻译法。尽量保留文化专有词的指示意义;(4)文外注释法。用脚注、尾注、词汇表、译者注等解释文化专有词的意义;(5)文内注释法。注释被置于译文中,以免干扰读者的注意力。

以上为“文化保留”(cultural conservation)类翻译策略,其中第(1)至(3)种为主要译法,第(4)(5)种为辅助手段①。

(6)同义词替换法。用某个同义词或相当的指示词替换文化专有词;(7)有限一般化(limited universalization)。用译文读者较熟悉的另一个出发语文化专有词替换文化专有词②;(8)绝对一般化(absolute universalization)。用一个中性(即不带文化色彩)的指示词替换文化专有词;(9)淡化译法(attenuation)。“出于意识形态方面的考虑,有的文化专有词被认为‘过于强烈’或在某方面不可接受,因此译者用‘较温和的’、比较符合目标语写作传统或理论上符合译文读者期待的词将其替换掉”③;(10)归化法。用目标语文化专有词替换出发语文化专有词;(11)删除法。译者认为某个文化专有词在意识形态或风格方面不可接受,或认为不值得译文读者去费力地理解,或过于晦涩,或译者不被允许或不想用注释,就直接将其删除;(12)自创译法。在译文中插入原文中不存在的文化专有词。

以上第(6)至(10)种为“文化替换”(cultural substitution)性质的翻译策略,删除法和自创译法属于非常规译法,较少被单独采用。艾克西拉(Aixelá,1996:60)还指出,在实际翻译中,译者通常合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翻译方法。

3.0 《兄弟》中的文化专有词

《兄弟》讲述了40年间中国社会和文化发生的巨大转变,被誉为“中国小说家首次尝试为一代人创作的一部大众史诗”(Row,2009),因而涉及大量的中国文化专有词,包括人名、节日、诗句、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典故和时代特色词等。历史人名(如“西施”、“勾践”)或文学经典人名(如“林黛玉”)往往具有丰富的文化含义。还有不少小说人物的命名方式颇具中国特色,即人物姓氏加上此人某个突出的身体特征或职业,如“李光头”、“童铁匠”。节日指传统的庆祝或祭祀的日子,如“清明节”、“端午节”,蕴含着独特的中国民俗文化。诗句是指叙事者或小说人物引用的名人诗句,如毛泽东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成语指长期以来习用的、言简意赅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如“对牛弹琴”、“甘拜下风”。谚语指“在民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格言指“含有劝诫和教育意义的话,一般较为精炼”④。谚语和格言均有精炼、通俗的特点,有时很难分辨,如“饮水不忘挖井人”、“兔子不吃窝边草”、“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等。歇后语有“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想得美)、“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等。典故指从古书中引用的故事掌故或词句,如“赔了夫人又折兵”(《三国演义》),“荆轲刺秦王”(《战国策》)。时代特色词指在某个历史时期社会上广泛流行的词汇,如文革时期的特色词“红袖章”、“红卫兵”等。

这些词汇有着特定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有的在当今中国已经不用或很少用,连中国当代读者都不知其详,更不用说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普遍隔膜的西方读者,因此成为翻译的难点。然而,译者不能因为它们难译而避开不译。再者,文化专有词既然是对译者的考验,就会迫使译者在两极(文化保留和文化替换)间做出选择,暴露其文化翻译观,因而很值得研究。

4.0 翻译策略描述性分析

本节采用数据统计和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前者可揭示译者采用的文化专有词翻译策略倾向,即总体上偏重文化保留还是文化替换,以及各种译法的使用频次;后者可用于描述译者的决策过程,包括:如何确定文化专有词的指称意义和文化含义,对英文读者能否理解该文化信息做出评估,选定某一特定翻译策略及方法等。

我们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兄弟》中收集、统计了100个文化专有词及其对应的英译,并依据艾克西拉对上述各种译法的定义,确定每个文化专有词的译法,将它们全部列入“表1”中。因论文篇幅所限,不便把文化专有词悉数列出,改用数字表示与每种译法对应的文化专有词的数量。

表1 《兄弟》中的文化专有词翻译策略统计表

表1显示,针对100个文化专有词,译者采用文化保留类翻译策略57次,采用文化替换类翻译策略43次,说明他们确实试图在两者之间维持某种平衡,但总体上稍稍倾向于前者,以便向英语读者尽量准确传达《兄弟》的中国文化内涵。表1还显示,译者采用文化保留类翻译策略中的语言翻译法最频繁(22次),其次是文化替换类翻译策略中的绝对一般化(16次),最少的是淡化译法(2次)和有限一般化(1次)。

在文化保留类翻译策略方面,译者主要采用了语言翻译法,以便保留文化专有词的指示意义。译者采用音译法6次,主要用于处理人名、地名以及已进入英语词汇库的某些中文词汇。在译者认为仅用音译法不足以表达某些词的含义时,就辅之以语言翻译法(13次)或文内注释(9次)。此外,在他们认为语言翻译法不能充分传达出文化专有词的涵义时,则辅之以文内注释(7次)。另一方面,当译者推定英文读者难以理解或不能接受某个文化专有词时,就倾向于采用文化替换类策略:使用最频繁的是绝对一般化(16次),其次是归化法(13次),最次是同义词替换法(7次)。此外,当译者认为某个文化专有词的含义过于晦涩,或其语义在文本语境中显得重复累赘,或他们不想用冗长的注释时,有时也采用极端的替换类策略即删除法(4次)。最后,译者还采用了淡化译法和有限一般化,但频次很低。总计,在艾克西拉列出的12种翻译策略中,罗、周二人用到了11种(自创译法除外),说明他们翻译手法丰富多样、灵活圆通,具有成为优秀翻译家的潜质。

以上统计结果揭示了译者处理文化专有词的总体翻译策略倾向及各种译法的使用频次。如要描述译者的决策过程,则尚需对其采用的具体翻译方法进行实例分析。

4.1 文化保留类翻译策略

(1)音译法

对于在小说中无特殊所指或含义的人名、地名,以及已进入英语词汇库的中文词汇,罗、周二人一般采用音译法,如林红(Lin Hong)、鲁迅(Lu Xun);上海(Shanghai)、福建(Fujian);叩头(kowtow)、功夫(kung-fu)等。这种译法既直接又简洁,且英文读者对译文的认知度也较高,是翻译界的常规做法。

(2)语言翻译法

例1. ……他推开她们的手,觉得把远大前程船的毛衣给她们欣赏,简直是对牛弹琴。(余华,2012:248)

译文:He pushed away their hands, feeling that allowing them to admire his tall mast sailing into the future was likeserenadingcowswithviolins. (Yu Hua,2009:240)

例2. ……两个人相遇时就会忍不住哈哈地笑,比癞蛤蟆吃了天鹅肉还要高兴。(余华,2012:419)

译文:When they ran into each other, they couldn’t help laughing, happier than a pair oftoadsfeastingonthesucculentfleshofaswan. (Yu Hua,2009:413)

以上二例均采用语言(非文化)翻译法处理:译者把中文成语“对牛弹琴”直译为“serenading cows with violins”,没有译成现成的英语习语“to cast pearls before swine”;对于俗谚“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变体“癞蛤蟆吃了天鹅肉”,译文也忠实保留了原文的指示意义。此外,在处理某些时代流行语时,译者也采用了语言翻译法,例如,文革时期造反派们戴的“红袖章”被译成“red armband”,在凭票供应生活用品时期使用的“粮票、油票和布票”被译成“grain, oil and cloth ration coupons”,且译文中没有提供注释。笔者认为,英文大众读者恐怕很难理解这些直译的时代特色语,但直译法也能让西方读者感受特定历史时期中国的政治文化,可谓利弊并存。

(3)音译辅以语言翻译法

这种组合译法突出表现在有特殊含义的人名的翻译上。《兄弟》中一些人名的基本命名模式是:人物姓氏加上此人某个突出的身体特征或职业。译者采取的处理手法是:音译姓氏,对指称身体特征或职业的词,则采用语言翻译法,例如,“李光头”译作“Baldy Li”,“童铁匠”译作“Blacksmith Tong”。这种译法显然遵循了英语姓名排列顺序的惯例,即表示身体特征或职业的词在前,姓氏在后(见表2示例)。

表2 《兄弟》中主要人名汉英对照表

此外,音译辅以语言翻译法还用于处理某些专有名词或特色名词,例如,“井冈山”(Jinggang Mountain)、“白酒”(baijiu liquor)、“刘镇”(Liu Town)、“李鲲鹏”(Li the Great Roc)、“秦始皇”(Qin Emperor)等。

(4)音译法辅以文内注释

例3. 可她屈指一数,再过六天就是清明节了……(余华,2012:199)

译文:But by her reckoning it was only six days until theQingmingholiday,whentheywouldpaytheirrespectstothedead. (Yu Hua,2005:193)

例4. 从春节开始,先把传统的节日都找了出来,什么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清明节等等一个不漏。(余华,2012:615)

译文: Starting with the Chinese Lunar New Year, he first wrote dow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holidays, including the Mid-Autumn Festival, theDuanwuDragonBoatFestival, theChongyangDoubleNinthFestival, theQingmingAncestors’Festival, and so forth. (Yu Hua,2009:625)

对例3 中的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译者先将“清明”二字音译,然后用“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即文内注释)对“清明节”的民俗文化寓意“扫墓祭祖”加以补充说明。对例4中的3个节日名称(黑体标注者),也用音译辅以简短的文内注释,如在音译词“Duanwu”后又用“Dragon Boat”(赛龙舟)加以注释说明。值得注意的是,译者对两个“清明节”的处理手法稍有不同:第一个用状语从句提供文内注释,较为具体详尽;后者用“Ancestors’ Festival”(祭祖节)释义,相对简洁,显然是因为第一个“清明”已被显化处理过了。

此外,音译辅以文内注释法还用于处理其他文化专有词,例如,“西施”被音译为“Xi Shi”,并辅以简短的文内注释“the legendary beauty”(传说中的中国古代美女)。又如,在小说结尾处,王冰棍像祥林嫂讲述阿毛的悲惨故事一样,日复一日地向人们讲述着余拔牙的政治传奇,因而得了个绰号叫做“祥林哥”。译者也用音译辅以文内注释,将其译作“Brother Xianglin, after Sister Xianglin, the compulsively repetitive protagonist of that Lu Xun story”(祥林嫂是鲁迅小说中不由自主反复讲述一个故事的女主角,“祥林哥”之名典出于此),交代了“祥林哥”与“祥林嫂”的互文关系。

(5) 语言翻译法辅以文内注释

例5. ……陶青接纳了李光头,把他安排到民政局下面的福利厂当工人。(余华,2012:224)

译文:He arranged to have him assigned to theGoodWorksFactory,whichemployedonlycharitycasesand which happened to be administrated by the Civil Affairs Bureau. (Yu Hua,2009:216)

“福利厂”指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工厂,虽含有“慈善救济”之义,却有着鲜明的中国政治文化特色。译者将其译为“Good Works Factory”⑤,并辅以文内注释“which employed only charity cases”,向英文读者明示这种厂一般只雇用残疾人。

例6. ……说这个童铁匠就是变成了一堆狗屎,也会交上狗屎运……(余华,2012:617)

译文:They decided that, even if Tong were reduced to a pile of dog shit, he would still manage to find somedog-shitfortune—hewasthatlucky. (Yu Hua,2009:627)

当时的中国农村很少用化肥,而是主要用人畜的粪便做肥料,于是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农民们一早起来捡狗屎。因此,那时捡来的狗屎能卖钱,甚至能发财。译者推测英文读者难以理解“交上狗屎运”(“find some dog-shit fortune”)的含义,因此在译出其指示意义后用文内注释“he was that lucky”补充说明其内涵意义。

4.2 文化替换类翻译策略

(1) 同义词替换法

例7. 这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余华,2012:26)

译文:As they say,aslongasyouownthemountain,there’snoneedtoworryaboutfirewood. (Yu Hua,2009:25)

例8. 李光头的脑袋抬起来后,出乎他们意料,李光头宽宏大量地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余华,2012:353)

译文:When he did finally look up, however, he surprised them all by saying graciously, “Whilethereislife,thereishope.” (Yu Hua,2009:344)

俗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在小说中至少出现了两次。为避免重复翻译,译者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第一处是异化法即直译,译文在内容形式上与原文严格保持一致;第二处为归化法,用英语习语“Where there is life, there is hope”(活着就有希望)加以替换。显然,灵活运用这种同义词翻译策略有助于避免译文的单调重复,从而提升英文读者的阅读审美体验。

(2) 有限一般化

例9. 林红心想这时候把自己的委屈告诉宋钢,对宋钢只会是雪上加霜。(余华,2012:445)

译文:It seemed to her that telling him about her humiliation now would merelyaddsalttohiswounds. (Yu Hua,2009:440)

成语“雪上加霜”比喻一再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宋钢做苦力扭伤了腰,林红不愿把她被厂长性骚扰遭受的屈辱告诉他,以免进一步损害自己的丈夫。译者选用英文读者较易接受的另一个中国文化专有词“往伤口上撒盐”进行翻译,也即采用了有限一般化。由于英语中有一个含义相同但形式稍异的习语“to rub salt into the wound”(往伤口上擦盐),如此翻译无疑有助于译文读者理解“雪上加霜”的含义。

(3) 绝对一般化

例10. (王冰棍)一脸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表情,仿佛要荆轲刺秦王了……(余华,2012:358)

译文:With a look of steely determination, as if he wereaheroicmartyrofftoassassinatethetyrantking. (Yu Hua,2009:349)

“荆轲刺秦王”典出《战国策·燕策三》,记述了义士荆轲冒死刺秦王这—悲壮的历史故事。译者在翻译时没有点明中国历史人物“荆轲”和“秦王”,而是选用中性的英语名词短语“a heroic martyr”(英烈)和“the tyrant king”(暴君)进行翻译。又如:

例11. “没想到李光头变成了林黛玉……”(余华,2012:607)

译文:“Who knew that Baldy Li wassuchasentimentalheroineunder all that bluster?” (Yu Hua,2009:615)

对《红楼梦》人名典故“林黛玉”,译者也采用绝对一般化译作“多愁善感的女主角”。这种处理手法抹去了文化专有词的文化特质和意蕴,把其阻抗性降为零,因而译文透明易懂,但也造成了重要文化信息的流失,因此会招致批评。杰斯·罗(Row,2009)在《纽约时报书评周刊》即指出:余华把李光头比作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没有读过《红楼梦》的西方读者对以上译文定会大惑不解,因此“我们希望英译本能提供脚注”。

(4) 淡化译法

例12. ……李光头狗改不了吃屎了,对着林红粗鲁地叫喊一声……(余华,2012:595)

译文:He was anolddogwhocouldn’tbetaughtnewtricks, and he called out to Lin Hong ... (Yu Hua,2009:603)

“狗改不了吃屎”出自清代文康所著的《儿女英雄传》,比喻一个人的坏本性难改,而英谚“You can’t teach an old dog new tricks”是指“老狗学不会新把戏”。显然,该译文与原文的含义不尽相同:原文指李光头坏习性难改,具贬义;译文则比喻人老了不易接受新事物,含义中性。上例中译者采用淡化译法,一定程度上美化了李光头这个粗俗人物的形象。

(5) 归化法

例13. 李光头母亲在世的时候,总喜欢对李光头说:有其父必有其子。(余华,2012:3)

译文:Back when Baldy Li’s mother was still alive, she always liked to speak to him about Song Gang as beingachipofftheoldblock. (Yu Hua,2009:3)

“a chip off the old block”的原意是“一块木头上掉下来的木片”,喻指某人与其父母的长相或个性相似。这个地道的英语习语与汉语七字成语“有其父必有其子”的含义完全对等。译者用目标语文化专有词翻译出发语文化专有词,是典型的归化译法。又如:

例14. 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余华,2012:412)

译文:So it’s true when they say thatyoucan’tjudgeabookbyitscover. (Yu Hua,2009:404)

该谚语出自冯梦龙的小说《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指不能单纯从外表来判断一个人或事物的价值。译句根据英谚“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套译而成,与汉谚可谓异曲同工。

(6)删除法

例15. ……李光头知道孙伟是没有一个朋友了,才滥竽充数地将他当朋友。(余华,2012:168)

译文:Baldy Li understood that the only reason Sun Wei hadrecruitedhim as a friend was because he had none left. (Yu Hua,2009:164)

成语“滥竽充数”典出寓言故事《韩非子·内储说》,一般英文读者不知其详,如要向他们解释清楚,就需要提供较长的注释。译者很可能认为这样做不值得,因而将其删去,仅用“recruit”(招募)一词部分传达“滥竽充数”之意。又如:

例16. 骗子们心里叫苦不迭,从前的周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现在的自己是骗不到钱财,还折了咖啡钱。(余华,2012:465)

译文:The swindlers would quietly fret that not only did theynotmanagetoswipeacentfromBaldyLi’scoffers;theywerebeingextortedthemselves. (Yu Hua,2009:461)

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典出家喻户晓的《三国》故事,比喻想占便宜,反而遭受双重损失。这样一个含义丰富的文学典故,如要忠实翻译,必须添加较长的注释。译者选择了将其删去,一是不想用较长的注释,二是考虑到其对应的语境意义“骗不到钱财,还折了咖啡钱”已被译出(见黑体和斜体突出强调部分)。

5.0 结语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其一,在处理《兄弟》中的中国文化专有词时,译者同时运用了文化保留和文化替换翻译策略,尽量在两者之间维持某种平衡(文化保留与文化替换策略的运用比例为57%:43%),但总体上稍稍倾向于保留中国文化特质和内涵。这说明《兄弟》英译本大致如罗鹏所说的那样在文化保留策略与文化同化策略之间维持了某种平衡。其二,在艾克西拉列出的12种文化专有词翻译策略中,译者用到了11种(自创译法除外),表明他们的翻译手法丰富多样、灵活圆通。这种灵活变通的翻译手法有助于克服中西语言、文化的阻隔,促成《兄弟》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和接受,同时把中国文化元素呈现给英文读者,使他们能够体验东方异域情调。其三,译者在做出翻译策略决策时不是兴之所至、随意为之,而是有着审慎的考量,即当他们推定英文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中国文化专有词时,一般采用文化保留类翻译策略;反之,则倾向于运用文化替换类策略,以便降低译文的文化阻抗性。最后,译者没有或很少用文外注释,可能是因为他们考虑到该译法会分散读者的注意力,影响阅读审美体验。换言之,这应是译者的翻译诗学观决定的。通过对文化专有词翻译策略的考察,我们可以窥见译者的翻译诗学观和对待文化翻译的基本取向。

《兄弟》是罗鹏的首部中文小说译作,其成功帮助他获得了布迪厄(Bourdieu,1997)所说的“符号资本”(symbolic capital),促成了后续多部译作的出版。种种迹象表明,年富力强、能力出众的罗鹏是继葛浩文之后又一多产的翻译奇才。目前,国内翻译学界对罗鹏的关注相当有限,希望本文能引起研究者对他的重视。

注释:

① 从定义看,艾克西拉所称的“文化保留类”翻译策略相当于异化翻译(foreignizing translation),即“通过保留原文的某种陌生感,故意打破目标语规范的翻译策略”(Shuttleworth & Cowie,2004:59)。

② 用来替换的出发语文化专有词的专有性低于原先那个文化专有词,即比较“一般化”,但仍是一个出发语文化专有词,因此这种“一般化”是“有限”的。

③ 艾克西拉(Aixelá,1996:64)指出,淡化译法的“应用前景最广阔”,但没有把它列入常用译法中。笔者认为,淡化译法的本质是“替换”,因而将其列入文化替换类翻译策略中。

④ 这些定义以及下文的文化专有词实例的定义,均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2012),文中不再一一注明出处及页码。

⑤ 笔者发电子邮件给罗鹏,问他为何不把“福利厂”径直译为“Welfare Factory”,其回复是:“Good Works” is a colloquial expression similar to “good deeds” or “charity”. “Welfare” carries very specific connotations (i.e., government aid for the poor) that do not apply here.(中译:英语口语表达法“good works”的意思与“做善事”或“慈善”相近,而“welfare”是指政府为穷人提供的救济,用于此处不合适。)

[1] Aixelá, J. F. Culture-specific items in translation[A]. In R. Alvarez & M. Carmen-Africa Vidal (eds.).Translation,Power,Subversion[C].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1996.52-78.

[2] Bourdieu, P. The forms of capital[A]. In A. H. Halsey, H. Lauder, P. Brown & A. S. Wells (eds.).Education:Culture,Economy,andSociety[C]. 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46-58.

[3] Dai Qiuyue. A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of Vulgar Words and Idioms inBrothers[D]. Shanghai: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2011.

[4] Row, J. Chinese idol[N].NewYorkTimesBookReview, 2009-03-08 (BR15).

[5] Shuttleworth, M. & M. Cowie.DictionaryofTranslationStudies[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6] Yu Hua.Brothers:ANovel[M]. Translated by E. Cheng-yin Chow & C. Rojas.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2009.

[7] Zhang Zhen. On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Yu Hua’sBrothers[D]. Shanghai: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2013.

[8] Zhou Yi. A Study of the Handling of Foreign Elements in the English Version ofXiongdi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ysystem Theory [D]. Wuhan: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2013.

[9] 董国俊. 忠实的美人:《兄弟》中习语的英译策略分析[J]. 语言与翻译,2014,(2):60-64.

[10] 汪宝荣. 异域的体验——鲁迅小说中绍兴地域文化英译传播研究[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11] 汪宝荣,全瑜彬. 《兄弟》英译本在英语世界的评价与接受——基于全套书评的考察[J]. 外国语文,2015,(4):65-71.

[12] 王侃. 《兄弟》内外(上)[J]. 当代作家评论,2010,(5):40-57.

[13] 余华. 兄弟[M]. 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14] 张南峰. 艾克西拉的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评介[J]. 中国翻译,2004,(1):18-23.

[15]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Z].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or Treating Chinese Culture-Specific Items in Yu Hua’sBrothers: A Statistical and Sample Analysis

WANG Bao-rong, QUAN Yu-b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Hangzhou 310018, China)

Drawing on the taxonomy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regarding “culture-specific items” developed by Javier Franco Aixelá,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basic translation strategies employed by the English translators of Yu Hua’s novelBrothersby looking at 100 examples taken randomly from the original text. It is found that both cultural conservation and substitution strategies are adopted to maintain a rough balance between the two, though the former is slightly more frequently used. Where a Chinese culture-specific item is judged to be both comprehensible and acceptable to general English readers, it is often conserved in the English text mainly through linguistic (non-cultural) translation. Otherwise, it tends to be substituted chiefly through absolute universalization and 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translators’ flexibility and resourcefulness in treating cultural references can facilitate the novel’s dissemination and reception in the Anglophone world.

Brothers; culture-specific item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cultural conservation; cultural substitution

10.16482/j.sdwy37-1026.2017-02-012

2016-05-23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翻译社会学视阈下中国现当代小说译介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5BYY03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翻译社会学视域下中国现当代小说译介模式及其运作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4YJA740032)的阶段性成果。本论文得到国家留学基金资助。

汪宝荣(1968-),男,汉族,浙江绍兴人,教授,翻译学哲学博士。研究方向:翻译社会学、中国文学对外译介与传播等。 全瑜彬(1992-),女,汉族,浙江绍兴人,浙江财经大学英语语言文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I046

A

1002-2643(2017)02-0090-08

猜你喜欢

李光头译法余华
浅论《兄弟》中的温情书写
一颗假糖的温暖
一颗假糖的温暖
倒译法在韩汉翻译中的应用探究
活着,是生命的常态——读余华的《活着》
扩展阅读
论李光头这根“骨头”的悲剧
——读余华小说《兄弟》
正反译法及其原则
严惩李光头
“好”字译法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