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2017-05-10邓艳

速读·下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圆锥圆柱所学

邓艳

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恰当地让学生动手操作是很有益的,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又好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矛盾的一种有效手段,且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课前收集信息,培养学生“实践”习惯

课前,教师要敢于打破教材,善于跳出教材,能巧妙组织教材,把“活”知识教给学生,把学生教“活”。从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摆在学生面前,让其观察生活,搜集信息,才能有效的激发其认知冲突,促使他们自主地去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在理解掌握知识,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到自己所学知识的价值所在。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百分率”这一内容时,不把书上的发芽率、成活率等例题搬到课堂上直接向学生讲解,而是课前先让学生进行一项小调查: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百分数,是怎样用的?学生搜集到大量资料:本班学生的出勤率、树木的成活率、考试的合格率、种子的发芽率等等,并深入到社会上去询问这些百分率在实际生活中是怎样应用的。通过收集信息,使学生对“百分率”有了感性认识,对新课不再陌生,能轻松地接受各种新知识。这样,从日常生活人手学习知识,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促进对新知识的理解,并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另外,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自制学具,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课前让学生用纸片裁剪各种三角形,学生为了剪全各种三角形,就必需去复习有关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前,布置学生剪一个规范的圆,学生为了剪一个规范的圆,就必须去预习圆的有关知识。动手制造学具,学生容易接受,也很乐意去完成,在制造学具的过程中,既能让学生学到一些数学知识,也能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课中营造氛围,唤起“实践”的愿望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从实践中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解决问题,使学生注重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把教学活动安排在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中,可以使学生积极进入问题情境中,自觉地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上课开始,我就给学生呈现下列问题情境:李师傅给徒弟小王一块长是20厘米,宽是5厘米的长方形铁皮,让他做一个直角边分别是5厘米和6厘米的直角三角形。如果你是小王,你准备怎样做?

由于这个问题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问题一出,学生就跃跃欲试,纷纷拿出纸片,动手量量、画画、剪剪,小组议议,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总结出:截取长6厘米的长方形铁片;沿剪下的长方形的一对角线剪开。这样,既感知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面积关系,又唤起了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愿望,还在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更重要的是从实践过程中学会了学习,为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三、课后学以致用,培养“实践”能力

指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通过动手操作,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如“有趣的七巧板”就可以让学生动手,拼出各种有创意的图形;“俄罗斯方格”也能让学生创设出多种方案。学生通过操作游戏,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丰富了创造性思维。又如,教学《圆柱的表面积》后,教师设计了一堂活动课,要求学生做一些圆柱形的实物模型。教师提出制作圆柱时必须先画出圆柱底面和侧面的展开示意图,再沿线剪下拼贴而成。学生通过想想、拼拼、剪剪、贴贴制作出各种不同的圆柱型模型,有油桶、水桶、口杯等。有些学生还将圆柱与其他图形相拼,制作出火箭、电视塔、房屋等模型。

四、开展课外活动,增强“实践”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要把课堂上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往往被错综复杂的生活现实所难住。因此,课后就要精心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

首先,设计动手操作的课外作业。如:在讲圆锥体积之前,留作业:

A.用书后提供的材料,分别制一个圆柱和圆锥。

B.观察圆柱和圆锥有哪些相同点。

C.在圆锥里装满沙子或大米、小米,倒入圆柱里,反复几次,你发现了什么?

D.如何求圆锥的体积。这样的作业,不但增长了知识,还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及合作意识。

其次,组织实地测量活动。如,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后,组织学生到操场、田地里去实际丈量、师生一起估算、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圆锥体积计算后,让学生测量砂堆计算体积、重量;教学“正比例应用题”后,组织学生测量校内的旗杆、教学楼、大树的高等。

再次,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如,讲百分数应用题,讲到银行存款、利息等知识,留实践作业:

A.银行的功能是什么?

B.在本地区有几家银行?

c.本金、年利率、利息、利息税等词是什么意思?

D.从银行拿一张取款单和存款单。学生既学会了知识,又懂得了存款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时间,同时受到了金融知识的教育。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實践是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可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是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教师应从课前、课堂、课后等方面进行适当的渗透。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全面发展的学生。

猜你喜欢

圆锥圆柱所学
圆锥摆模型的探究与拓展
圆柱的体积计算
圆锥截线与玫瑰线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计算法在圆锥保持架收缩模组合冲头设计中的应用
非所学
削法不同 体积有异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