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两之力,巧拨千斤

2017-05-10王金泉

关键词:项伯范增樊哙

王金泉

[摘要]《鸿门宴》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极为精彩的一节,历来被世人公认为精品。人教版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都有入选,司马迁在结构安排、情节组织等方面极具匠心,尤其是在对刘邦赴宴的危机的化解上,更是善于借力使力,可谓“四两之力”能够“巧拨千斤”,教师如果能够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把握好课文这点,就能让学生更准确的领悟此文的妙处。

[关键词]《鸿门宴》教学策略

先看宴会前,刘邦这边可谓是危机四伏:文章一开头就营造了项羽要“击破沛公军”的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局势极其紧张,刘邦极其危急。有趣的是,造成这个紧张局势的导火线居然是刘邦自己内部的人(诱因就是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轻描淡写的一句“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看见秦始皇出游都想“取而代之”,怎能容忍让刘邦“王关中”?);再看当时刘邦的兵力只有区区10万,项羽的兵力有40万,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且挟巨鹿之战击溃秦军主力的余威,士气正旺,离刘邦又近,一旦开战,结局可想而知;再就打仗本身而言,刘邦也不是项羽的对手(此时猛将韩信、谋士陈平可还在项羽这边,当然他们在已学“万人敌”的项羽军中也没有什么用武之地);再加上亚父范增把他对刘邦的了解——刘邦早就有政治野心(刘邦本是贪财好色之徒,入关后一反常态,“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刘邦已经有“王关中”(“距关,勿内诸侯”)的举动一一告诉了项羽,亚父范增“急击勿失”的建议自然是火上浇油,可以想见,刘邦真的会“后果很严重”,项羽这边主帅与谋臣的意见达到了高度一致;要命的是,此时的刘邦,根本上还不知道已经大祸临头了,还在做他的“秦地可尽王也”的春秋美梦。到此,恐怕谁都会为危机重重的刘邦捏一把汗。

后来的情节如何发展下去呢?这么危急的形势要么得到缓解,要么彻底爆发,而爆发的结果很可能就是项羽的“击破沛公军”。但如何缓解呢,似乎没有什么高招了,可司马迁的高超恰恰就体现在这里,他在不经意中,使用四两拨千斤之力——让项伯出场,(此人也着实有趣,只因一点个人情谊,就“私见张良”且“具告以事”,要知道他的本意并不是来救刘邦的。)暂时化解了刘邦的危急。读者不能不佩服司马迁的构思之妙,现在化解刘邦危急的居然是刘邦的敌人——项羽阵营的人。同时,司马迁又让刘邦的谋士张良上场,刘邦自己也努力与项伯套近乎(“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表忠心(“不敢倍德”),继续缓解危急,这在文章结构上又照应了前面范增的火上浇油(说刘邦“其志不在小”、“有天子气”)。刘邦因内奸而危,因敌人的谋士而危上加危;刘邦的危又因敌人的内奸而缓,因己方的谋士而缓之又缓。读到此处,你能不佩服太史公的笔法之妙吗?

危机有所缓解,但并没有过去,要知道,刘邦真正的危机是宴会上的危机,因为这一场“鸿门之宴”本来就是项羽特地为刘邦准备的“寿终”之宴,刘邦来赴宴几乎就是蹈入死地,难以有生还之理,他要遭逢的危机也就可想而知了。司马迁也是大笔一挥,把宴会中的重重危机写得有“千斤”之重:尽管有了项伯的说辞,气氛似乎有所缓和,但读者都知道宴会开始时的觥筹交错也只是假象,从后文的交代就知道,范增早就有了周密的杀刘邦的安排,而且项羽肯定是同意了的。刘邦的入宴,真的是成了砧板上的鱼肉,范增“数目项王”,刘邦、张良可能就要“数”次心跳吧,气氛也自然是随着范增的眼色而更趋紧张;而项羽的“默然不应”又使得这令人窒息的气氛有所缓和。读者会想,项羽不想杀刘邦,刘邦的性命应该会无忧吧。谁知范增眼看示意项羽动手不成(先前预布的杀招项羽不用),便亲自布局杀刘邦,“出招项庄”,项庄舞剑,傻瓜都知道是要杀刘邦,估计此时项羽即便没有杀刘之心,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毕竟他安排鸿门宴就是为了杀刘邦。宴会形势陡转,刘邦命悬一线,估计连可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也无计可施,只能冒冷汗了,此“千斤”重的危机该如何化解?好一个太史公又是轻轻一挥手,项伯又出场来救。谁能想到又是刘邦的敌人的内奸项伯出面救了他,真是幸运。这里可以告诉学生,与其说是刘邦运气好,不如说是司马迁的写作技法高超,真正的“四两之力,巧拨千斤”,危机又得到了缓解。不过,危险始终没有过去,刘邦这块鱼肉还是在砧板上,随时还有被宰割的危险,连一向老成持重的张良也觉得形势“甚急”,如何解决,谁来解决,纯粹靠别人是不行的,靠谁?连张良都束手,刘邦带来的另外几个人谁还会有更大的能耐?读者阅读到这儿可能都要替司马迁着急了。有谁能够想到司马迁又使了一个巧力:樊哙上场。要知道,樊哙是一介武夫,一个有勇无谋的武夫,他在“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的军帐中难道会有能够“护主”全身而退的高招?只看他的带剑闯宴,再加上项王的“按剑而跽”,危急的情势自是更加危急,刚刚因项伯的“以身翼蔽”而得以缓解的危机又大大地加重了,刘邦的危险一触即发,如何化解,又要看司马迁如何用力了?司马迁笔下的这个有勇无谋的武夫表现出来的恰恰不是勇而是谋,(当然,细心的读者只要一琢磨就能够知道端倪,肯定是张良在军帐外临时教会了樊哙怎样去说;也不排除樊哙的生吃“生彘肩”,大口饮酒的粗鲁豪迈的举止很对项羽的胃口),他的一番义正词严的话(刘邦“功高,“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不但比起刘邦起初的无力的辩解有力得多,也让不可一世的项王“未有以应”,一场血光之灾消弭于无形,范增的一切努力白费了,(范增的拔剑撞破刘邦的礼物“玉斗”也意味着他深知不但此次项羽不会杀刘邦而且心中已经没有杀刘邦之意了自然以后的刘项的命运也就铁定了,后面的历史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刘邦的命保住了,刘邦的危机彻底的化解了。

也许学生还会有疑惑,这么危险,刘邦还敢去赴宴,原因何在?也有学生认为此种情势下刘邦不得不去赴这个鸿门宴,因为刘邦他深知自己目前不是项羽的对手,自己的野心尚不能暴露,在项羽面前只能委曲求全,以图将来。我告诉学生,这些可以看成是刘邦暂时不愿意与项羽冲突的的理由,却不能看成是刘邦敢到鸿门赴宴的理由。我们只要看看后来在下邑,刘邦为了自己逃命,几次将自己的亲骨肉(后来成为孝惠帝的儿子与成为鲁元公主的女儿)踹下车,在项羽要烹杀其父时还很镇静的请项羽“分一杯羹”,这样只顾自己性命的人会明知道项羽要杀他而无所畏惧的前往,不太可能,宴会还没有结束就不辞而别,不就是因为他发现危险还没有完全消除而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吗。唯一的解释是他算定了此去是有惊无险,项羽不会杀他;当然这要得力于他的谋士张良精确分析,他把项羽的自矜功伐、沽名钓誉的性格分析透了,认为只要能对项羽表明自己没有野心,“不敢背德”,忠心耿耿,其它都沒有问题,;而对刘邦而言,吃了定心丸,只要能骗得了目前,保得了性命,其它也都没有问题,更何况要图大业,一些小小的冒险还是必要的,这正是司马迁描写的高超之处。所以刘邦来了,到了鸿门,玩了一回心跳而已。项羽也真的没有杀刘邦,他听了项伯的连夜禀告之后,早就没有杀刘邦的冲动了。我项羽要“击破沛公军”,是因为他刘邦要“王关中”,现在人家“本来”就没有“背德”之心,我为什么还要杀他,背此不义之名,多么“天真”的项羽啊;还有,项羽本来就不曾把刘邦放在眼里,你刘邦凭什么和我争天下,如果你要“王关中”,我明天就可以消灭你!现在杀你干嘛,所以,不管范增如何对项王示意,如何布置“项庄舞剑”,项羽就是不下命令。刘邦自然是平安无虞地回到了军中,而项羽则当了一回真正的宴客主人。但太史公并没有用过多的笔墨来写刘邦与张良赴宴前的谋划,我们却可以从鸿门宴的结局来猜度他们是如何谋划的:先充分利用好项伯这个送上门来的资源,再统一我们不敢“背项王”口径,再登门谢罪,临机处变,自己小心翼翼作辩解,是“小人之言”造成了我们的误会,让樊哙义正词严作指责,是你项王“听细说”,吃定你项羽,果然化险为夷,大获成功。由此可见作者的匠心。

从《鸿门宴》一文刘邦危机的化解可以预见刘邦的最终胜利,而项羽的放过刘邦也预示着其后来的必然失败,项羽最后的垓下悲歌“天之亡我”,不亦谬乎!太史公在此就给他安排了结局,而要有这个结局的必然,就需要让刘邦的危机能够化解,如何化解,那就是“四两之力,巧拨千斤”。

猜你喜欢

项伯范增樊哙
鸿门宴中最出彩的人物
屠狗者樊哙:鸿门宴中最出彩的人物
《鸿门宴》前后二三事
范增的悲剧及其背景
猛人樊哙
以文本细读的视角看人物形象的多面性
军师范增的短板
《鸿门宴》:救刘邦于剑下者谁
谋士范增不及格
《鸿门宴》中的两个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