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例题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2017-05-10郑国晓

关键词:例题教学有效性初中数学

郑国晓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开始成为教学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在此背景下,多种对应教学方式得以推出,像初中数学例题教学就成为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教学方式,并且也能有效地缓解学生们的负担,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本文针对初中数学例题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分析,为此简要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 例题教学 有效性

引言

在初中课堂教学当中,例题是教学活动开展所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是教师向学生们展示、输送知识解决学习问题的重要窗口,也是向学生们灌输数学思想、讲解解题技巧的主要途径。因为,通常学生们对于例题的理解程度,直接对其课堂教学的质量及学生本身解题的能力造成影响。所以就要求教师必须精选例题教学内容,采取科学化的教学方式和技巧,由此充分激发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大胆地深入探索数学知识,最终有效提升教学效率。而怎样设计例题教学,发挥其有效性是当下进行研究的主要问题。

1.初中数学例题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1.1学生学习认知偏差

数学学科本身和现实生活具有较大的联系,应用数学知识能够有效解决现实生活当中的多数问题。然而,也正是因为此类原因,导致多数高等院校都直接将数学当作独立化的专业加以设置,因为相对于多数初中学生而言,其并没有对数学从根源上加以了解,通常情况下都只是单纯的针对数学学习中如何高效的解题,对其所具备的实用性作用了解不足。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数学学习就是用来解题,和现实生活严重脱节,因而由此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的情况。

1.2教学观念影响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多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至今仍被采用,导致学生们在课堂学习当中,通常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从数学教材的角度来看,例题的设置本身是为了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的概念及原理,然而在多数实际教学当中,教师们通常忽视例题教学的功能作用,更多的只是单纯的为学生们进行解题步骤的讲解,甚至直接督促学生们进人到一种死记硬背的状态。此外,多数教师由于过度对分数的重视,导致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被忽视,难以有效的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2.初中数学例题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2.1切合实际,因材施教

虽然数学教材例题当中总结出了很多具体的解题方法及思路,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并不是任何解题方式都适合,这就必须要求教师们应当切合学生们的学习实际来科学合理化的选择解题的方式。例如,教师精选题目,条件为a>0,b

2.2采取多种解法,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多数例题都附有多种解题的方式,因此就要求教师必须针对例题进行深入的了解,在为学生们进行讲解的过程中,采取多方面的思考,不断的找出例题当中所包含的信息和条件,从而由此为多种解题的方式提供更为实时的解题条件。并且这种一题目多解的形式还将真正帮助学生们发散性思维的培养,通过此种教学的方式,学生们也将从中找出真正适合自身的解题技巧。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函数图像的知识时,图像过点(-2,0),函数图像的定点坐标为(1,18),以此来求得函数解析式。针对此类题目,最为常见的解题方式主要是通过顶点,再结合顶点式来获取到二次函数的公式y=a(x-1)2+18,由于图像过点(-2,0),因此可以将该点直接代入至表达式当中,由此求出a=-2值,则函数的解析式为y=-2(x-1)2+18。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解题方式,可以充分结合题目本身的已知条件,并由此获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x=1,然而因為该函数图像本身和x轴相交于(-2,0),所以结合相互间的对称联系,可以推断出另外交点为(4,0),对两点加以明确,可将二次函数补充为y+a(x+2)(x-4),将顶点坐标代入公式当中,最终求得a=-2,最终函数解析式为y=-2(x+2)(x-4)。学生们通过对此种教学方式的理解和应用,其思维将变得越来越活跃。

3.结语

综上所述,例题教学法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而言,作用非常明显。在实际的教学当中,要求教师在开展例题教学时,必须对学生们的学习状况加以考虑,选出真正适合的例题来进行讲解,并采取因材施教、一题多解的方式,由此促使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例题教学有效性初中数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提高初中数学例题教学效率的有效探索
如何实现初中数学例题教学的有效性
探解题方法悟价值取向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例题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