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休闲服务及其实践
——以四川外国语大学图书馆为例
2017-05-09蒲姗姗
蒲姗姗
(四川外国语大学 图书馆,重庆 400031)
高校图书馆休闲服务及其实践
——以四川外国语大学图书馆为例
蒲姗姗
(四川外国语大学 图书馆,重庆 400031)
文章阐释了高校图书馆休闲服务的内涵,以四川外国语大学图书馆休闲服务的丰富实践为例,强调了高校图书馆休闲服务应做到的“三个坚持”,同时从强化“以人为本”的休闲服务理念、营造良好的休闲服务环境、开展丰富的休闲服务活动等方面提出了图书馆开展休闲服务的具体措施.
高校图书馆;休闲服务;实践;“以人为本”
1 图书馆作为休闲文化的载体之一,也可以是休闲的
1.1 图书馆休闲服务
休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义源远流长,我们可以在字义学的解释中获得依据.“休”字,“人倚木而休”.造此字时,我们的祖先就为“休”字蕴育了人与自然融合的理念.“闲”通“娴”,具有娴静、思想的纯洁与安宁的意思.从词意组合上看,表明了休闲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意义.[1]所谓休闲,就是人们以各种有益于健康的活动为手段,追求身体上和精神上的放松与和谐.休闲生活的终极目的是达到人的身心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处.[2]美国社会学家Robert Stebbins将休闲定义为:“在闲暇时间从事的、利用能力和资源进行的非强迫性积极活动.”[3]一言以蔽之,休闲是指人们在自由支配的时间里做喜爱之事以愉悦身心及实现自我发展;休闲绝非偶尔的悠闲与放松,更非消磨时间.
在图书馆的整个发展历史中,人们更多的是关注图书馆对文化、政治的教化作用以及对学术研究、社会发展的辅助功能.图书馆以传递文献信息以及促进学术交流等传统形象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尊重,与此同时也被披上了严肃而神秘的面纱,图书馆的休闲功能从未摆上桌面.人们普遍认为,图书馆就是做学问的地方,要休闲应该去电影院、游乐场、KTV等场所.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也是知识宝库和精神家园,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在校师生.教师的教研离不开图书馆,学生的学习也离不开图书馆.然而,高校图书馆向来仅被视为藏书、借书之地.随着对精神追求的日益重视,师生除了在休闲时间逛街、旅游,还把目光转向了文化气息浓厚的高校图书馆.于是,独具特色的高校图书馆休闲服务应运而生.其内涵有别于其他行业的休闲服务——高校图书馆依据本馆的特点、性质与服务宗旨等,以本馆的文献信息资源(有形的和无形的)为依托,为广大读者提供人性化的休闲服务.
1.2 图书馆具有天然的休闲性
文化是休闲的环境──也是其它任何东西的环境.文化又是休闲的材料,是休闲体验得以诞生的地方,是休闲的基础,是一切行为与交往的基础.[4]因此,文化载体之一的图书馆也是休闲的场所.此外,读书休闲古来有之,作为书籍殿堂和阅读中心的图书馆,其休闲性就是自然的、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同时,也是社会的、历史的、与时俱进的.[5]图书馆舒适的环境、浩如烟海的休闲文献以及闲适的休闲气氛能满足读者调试情绪、愉悦身心的需求,图书馆具有天然的休闲性.师生通过休闲阅读放松身心;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处于最不愿被束缚的年岁,故休闲服务做得越贴心就越受学生爱戴.在网络几乎深入到人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今天,人们通过网络翻阅电子图书、观看影视剧、欣赏音乐等.然而,网络虽好,却是无形的,而图书馆却是有形的实体.既然拥有一个庞大的空间实体和场所,图书馆就要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并在这个优势上大做文章,把图书馆的场所功能发挥出来.[6]其次,丰富的文献资源(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既是休闲服务的基础条件,亦是开展各项服务的坚定基础.再次,图书馆馆员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学识渊博、和蔼可亲,在平凡岗位上无私奉献,这是休闲服务的坚强后盾.
2 四川外国语大学图书馆休闲服务
2.1 图书馆休闲服务是大势所趋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标志性建筑之一,其人文环境和文化气息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它本应是师生流连之所;然而,师生中几年未踏进图书馆的大有人在.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与图书馆多年来偏重于关注知识、信息及对精英文化需求的满足,忽视休闲服务密切相关.高校教师的职业是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的智能型职业;作为未来社会主流的大学生的休闲理念将直接影响未来社会的面貌.除了工作和学习,高校教师的健康快乐需要休闲,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需要休闲.休闲服务彰显了高校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此外,互联网上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以及快捷的获取方式正逐步分流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图书馆的传统服务受到了一定冲击.图书馆提供人性化的休闲服务,这是大势所趋;休闲服务增强了图书馆与读者的凝聚力,为图书馆的自我宣传和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
2.2 四川外国语大学图书馆休闲服务的具体实践
四川外国语大学图书馆牢固树立休闲服务的理念,并在实际工作中努力探索、积极创新,走出了一条充满特色的休闲服务之路.
2.2.1 大胆设想、努力创新,始终坚持休闲服务的理念
本馆虽然不一定是国内最早开展休闲服务的图书馆,但是以新馆建设为发展契机,本馆开创了一个崭新时代,亮点之一就是休闲服务的大胆尝试与探索,既让读者摆脱了书山学海苦行僧的命运,又契合了图书馆发展的时代需求.
2.2.2 精心打造舒适宜人的休闲服务环境
本馆总面积为2.6万平方米,坐落于校园的东北侧,与行政办公楼相对,且紧邻各教学楼和师生宿舍区;其质朴大方的造型设计洋溢着现代气息,又无不彰显深厚的文化底蕴.本馆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统一,绿化层次分明,颜色搭配适宜.馆内环境设计和布局强调以人为本,从灯光的设计、室内的绿化、色调的配置、装潢的运用到设备的合理安放都体现休闲和舒适的特点,读者能感受到浑厚的休闲气息.例如,将大量形态各异的软椅和沙发放入阅览厅,与传统的中规中矩的桌椅有机结合,方便读者以最自在的方式阅读.微笑服务的馆员有着良好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和拳拳的敬业精神.
2.2.3 积极举办丰富多彩的休闲活动
表1 本馆馆藏分布
表1是本馆馆藏分布,能以最直观的方式呈现本馆休闲服务的开展.
本馆经常在学术报告厅举办研讨会、演讲比赛、专题学术报告、以休闲为主旨的培训班和讲座(内容涵盖读书、营养学、电影及音乐欣赏等)等以丰富师生休闲生活.贵宾室为参赛者、表演者和讲座人提供贴心细致的咖啡、茶水、糕点服务,体现“以人为本”的休闲理念.排练厅明亮的大镜子以及安静的环境吸引了众多师生及社会读者到此参加瑜伽以及拉丁等舞蹈培训,常规培训班有水木青杨瑜伽班、恰恰恰舞蹈班等.本馆为读者提供阅读期间简单的生活服务,多功能服务部(自助小超市)是休闲服务一大亮点;读者自主选择,自觉付款,为其带来方便的同时,营造了休闲氛围,也于无形中培养了读者的诚信和主人翁意识.休闲厅环境舒适,常有外语角、读者沙龙、文艺展等休闲活动,延伸了本馆休闲服务内容.
同时,本馆定期与书商、出版社合作,举办书展并推荐好书、新书.读者利用闲暇时间在电子阅览厅网上冲浪、关注时事报道、欣赏优秀电影等,在愉悦身心的同时感受本馆浓郁的休闲气息.作为专题图书馆的歌德研究所、杨武能图书文献资料馆分别藏有歌德和杨武能经典作品以及专门研究其作品的各家言说,为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了便利.川外学者文库用于收藏本校老师的代表作品,引导读者合理利用本校学术资源.经典图书阅览厅藏有文学、文化、哲学、外交等各领域的经典作品.读者可以在音乐教学厅(培训厅)练习声乐、参加钢琴培训.音乐咖啡厅允许读者看书、下棋、闲聊、小憩,厅里有休闲的环境,温馨的灯光,轻柔的音乐,最新的杂志,精心摆设的钢琴、茶几、软椅、沙发、靠垫和地毯.读者能以悠然舒适的姿势,一边汲取知识和艺术的精华,一边享受香浓的咖啡、幽香的茶水或美味的奶茶;这里有刻苦的钻研,有轻声的交流,悠扬的琴声夹杂着浓浓咖啡香和淡淡的茶香、书香,形成了本馆休闲服务独特的一角.读者在花草茂盛、空气清新的休闲露台晨读、散步、朗诵、远眺风景.微笑服务的咨询处、各楼层存包间及存包区也是本馆休闲关怀的体现.研究室用于学术讨论、教学研究、举办读者俱乐部等.此外,读者可在美术厅练习素描、国画等,也可自主选择在自习厅和自习区学习,或是通过休闲阅读开拓眼界、丰富内心.
2.3 图书馆休闲服务的“三个坚持”
图书馆开展休闲服务并非权宜之计,而应作为长期工作来抓,做到以下三个坚持.
2.3.1 坚持“以人为本”
图书馆开展休闲服务应时刻坚持“以人为本”,以努力满足读者休闲需求为目标,开展丰富多彩的休闲活动,为读者搭造健康的休闲平台.同时,休闲服务必须与图书馆的文化形象相符.
2.3.2 坚持可持续发展
图书馆休闲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其实质是图书馆休闲信息资源的有效、协调发展;图书馆人的全面发展;读者利用休闲信息资源权利平等、均衡发展;满足读者阅读休闲需求,实现读者与图书馆的和谐统一.[7]休闲为人们提供了激发基本才能的变化:意志、知识、责任和创造能力的自由发展.[8]休闲服务应在充分尊重读者选择权的基础上,符合社会潮流,为读者提供多元化的符合个体需要的服务.
2.3.3 坚持服务全面发展
图书馆应坚持服务全面发展,妥善处理休闲服务与其它服务的关系,杜绝厚此薄彼、以偏代全.最后,严把休闲服务的政治关、文化关和健康关,力保休闲服务内容健康、形式多样.
3 图书馆如何开展休闲服务
3.1 强化“以人为本”的休闲服务理念
图书馆作为一个文化的存在,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严肃的事业.读者早已习惯了图书馆庄重而严谨的面孔,似乎休闲服务并不与其搭边,这种意识严重阻碍了休闲服务的开展.图书馆重学术、轻休闲的旧观念应该修正了;图书馆休闲服务是大势所趋,更是其提升综合实力的迫切需求.图书馆应与时俱进,强化“以人为本”的休闲服务理念,在环境设计、活动开展等方面应处处从读者角度出发,为每位读者提供高效、贴心服务.馆内外空间布局、色彩搭配应和谐优雅,散发浓厚的文化品味.在配备必要的休闲、娱乐资源的同时,将电子、数字资源组织上网,便于多人同时利用,开设“休闲阅览室”,或者设立“休闲书刊专架”,便于读者选择阅读.[9]此外,图书馆应开展健康的休闲活动,组织各类展览、读书活动、专题报告、知识讲座与竞赛等.同时,也应向社会读者提供休闲服务.
3.2 营造舒适随意的休闲服务环境
3.2.1 优雅舒适的馆舍环境
作为文化象征的图书馆本身就是一部韵味悠长的书,图书馆整体风格应静谧中蕴涵生机,庄重中彰显睿智.对图书馆建筑而言,其功能、布局、设施的构想以及内外环境的构造,都要以人为中心,以方便读者利用文献信息和进行交流为出发点.[10]图书馆外部造型应庄重大气,紧邻师生教学区、生活区,周围应芳草萋萋、绿树成荫.馆内环境安静、整洁、光线明亮是基本要求,总体而言,应舒适宁静、窗明几净、色彩搭配应赏心悦目.首先,在环境布局上应讲求实用性.比如:巧妙运用自然光和灯光.其次,讲究艺术性和舒适性,应处处用心、留心、细心以及独具匠心,体现关爱和体贴.例如,在走廊和窗台上摆放植物,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在赏心悦目之余缓解视觉疲劳;放置休闲沙发、彩色软椅、靠垫、音像架等供读者休闲娱乐,一如在自家书房舒适轻松.还应在馆内设置咖啡厅、书吧、茶吧等休闲场所[11]等以便开展书画展、文艺表演、影视欣赏等休闲活动;此外,设置休闲服务区,如自助小卖部、快餐店、咖啡厅、电话亭等.读者可随意看书、听音乐,品尝可口的饮料、糕点或快餐,尽享如家般的温馨自在.
3.2.2 随意休闲的文献环境
馆藏是图书馆服务的基础[12],休闲服务对馆藏文献提出了新要求.图书馆应在满足教研需求的基础上,认真分析读者阅读需求和休闲心理,调整文献入藏比例,力求文献种类和内容多样.比如,适当增加旅游、摄影、琴棋书画等休闲文献的引入.总之,多一些图文并茂、融知识性、欣赏性及趣味性于一体的科普读物、通俗读物和现实类书籍.应开设专门的休闲阅览书架和阅览区,使读者徜徉于馆内能够随时享受随意的休闲文化.此外,图书馆应充分发挥电子资源的优势,多引进高品质的数字资源和多媒体资源,在本馆主页开设休闲娱乐栏目;运用网络建构沟通顺畅的信息交流平台;利用超文本、超媒体等技术全面开展智能化、个性化的对外网络检索和休闲导航服务;鼓励馆员开设个人Blog并在本馆网站上向全体读者开放.
3.2.3 温馨的专题休闲阅览室
图书馆应把休闲图书集中归类,创设专题休闲阅览室.首先,此处有各类文献资源(包括电子文献),但以休闲读物为主,如大众文学类、旅游民风类、社会热点类、时尚美容类等;在这里,每位读者都是阅读的主人,都能从休闲阅读中获得心灵的慰藉.其次,阅览室的设计布局应以舒适为主,于点滴间彰显休闲理念.如增设休闲座椅、宣传栏、资料架、自助还书机等[13];或者将休闲沙发和软椅穿插在书架间,做到人在书边、书在人旁,读者可以坐着、半靠着,甚至随意躺着看书.同时,耳边萦绕着优美的音乐,使读者有居家阅读的感觉.此外,设立读者交流区.读者就自选话题自由交流、畅所欲言.专题休闲阅览室在提供了专题文献资源的同时,还提供了具有专题氛围的休闲阅读场所;读者不但能享受专题文献的盛宴,还能感受到与专题相契合的设计布局和装修风格.
3.2.4“以人为本”的人文环境
图书馆应营造“以人为本”的人文环境,因为网络时代,馆舍环境和文献环境已不再是核心竞争力,细致入微的人性化服务才是根本所在.图书馆人是开展休闲服务的关键,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是满足读者需求.为读者营造整洁休闲的理想场所,仪表端庄、学识渊博、充满爱心、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出众,必须以和蔼的态度、饱满的激情、熟练的操作周到地服务读者,是对图书馆人的要求.和蔼善意的微笑、不厌其烦的解答、整洁便捷的自助小超市、浓浓咖啡味掺杂着淡淡书香的咖啡厅,甚至安静的脚步都能营造轻松休闲的人文环境,都是“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完美体现.
3.3 举办丰富多彩的休闲服务活动
高校图书馆应根据读者休闲需求,开展积极健康、充满人文关怀的休闲服务活动.活动应内容丰富,既可以是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等知识休闲,亦可以是文化展览、音乐欣赏等艺术休闲,还可以是棋类活动、文艺演出等文体休闲活动.第一,邀请相关专家学者,积极开展专题讲座、辩论赛和学术报告等活动,主题涉及生活技能、名著评析、应聘技巧、身心健康等各领域.比如,推出中外文化讲座、休闲文化与阅读讲座等.第二,依托场馆优势举办各种各样的展览活动,包括读者摄影作品展、名家艺术作品展等.这些展览活动丰富了休闲服务的内容,让读者在闲暇之余学习科普知识、接受艺术熏陶、增长智慧才干.第三,组织集知识性、参与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读者协会和专题休闲俱乐部,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读者开辟交流的理想场所.例如,成立读者休闲沙龙、读者专题休闲俱乐部、文学俱乐部.通过举办读书心得交流会、读者座谈会、书评会等活动营造休闲氛围,鼓励读者以书会友、以兴趣会友,增强图书馆与读者、读者与读者的互动.此外,图书馆应举办各种形式的休闲培训服务以满足读者多元化的休闲生活需求,如外语、钢琴、书法、绘画、瑜伽等.
〔1〕于光远,马惠娣.于光远马惠娣十年对话——关于休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221-222.
〔2〕张云龙.“休闲学”视野下的图书馆服务[J].图书情报研究,2011(3):55-58.
〔3〕Fulton,Crystal.Pleasurable Pursuits:Leisureand LIS Research[J].Library Trends,2009(4):611.
〔4〕马惠娣.休闲──文化哲学层面的透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59-64.
〔5〕董光浩,董光荣.图书馆休闲功能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4(10):60-63,111.
〔6〕苏静芹,李正祥.论现代公共图书馆的休闲服务及其实践[J].图书与情报,2011(5):105-109.
〔7〕罗晓鸣,王韬,刘屏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呼唤科学发展观[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5(1):2-4.
〔8〕李仲广,卢昌崇.基础休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7.
〔9〕张金路.文化休闲:图书馆不容忽视的职能[J].图书馆建设,1998(1):5-7.
〔10〕周红.从图书馆建筑看人文关怀[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6(3):18-19,33.
〔11〕魏书娟.高校图书馆休闲功能的界定与开发[J].图书馆建设,2011(1):78-80.
〔12〕曾永忠.城市社区图书馆运动休闲信息服务探索[J].图书馆,2016(3):109-111.
〔13〕刘艳玲,李琛.高校图书馆休闲功能的拓展与空间设计[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5(6):73-77.
G252
A
1673-260X(2017)04-0086-04
2017-01-18
四川外国语大学2016年校级课题(sisu201645)